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15-71-2010 城市地下空间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0.10燃烧性能burningbehavior 当材料、产品及构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2.0.11耐火性fireresistance 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在一定时间内满足标准耐火试验的稳定 性、完整性、隔热性的能力。
是指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 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 时间,用小时表示。
项目管理、论文2.0.14比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
是指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 量率。
2.0.15功率密度powerdensity
是指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 位为W/m。或在空间某点上坡印廷矢量的值
2.0.16等效辐射功率equivalentradiationpowe
是指在1000MHz以下,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对半 波天线而言的天线增益的乘积。在1000MHz以上,等效辐射功率等 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全向天线增益的乘积
2.0.17热效应thermaleffect
是指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直接与热作用有关 的变化。
是指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与直接热作用没有
2.0.19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volatil
利用TenaxGC或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 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已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 性有机化合物。
2.0.20新风量airchangeflow
2.0.21A声级soundlevelA
2.0.24夜间等效声级nightequivalentsoundlevel
夜间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表示,单位B。
3.1检测与监测内容和方法
3.1.2地下空间正常使用阶段应进行结构健康状况检测和监
测、空气质量检测、防火性能检测、消防电气设备检测、消防 给水与灭火系统检测、防烟、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检测、 环境保护监测。
3.1.3地下空间检测和监测方法应根据被检测的对象和
3.2检测与监测工作程序和要求
3.2.1检测与监测工作程序为接受委托、调查和收集资料、制 定检测与监测方案、仪器领用登记和检查、现场检测与监测、 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编写检测与监测报告。
3.2.2调查和收集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调查和收集资料应包括下列内
3.2.4检测与监测仪器设备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
则与监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
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 的防护措施
3.2.5现场检测与监测应先作对环境或检测对象本身有
属于操作失误、仪器故障或环境条件不满足要求等,应重新检 测与监测。
3.2.8检测数据应符合下列要
1检测采样、样品运输、样品保存、样品交接和实验室分 析的原始记录应在记录表格或专用记录本上按规定格式,对各 目认真填写,按期归档保存,个人不得擅自销毁。涉及同一 检测报告的原始记录一并归档。 2各种手写原始记录均使用墨水笔或档案用圆珠笔书写 做到字迹端正、清晰。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需改正时,应将 错误的数据划两道横线,再在错误数据的上方写上正确的数据 并在右下方签名(或盖章)。不得在原始记录上涂改。
做到字迹端正、清晰。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需改正时,应将 错误的数据划两道横线,再在错误数据的上方写上正确的数据 并在右下方签名(或盖章)。不得在原始记录上涂改。 3.2.9如果出现检测结果异常,应分析原因,必要时扩大检测 与监测范围。当需要进行验证或扩大检测时,应得到有关各方 的确认。当对检测结果出现争议时,应委托得到各方认可的第 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与监测范围。当需要进行验证或扩大检测时,应得到有关各万 的确认。当对检测结果出现争议时,应委托得到各方认可的第 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2.10地下空间的桩基检测方法、数量及验证与扩大格
执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及广东省地 的有关规定。
3.2.11检测与监测报告应准确、完整,检测与监测数
实、齐全。内容应包括: 1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委托方和 施工单位,基础、结构形式,设计要求,检测与监测目的,检 测与监测依据,检测与监测数量,检测与监测日期。
2 地质条件描述 3 受检测与监测对象,施工记录。 4 检测与监测点的布置、抽样。 5 检测与监测方法、仪器设备,检测与监测过程描述。 6 检测与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绘制曲线、表格和汇总 结果。 7 检测与监测结论。 3.2.12 检测与监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具备检测与监测的 资质。 2 0 10松 L售
3.2.12检测与监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具备检测与监测的
4地下结构施工检测与监测
4.1.1本章地下结构施工监测与检测,指暗挖隧道等线形地下 结构物施工监测与检测,其他地下结构物施工监测与检测可按 现行有关国家、行业标准执行。
现行有天国家、行业标准执行 4.1.2地下结构施工监测包括施工过程中结构物本身以及工程 沿线变形区内地表建筑物、道路、地下建筑物、地下管线设施 等的变形监测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监测等。 4.1.3监测方案应根据地层岩土条件、埋深和结构特点、支护 类型、开挖方式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制定,并应经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同意后方可实施。在变形观测过程中变 形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报告有关各方并调整变形监测 频率,必要时进行实时变形监测。 4.1.4应根据地下结构物以及周边建筑物特点、作业环境和精 度要求,按高程控制网或相对坐标方法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 工程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也可选择位移计、收敛计、测斜仪 沉降仪等物理仪器进行监测。 使用物理仪器进行变形监测,选用的仪器精度不应低于进 行同等变形测量的工程测量仪器精度,对变形点观测的各项测 量精度要求不应低于通常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
4.1.2地下结构施工监测包括施工过程中结构物本身以
沿线变形区内地表建筑物、道路、地下建筑物、地下管线设 等的变形监测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监测等。
4.1.3监测方案应根据地层岩土条件、埋深和结构特点、支
类型、开挖方式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制定,并应经建设单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同意后方可实施。在变形观测过程中 形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报告有关各方并调整变形监 频率,必要时进行实时变形监测。
4.1.5应按下列要求建立变形监测控制网:
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应布设独立控制网; (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 视准轴线和GPS网等形式,当采用视准轴线控制时,轴线上必
须设立检核点; (3)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中的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区外 按变形测量精度要求可建造具有强制对中器的观测墩,亦可采 用对中误差小于0.5mm的光学对中装置。在变形观测中应定期 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 2垂直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垂直位移监测控制网宜采用当地高程系统或所测工程 的高程系统,当条件限制时,可采用独立的高程系统; (2)垂直位移监测控制网可布设成闭合、附合或结点水准 路线等形式; (3)垂直位移监测控制网高程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基准 点可埋设在变形区外的露头基岩、密实的砂卵石层或原状土层 中,也可埋设在稳固建筑物的墙上。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 内也可埋设在隧道变形影响深度以下的深层金属管高程基准点。 在变形观测中应定期对高程基准点进行检测
4.1.6应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出变
点。变形观测点应埋设牢固并易于识别。易遭毁坏部位的变 观测点应加设保护装置。
4.1.7地下、地上应同步进行变形测量和施工监测工作。
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应固定观 人员。
收集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
制定检测计划,选定技术参数。
3进行现场调查,做好测量里程标记。 4.1.12 检测报告所附的资料表和成果图件应包括: 1 测网布置平面图,含测线的位置、方向和里程等。 2 衬砌厚度及回填纵剖面图。 3 衬砌厚度检测结果、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结果、衬 砌背后回填情况统计、钢架和钢筋分布及衬砌质量汇总等资 料表。
遂道施工阶段应对其支护结构进
4.2隧道工程施工监测
1暗挖隧道施工阶段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隧道净空收敛。 (2)隧道拱顶沉降变形测量。 (3)根据需要可选择进行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支护 和衬砌应力、锚杆轴力、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以及围 岩弹性波速测试等。 2盾构法隧道施工阶段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隧道变形测量。 (2)根据需要可选择进行衬砌环应力、地层与管片的接触 应力监测。 4.2.2水平位移测量可采用前方交会法、边角交会法、导线测 量法、极坐标法、小角法、经纬仪投点法、视准线法等方法。 4.2.3垂直位移测量可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或静力水准测量 方法。 4.2.4围岩内部位移、隧道变形测量、衬砌环应力、地层与管 片的接触应力、围岩压九、支护和衬砌应力、锚杆轴力、钢架
片的接触应力、围岩压力、支护和衬砌应力、锚杆轴力、 内力荷载量测,弹性波速测试等,可选用收敛计、位移计
形测量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测量前应对施工现场工程岩土变化和支护工程的状况进 行察看并作简明记录。 2分步施工时,每步应有完整的连续观测数据。 3雨后、地震等对变形体产生显著影响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并缩短两次观测之间的间隔时间。 4根据变形体的变形趋势,变形体趋于稳定期间可延长两 次观测之间的间隔时间,急剧变动期间应缩短两次观测之间的 间隔时间
值应在开挖后12h内或0.5倍洞径范围内采集。观测点断面应 测注线路里程(或坐标)和高程。
4.2.7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等项目应在同一断面内进行,断 间距宜为10~50m。
4.2.8隧道内各项变形测量项目的测量频率,应根据变形速
4.2.8隧道内各项变形测量项目的测量频率,应根
表4.2.8隧道内变形测量项目的测量频率
4.3.1环境变形监测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4.3.1环境变形监测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隧道工程施工阶段沿线环境变
线路地表沉降观测。 2变形区内燃气、热力和大直径给水、排水等管线变形 测量。 3变形区内可能受影响的建(构)筑物,隧道穿越的建筑 物和文物、古迹建筑物等倾斜度和沉降测量。 4地下水位变化观测。
.2隧道穿越的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和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水
4.3.2隧道穿越的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和隧道拱顶下沉和
平收敛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并应在线路中线上及其两侧变形 区内布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纵横间距见表4.3.2。
表4.3.2地表沉降观测点纵横间距(m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4.3.3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原状土层中,必要时应加设保 护装置。沉降观测点稳定后,方可进行初始观测。 4.3.4在变形区内的燃气、大直径给水、排水、热力管线等观 测体上应设点观测,如不能在变形体上直接设点,可在管线周 围土体中埋设位移计等物理仪器,进行其周围土体的位移测量 和沉降测量
筑物和文物、古迹建筑物等,应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点应埋设在能明显反映建筑物变形敏感的部位,标志点应 和建筑物外观协调一致。
4.3.6环境变形监测应在施
开挖工作面前方H+h(H为隧道理深,h为隧道高度)处力 直到衬砌和结构封闭,观测对象稳定后结束。
4。3.1 隧道牙越地面建巩物、铁路、桥梁、管线时不仪要在施 工全过程中对隧道自身和穿越体进行观测,必要时还应增加对 其周围土体变形观测。
工全过程中对隧道自身和穿越体进行观测,必要时还应增加对
4.4监测资料整理与信息反馈
形测量的过程曲线图及其变形与施工开挖工作面距离关系图。
4.4.3应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当实测变形值大于允许变
1变形观测成果表。 2变形观测点位置图。 3变形体位移、应变、应力等物理量随时间、荷载变化的 过程曲线图。 4变形观测总结分析。
4.5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
4.5.1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质量 测,内容包括隧道轮廓检测、初期支护质量检测、二次衬码 量检测以及防水质量控制
4.5.2隧道轮廓测量包括隧道开挖轮廓、喷层后的轮廓、衬砌 后轮廓的测量。
测,钢拱架质量、锚杆抗拔力检测以及初期支护背部填充密实 度、空洞检测。
4.5.4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与检测可在两个阶段进行。
4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与检测可在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
段是在喷射过程中的喷射厚度控制。第二阶段是在喷射完成后 进行厚度检测。 每个断面拱、墙分别统计,全部检查孔处喷层厚度应有 60%以上不小于设计厚度。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最小 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1/2。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喷层厚度 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厚度。
4.5.5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宜采用喷大板切割法进行强
试验。隧道每20延米,至少在拱部和边墙各取一组试样,材 或配合比变更时另取一组,每组至少取3个试块进行抗压强 试验。
试验。 满足以下条件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同批(指同一配合比)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 设计强度。 2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 的80%。 3同批试块为3~5组时,低于设计强度的试块组数不得 多于1组;试块为616组时,不得多于两组;17组以上,不 得多于总组数的15%
4.5.6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试验宜采用直接拉拔法。强
度标准按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粘结力,I~Ⅲ级围岩不低 0.8MPa,IV ~VI级围岩不低于0. 5MPa。
4.5.7钢拱架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7钢拱架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
1钢拱架在平面上应垂直于隧道中线,在纵断面上其倾斜 度不得大于2°。在平面上的检测可用直角尺,在纵断面上检测 可用坡度规。 2钢拱架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连接,架脚必须放在牢固的 基础上。钢拱架应尽量靠近围岩,当钢拱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 过大时应设垫块。 3钢拱架间距用钢卷尺测量,其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尺
4.5.8锚杆抗拔力应采用抗拔试验法检测。检测数量为锚杆总 数的1%,且不少于3根,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另作一组拉 拔力检测。
4.5.9喷射混凝与围岩的密贴状况、围岩超挖回填状况可 地质雷达法进行检测。
1衬砌混凝士强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强度的检验,应在混凝土拌和、浇 筑过程中,进行随机抽样,制作标准试件,标准养护28d进行 抗压强度试验。每10延米至少随机抽取2组试件,按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进行强度评定,抗压强度 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施工后混凝土强度检测应符合本标准第5.6.3条规定。 (3)沿隧道轴线每隔20m抽测一个断面。单洞隧道每个困 面上不少于5个测区(分别布置于拱顶1个、拱部2个、直墙2 个),连拱隧道10个测区。 相邻测区间距不宜大于2m,测区的大小能容纳16个回弹测 点为宜,一般取400cm。 2完工后的二次衬砌厚度、背后空洞、衬砌钢筋布置及钢 筋保护层厚度可采用地质雷达法或声波法结合钢筋扫描仪法进 行检测
4.5.11隧道工程防水质量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
4.5.11 隧道工程防水质量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8的要求。 4.5.12 检测断面布置及检测频率应符合表4.5.12的要求。 山
4.5.13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质量检测包括钢筋混凝土管片制
结构性能及拼装的检测。
结构性能及拼装的检测。
每生产100环抽查1块管片做检漏测试的最初检测频率,再按上 述要求进行抽检。当检漏频率为每100环抽查1块管片时,如出 现不达标,则双倍复检,如再出现不达标,必须逐块检测。
2钢筋混凝土管片水平拼装检验方净
5地下结构健康检测与监测
5.1.1地下结构投入使用后每年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定期检 查,地下结构经历地震、火灾、爆炸等灾害和异常事故后也应 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异常后应进行健康检测和监测,并应根据 检测和监测结果进行健康诊断分析,以判断是否需要维修、 加固。
面结构物的健康检测与监测。本标准的城市地下线性结构物 (隧道)/包括矿山法隧道结构、沉管法隧道结构和盾构法隧道结 构,其他工法隧道结构健康检测与监测可参照本标准相应条款 适当调整。
块、塌、基底翻浆冒泥、下沉、底鼓等。进行隧道检测 以上内容均为必测内容,并应覆盖隧道病害发生部位。
5.1.4地下平面结构物常见病害包括混凝土裂缝、渗漏水、
筋锈蚀、材料强度不够、承载力不够、建筑物倾斜或沉降过 等。检测内容和频率应遵循《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I 50344的规定
人员、设备安全的措施。
矿山法隧道结构健康检测与
5.2.1矿山法隧道监测可包括隧道围岩和支护、衬砌的力学利
变形监测,矿山法隧道检测主要指隧道 衬砌及相应缺陷检
健康检测项且与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频率要求见表5.2.1。
5.2.2隧道衬砌缺陷检测内容可分为外观表面缺陷检测和内部
缺陷检测两部分,内部缺陷检测是检测的重点。内部缺陷宜采 用超声波法或地质雷达法等非破损方法检测。外观表面缺陷宜 照相统计或图形记录并存档。 5.2.3隧道衬砌裂缝检测采用裂缝显微镜或游标卡尺检测其宽 度,采用米尺测量其长度,裂缝深度可采用超声法检测,并记 录裂缝位置、方向、密度等对结构稳定有影响的因素。对于仍 在发展的裂缝应进行定期观测,提供裂缝发展速度的数据;裂 缝观测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进行。 5.2.4地下水pH值的检测可采用酚试纸测试
缺陷检测两部分,内部缺陷检测是检测的重点。内部缺陷宜采 用超声波法或地质雷达法等非破损方法检测。外观表面缺陷宜 照相统计或图形记录并存档。
度,采用米尺测量其长度,裂缝深度可采用超声法检测,并记 录裂缝位置、方向、密度等对结构稳定有影响的因素。对于仍 在发展的裂缝应进行定期观测,提供裂缝发展速度的数据;裂 缝观测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进行。
5.2.4地下水pH值的检测可采用酚酰试纸测试。
7在经历船舶沉没、河床疏浚后沉管隧道的检查应包括的
内容见表5.3. 7。
4 盾构法隧道健康检测与监测
5.4.1根据盾构法隧道特点,应定期进行线路状况巡视与监 测,根据巡视与监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隧道健康检测。 5.4.2隧道健康检测与监测包括隧道渗透水检测,管片缺陷检 测,管片接头缺陷检测,隧道环境监测、隧道结构监测等内容。 5.4.3隧道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沉降观测、邻近建(构)筑物变 形量测和地下管线变形量测等,可根据需要选作,隧道结构监 测包括隧道沉降和椭圆度量测等(表5.4.3),测量精度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规 定。穿越水系和建(构)筑物或有特殊要求等地段的监控量测 项目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锻件标准表5.4.3隧道结构监测项目
5.4.4控制点应该设置在不受运营影响的地方,设置牢固
定时应联测控制导线的2~3个点,以提高精度和检查点位有无 位移。应根据隧道的尺寸、线形等因素决定测点的间隔。一般 在曲线地段为20~30m,在直线地段为50m左右。
量,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 范》GB50308的规定。
表及建(构)筑物进行监测与评估,具体方法参考《民用建 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等 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4.7管片嵌缝防水检测应符合现
5.4.10,隧道管片外观质量缺陷等级可按表5.4.10划分。
验测的项目可参考本标准5.2、5.3、5.6的规定进行。
管件标准表5.4.10 隧道管片外观质量缺陷等
....-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