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706-2020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GB/T38706-2020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企业应将能源评审的程序、方法和结果形成文件,包括能源评审的职责、范围、时间间隔、方法、 三要能源使用的确定、结果的输出以及再次能源评审的要求 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和开发适用的能源评审方法,能源评审方法应与企业的实际 ,针对不同的环节和层级,宜多种方法和工具结合进行
4.4.3.2能源评审的方法与工具
常用能源评审方法:能源诊断与规划、能源审计、能源标杆基准分析、能效对标、工艺分析、能源需求 分析、精益能量分析、基本负荷分析、夹点分析、能量平衡、专家诊断等。 常用能源评审工具:流程图、能流图、能源网络图、能源平衡表、回归分析、调查表等
止回阀标准4.4.3.3能源评审的输入
能源评审的输人可包括: a)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 b 评价过去和现在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可包括: 1)厂区布置与设计的合理性; 2 工艺与流程的合理性; 3) 主要材料的消耗伴随的能耗; 4) 耗能设备的运行参数、耗能设备效率; 5) 主要能源或耗能工质(包括原煤、电力、天然气、水煤气等)的消耗; 能源或耗能工质分配或流向和传输中的损耗; 7 放散的可燃物、余热、余压; 8) 设备采购与配备、改造; 9) 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等。 C 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及工作人员状况,能源绩效现况,生产负荷、主要能源质量、主要耗能参 数等相关变量,运行值班方式、操作人员要求、调度规律、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策略及实施情况等 静态因素。 d 能源管理现状(能源管理的职能、体制、制度等)。 e)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能源评审的输人应充分参考或应用政府及有关部门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审核、节能监察、能源审计的 果及第三方机构节能诊断或认证审核评价的结果
4.4.3.4能源评审的重点内容
不识别为主要能源便用,从而避免使用完全平等 的原则控制主要能源使用带来的风险 8 当运行条件及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进行能源使用及相关信息的再识别和评价。如能源 消耗结构的变化、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变化、重大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h 企业用能设备管理状况。包括设备负荷管理,设备的维修策略和设备状态管理、设备故障状态 设备计划检修及排产达不到经济批量(设备、设施低负荷运转)的经济运行规定和执行情况等。 1 能源成本管理。包括能源成本管理的职责、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组织内部能源价格确定与结算 方式,转供能源的计量、定价与结算等。 企业能源评审示例可参照附录A。
4.4.3.5能源评审的输出
能源评审的输出结果应当包括: 主要能源使用, 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人员, C 影响能源绩效的相关变量、静态因素。例如生产产品和能源质量等相关变量,班次和调度规律 等静态因素。 d 能源基准及能源绩效参数。 e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包括能源结构调整、管理的改进和节能技术进步。 能源评审输出以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的改进为重点。能源评审输出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专业、 局部的能源评审输出可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以多种形式输出,如节能项目清单、节能管理规定、能源管 理计划、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
企业需建立能源基准,并用于自身比较。能源基准的建立按照GB/T36713中的相关要求,同时还 应充分考虑公司实际能源管理水平和产品生产的特点,考虑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 的能源绩效现状。 基准期的选择应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相适宜。通过与基准的对比分析及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及 时变更控制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改进能源绩效的目的。 基准的设立是能源管理的需要,能源基准宜与确立的能源绩效参数相协调,可对主要的能源指标、 关键的能源绩效参数建立能源基准。企业应当将能源基准的确定方法形成文件,规定统计计算准则、时 间范围、更新规定等
.4.4.2能源基准的确定
企业通过与基准的对比分析及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变更控制方法和工具,达到改进能源绩效 的目的。能源基准应与确立的能源绩效参数相一致,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面和主要能源使用单元均可 建立基准值。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适用的能源绩效参数建立能源基准。 企业在建立能源基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a)根据能源评审确定的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并考虑与 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相适宜的时间间隔,建立能源基准,如年度各生产部门能源消耗量、产品产 量、单位产品各能源种类消耗量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 b)在确定能源基准时应明确其边界条件及相关的生产、设备、工艺、操作等条件。 c)在对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选取某一统计期内的数据,经分析对比确定 其基准。所选择的统计期应生产运行正常,能源统计数据齐全、真实可靠,能够反映其能源绩
效水平。 d 选择的基准应与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计量和统计系统相匹配。 应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对能源基准的影响,包括经营规模、设备规模的差异以及由于经济规模而 造成的效率差异,产品特性以及生产流程的差异,原材料、燃料条件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地域和 气候的差异等。 f) 基准值可以是平均值、累计值或其他表述,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能源基准,力求简洁,便于 统计,不宜受限于繁杂的计算过程,
4.4.4.3能源基准的应用与调整
能源基准的建立是为了跨期比较自身能源绩效,因此基准期应当是代表组织运行特点的具体时期。 天多数情况下,相关变量和静态因素的变化会影响能源消耗,所以适用时,能源基准的数据应当根据相 关变量、静态因素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变化情况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归一或调整。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 a) 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要求发生变化; 能源基准不再反映企业的能源利用和能耗情况: C) 产品品种结构、工艺路线发生较大变化; d) 主要用能过程、运行方式以及能源系统发生重天变化,如使用更多可替代能源、再生资源或太 阳能、风能等; e 产量、产品质量发生较大变化; f 主要用能设备改造或更新; 8 生产场所和气候条件变化较大; 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等; 其他预先规定的情况
4.4.5能源绩效参数
能源绩效参数与监控对象(如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能源绩效水平密切相关,能源绩效参数可以反 映监控对象的运行情况,企业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和测量,可及时掌握监控对象的能源绩效水 平,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生产过程及用能特点,识别、确定、更新、记录、评审能源绩效参数,确保确定和更 新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是有效的
4.4.5.2能源绩效参数的识别和确定
企业应接照GB/T36713中相关要求获取能源绩效信息和确定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绩效参数边界 的层次涵盖组织层面、系统层面和单个设施/设备/过程层面,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中对能 源绩效有影响的质量参数、工艺参数和其他管理及运行指标,其通常具体可设置为企业、工序和设备三 个层面: a) 企业层面主要包括节能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每吨瓷综合能耗等; b)工序层面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成型、烧制等工序能源绩效参数,如球磨工序综合能耗、成型工序 综合能耗和烧成工序综合能耗等: c)设备层面主要包括球磨机、榨泥机、练泥机、喷雾塔、成型设备、窑炉等用能设备能源绩效参数 陶瓷行业常见能源绩效参数可参考附录B。
GB/T38706—2020
4.4.5.3能源绩效参数的应用
企业应当记录确定和更新能源绩效参数的具体步骤和方法,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其有 效性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制定的能源绩效参数适时有效。同时,在影响能源绩效的业务活动或基准发生 变化时,企业应评审能源绩效参数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完善补充。 能源绩效参数应当在建立能源基准、能源目标和指标、运行控制、监视和测量分析中加以应用,通过 对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和测量,监控能源绩效的水平,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4.4.6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4.4.6.1能源目且标和能源指标
4.4.6.2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是企业针对已识别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制定的,经评审后可行的改进能源绩效 的方法、技术和措施等,如节能项目、技术攻关、新技术研发、管理改进等。为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企业 应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内容可包括: a) 责任部门及其职责; b 针对主要能源使用制定的措施和预计实现的节能效果; C 采用的技术方法、施工方法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d) 确定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e) 实施过程的时间进度安排; f 对节能效果进行验证的方法或标准。 随着企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作业条件、设备状况等会随之发生变化,为有效节能,企业应当定期对能 源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并视变化情况对方案进行修订
GB/T387062020
企业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应使用策划阶段产生的各项结果,具体包括: a)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的识别和落实情况; b) 企业确定的能源方针、能源基准、能源目标和指标; ) 企业总体和分层次的能源绩效参数的实际情况 d) 主要能源使用; 经过排序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实施与运行阶段以能源策划阶段产生的结果为重点,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过程中,应考虑企业能 原绩效改善的要求,协同一致促进企业能源绩效的改善
4.5.2 能力、培训与意识
4.5.2.1能力、培训与意识的策划
企业应根据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在技能、培训和经验等方面做出规定,确保所有从事能源管理活 动并影响能源绩效的员工受到相关的能源管理角色和职责的培训,确保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的 能力满足要求 企业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应当包括:体系建设主管部门人员,负责能源计量统计分析、生产工 艺、人力资源、采购、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部门有关人员,产品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负责人及能源 管理人员,工艺技术人员、设备设施运行操作、检修维护人员等,还应包括对主要能源便用能源绩效有重 要影响的外部相关方等 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识别在岗员工、转岗员工、新进员工等不同岗位、类别的培 训需求,实施持续培训和人职培训。企业可按如下程序开展能源管理能力、意识的培训: a 调查了解并进行相关分析,进而确定培训需求; b) 针对不同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c)实施能力、意识的专业技能培训; d) 评估培训效果; 保存教育、培训的相关记录
4.5.2.2能源管理能力意识培训的内容
企业应识别不同工作岗位的能源管理角色和 源管理瑞 训所应包括的: a)企业的能源方针; b) 本岗位在能源管理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自身活动对能源使用和消耗产生的实际或潜在影响, 其活动和行为对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贡献,以及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 C 本岗位相关的能源目标和指标; d)本岗位相关的能源绩效参数; e)本岗位相关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 f)本岗位相关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途径、期限、责任者等。 针对企业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员工,一般是工艺人员、设备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员工,以节能技术, 操作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培训为重点,可在以下内容中选择与本岗位员工相关的内容进行培训: a)节能设计规范:
GB/T 387062020
b) 用能设备经济运行国家标准; c) 节能监测知识; 2 陶瓷行业典型节能技术知识; e) 通用节能技术知识,如电机变频节能技术; f) 用能设备操作,如喷雾塔粉料参数调节技术; 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能效等级标准培训。
b) 用能设备经济运行国家标准; c) 节能监测知识; d) 陶瓷行业典型节能技术知识; e) 通用节能技术知识,如电机变频节能技术; f 用能设备操作,如喷雾塔粉料参数调节技术; g)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能效等级标准培训。
企业应根据其自身和相关方的需求建立、实施并保持就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 的内、外部交流,并明确交流方式、内容、对象和时机。
4.5.3.2内部信息交流
内部信息交流是在企业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内部沟通内容和方式应当与企业自身规 莫相适应。内部沟通内容可包括: a) 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文件要求; b) 能源评审结果; C) 能源目标和实现情况; d) 能源绩效参数实绩; e) 节能技术或管理经验; 能源绩效参数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情况; g)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及实施情况和效果; h) 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 i 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为能源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j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等。 信息交流可采取会议、公告栏、论坛、简报、意见箱、网络等方式。 企业应当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反映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绩效参数的变化。通过信息化的 手段,开展能源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和评价。 内部信息交流应是多角度的,企业应鼓励员工或为企业工作的人员对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 政进提出意见和建议
4.5.3.3外部信息交流
4.5.4.1文件要求
源管理体系文件应符合GB/T29456—2012中
4.5.4.2文件控制
GB/T387062020
企业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文件的编制、标识、审查、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 废和评审等过程做出明确规定,包括: a)文件发布之前应当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 b) 在实施过程中,如有必要应当对文件进行评审,以便随时发现需要修改或更新之处,修订的文 件重新发布时应当再次批准;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一般需要有文件控制清单或受控文件一览表;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晰、标识明确,易于识别和检索; 确保企业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分发进行控制: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如需将其保留,应做出适当的标识
企业应建立和设置主要能源使用有效运行和维护 的准 则,并根据运行准则运行和维护设备和过程 确保在规定运行条件下,建立与能源方针、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指标相一致的运行准则。
4.5.5.2能源质量
企业能源质量控制的准则是制定能源质量标准,严格控制能源质量。应做到: a)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购人各种能源的质量标准; D 对购人的煤做好检验或获得有资质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以保证购入的煤符合需要; 定期检验或校对购入电力的电压表和电能质量表,做好购人电力电压和质量的记录; 口 定期抽检购人的天然气和液化气的热值; 制定和实施油料的检验制度,保证购人油料符合企业要求; f 定期检验或校对购入蒸汽管道的温度计和压力计,做好购人蒸汽压力和温度的记录; 当发现所购入的能源不符合企业制定的标准,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4.5.5.3能源供给和输送
企业能源供给和输送控制的准则是减少供给和输送过程的能源损耗。应做到: a) 严格控制供电线路的损耗; b) 严防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气输送管道的泄漏; c)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气阀的有效性; d) 严防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气输送管道的泄漏; e)做好蒸汽、热介质管道和阀门的保温等
4.5.5.4生产工艺
a)建立严格的艺审查制度: b)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参数; C 当正在使用的工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对工艺进行复核; d)及时引进低能耗的新工艺
4.5.5.5设施设备
企业应当提供必需的生产、办公、储存场所以及保证生产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设备、监测计量装置, 设施、设备、监测计量装置的采购、使用、维护、和处置做出规定。对于用能设施设备的管理应考虑以 方面: a)按照能源过程划分,企业用能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原料粗中细碎设备、球磨设备、成型设备、干燥 设备、施釉设备、烧成设备、包装设备、配套辅助生产设备,输配电、供气设备、环保等公用设施。 b)对于企业的通用耗能设备,应使电动机系统、电力变压器、泵系统、通风机系统、工业锅炉等通 用耗能设备符合GB/T12497、GB/T13462、GB/T13469、GB/T13470、GB/T17954等相关 的用能设备经济运行标准要求,达到经济运行状态 c)选用节能型设备,淘汰高耗能设备。鼓励陶瓷企业采用干法制粉和连续式球磨等先进节能技 术及节能设备,淘汰高耗能的工艺和设备。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通风 机、清水离心泵、三相配电变压器等通用耗能设备应达到GB18613、GB19153、GB19761、 GB19762、GB20052等相应耗能设备能效标准中的节能评价值的要求。在新增加设备时,需 要切实地研究所需设备的能效和运行条件等,针对企业的规模制定适当的设备选用要求。 d 烧成窑炉是陶瓷企业最主要的专业用能设备,应控制烧成窑炉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压力、气 氛)和烧成周期的合理性、烧嘴的燃烧效率、窑体保温性能、断面温度均匀性、烟气含氧量及排 放温度、窑炉余热利用及窑炉整体热效率水平等 e 建立并定期更新适用的先进节能设备清单和落后设备清单,用以指导设备的选型、更新和淘汰。 根据设备特性和生产需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 g 执行操作规程,改进操作方法,重点设备的运行操作人员要经培训后执证上岗。 制定并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加强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方法、事故处理、原始记录等做出明确规定
4.5.5.6能源管理
企业能源管理运行控制的准则是有效、及时、准确。应做到: 定期检查能源消耗计量系统和统计系统; b 定期检查能源消耗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C) 采取切实的措施,执行和落实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d)建立、完善和落实能源消耗定额制度
4.5.5.7效果评价
企业应建立相关机制对运行控制的有效性和效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宜融合在企业已有的持续 措施等途径,定期评价和完善按照准则实施的运行控制的有效性和效果。对实施过程中发现不 照原规定和原计划进行的情况,应当及 偏确保有效性
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时,对能源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应考虑能源绩
效改进的机会和运行控制,进 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满足企业经营活动各过程能源管理的要求。能源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纳入项目的 规划、设计和采购活动中
4.5.6.2设计的输入
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时,应建立程序来分析工艺流程、用能设备等的选择对生产过程能源 使用的影响,包括以下能源相关输入: a) 陶瓷行业相关能源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标准、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其他 文件,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产品: b 应包括能源种类、需求量、质量、经济性、可获得性、运输供应便捷性、环境影响等因素。适当 时,应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可能性; c) 陶瓷新产品开发和制造工艺设计时,输人应包括已有不同工艺的能源消耗评估: d) 设计应与本身或已有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相互匹配; e) 工艺流程的先进性; f 主、辅机等设备选型,优先选用能耗低的设备,合理配置设备,避免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 产品; 最佳可用节能技术和实践经验; 余热、余压、废弃物等的回收利用; i 应当考虑当前国家对陶瓷行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等标准中对能源使 用和能源管理的要求等
4.5.6.3设计的输出
企业在实施新、改、扩建项目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设计中除了已有的质量、功能要求输出外,还应 当增加以下的能源相关输出: 该产品和制造工艺过程的能源消耗总量、种类、能源使用要求以及和该产品和制造工艺相关的 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指标; b) 运行或执行的相关作业指南; C 对能源、设施、设备采购的要求; d) 所采用的节能技术和方法; e 条件可行时,设计输出应予以验证。验证可通过独立的实验或者第三方的测试或认证等形式 实现。
4.5.6.4设计的能源评估
企业应对新、改、扩建项目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设计开展能源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宜有 节能方面的评估内容,要进行合理用能评审,评审结果记录应予以保持,评估的内容应包括: a) 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标准、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陶瓷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其他 文件。 b) 是否有能耗指标分析内容,项目运行的能耗是否达到清洁生产和先进水平。 ) 用能总量及用能种类是否合理。 d 选择工艺时是否考虑能源绩效。应在满足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开展节能型设计,优化配置用能 设施。例如,辅助设备装机容量应与主机配套,避免容量选择过大而造成能源浪费。 e) 是否采用先进、高能效设备。 f)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产品目录。 g)是否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可燃性放散气体、废弃物等
GB/T38706—2020
4.5.7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
4.5.7.2供应商选择
企业在采购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时,按照GB/T29456一2012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和能源管理的需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规模、业绩、信誉、售后服务及能源服务 、设备和能源的质量、价格等进行评价,确定供方的供应能力。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或选定符合要 定的能源供方
4.5.7.3采购要求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的采购应符合以下要求: a)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 与企业用能结构、用能设备相匹配; C) 符合企业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指标等用能水平要求; d)满足计量、监测、统计等要求; e)符合用能企业的人员技术水平 企业应建立相关采购控制程序,确保采购质量的稳定性,并降低采购过程的损耗量。控制文件通过 适宜性等全面评审后,由授权人签发后执行。 能源服务供应商应经过充分的能源管理培训,其经验和能力来满足能源绩效要求。能源服务的内 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a)能源数据的分析、优化、挖潜和提供能效解决方案服务; b)育 能源管理状况的咨询评价服务,如能源审计、节能量审核、能源利用状况分析等; C 现场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技术改造; d)用能设备、能源系统的日常运行、检修和运维管理
4.6.1监视、测量与分析
企业应对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企业监视、测量的内 至少包括: a) 企业应配备符合GB/T24851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及仪表,适用时:主要燃料消耗设备(如:烧成 窑、喷雾干燥塔、热风炉、干燥窑等)应配备独立的燃料计量装置,燃料总站宜配备总计量装置,大 型耗电设备(如:天型球磨机、喷雾十燥塔、成型设备、抛光机等)宜配备独立计量的电能表:各生 产车间或工段、各辅助车间、生活设施应配备独立计量的电能表,配电室配备总电能表; b 企业应制定并实施对主要能耗设施、设备、工序或过程(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十燥、烧成、抛光 等)关键特性(包括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与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能源绩效参数等)监视、测量 与分析的计划。 企业监视、测量与分析的关键特性至少应包括: a)能源评审的输出和主要能源使用:球磨工序耗电量、制粉工序耗电量及燃料消耗量、成型工序
GB/T387062020
业合规性评价可参考GB/T29456一2012中4.6.
4.6.3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4.6.3相关内容实施内部审核 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可以作为管理体系审核的一部分,结合其他管理体系共同实施
4.6.4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企业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可按照GB/T29456一2012中4.6.4相关要求实施。
企业应接照GB/T29456一2012中4.6.5的要求,建立并保持记录控制程序
GB/T 387062020
4.7.2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能源绩效: 能源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的实现程度; 能源绩效参数的控制情况; 综合能耗及节能量计算。 分析能源管理方案的落实及能源绩效参数的控制对实现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的影响,提交综 合能耗及节能量的计算结果,以评审体系运行的能源绩效 b)体系运行: 以往管理评审确定的后续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审核的结果,包括内、外部审核;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评价体系自我完善机制的有效性。 c)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 能源绩效的合规性; 所用设备、工艺、产品的合规性; 能源计量器具及其配备、检定的合规性, 分析、评价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d) 变化: 产品、活动和服务的变化: 设备、工艺的变化;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 相关方要求的变化。 分析变化对体系运行的影响。 e) 改进的建议: 能源方针的适宜性; 改进建议,包括能源目标、指标的修改; 改进规划,包括新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规划。 提出体系运行下一步改进的意见
4.7.3管理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内容: a)对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上一周期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b) 确定能源方针(是否修订); 确定能源基准和绩效参数(是否修订):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下一周期的能源目标、能源指标(是否修订); e) 确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资金来源; )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下一周期中其他需要的改进; g)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物力及资金等资源支持等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陶瓷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策划阶段能源评审示例
本附录提供了陶瓷企业依据GB/T23331一2012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体系策 划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帮助陶瓷企业理解、掌握能源管理体系策划的目的和要求。 示例中能源管理体系策划的步骤依据GB/T23331一2012的要求,能源评审的所采用的工具结合 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体系策划时,应按照示例的步骤实施,采用的方法和评审工具可结合企业情况参 照本示例,但不限于本示例。
A.2明确能源管理体系策划的范围和边界
说明企业基本情况,可包括: 地理位置; 发展历程; 生产规模; 员工人数; 原材料与燃料来源等
说明企业基本情况,可包括: 地理位置; 发展历程; 生产规模; 员工人数; 原材料与燃料来源等,
A.2.2体系范围和边界
明确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即体系策划、能源评审的范围。本示例中体系范围:文文文陶瓷有限公司 立于××省/市/××街道的××件/日卫生陶瓷生产线,包括:原材料开采及运输、原料制备、球磨除铁, 注浆成型、干燥、生坏检查、施釉、烧成、包装出厂等工序
出企业组织机构图,明确体系范围涉及的部门及
明确体系范围内的生产工艺流程,本示例生产工艺流程见图A.1。
图A.1生产工艺流程图
GB/T38706—2020
列出体系范围内主要用能设备,见表A,1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应法规要求,分析在用工艺、设备,确认没有属于国家明令淘汰 的高能耗工艺、设备
表A.1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A.2.6近三年生产运转状况
表A.2近三年隧道窑运转情况
A.3收集资料和能源消耗相关数据
A.3.1收集获取和评价法律法规
根据管理职能,指派相关人员收集获取与企业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收集获取渠道: 政府部门发文;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网站,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 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等; 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 公开发行的法规、标准、杂志、报刊。 收集获取内容包括: 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律; 行政规章、行业协会要求; 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相关方、公众的要求 组织企业相关职能人员对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识别评价,摘录企业适用的 本条款,形成企业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A.3.2调查、收集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数据
公司所用能源为天然气、电力及少量的汽油和柴油。天然气主要用于隧道窑烧成的燃料,有少量用 于冬季取暖和食堂生活;电力是生产过程中运转设备的动力,汽油和柴油的消耗主要是原料的运送、原 材料厂内运输过程等。公司所用天然气、电力、汽油和柴油全部由企业从社会购人。 收集公司近三年来天然气、电力、汽油和柴油等主要能源的年消耗量,计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用 于分析能源消耗的变化。公司近三年来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电力等主要能源的年消耗量统计表分别见 表A.3、表A.4和表A.5
GB/T38706—2020
表A.4近三年汽、柴油消耗表
表A.5近三年电力消耗表
包装标准A.3.3调查能源计量器具管理现状
公司各类能源计量器具台账见表A.6。 器具凰 理要求》,公司计量器具的配备及检定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表A.6公司能源计量器具明细表
A.4识别主要能源使用
A.4.1天然气消耗分析
民用航空标准2017年公司天然气平衡表见表A.7
....- 能源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