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611-2020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标准.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a)应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坚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坚持与经济建设 协调发展; b) 应统一规划同步设计,纳入城市人防防护体系; C 应在保障平时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平时的设施、设备,完善战时人民防空防护功能。
4.5兼顾人防工程的位置、规模、
合考虑、统筹安排。兼顾人防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a)选择地形有利和地貌合适的场地; b) 选择交通便利,服务半径适中的区域; C 兼顾人防工程,距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厂房、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距有害液体、重 毒气体的储罐不应小于100m。 4.6人员紧急掩蔽工程,应根据其战时功能和防护要求划分染毒区和清洁区,其口部(通道)为染毒 区,主体为清洁区;物资临时掩蔽工程和车辆临时掩蔽工程,其主体和口部均可按染毒区设计,工程防 护区内人员防化可采用个人防护方式。 4.7兼顾人防工程的人员紧急掩蔽工程,掩蔽人数按每人不小于5.0m(建筑面积)确定,战时出入 口的净宽之和按每百人不小于0.3m计算;隔绝防护时间应不小于3.0小时。 4.8物资临时掩蔽工程,不能储存食品、药品等易污染的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适合自然温湿 度条件下保存的战时必需品。物资临时掩蔽工程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宜结合平时坡道出入口设计。 4.9兼顾人防工程从室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应大于等于2.00m,其中车辆临时掩蔽工程的室 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还应大于等于车高加0.20m。车辆临时掩蔽工程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宜结 合平时坡道出入口设计。 积标准如表2所示
表2兼顾人防工程车辆临时掩蔽面积标准
10兼顾人防工程的通风、给水、排水及电气等系统,应满足平时及战时的使用要求,兼顾人防 室外出入口、进风口、排风(烟)口和通风采光窗的布置,还应符合平时及战时的使用要求。 11兼顾人防工程宜与附近的人防工程、兼顾人防工程或地下空间连通阻燃标准,暂不具备连通条件的, 预密连通口
与工程无关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和燃气管不宜进入兼顾人防工程; 穿过兼顾人防工程临空墙(板)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穿过其他围护 结构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300mm; c)凡进入兼顾人防工程的管道及其穿过的围护结构,均宜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4.14当兼顾人防工程的战时防护要求与平时使用要求不一致时,可采取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措施。平战 转换措施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
DB42/T1611—20205.1.1兼顾人防工程的防护单元应结合平时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并符合下列要求:a)兼顾人防工程的防护单元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的规定;b)多层兼顾人防工程,当上下层面积之差不大于400m时,下层兼顾人防工程可不划分防护单元;c)多层兼顾人防工程,当采用共享空间连通时,防护单元建筑面积应为相连通的各层建筑面积之和,并应符合表3的规定;d)城市地下交通兼顾人防工程可不划分防护单元。表3防护单元建筑面积(m)工程类型人员紧急掩蔽工程物资临时掩蔽工程车辆临时掩蔽工程防护单元面积≤8000≤8000≤12000注:兼顾人防工程的防护单元内可不划分抗爆单元。5.1.2兼顾人防工程的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大于该工程净高的一半,且其高出室外地平面的外墙必须满足战时防护要求。5.1.3兼顾人防工程的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设置防护单元隔墙,防护单元隔墙应为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其厚度应满足抗力要求。5.1.4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口,连通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连通口两侧应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见图1),两防护密闭门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500mm;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值应达到工程防护级别要求;c)兼顾人防工程平时连通口可仅在防护单元隔墙上设置一道双向受力防护密闭门。500②注:①一防护单元A;②一防护单元B;1一防护密闭门;2一防护密闭隔墙图1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两侧各设一道防护密闭门的做法5.1.5上下相邻两楼层被楼板划分为两个防护单元的多层兼顾人防工程,其楼板应为防护密闭楼板。上下两个防护单元间连通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连通口设在上面楼层时应在防护单元隔墙两侧各设一道防护密闭门(见图2a);b)当连通口设在下面楼层时,可在上层单元一侧设一道防护密闭门(见图2b)。6
DB42/T1611—2020(a)连通口设在上面楼层的做法注:①一上层防护单元;②一下层防护单元:1一防护密闭门;2一普通门;3一防护密闭楼板;4一门框墙2)(b)连通口设在下面楼层的做法注:①一上层防护单元;下层防护单元:1一防护密闭门;2—普通门;3一防护密闭楼板;4一门框墙图2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分别设在上面楼层和下面楼层的做法5.1.6兼顾人防工程的各防护单元,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应自成系统。5.1.7染毒区与清洁区之间应设置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应满足以下规定:密闭隔墙厚度应不小于200mm,染毒区一侧墙面,应用水泥砂浆抹光;b)当密闭隔墙上有管道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5.2出入口5.2.1兼顾人防工程战时出入口的设置应结合平时设计布置,并符合下列规定:a)人员紧急掩蔽工程、物资临时掩蔽工程和车辆临时掩蔽工程,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战时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战时出入口宜朝向不同方向,其中一个室外出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防护密闭门外,通道长度其长度可按防护密闭门以外有防护顶盖段通道中心线的水平投影的折线长计,对于楼梯式可计入自室外地平面至防护密闭门洞口高1/2处的竖向距离)不得小于5.0m;7
DB42/T 16112020
C兼颐人防二 二程连通时,可不设室外出入口; d)室外出入口应采取防雨和地表水倒灌的措施及防倒塌和防阻塞措施, 5.2.2兼顾人防工程的出入口通道、楼梯和门洞尺寸,应根据战时和平时的使用要求以及防护密闭门 密闭门的尺寸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战时人员出入口的最小尺寸应符合
表4战时人员出入口的最小尺寸(m)
b)物资临时掩蔽工程物资运输口部门洞净宽不应小于2.0m; C) 出入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门洞净宽。 5.2.3 兼顾人防工程出入口人防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战时出入口应根据工程类别设置至少一道防护密闭门; b) 当防护密闭门沿着通道侧墙或竖井设置时,防护密闭门门 不得突出通道或竖井的内墙面; C 人防门的设置数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防护密闭门、密闭 d)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按反向受力设计的除外),密闭
b)物资临时掩蔽工程物资运输口部门洞净宽不应小于2.0m; C) 出入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门洞净宽。 5.2.3 兼顾人防工程出入口人防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战时出入口应根据工程类别设置至少一道防护密闭门: b) 当防护密闭门沿着通道侧墙或竖并设置时,防护密闭门门扇应嵌入墙内设置,且门扇的外表面 不得突出通道或竖井的内墙面; 人防门的设置数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设置顺序应为由外到内; d)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按反向受力设计的除外),密闭门宜向外开启。
表5战时出入口人防门设置数量
5.2.4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前通道,其净宽和净高应满足门扇开启和安装要求。当通道尺寸小于 规定的门前尺寸时,应采取通道局部加宽、加高的措施(见图3)
DB42/T 16112020
5.4.1兼顾人防工程中平时设有厕所的,可作为战时使用,平时没有厕所或数量无法满足战时使用要 求的人员紧急掩蔽工程,可临战增设移动厕所,移动厕所应设在战时排风口附近。 5.4.2兼顾人防工程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通信值班室,面积不小于12m。 5.4.3人员紧急掩蔽的兼顾人防工程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防化器材储藏室,面积不小于18m。 5.4.4战时设置水箱的兼顾人防工程,应设置水泵房,并设供水点
兼顾人防工程的消防设计,应满足各具体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要求,并参照执行GB50016的有关 规定。
兼顾人防工程的防水设计,应满足各具体建构筑物的防水要求,满足GB50108的规定,且不应低 于二级。
5.7.1兼顾人防工程的装修应根据战时及平时功能需要,按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确定。 5.7.2室内装修的材料应满足GB50098、GB50016等规范的防火要求,并满足防潮、防腐、抗震、 环保及其他特殊功能要求。 5.7.3兼顾人防工程的顶板不应抹灰。当顶棚采用吊顶时,吊顶应采用轻质、坚固的龙骨,吊顶饰面 材料应方便拆卸。密闭通道的墙面、顶面、地面应平整光洁,易于清洗。 5.7.4设置地漏的房间(或通道),其地面应向地漏找坡,找坡坡度不应小于0.5%;且其地面应比相 连的无地漏房间(或通道)的地面低20mm 5.7.5通风机室、水泵间及其他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房间,应根据其噪声强度和周围房间的使用要求 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减震等措施。
5.8.1.1兼顾人防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应坚持安全可靠、就地取材、加工和安装快速简单的原 则,并做到平战转换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平战转换预留、预埋与工程施工同步,平战转换实施与转换 时限同步
a)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构件; b)战时专用及平战两用的出入口连通口及其他孔口的防护设施; c)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和防爆波地漏。
c)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和防爆波地漏。 5.8.1.4兼顾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时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早期转换应在15d内完成物资、器材筹措和构件加工; b) 临战转换应在3d内完成仅供平时使用的对外出入口和孔口的封堵及综合调试 紧急转换应在接收警报时完成防护单元连通口转换; d)战前转换应在接收上级指令后立即进行的转换
.8.1.5兼顾八防 件的规定 5. 8. 1.6兼顾人防工 应满足战时防护、密闭的要求。
5. 8. 2 孔口的平战转换
DB42/T16112020
5.8.2.1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等应采用防护密闭门封堵。 5.8.2.2防护单元隔墙上开设的平时通行口应采用防护密闭门封堵。 5.8.2.3因平时使用需要,在兼顾人防工程顶板上或防护密闭楼板上开设的采光井和设备吊装孔,其 净宽不宜大于3.00m、净长不宜大于6.00m。
5.8.2.1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等应采用防护密闭门封堵。
6.1.1结构选型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 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6.1.2结构承载力应分别按平时使用状况和战时使用状况进行计算,抗震类别、结构承载力、荷载确 定及荷载效应组合按GB50011、GB50010等规范执行,并应取其中控制条件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6.1.3结构设计应根据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或验算 可不验算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 a)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平时使用状况和战时使用状况的构件承载力计算; b)当工程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进行平时使用状况下的结构漂浮验算;必要时,尚应进行平 时使用状况下的结构倾覆及滑移验算
式中: fd 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N/mm); 静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N/mm); d 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可按表6的规定采用。
+...........................
DB42/T 16112020
表6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Y
入早强剂的混凝土,其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应乘以0.9的护
倍;钢材的弹性模量可取静荷载作用时的数值
6.3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
6.3.1兼顾人防工程结构按平时使用状况计算。对顶板、外墙、战时出入口的临空墙、门框墙、临战 封堵等具有防护要求的结构构件根据本文件进行验算,并应取其不利结果进行设计。 6.3.2兼顾人防工程具有防护要求的结构构件按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一次作用设计,其动力分析采用 等效静荷载法。
6.4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等效静荷载
兼顾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当兼顾人防工程设在地下一层时,顶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表7采用。对于常6级当顶板覆 土厚度大于1.5m时,对于常5级当顶板覆土厚度大于2.5m时,顶板可不计入常规武器地面 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载,但板设计应符合本文件第6.6节规定的构造要求。 b 当兼顾人防工程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各层时,顶板可不计入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 载,但顶板设计应符合本文件第6.6节规定的构造要求。
表7顶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gce(kN/m)
当顶板覆土厚度不大于3.0m时,兼顾人防工程外墙的等 荷载标准值9ce2可按表8、表9采 板覆土厚度大于3.0m时,外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9ce2按GB50225计算确定。
DB42/T16112020
表8非饱和土中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2(kN/m)
注1:表中等效静荷载值计算时外墙材料为钢筋混凝土,计算高度h≤5.0m,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允许 性比[β]取3.0; 注2:顶板覆土厚度h为小值时,Qe取大值。
表9饱和土中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ae2(kN/m)
注1:表中等效静荷载值计算时外墙材料为钢筋混凝土,计算高度h≤5.0m,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允许延性比[B]取3.0; 注2:当α1>1%时,按非饱和土考虑,可不计入外墙等效静荷载:当0.05%<α<1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注3:顶板埋置深度h为小值时,9取大值。
6.4.3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面的兼顾人防工程,直接承受空气冲击波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外墙按弹塑性 工作阶段设计时,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ce2对常6级取180kN/m,对常5级取400kN/m。 6.4.4兼顾人防工程底板设计可不考虑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作用,但底板设计应符合本文件第6.6节规 定的构造要求。 6.4.5室外封堵构件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按出入口临空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取值;防护单元隔墙上封 堵构件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取30kN/m。 6.4.6战时室外出入口支承钢筋混凝土平板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见图4),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 按下列规定确定:
DB42/T1611—2020防护顶盖边缘防护顶盖边缘L=La+La(。)单向出人口RL=Li+La防护顶盖边续(d)穿廊出人口R(6)直通出入口平面L=LI+LaLa副面L=La+La(e)楼梯出人口乳面剑面(e)竖井出人口注:R为爆心至出入口的水平距离。图5室外出入口至防护密闭门的距离示意表10直接作用在门框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kN/m)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出入口部位及形式距离L(m)6级5级5290580室外直通出入口10240470≥152104005270530室外单向出入口10220430≥151903705160320室外竖井、楼梯、穿廊出入口10130260≥15115220注1:L为室外出入口至防护密闭门的距离(见图5):注2:当5m
DB42/T 16112020
表11单扇平板门反力系数表
12双扇平板门反力系数
4.7兼顾人防工程室外出入口通道内的钢筋混凝土临空墙,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表13采月 外出入口净宽大于3.0m时,可将表中数值乘以0.9采用
表13出入口临空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
6.4.8兼顾人防工程室内出入口支承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及临空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定确定。 a)兼顾人防工程室内出入口侧壁内侧至外墙外侧的最小水平距离小于等于5.0m时,室内出入口 门框墙、临空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分别按表10、表13中室外竖井、楼梯、穿廊出入口项 的数值乘以0.5采用; b 兼顾人防工程室内出入口侧壁内侧至外墙外侧的最小水平距离天于5.0时,室内出入口门框 墙、临空墙可不计入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载,但门框墙、临空墙设计应符合本文 件第6.6节规定的构造要求。 6.4.9兼顾人防工程主要出入口采用楼梯式出入口时,作用在出入口内楼梯踏步与休息平台上的常规 式器爆炸动荷载应按构件正面受荷计算。动荷载作用方向与构件表面垂直,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对常6 级可取50kN/m,对常5级可取110kN/m。 6.4.10兼顾人防工程相邻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以及兼顾人防工程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隔墙可不 计入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载,但常6级、常5级隔墙厚度应分别不小于200mm、250mm, 配筋应符合本文件第6.6节规定的构造要求。
DB42/T16112020
6.4.11对于多层兼顾人防工程, 当相邻楼层分别划分为上、下两个防护单元时,上、下两个单元之间 楼板可不计入常规武器地面爆炸产生的等效静荷载,但楼板厚度应不小于200mm,配筋应符合本文件第 6.6节规定的构造要求
定: a 有顶盖的通道结构,可按承受土中压缩波产生的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计算,其等效静荷载标准 值可按本文件第6.4.1~6.4.4条确定; b) 无顶盖开段的通道结构,可不考虑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 c)土中竖井结构,无论有无顶盖,其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本文件第6.4.2条的规定确定。 6.4.13作用在与土直接接触的扩散室顶板和外墙上的常规武器爆炸等效静荷载可按本文件第 6.4.1~6.4.3条确定。扩散室与兼顾人防工程内部房间相邻的临空墙可不计入常规武器爆炸产生的等 效静荷载,但临空墙设计应符合本文件第6.6节规定的构造要求
6.5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讯
5.1兼顾人防工程结构在确定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后,可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 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由非弹性变形产生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 5.2兼顾人防工程结构在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按等效静载荷法进行动力分析时,其承 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Yo(yaSoxtyaSau)
yo(yaSaxtyoSau)≤R R=R (fed, fu, Ak. ...
Y 结构重要性系数,可取1.0; Y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可取1.3,有利时可取1.0; Sck一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Y 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0; Su一一等效静荷载效应标准值; R一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R(·)一一结构构件承载力函数; fed 混凝土动力强度设计值,可按本文件第6.2.2条确定; fyd 钢筋(钢材)动力强度设计值,可按本文件第6.2.2条确定; 几何参数标准值。 5.3结构构件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设计时,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5%。当大于1.5%时,受弯构 或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允许延性比[β]值应满足以下公式。
式中: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 ho截面的有效高度(mm):
DB42/T 16112020
6.5.4当板的周边支座横向伸长受到约束时,其跨中截面的计算弯矩值对梁板结构可乘以折减系数 .7,对无梁楼盖可乘以折减系数0.9。若在板的计算中已计入轴力的作用,则不应乘以折减系数。 6.5.5当按等效静荷载法分析得出的内力,进行墙、柱受压构件正载面承载力验算时,混凝土的轴心 抗压动力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0.8。 6.5.6当按等效静荷载法分析得出的内力,进行梁、柱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时,混凝土的动力强度设计 直应乘以折减系数0.8。 5.5.7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梁,按等效静荷载法分析得出的内力进行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时, 除符合本文件第6.5.6条规定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需作跨高比影响的修正。当仅配置箍筋时,斜载面 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 V 受弯构件斜载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N); 混凝土轴心抗拉动力强度设计值(N/mm); 梁截面宽度(mm); ho 梁截面有效高度(mm); fyd 箍筋抗拉动力强度设计值(N/mm); AsV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mm),As=nAsvl。此处,n为同一截面内箍筋 的肢数,Asvl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mm); 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mm):7 梁的计算跨度(mm); 0 梁跨高比影响系数。当/ho≤8时,取i=l;当/ho>8时,Φi应按式(9)计算确定,当 <0.6时,取=0.6。 8支承钢筋混凝土平板防护门的门框墙,当门洞边墙体悬挑长度大于1/2倍该边边长时,宜在门 边设梁或柱。
6.6.1结构选用的材料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表15的规定
6.6.1结构选用的材料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表15的规定
DB42/T16112020表18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续)注1: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注2:当为墙体时,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采用括号内数值:注3:受压构件的受压钢筋以及偏心受压、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全截面面积扣除位于受压边或受拉较小边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注4:受弯构件、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不适用于HRB300级钢筋,当采用HRB300级钢筋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注5:对卧置于地基上的兼顾人防工程结构底板,板中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6.6.5在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百分率宜符合表19的规定。表19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30HRB400级钢筋2. 02. 4RRB400级钢筋6.6.6兼顾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宜在受压区配置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面积不宜小于受拉钢筋的最小人防配筋率;在连续梁支座和框架节点处,且不宜小于受拉主筋面积的1/3。6.6.7兼顾人防工程除地下室底板外,钢筋混凝土板、墙体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拉结钢筋,拉接钢筋长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当拉结钢筋兼作受力箍筋时,其直径及间距应符合箍筋的计算和构造要求(见图6)。00 %500图6拉结筋配置形式6.6.8钢筋混凝土平板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a)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25%(见图7);防护密闭门门洞四角的内外侧,应配置两根直径16mm的斜向钢筋,其长度不应小于1000mm(见图8);防护密闭门的门框与门扇应紧密贴合:d)防护密闭门的钢制门框与门框墙之间应有足够的连接强度,相互连成整体。20
DB42/T1611—2020≥0.4/s注:1aF一水平受力钢筋锚固长度(mm)。图7防护门门框墙配筋每角各加2Φ16图8门洞四角加强钢筋6.7平战转换6.7.1实施平战功能转换的结构构件在设计中应满足转换前、后两种不同受力状态的各项要求,并在设计图纸中说明转换部位、方法及具体实施要求。6.7.2平战功能转换措施应按不使用机械,不需要熟练工人能在规定的转换期限内完成。临战时实施平战功能转换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对所需的预制构件应在工程施工时一次做好,并做好标志,就近存放。6.7.3兼顾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及钢材封堵构件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GB50038的规定执行。息服务平7通风设计7.1一般规定7.1.1兼顾人防工程的战时通风应按防护单元设置,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可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7.1.2兼顾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应满足GB50736的规定。7.2防护通风7.2.1兼顾人防工程战时通风分为清洁通风和隔绝通风两种方式。21
DB42/T16112020
DB42/T 16112020
7.2.2 兼顾人防二 7.2.3 战时功能为人员紧急掩蔽的兼顾人防工程应满足下列要求: 清洁新风量不小于5㎡/(p·h); b) 战时隔绝防护时间≥3h; 隔绝防护时工程内CO2容许体积浓度≤2.5%; d 隔绝防护时工程内02体积浓度≥18.0%。 7.2.4人员紧急掩蔽工程的战时进风系统可按“竖井(通风口)→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除尘室→集 室一→内部通风系统”的流程设计。兼顾人防工程的战时排风可采用机械排风或者口部超压排风。 7.2.5临时物资库和车辆掩蔽部战时可不作通风要求,仅做隔绝防护;如需通风,可利用平时的通风 系统。 7.2.6战时功能为人员紧急掩蔽的兼顾人防工程应设置CO2浓度监测装置,当CO2浓度超过限值时,应 采取生02或吸收CO2等措施。 7.2.7兼顾人防工程设计采用自然温湿度,所储存的物资必须经过核实,确保在自然温湿度情况下可 以储存,方可进行物资的临时掩蔽。 7.2.8战时利用平时系统进行通风,不另设战时通风系统情况下,当接到上级指令时,应立即关闭所 有的通风口的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转入隔绝防护
7.3.1柴油发电机房宜设置独立的进、排风系统, 7.3.2柴油发电机房内的余热量应包括柴油机、发电机和排烟管道的散热量。 7.3.3柴油发电机房的排风量取进风量减去燃烧空气量,
7.4平战结合及平战转换
7.4.1战时通风系统,宜与平时的通风系统相结合,并应在接口处设置转换阀门。 7.4.2专供平时使用的进风口、排风口和排烟口,战时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7.4.3平时和战时合用一个通风系统时,应按平时和战时工况分别计算系统的新风量,按最大的计算 新风量选用管道、阀门及设备;平时使用状态下的通风量宜按通风口处人防门全开进行计算,通过人防 门门洞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7.4.4人员紧急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宜设置DN50(热 镀锌钢管)的气密测量管,管两端战时应有相应的防护密闭措施。 7.4.5引入兼顾人防工程的采暖管道、空调水管,在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处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 并应在围护结构的内侧设置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的防护阀门,(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不锈钢或铜 材质的闸阀或截止阀),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 志。 7.4.6穿越混凝土墙的通风管道应在土建施工时预埋通风短管。 7.4.7穿过防护单元隔墙的通风管道,必须在规定的临战转时限内形成隔断,并与防护要求相适应。 7.4.8通风设备、管道系统及设备房间宜采取相应的降噪消声减震措施。 7.4.9选用的通风设备及材料除应满足防护和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潮、卫生及平时使用时的 防火要求,且便干施工安装和维修
过防护单元隔墙的通风管道,必须在规定的临战转时限内形成隔断,并与防护要求相适应。 通风设备、管道系统及设备房间宜采取相应的降噪消声减震措施。 先用的通风设备及材料除应满足防护和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潮、卫生及平时使用时的 ,且便于施工安装和维修
DB42/T16112020
3.1.1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管道应符合本文件第4.13条的规定。 8.1.2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给水管、排水管、通气管、供油管、消防管的防护措施应符合下 列要求:
8.1.1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管道应符合本文件第4.13条的规定。
b)管径大于DN150mm的管道,在其穿墙(3 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刚性防水套管
8.2.1兼顾人防工程应利用平时给水系统设置战时给水系统。平时有自备内水源的,可作为战时自备 内水源。 8.2.2战时功能为人员紧急掩蔽的兼顾人防工程,掩蔽人员饮用水量标准为3升/(人·天),饮用水 水可采用成品桶(瓶)装水或者快速装配式水箱贮水,并应在3天内完成系统转换、消毒及充水。饮 用水贮水时间按照隔绝防护时间考虑且不小于1天
a) 给水管道当从出入口引入时,应在防护密闭门的内侧设置;当从工程围护结构引入时,应在围 护结构的内侧设置;当穿过防护单元之间的防护隔墙时,应在防护隔墙两侧的管道上设置; b) 防护阀门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 C) 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或截止阀: 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3.2.4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给水管道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防护阀门 以后的管道可采用符合GB/T 求的管材
3.1兼顾人防工程各防护单元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宜利用平时排水系统设置战时排水系统。 3.2兼顾人防工程的污、废水排水(除公共隧道、坑道式公共空间)宜采用机械排出,公共随 道式公共空间排水可采用重力流排水方式排出。 3.3采用自流排水系统的兼顾人防工程,排出管上应采取设置止回阀和公称压力不小于1.0M 芯闸阀等防倒灌措施:
铜芯闸阀等防倒灌措施; 8.3.4兼顾人防工程污、废水管道上阀门的设置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污、废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阀门和止回阀: b 排水管及通气管在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时,应在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设置公称压力不小于 1.0MPa的不锈钢阀芯或铜芯闸阀; c)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8.3.5穿过兼顾人防围护结构的排水管道应采用热镀锌钢管或其它经过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在结构 底板中及以下敷设的管道应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或热镀锌钢管;围护结构以内的重力排水管道可采用机 制排水铸铁管或建筑排水塑料管
8.4.1柴油电站的冷却方式宜采用风冷。
DB42/T 1611202
8.4.2燃油可用油箱、油罐或油池贮存。其贮油容积可根据柴油发电机额定功率时的耗油量及贮存时 间确定,贮油时间可按8小时计算,且贮油量不超过1.0立方米。 8.4.3油箱、油罐或油池宜用自流形式向柴油发电机供油。当不能自流供油,需设油泵供油时,应设 日用油箱。
一次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应注明在工程施工时预留孔洞和预埋进水、排水等管道的接口,且应设有明显 标志。还应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能在15d转换时限内施工完毕。 3.5.3专供平时使用的管道,当需穿过兼顾人防工程临战封堵墙时,应设置便于管道临时截断、封堵 的措施。 3.5.4临战转换的转换工作量应符合本文件第5.8节的规定。
9.1.1本文件适用于供电电压为20kV及以下的兼顾人防工程电气设i
9.1.1本文件适用于供电电压为20kV及以下的兼顾人防工程电气设计。 9.1.2电气设计应满足平时和战时用电的需要。 9.1.3电气设备应选用防潮性能好的定型产品。
9.2.1战时电力负荷分为三级。一级为音响报警接收设备、应急通信设备、应急照明和内部柴油电站配 套的附属设备;二级负荷为重要风机、水泵、正常照明;三级负荷为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其他负荷。 9.2.2兼顾人防工程应设两路电源供电。一路引接电力系统电源,另一路引接人防自备电源。每个防 护单元配电柜(箱)应平战结合,并自成配电系统。 9.2.3兼顾人防工程建筑面积大于16000m时,应在工程内部设置柴油电站,柴油电站宜平战结合, 电站形式和发电机组容量可按平时要求设置。 9.2.4未设置柴油电站的战时一级、二级负荷,应在工程内部设置密封蓄电池组电源。 9.2.5兼顾人防工程设置的蓄电池组连续供电时间应大于等于隔绝防护时间,
2.3.1电力系统电源和内部电源回路均应设置进线总开关和内、外电源的转换开关 9.3.2工程内各种动力配电箱、照明箱、控制箱不得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上嵌 墙暗装。若必须设置,应采取挂墙式明装。 9.3.3应在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侧,设置有防护能力的音响信号按钮道路标准规范范本,音响信号宜设置 在战时通信值班室内
DB42/T16112020
9.4.2战时出人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团门门框墙、密团闭门框墙上均应预理4~6根备用管,管径为 50~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并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9.4.3电缆桥架敷设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符合防护密闭要 求。 .4.4室外电缆和管线应理地敷设。由室外地下进、出工程的强电或弱电线路,应分别设置强电或弱 电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除留有设计需要的穿墙管外,还应符合第9.4.2条中预埋备用管的要求。
9.5.1战时照明应利用平时照明,战时照度标准应符合GB50225的规定。 9.5.2灯具的选择宜选用重量较轻的线吊或链吊灯具和卡口灯头。当室内净高较低或平时使用需要而 洗用吸顶灯时,应在临战时加设防掉落保护网 9.5.3战时人员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直至地面的通道照明电源,宜由防护单元内人防电源柜(箱)供电, 不宜只使用电力系统电源, 9.5.4从防护区内引到非防护区的照明电源回路,当防护区内和非防护区灯具共用一个电源回路时, 立在防护密闭门内侧、临战封堵处内侧设置短路保护装置,或对非防护区的灯具设置单独回路供电。 9.5.5防化器材储藏室应设置AC220V10A单相三孔插座1个。
线和安装位置。应在30d转换时限内完成安装和调试, 9.8.2电缆、护套线、弱电线路和备用预理管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应按使用要求 分别作密闭处理,临战时应采取防护密闭或密闭封堵,在30d转换时限内完成。对于不符合一根电缆 穿一根密闭管的平时设备的电缆,应在临战转换期限内拆除。 9.8.3兼顾人防工程专设的柴油电站内的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及管线平时均可不安装,但应设计 到位,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好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基础、吊钩、管架和预埋管等。在30d转 换时限内完成安装和调试
DB42/T 16112020
建筑标准规范范本.1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2] 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3] RFJ 01 人防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 [4] RF.I 013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 相关专题: 地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