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36-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规范

  • DBJ61/T 136-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57.5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2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对风险进行界定、辨识和估计,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分析风 险。

    2.0.9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

    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风险危害性及其处置措施进行法 策。

    灰铸铁标准2.0.10 环境调查 surroundings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通过资料查询调阅、实地调查和必要的现场探测等手段,豹 取周边环境的实际状况和资料的活动

    采用仪器量测等手段和方法,长期、连续地采集和收集反时 工程施工以及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反馈的活动。根据监测实施主体不同,可分 为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

    对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和周边环境对象实施的独立于施工监 测的复核性监测活动,

    2.0.13现场巡视sitesupervisin

    对在施工程各相关部位、施工工序和管理行为,以及工程景 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进行的巡查和动态风险评估活动

    在潜在风险事件或其他需要防范的风险发生之前,将现场这 视、监控量测及相关风险征兆向有关部门发出警示,报告风险状 况,从而避免事故发生或最大程度减低风险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 行为。

    实施,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提供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 询等技术或管理服务。

    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等阶段。

    3.0.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线、站

    位的多方案设计和比选,开展重大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分析和方案 风险评估等工作。

    3.0.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应对上阶段存在的风险

    进行必要的方案优化,制定有效的风险处置措施,满足相应勘雾 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

    3.0.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应分为施工准

    3.0.7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通过工程

    3.0.7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通过工程

    监测、现场巡视、安全风险状态评价、预警、响应及处置等方式管 控风险。

    4.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阶段应进行重大风险因素的辨 与分析。

    4.1.2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结合建设规划方案进行风险评估 4.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南编制风险评仕报生并组组主家评审

    4.1.2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结合建设规划方案进行风险评估,

    4.2.1 规划阶段应开展如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1 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2 分析工程建设中潜在的重大风险因素; 3 提出风险处置方案; 4 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4.2.2 规划方案安全风险评估应对下列重大风险因素进行专项 分析: 1 规划线路的功能定位与远期预测; 2 重大不良地质条件; 3邻近或穿越既有轨道交通线路、重要建(构)筑物、重要管 线、古文物、军事保护区、地表水体等; 4生态环境污染及破坏; 5自然灾害:

    6 其他重大风险因素。

    程的相互关系,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的先后顺序对其他规划工 程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投人运营后的影响所产生的工程风险

    1开展现场风险调查,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的规定; 2对可行性研究方案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3对重大关键节点工程进行专项风险评估,提出风险控制 方案; 4 可行性安全风险综合比较与方案优化,确定推荐方案; 5 重要、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适应性风险分析; 6 机电设备系统选型与配置风险分析: 7 提出降低可行性方案风险的处置措施; 8 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4.3.2 工程可行性方案风险评估应重点对以下风险因素进行分 析: 1 自然灾害; 2 区域特殊岩土、不良地质和复杂水文地质条件; 3重大关键性节点工程施工工法选择及适应性: 4工程施工对沿线控制性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古文物、 地表水体等的影响; 5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包括污染、噪声、粉尘等; 6危及人员和工程安全的各种危险物质

    5勘察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5.1.1勘察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应遵循分阶段、分对象、分 等级”的基本原则。

    5.1.1勘察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应遵循“分阶段、

    5.1.2勘察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包括:

    1勘察、环境调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2总体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3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4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5.1.3勘察单位应按照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争

    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数据准确、评价合理、结论可靠的甚 察成果文件。同时,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特殊不良地质、地表水 体或重要建(构)筑物等进行工程影响风险评价,提出处置建议

    5.1.4建设单位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周边环

    调查和现状评估工作,并编制完成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和现光 评估报告。

    5.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凡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5.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险

    级划分标准、分级及处置原则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反 险管理规范》GB50652的规定。

    5.1.7工程设计阶段应对机电设备及系统的选型,以及新设

    采取相应的设计保障措施, 5.1.8建设单位应对勘察及设计各阶段的风险评估和专项设计 等成果组织专家评审或论证

    采取相应的设计保障措施。

    5.1.9勘察与设计阶段形成的风险管理文件应包括

    5.2勘察与环境调查阶段

    5.2.1勘察工作应对以下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技术管理

    1方案与技术失误,包括初步勘察孔位布置与数量不合理 或详细勘察加密钻孔不足,钻探与原位测试技术、室内土工试验 方法试验数据分析不规范等; 2勘察设备故障及人员操作不当或失控造成勘察报告有 误; 3不良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未探明: 4因场地条件限制,造成局部勘察缺失或不足; 5有历史记录的地下不明障碍物、人为空洞等未探明。 5.2.2勘察施工期间应对作业场地下的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地 下构筑物及管线进行必要的保护,作业完成后应对钻孔进行封 填,并记录钻孔遗留物或做好警示保护标志 5.2.3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在常规勘察工作及成果的基础上进 行相应的专项勘察: 1存在常规勘察方法无法解决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 问题时; 2场地范围内地下水条件复杂且预测对工程安全有影响 时; 3工程设计方案变更或施工中出现新的地质问题时;

    下构筑物及管线进行必要的保护,作业完成后应对钻孔进行 填,并记录钻孔遗留物或做好警示保护标志

    博主划月H 行相应的专项勘察: 1存在常规勘察方法无法解决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 问题时; 2场地范围内地下水条件复杂且预测对工程安全有影响 时; 3工程设计方案变更或施工中出现新的地质问题时;

    4地面场地条件受限,无法按照 5.2.4建设单位应分阶段进行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并将调查成 果作为设计单位开展安全风险技术的控制依据

    5.2.5建设单位应组织对环境调查报告进行评审验收。

    直刘轨道文通建影呵到的险等级为卫级及以上的建 构)筑物进行现状检测和施工安全影响性评估

    (构)筑物进行现状检测和施工安全影响性评估

    5.3.1总体设计阶段应明确设计各阶段进行风险管理的内容禾 总体技术要求。

    析,编制风险处置措施。

    5.3.3总体设计阶段应对机电设备和系统选型与配置等进行

    全风险辨识,并在总体设计方案中明确相应的风险控制技术要 求。

    5.3.4初步设计阶段应对Ⅱ级及以上风险进行专项设计,将风

    5.3.5初步设计阶段应依据下列资料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1 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2 初步设计文件; 3周边环境调查资料: 4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完成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成果文件; 5相关专题研究报告与专家咨询意见; 6其他相关资料。

    家论证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5.3.7工程风险专项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设计中包含施工影响预测、环境风险控制专项措施; 2分析、评价设计方案中风险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3对工程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应在设计文件中体现安全风 险分析与控制相关内容: 4根据不同施工方法特点、周围岩土体特征、周边环境保护 要求等,确定工程监测项目及控制值,并应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执行: 5在专项设计中针对风险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注意事项和 防护要求。 5.3.8初步设计阶段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 宜进行专项风险分析和评价。 5.3.9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依据下列资料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1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施工图设计文件; 3周边环境调查资料; 4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成果文件; 5相关专题研究报告与专家咨询意见; 6其他相关资料。 5.3.10 施工图设计阶段风险评估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全面辨识工程自身风险和周边环境风险因素,对初步设 计阶段提出的风险处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补充、调整风险 清单和风险等级; 2对工程自身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并确定风险等级; 3对邻近或穿越既有运营轨道交通或铁道、城市高等级道 路、桥梁、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古文物、军事设施等环境风险进

    行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4对邻近或穿越河、湖等地表水域的区间隧道进行风险分 析并确定风险等级; 5对穿越不良地质或特殊岩土区段的车站或隧道进行风险 分析; 6细化初步设计阶段工程自身风险和周边环境风险的专项 设计文件。

    明,并配合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理

    6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6.1.1施工准备期建设、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安全

    6.1.1施工准备期建设、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 等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应包 括以下内容: 1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2 安全风险制度和分级管理办法: 3信息报送及施工期风险预警、响应和消警管理办法; 4 监控量测和现场巡查管理办法: 5工程风险应急预案; 6安全风险管理考核办法。 6.1.2施工准备期应进行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核查工程自 身风险和周边环境风险等级,补充、调整风险清单。 6.1.3施工期应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工程监测、现场巡 查、视频监控等安全风险监控,分析各类监控信息,进行安全风险 状态评价、预警、响应、处置、消警等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并形成相 关风险管理记录。 6.1.4施工期监测预警按严重程度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 红色预警三级。各单位应严格按照预警发布、响应及消警等规定 流程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6.1.3施工期应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工程监测、

    查、视频监控等安全风险监控,分析各类监控信息,进行安全风险 状态评价、预警、响应、处置、消警等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并形成利 关风险管理记录。

    6.1.4施工期监测预警按严重程度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

    红色预警三级。各单位应严格按照预警发布、响应及消警等规 流程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控信息平台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全面、及时监控利 对风险事件追溯。

    6.1.6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

    6.1.6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应结合轨道交通工程特点、陕西

    地区地质及文物保护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制定风险管理 应对措施,

    6.1.7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应编制相应的管理记录、台账及

    6.1.8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文件可包括

    土建施工准备期风险分析与评估; 2 土建施工期安全风险巡查记录: 3土建施工期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动态分析资料: 4土建施工期重大风险管控记录与总结。

    6.2.1施工准备期应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周边环境条

    前期阶段已有风险管理成果进行如下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1周边环境核查与地层空洞普查: 2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编制: 3安全专项施工及工程监测方案编制: 4工程监测、视频监控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准备工作; 5施工风险预告与安全技术交底, 6.2.2 施工准备期应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勘查、物探等手段对工 程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进行核查,以及进行地铁

    程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进行核查,以及进行 沿线地下空洞普查。

    与分级调整,以单位工程为单元编制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报 告,并组织专家评审,风险评估应依据以下资料进行: 1周边环境调查与核查资料;

    2施工图设计文件;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包括补充地质勘察资料; 4 勘查和设计交底记录: 5 经施工图设计阶段调整后的风险清单; 6 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7施工组织设计; 8其他相关资料。 6.2.4 风险评估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 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的规定外,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深入辨识、分析工程设计图纸实施和周边环境影响风险: 2编制风险(源)调整清单; 3明确风险处置或应对措施 6.2.5对Ⅱ级及以上的风险工程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监 控量测方案,方案应通过专家评审。方案编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编制说明与依据、工程概况、风 险因素分析、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动态管控、应急预案等: 2对工程下穿高等级公路、铁路、桥梁、地铁、城轨等已运营 线路的变形监测方案应通过专家评审,并请产权或管理单位参与 提出变形监测要求和控制指标; 3工程邻近文物时,应编制文物保护监控量测方案并组织 专家评审,同时,应有文物管理单位参加评审并给出意见; 4监控量测方案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 示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规定,明确监 测项目、控制值、预警值、监测仪器和监测频率等。

    6.2.6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监测点布置和埋设等

    基础工作,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 规范》GB50911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理单位应对基准点和监测点理设进行验收; 2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应组织向监测技术人员、作 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在监测工作开始前应对基准 点进行复核联测及检查,同时采集监测点初始值: 4常规监测无法满足风险监测要求时宜采用自动化监测。 6.2.7参建各方应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共享安全隐惠、风险信息 进行动态风险分析、评估、预警及处置等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 6.2.8施工前宜安装远程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除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有关要求 外,监控设备选型应满足如下要求: 1明挖基坑作业面监控点宜采用室外高速智能摄像机: 2在地下隧道内,包括矿山法隧道、盾构法隧道和盖挖法作 业面监控点宜采用红外高速智能摄像机。 6.2.9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明(盖)挖工程支护结构及开挖面: 2暗挖工程施工开挖面,包括标准断面开挖面、各导洞开挖 面; 3盾构工程始发、接收井与联络通道; 4 施工竖井、横通道、洞口等重点部位: 5有特殊监控要求时可适当增设现场摄像机数量: 6视频监控摄像头安装部位、随作业面推进并应满足画面 清晰的基本要求,矿山法隧道内前端摄像头距离掌子面距离不超 过20m。

    1监理单位应对基准点和监测点理设进行验收; 2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应组织向监测技术人员、作 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在监测工作开始前应对基准 点进行复核联测及检查,同时采集监测点初始值; 4常规监测无法满足风险监测要求时宜采用自动化监测。 6.2.7参建各方应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共享安全隐惠、风险信息 进行动态风险分析、评估、预警及处置等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惠排 查治理工作

    新。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对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班组进行利 应安全技术交底。

    6.3.1施工期应采用监控量测、现场巡查、隐患排查治理等方汽 监控工程安全风险,并进行动态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

    监控工程安全风险,并进行动态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

    6.3.3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各方进行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宜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隐惠排查治理系统,建立信息 化管理系统平台。

    6.3.4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应按已批准的监测方案进

    工程监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单位与第三方监测单位应进行同点监测; 2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数据,定期编制和提交监测报表及 成果报告,及时上传信息系统平台: 3监理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数据进行比对 分析,当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监理单位应组 织有关方进行处置; 4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对测点进行保护,确保监 则连续、正常。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定期对基准点进行 复核联测及检查

    6.3.5监理、施工、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等单位应进行现

    场巡查,及时填写视记录(记录表见附录A),且应符合下列判 定(检查项目可见附录B):

    1明(盖)挖法工程应重点对围护结构、土方开挖、支护体 系、侧壁稳定与渗漏水、降水施工、坑边堆载及铺盖系统等进行巡 查; 2矿山法工程应重点对超前支护、降水施工、土方开挖、开 挖面稳定性、初期支护、回填注浆、临时支护体系、上方堆载及联 络通道施工(或兼废水泵房)等进行巡查: 3盾构法工程应重点对始发和接收、掘进参数控制、姿态控 制、渣土改良、开仓检修及换力、同步注浆及二次补浆、上方堆载 及联络通道施工(或兼废水泵房)等进行巡查: 4高架线路应重点对基础施工、承台基坑防护、台背回填 高墩模板安装、预应力施工、运架梁、特殊工法等进行巡查; 5地面线路应重点对地基处理、路堤填筑及路堑开挖、边坡 防护、排水设施等进行巡查; 6周边环境应重点对建(构)筑物、地下及架空管线、桥梁 既有线、路面、河湖地表水体、古文物等进行巡查。 6.3.6监理、施工、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等单位应根据监 测数据变化趋势,结合现场巡查情况,进行工程安全风险状态评 价,参建单位依据风险管理职责及时响应,实施风险控制 6.3.7明(盖)挖法工程施工应重点对土方开挖、围护结构施作 支撑体系施作、结构施工及支撑拆除等进行风险控制,并符合下 列规定: 1对围护结构轴线施工放线及围护结构施工设备垂直度进 行控制,防止侵限; 2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侧壁或坡面应及时挂网喷护: 当发生渗漏水或土体流失时,应尽快采取补救和加强措施; 3钢围標安装应平顺、连续,围標背后应回填密实且达到强 度要求后方可承受钢支撑轴力;钢支撑架设和施加预应力应及

    6.3.7明(盖)挖法工程施工应重点对土方开挖、围护结构施作

    时,支撑及钢围的防坠落装置、斜撑钢围后的抗剪应按照 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4格构柱的钻孔预埋,以及格构柱与钢连系梁的连接应按 照设计实施,并按要求设置剪刀撑、钢支撑扣环等构件: 5钢支撑拆除应符合设计要求。 6.3.8矿山法工程施工应重点对超前支护、土方开挖、初支安 装、初支背后回填注浆、马头门处加强处理、临时支撑拆除等进行 风险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 1马头门进洞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土方开挖应 结合隧道开挖地层性质和地表变形情况,对于隧道经过地裂缝 泡和软黄土等不良地质应加强超前地质探测; 2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超前支 护、核心土留设等工艺的实施,并保证各导洞间安全步距满足要 求; 3初支闭合成环后,应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并结合地层 及渗水情况加强局部注浆; 4对于斜坡段、大断面、变断面、明暗接口部位、转弯处、浅 覆土等风险较大部位应确保超前地层加固、支护,以及初支结构 节点连接质量; 5临时支撑的拆除应视监控量测数据及二衬施工段落设置 而合理安排,并符合设计要求。 6.3.9盾构法工程施工应重点对盾构始发和接收、盾构开仓检 修与换刀、盾构掘进参数、盾构姿态、盾构注浆、联络通道洞门破 除等进行工程风险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 1盾构始发、接收应严格控制端头土体加固质量,确保反力 架强度和刚度、导向架安装的空间坐标满足要求,始发和接收后 应及时封闭洞门;

    6.3.9盾构法工程施工应重点对盾构始发和接收、盾构开仓

    2盾构掘进应合理控制土压力,加强对砂、卵石等地层的塑 流化改良控制:根据掘进地层合理设置掘进推力、力盘扭矩和推 进速度等盾构参数: 3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参数应满足相应的浆液质量标准和 时效性,盾构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土体松散系数,确定合理出 土量; 4盾构姿态纠偏应遵循长距离缓慢修正原则,根据导向控 制点、换站距离和管片位移稳定时间合理控制推进速度; 5盾构开仓方式应符合方案要求,全断面砂层、卵石地层等 强磨蚀性地层应提前对开舱检验位置进行筹划,应对开舱的时机 和条件严格设定; 6联络通道洞门破除前应对土体加固效果和加固体渗透系 数进行检验,开口处相邻管片应采取加固措施,并做好开挖涌水、 涌砂等突发险情的应急准备

    力施工、临时固结体系转换等进行风险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 1桩基和墩台应定位准确,并控制结构完整性及混凝土强 度; 2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应检算其强度、刚度、稳定性,模板 拆除应满足设计对结构强度和拆除顺序的要求: 3预应力工程的构件预理、预应力张拉、管道压浆与端头封 锚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 4墩、梁临时固结体系的拆除应符合设计对结构受力和梁 体线形控制等要求。 6.3.11地面线路施工应重点对地基处理、过渡段等进行风险控 制并符合下列规定,

    的地基处理,对通过地裂缝段应进行变形设防; 2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截、排水设施应与场地地貌和周边 环境等相结合; 3路堤与桥台、路堤与立交框构或箱涵、路堤与路堑连接处 的过渡段处理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6.3.12地下水控制应依据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以及 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方案,确保基坑隧道开挖 支护结构施工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并符合下列规定: 1开式降水施工井点布设应沿基坑或隧道形成闭环,成 并工艺、降水时机及水位观测孔的设置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 求; 2降水过程中应监测地下水水位和抽排水的含砂量: 3止水惟幕施工应严格控制幕桩搭接部位漏水; 4矿山法工程初支或开挖面发生渗漏水时,施工单位应对 渗漏水的来源、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并会同勘察、设计、监理等单 位评价工程安全状态,制定渗漏水处置方案。 6.3.13施工期间当地质情况、周边环境与勘察成果文件、环境 调查成果不相符时,目可能导致新增风险或原工程风险增大时, 施工单位应及时会同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研究制定风险控制措 施,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对措施的落实 6.3.14环境风险控制应结合地质、水文、支护结构施工、土方开 挖和地下水控制等方面综合分析对环境对象的影响,施工过程中 严格核查、评价施工参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6.3.15施工期应对工程自身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变形控制监 测,并建立监测预警、分级响应机制。预警响应应满足如下要求: 1收集和整理巡查记录及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发展趋

    6.3.13施工期间当地质情况、周边环境与勘察成果文件、环 调查成果不相符时,且可能导致新增风险或原工程风险增大时 施工单位应及时会同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研究制定风险控制指 施,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对措施的落实

    挖和地下水控制等方面综合分析对环境对象的影响,施工过

    测,并建立监测预警、分级响应机制。预警响应应满足如下要求: 1收集和整理巡查记录及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发展趋 势;

    2预警期间应增加风险查频次,必要时应加密监测频率; 3预警期间应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控制效果评 价,当监测数据和现场视综合评估判定警情进一步扩天时,可 提高预警级别,监理单位应组织参建各方和专家召开评审会议 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4当现场已发生险情或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或施救,并同时上报上级单位和政府主管 部门。

    6.3.16施工中应根

    及其监测、巡视预警的等级、数量及分布范围等情况,并通过现场 核查、工程经验判定和专家咨询等综合分析,对在建工程定期进 行施工安全风险状态评价。

    符合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

    1施工单位对预警部位及时现场处置,监理单位进行监督 2监理、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等单位跟踪预警处置交 果并及时反馈; 3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单位应对预警 程和周边环境加强工程监测或现场巡香

    1施工单位对预警部位及时现场处置,监理单位进行监督; 2监理、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等单位跟踪预警处置效 果并及时反馈; 3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单位应对预警工 程和周边环境加强工程监测或现场巡查。 65.3.19预警处置后通过与预警判定条件的对比、分析,确认警 清消除后应进行消警,并符合下列规定: 1 监测预警的消警通过监测消警程序进行; 2预警的消警应经审批后实施。 6.3.20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宜借用先进的信息平台及时报送,并

    6.3.19预警处置后通过与预警判定条件的对比、分析,确认警

    情消除后应进行消警,并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预警的消警通过监测消警程序进行; 2预警的消警应经审批后实施。 6.3.20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宜借用先进的信息平台及时报送,

    1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包括监测数据、巡查信息、预警、响应、 处置、消警信息及成果报告; 2信息报送单位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 位、安全风险咨询单位; 3信息报送的时限、频率及内容等应满足施工安全风险控 制的实际需要。 6.3.21施工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可能引发的工程安全 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 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 演练。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陕西省规定的

    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 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 演练。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陕西省规定的 有关程序进行应急响应。

    设项目的特点分别对典型工点、典型工法、监测预警、风险事件 安全事故等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报告

    7铺轨、装饰装修、机电设备系统安装

    7.1.1在铺轨、装饰装修、机电设备系统安装及调试阶段参建各 方应建立健全隐惠排查治理体系,制定起重吊装、临时用电、高处 作业、临边防护、消防和施工机具等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隐惠排 查治理

    营单位及设备供应单位应根据工作内容和管理权限制定轨行区 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信、屏蔽门及调度指挥等各系统及运行安全进行综合模拟运行, 编写风险记录文件,对各系统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进行分析 评估,并形成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7.1.4施工准备期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编制安全风

    7.1.4施工准备期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编制安全应 险管理制度

    7.1.5施工准备期应编制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应编制风险管理文件,风险管理文件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盖 章确认后作为施工竣工文件存档备案,

    应编制风险管理文件,风险管理文件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

    7.1.7铺轨、装饰装修、机电设备系统安装及调试安全风险管理 文件应包括:

    7.1.7铺轨、装饰装修、机电设备系统安装及调试安全风险

    施工准备期风险分析与评估; 铺轨及装饰装修风险记录; 机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及试运行的风险评估及故障记录

    7.2.1施工准备期应对铺轨、装饰装修、机电设备系统安装

    7.2.1施工准备期应对铺轨、装饰装修、机电设备系统安装及调 试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编制处置预案,对Ⅱ级以上反 险宜进行专项评估。

    7.2.2机电设备系统安装与调试应编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风险控 制应急救援预案。

    7.2.4施工准备期建设风险管理应制定场地移交、轨行区管理

    交叉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

    现场工完料清并已通过验收,具备施工条件

    7.2.6场地移交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施工单。

    立共同参加,办理车站及轨行区管理权移交手续。区间线路、道 岔等已安装完成的设施设备,经现场现状确认后统一交由后续辑 行区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7.2.7轨行区管理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轨行区

    规定的内容进行施工生产,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施工,并应满足下 列条件。 1编制轨行区作业施工方案; 2办理请销点手续; 3轨行区管理单位应核实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内容是否与已 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 4作业准备和完成后的现场检查,确认符合要求。 7.3.2轨行区内各施工单位应按照批准的作业区域、时间和作 业内容进行施工,如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施工计划时,应提前并 重新履行请销点审批手续。

    GBT标准规范范本7.3.3机电设备系统在安装调试时应依次按照单机单系统讠

    试、多系统联调、多线路联合调试进行。每阶段应按照有关规汇 要求检测、检验、调试、验收等,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方可进入下 阶段调试

    7.3.4试运行前应对隧道设备限界进行专项检查,保证车辆通 行空间满足要求。

    7.3.5试运行和竣工验收风险管理,主要应对安全使用功能的

    检查和校验,其中包括:单系统、多系统的调试、联调阶段的全面 验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工程验收和工验 收等。

    铁路标准规范范本附录 A 现场巡查记录表

    附录B土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现场巡查项目表

    续表B.0.1土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现场巡查项且表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