GB/T 50357-201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

  • GB/T 50357-201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1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0-2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50357-201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 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老城区。本标准特指历史范围清楚、格 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需要保护的地区。

    能够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 地区。

    2.0.4 历史文化街区 hist

    经省、卧治这、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 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 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地段,

    人类在历更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门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 地面、地下与水下的古遗址、舌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石刻 近现代中迹及纪念建筑等

    2.0.6文物保护单位officially protecte

    地下文物集分布的地区:由城市人民政府或行政主管部广! 公布为地下文物理藏区。地下文物包括理藏在城市地面之下的古 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

    2.0.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toriccity 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的,以确定 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 内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反映城镇历史文化特征的育然环境与人亡环境的整体面貌和 景观。

    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 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

    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外,具有一定建成史·对历史 地段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反映历史凤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舌树名 木等。

    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的调查、勘测、议估、登 录、修缮、维修、改善、利用的过程

    preservation

    preservation

    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 整、重点修复等。

    2. 0. 15 维修

    refurbishment

    refurbishment

    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维护和加固。

    2. 0. 16 改善

    improvement

    对建筑物、构筑物采取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 布局及设施的保护方式。

    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风貌莞整性的保持、建成环 境品质的提升所采取的各项活动

    3.1.1F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城址环境及与之相互依存的山川形胜: 2 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 3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历史地段; 4需要保护的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已登 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传统风貌建 筑等; 5历史环境要素; 6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 3.1.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必须分析城市的厉史、社会、经 齐背景和现状,体现名城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 化内涵。 3.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建立历 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 体系。 3.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确定名城保护标和保护原则, 确定名城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提出名城保护措施。 3.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城址环境保护; 2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的保持与延续: 3历史地段的维修、改善与整治

    3.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城区、历史

    和其他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利地下文牧

    保护界线并应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

    历更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优化调整历史城区的用地性质 :调控人口容量,疏解城区交通,改善市政设施等。并提 的分期实施及管理建议,

    3.1.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优化调整历史城区的用地性质

    与功能:调控人口容量,疏解城区交通,改善市政设施等 出规划的分期实施及管理建议,

    3.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对地下文物理藏区保

    围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市政管线建设、房屋建设、绿化建设 以及农业活动等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不得危及地下文物的 安全。

    3.1.9历史城区应明确延续厉史风貌的要求

    2.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城区范围,门根 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

    3.2.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

    界线,保护范围应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未列为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可参照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方法确定 保护范围界线,

    3.2.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卖

    设控制地带的界线,应以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真体界线为基本 依据。

    3.2.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划定历史建筑的保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为历史建筑本身 文化街区外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 设控制地带

    3.2.5当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与文物保护单位的

    和建设控制地带出现重叠时,应坚持从严保护的要求,应按更为 严格的控制要求执行、

    3.3.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对体现历史城区传统格局特征

    的城垣轮廓、空间布局、历史轴线、街巷肌理、重要空间 提出保护措施,并应展现文化内在关联

    3.3.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对1

    史城区历史风貌特征的整体形态以及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 色彩等提出总体控制和引导要求。并应强化历史城区的风貌管 理.延续历史文脉,协调景观风貌

    5.3.4 城风的建现尚曼配 要求,包括历史城区建筑高度分区、重要视线通廊及视域内建筑 高度摔制、历史地段保护范围内的建筑高度控制等

    3.4.1历史城区应保持或延续原有的道路格局保扩有价值的 街卷系统,保持特色街的原有空间尺度和界面。 3.4.2历史文化名城应通过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改善历更城区 的交通条作。历史城区的交通组织应以疏导为主:应将通避过性的 交通十路、交通换乘设施、大型机动车停车场等安排在房更城区

    的交通条作。历史城区的交通维织应以疏导为主:应将通过性的 交通十路、交通换乘设施、大型机动车停车场等安排在房更城区 外围。

    3.4.3厉史城区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

    3历史城区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选择合适的公共交通车型.提高公共交通线网的覆盖率:宜结合 整体交通组织.设置自行车和行人专用道、步行区:营造人性化 的交通环境

    管理制度,采取分散、多样化的停车布局方式。不宜增建 动车停车场。

    3.+.5历史城区内道路及交叉口的改造,应充分考虑

    3.4.6历史城区内道路、桥梁、轨道、公交、停车

    历史城区内道路、桥梁、轨道、公交、停车场、加油站

    等交通设施的形式应满足历史风貌的管理要求,对现有风貌不协 调的交通设施应予以整治,

    3.5.1历史城区内应积极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与用地布局、道

    3.5.3历史城区市政管线布置和市政管线建设应结合用

    3管线宜采取地下敷设的方式,当受条件限制需要采用架 空或沿墙敷设的方式时,应进行隐蔽和美化处理; 4当在狭窄地段敷设管线无法满足国家现行关标准的安 全间距要求时,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满足管线安 全运营管理要求。

    3.6.1 防灾和环境保护设施应满足历史城区历史风貌的保护 要求。 3.6.2 历史城区必须健全防灾安全体系

    业·不得保留或设置二、一类工业用地,不管保留或设置一类 业用地。当历史城区外的污染源对历史城区造成大气、水体、噪 声等污染时,应提出治理、调整、搬迁等要求。 3.6.5历史城区防洪堤坝工程设施应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相

    声等污染时,应提出治理、调整、搬迁等要求。 3.6.5历史城区防洪堤坝工程设施应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相 办调,保持滨水特色。对历史留存下的防洪构筑物、码头等应提 出保护与利用措施

    气候特征、雨水管渠系统、防洪设施现状和内涝防治要求等综合 分析后确定:并应与城市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相协调

    4.1.1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应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2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利厉史环境要素应是历史存留 的原物; 3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不应小于1hm; 4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 筑、传统风貌建筑的总用地面积不应小于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总 用地面积的60%。 4.1.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确定保护的目标和原则.严格 保护历史风貌.维持整体空间尺度:对街区内的历史街巷和外围 景观提出具体的保护要求 4.1.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达到详细规划深度要求。历史 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对保扩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提出分类保 护与整治要求。对核心保护范围应提出建筑的高度、体量、风 格、色彩、材质等具体控制要求和措施,并应保历史风貌特 征。建设控制地带应与核心保护范围的风貌协调:至少应提建 筑高度、体量、色彩等控制要求。 4.1.+历史文化街区增建设施的外观、绿化景观应符合历史风 貌的保护要求。 4.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包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持 街区证力、延续传统文化的内容。 山这 洲山必道版杰通动政工程防料

    4.1.6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道路交通、市政工程

    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应在本标准第3章相关要求的基础1进一 深化。

    4.2.1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界线的划定和确切定位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保持重要跳望点视线所及范围的建筑物外观界面及机 应建筑物的用地边界完整: 2应保持现状用地边界完整: 3应保持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景观边界完整。 4.2.2历史义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界线的划定和确切定位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以重要跳望点视线所及范围的建筑外观界面相应的建 筑用地边界为界线: 2应将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景观纳入,并应保持视觉景观 的完整性: 3应将影响核心保护范围风貌的区域纳人,宜兼顾行政区 划管理的边界。 i T

    4.2.3历更文化街这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

    4.3.1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内需要保扩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信 息、建造年代、结构材料、建筑层数、历史使用功能、现状使库 功能、建筑面积、用地面积进行逐项调查统计。 4.3.2历更文化街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方式历

    力汀、 4.3.2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方式应 符合表 4. 3. 2 的规定。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物、构筑物的

    4.3.3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内与历史风貌相冲突的其他环境要素 进行整治、拆除。

    物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时,应符合历史风貌的保护要求;当采取 拆除不建的方式时,宜多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历史文化街区 的宜居性,

    4.3.5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环境要素进行调查统计.提

    3.5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更环境要素进行调查统计 分类保护措施。

    1.1.1官在历史文化街区以外更天的空间范围内统筹交通设施 的布局,厉史文化街区内不应设置高架道路、立交桥、高架轨 道、客货运枢纽、大型停车场、大型广场、加油站等交通设施 地下轨道选线不应穿越历史文化街区。

    4.4.3历史文化街区应优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提高公共 交通出行的可达性

    4.4.4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街道宜采用历史上的原有名称,

    通道的设置应符合历史风貌的保护要求,道路的整修宜采用传统 的路面材料及铺砌方式。

    4.5.1历史文化街区内宜采用小型化、隐蔽型的市政设施.有 条件的可采用地下、半地下或与建筑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其设施 形式应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相协调

    和污水截流设施,粪便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4.5.3L程管线种类和敷设方式应根据需求及道路宽度

    尺寸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市政工程管线应以地下敷设方式为主,各种工程管线不 宜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直理敷设; 2排水管道宜选用强度高、接口靠、便于在狭窄场地施 工的管材; 3当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宽度受到限制以及不符合管线安 全防护要求时,不应新建高压、次高压燃气管线: 4热力管线宜采用直理敷设,建筑改造应预留出热力管线 走廊; 5电力、通信管线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因条件限制可采 用架空或沿墙敷设方式:并应进行隐蔽化处理。 4.5.4当街港狭窄,管线敷设受到空间限制时,可采取提高管 线强度和承载能力、加强管线保护等适宜性工程措施,并应合理 调整管线净距,满足工程管线的安全、检修等要求。 4.5.5在有条件的街巷,宜采用综合管廊、管沟的方式敷设工 程管线。

    4.5.5在有条件的街巷,宜采用综合管廊、管沟的方式敷设工 程管线,

    4.6.1历史文化街区宜设置专职消防场站、并应配备小型、适 用的消防设施和装备,建立社区消防机制。在不能满足消防通道 及消防给水管径要求的街巷内:应设置水池、水缸、沙池、灭火 器及消火栓箱等小型、简易消防设施及装备。

    4.6.2在历史文化街区外围宜设置环通的消防通道

    5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5.0.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0.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依据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 的相关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提出必要的保护措施。

    5.0.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0.3应对具有一定历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

    构筑物进行全面普查、整理、确定,并应提出列入历史建筑保护 名录的建议。

    5.0.+应科学评估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

    以及保存状况,提出历变建筑的场地环境、平值布局、立面形 式、装饰细部等具体的修善维护要求:所有修箸维护、设施添加 或结构改变等行为均不得破环历史建筑的历史特征、艺术特征 空间和风貌特色

    管控要求,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在 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功能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 调,并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

    5.0.6历史建筑应保持和延续原有的使用功能;确需改变功能

    ,应保护和提示原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并不得危害历史建全 全。

    5.0.7保护规划应对厉史建筑周边备类建设工程选址提

    应避升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升的,应实施原址保护,并 提出必要的厂程防护措施

    5.0.8保护规划应加强对文化线路、文化景观、工业

    类型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根据遗产特点提出针对性的保护 措施,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尔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川“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川以这样做的、采用 “”。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力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本次修订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城乡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政策要 求:借鉴国际遗产保护领域新的理念和方法,并且总结提炼新册 纪以来保护实践经验,以切实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科学 性和可操作性。

    1.0.2本标准涵盖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 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 细规划。但本标准所指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 划的专项规划,应单独编制。并将保护的原则、内容、措施、开 发强度、各种建设控制要求、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核 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要求,以及其他有必要的内容纳 入城市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无论所在地的城市是否已被列为历史文化名 城:均应单独编制保护规划,其规划深度应当达到详细规划深 度,并门作为该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保护单 应的保护规划应符合《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 规定。 在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外,不少城市仍然保存看历史 城区、历史地段、文物舌迹等丰富遗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纳 入保护体系加以保护,以利于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针对这些 遗存编制保护规划是必要的,方法上可以参照本标准。 1.0.3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

    1.0.3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

    合理利用永续发展的原则。首先,传承文化遗存真实的全部信息 是我们的职责。真实性是定义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庆 更建筑等一切文化遗产的基本内素。认识遗存具有的历史文化价 直依赖于历史真实载体。承载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物质载体一回 失去真实性,它的价值便会丧失。其次.历史环境是历史文化名

    1.0.5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是一定

    内社会、经济、文化、自然、习俗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产物。 在承载着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发挥着城市的基本功能 因此,不能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割裂开来,不能采用博 物馆冻结式的保护方式,应古为今用,积极探索适宜的利方 式。应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研设施的水 平,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 感,不断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6遗产保护和利用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五促进的整体关系。

    1.0.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应本着共谋、共建

    2.0.2历更城区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1987年《保

    镇与城区宪章》(文称华盛顿宪章)中采川用的名词概念。我国也 采用这个概念。尽管口语也有古城区、国城、老城区等多种 说法,本标准的历史城区有别于历史城址,特指历史范围清 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部分历变 文化名城可能有多个历史城区

    2.0.3厉史地段是国际通用概念,可以是文物舌迹比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采用了“历史文化街区,这个 法律概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 村”从“历史义化保护区”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律概念。2008 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了历更文化街区是指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富、 历史建筑集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 税,并真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移动的实物遗存的通称。在保扩规划编制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保扩措施

    2.0.6文物保护单位的定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2.0.7地下义物理藏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郑州商城、洛阳隋唐古城、扬州城遗址等。都位于现在城 节建成区之下。地下文物理藏区根据其研究成果川以分为已经研 切定位的地下文物理藏区、经过探测基本明确范围的地下文物理 藏区利尚未完金确定范围的地下文物理藏区,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于水域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 人类文化遗产:,也是历更文化名城的构成内睿和保扩对象,[因此 在一此特殊的(历史海港、测港)历史文化名城应当特别注 水下文物保抛区的划定。

    名城保扩与发展的纲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历更文化 名城保护规划的价值取向和管理要求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 支撑。

    ....
  • 市政管理 文化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