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093-2021 城市隧道养护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3.1变形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a)监测要求: 1)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包括横向变形监测和竖向变形监测; 2)横向变形和竖向变形宜布置在同一个断面上,变形监测断面的间距应不大于100m,且每座隧 道不得少于3个断面。 b)监测方法: 1)在隧道结构上安装测点、布设测线,根据测线长度方向的变化进行隧道结构横向变形和竖向 变形的监测: 2)监测所采用的仪器应满足监测精度要求; 3)横向变形应至少选取一条测线,应布置在隧道水平方向最大宽度处;竖向变形应至少选取 条测线,应布置在隧道竖直方向最大高度处,
c)监测频率: 1)在隧道验收后通车前,应进行隧道结构变形初始值的读取; 2)第一年变形监测频率为1次/月,之后为1~2次/年; 3)隧道结构变形发生异常时,应增加变形监测频率。 d)监测结果: 1)每次监测完成后,应提交监测成果,包括变形曲线图、对监测数据的评价分析; 2)出现变形量较大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按本文件6.3.2执行; 3)应根据隧道变形监测情况,每年度提交年度监测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测情况介绍、 结果评价、异常情况说明、变形曲线图、结论及建议等。 2泾降监测应包据以下内究
土建标准规范范本3.2流降监测应包括以
1)隧道结构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沉降监测; 2)应在隧道进出口处设置深层基准点,埋设深度应大于隧道底板深度; 3)隧道外水准观测基准点应按一等水准测量精度连测; 4)隧道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GB/T12897的要求。 b)监测方法: 1)隧道结构沉降监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等级的要求实施; 2)从隧道一端的基准点开始,沿途施测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至另一端基准点返回,构成一个 团合环线。 c)监测频率: 1)沉降变化速率正常时,监测频率不少于1次/周; 2)沉降变化速率发生异常时,应不少于1次/天。 d)监测结果: 1)每次监测完成后,应提交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应包括隧道沉降曲线图、对监测数据的评价分 T; 2)出现沉降量较大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提交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3)应根据隧道沉降监测情况,提交监测报告。监测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测情况介绍、监测 吉果评价、异常情况说明、沉降曲线图、结论及建议等。
1)裂缝监测应测定隧道主体结构上的裂缝分布位置和裂缝的长度、深度、宽度、错台及其变作 情况; 2)对需要监测的裂缝应统一进行编号,每条裂缝应至少布设两组监测标志,其中一组应在裂 的末端,另一组应在裂缝的最宽处;每组应使用两个对应的标志,分别设置在裂缝的两侧; 3)裂缝监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 4)隧道裂缝监测中,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土0.1mm,裂缝长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土1mm。 b)监测方法: 1)裂缝宽度监测宜在裂缝两侧贴埋监测标志,具体方法可按JTGH12执行; 2)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直接量测法,裂缝深度监测宜采用超声波法,必要时采用钻孔取芯法 3)需要进行连续监测裂缝变化时,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监测, ) 监测频率: 1)开始时裂缝监测频率为1次/半月,3个月后裂缝监测频率为1次/月; 2)当发现裂缝处于变化中时,应及时增加监测次数
d)监测结果: 1)每次监测完成后,应提交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包括隧道结构裂缝的位置分布图、裂缝监测成 果表、裂缝变化曲线图以及拍摄的裂缝照片; 2)应根据隧道结构裂缝的监测情况,每年度提交年度监测报告。监测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监 则情况介绍、监测结果评价、异常情况说明、裂缝变化曲线图、结论及建议等。 3.4渗漏水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a)监测要求: 1)进行渗漏水监测时,应停止隧道内一切用水作业。 2)当渗漏水可能具有劣化作用时,应对其水质进行检测。 b)监测方法: 1)隧道内渗漏水量的监测方法应按GB50208执行。 2)渗漏水可能具有劣化作用时,应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渗漏 (的温度、PH值、导电度等的测定,详细了解渗漏水水质,应按JTGH12执行。 c)监测频率: 1)隧道渗漏水量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具体工作确定,不少于1次/2月; 2)隧道结构变形、沉降变化速率发生异常时或隧道内有较大漏水点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d)监测结果: 1)每次监测完成后,应提交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包括渗漏水点的位置、漏水类别、漏水量等评 个分析; 2)出现漏水量较大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提交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3)应根据隧道渗漏水监测情况,每年度提交年度监测报告。监测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测情 记介绍、漏水类别、水质分析、监测结果评价分析、异常情况说明、结论及建议。
d)监测结果: 1)每次监测完成后,应提交监测成果。监测成果包括隧道结构裂缝的位置分布图、裂缝监测成 果表、裂缝变化曲线图以及拍摄的裂缝照片; 2)应根据隧道结构裂缝的监测情况,每年度提交年度监测报告。监测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监 测情况介绍、监测结果评价、异常情况说明、裂缝变化曲线图、结论及建议等。 6.3.4渗漏水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a监测要求
1主体结构包括洞口、洞身、路面、横洞、人行道或检修道、排水设施、墙体装饰层、斜井 风道等设施,主体结构养护应使各项设施技术状态良好。 2保养维修应包括经常性或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缺损部分的维修,病害处治应根据评定结果 处治措施,以恢复和保证主体结构的正常工作状态。
7.2.1洞口边坡及仰坡上的危石、浮土应及时清除,绿化规范、整齐;洞口边沟和仰坡上截水沟、排 水沟应保持完好、排水通畅,冬季时应及时清除积雪和挂冰。 7.2.2洞口支护结构应保持完好稳固。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治。 7.2.3洞门结构应保持完好,出现结构开裂、变形等病害应及时修复。V 7.2.4明洞顶的地表线应保持原设计状态,如有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处治。
1洞身衬砌应保持完好,无结构裂损、变形,衬砌混凝主起层、剥落、掉块等病害,应先对 检查,并对病害的成因、范围、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定,再合理确定处治方案,及时处 隧道良好的技术功能状态。 2光过渡段的防水层应完整、牢固、不漏水出现松动、破损及漏水等情况应及时修复,遮
应完好、清洁,出现缺损时应及时修复。 7.3.3洞身衬砌的渗漏水应及时将水导入边沟排出;冬季时应及时清除洞顶挂冰等。 7.3.4明洞的防水层失效或破损时,应及时修复
7.4.1隧道路面应保持平整、完好、排水畅通。
7.4.3路面修复按下列规定处理:
a)对路面出现的各种病害,按DB50/T232的规定进行处理; b) 当交通压力过大或进行抢险施工时,宜采用快凝快硬类混凝土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 c)沥青路面面层的早期病害,宜采用快速、环保节能的方法维修,
7.5.1横洞内应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及时清除散落杂物。 7.5.2横洞内应保持畅通,除救援物品外,禁止堆物占用通道。 7.5.3横洞内出现破损等病害时,应及时进行修补。 7.5.4定期检查保养横洞洞门,确保开启正常
7.6.1保持人行道或检修道的平顺、畅通,无积水,发现开裂、缺损、塌陷时,应及时处治。 7.6.2人行道或检修道的护栏应保持完好、清洁、牢固,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 7.6.3护栏褪色严重或有表皮脱落等现象时,应及时进行维护。 7.6.4路缘石应稳固、直顺,无挤压变形、拱起变形、缺损,勾缝完整无脱落,养护质量标准应按CJ. 36执行。
7.7.1排水设施应保持结构完好、排水通畅。 7.7.2设施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对不平稳的并盖、井框、进水口等应及时调平安稳。 .7.3定期疏浚,保持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 7.7.4排水泵房应保持整洁和完好,发现缺损应及时进行修理。泵房水池内的淤泥应定期进行清理, 管道应定期进行疏通
7.8.1墙体装饰层应保持外观清洁,及时清除表面的各种污物 7.8.2墙体装饰层应保持完好,如有缺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新。
7.8.1墙体装饰层应保持外观清洁,及时清除表面的各种污物
7.9 斜并、竖并及风道
7.9.1及时清除井内可能损伤通风设施或影响通风效果的异物。 7.9.2应保持井内排水设施完好,水沟、水管通畅。 7.9.3对井内的检查通道或设施进行保养,防止其锈蚀或损坏。
7.9.1及时清除井内可能损伤通风设施或影响通风效果的异物。
7.9.4及时清理送风、排风口的网罩,清除堵塞网眼的杂物。 7.9.5定期保养风道板吊杆或其它支撑骨架,防止其锈蚀或损坏。 7.9.6及时修复损坏的风口或风道,更换损坏的风道板,
8.1.1机电设施包括供配电及照明设施、通风设施、监控设施、通信设施及给排水与消防救援设施 机电设施维护应使各项设施技术状态能正常工作。 8.1.2机电设施保养维修应包括日常巡查、经常维护和定期维护。机电设施应配备专门的电工工具, 测试仪器、清洁工具、安全防护设备,应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联调联试
8.2供配电及照明设施
8.3.1通风设施维护应按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隧道养护要求进行,并使主要性能指标,如风速、推 力、功率、噪声及防护等级等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功能完善。其经常维护、定 期维护主要项目及维护频率见附录B中表B.3。 3.3.2通风设施维护应配备专业电工工具和机修工具,必要时配备风压计、风速计、声级计等。 8.3.3隧道运营养护中,空气的烟尘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003m,CO浓度不应大于30cm3/m3,NO2浓度 不应大于0.12cm3/m3。W 3.3.4在进行定期维护工作后,应对隧道通风设施的效率进行全面的测试,保证其通风能力满足原设 计要求。
8.3.1通风设施维护应按各种设 规程和隧道养护要求进行,并使主要性能指标,如风速、推 力、功率、噪声及防护等级等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功能完善。其经常维护、定 期维护主要项目及维护频率见附录B中表B.3。
8.4.1监控设施维护的主要性能指标应按相应设备的产品说明要求进行。其经常维护、定期维护主要 项目及维护频率见附录B中表B.4。 8.4.2监控设施的测试工作应包括系统功能、设备性能、计算机软件、设备接地设施和接地电阻值、 电源和信号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性能的测试等。 3.4.3监控系统软件维护应注意软件的修改完善,并保证联动运行功能的实现和软件可靠性等各项技 术措施的落实,严格按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进行
8.5.1通信设施维护应按相应设备有关操作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其经常维护、定期维护主 要项目及维护频率见附录B中B.5表。 8.5.2应定期对通信设施的电气特性进行检测,并做好完整的维护测试和检修记录。 8.5.3对运行中的通信设施进行维护时,不宜随意变动其软件设置、拨动按钮开关,若需插拨机盘和
接插件时应佩戴防静电护环。 8.5.4光(电)缆及其接头盒应排放整齐、绑扎牢固,不应浸泡在水中
8.6给排水与消防救援设施
8.6.1给排水与消防救援设施维护应严格执行相关设备的检修规程及有关规定。其经常维护、定期维 护主要项目见附录B中B.6表。 8.6.2隧道内消防与救援设施的标志应保持完好、醒目。 8.6.3隧道内严禁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紧急停车带、人行和车行横洞严禁堆放杂物。 8.6.4应及时清除水泵泵体、闸阀、管道的堵塞物。 8.6.5应保持泵房的设备状态良好、清洁卫生,各种器具应摆放整齐。泵房的集水池清淤不少于1次, 年。 8.6.6水泵在运行中,应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 8.6.7消火栓及灭火器外观应保持完整,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应确保消火栓及灭火器的数量、有效 期,及时补缺,更换药剂;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有 档备查。
9.1.1其它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环保景观设施、管理用房等设施,应经常保持完好。 9.1.2其它设施的日常巡查应与隧道主体结构同步进行。 9.1.3有特殊要求的其它设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护
9.2.1隧道交通标志标线应保持完好、外观清洁。 9.2.2破损的标志标线应及时修复,失效的标志标线应及时更换,缺失的应及时补充。 9.2.3限高、限宽门架应保持外观清洁,保持标志清晰醒目,清除、修复门架撞击痕迹,矫正门架 变形,满足限高、限宽要求。
9.3.1洞口绿化应符合行车视距和行车净空要求,不得遮挡交通标志牌或信号指示灯。 9.3.2洞口绿化应定期修剪,保持绿化透光适度、通风良好。 9.3.3污水沉泥池应无渗漏,如发现渗漏应查明原因及时处治 9.3.4应适时清除污水沉泥池沉积的泥沙、杂物。 9.3.5吸音结构应表面清洁,发现损坏应及时采用同类材料修复。 9.3.6洞口雕塑应保证外观清洁,发现缺损应及时修复,
9.4.1房屋结构如发生渗漏、损坏应及时维修。 9.4.2房屋的钢结构应定期维护,清除锈蚀,按规定涂刷防锈漆。 9.4.3防雷接地装置应完好,如有损坏、锈蚀应及时养护维修。 9.4.4保持房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整洁美观,周围场地应排水通畅、交通畅通。
10.1.1养护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并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特殊工种应按相关部门规定 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0.1.2隧道养护人员应着带反光标志的作业服,养护车辆应开启警示灯、指示灯、LED信息板,施工台 架周围应布设防眩灯。 10.1.3养护作业应选择在交通量较小的时段进行,严禁在同一隧道内的两侧同时进行养护作业。 10.1.4隧道养护作业影响隧道原建筑限界时,应设置限高及限宽标志。 10.1.5城市隧道应设置安全保护区。其中,隧道上、下方及两侧范围为50米,隧道进、出口往外范围 为30米。在隧道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开挖、爆破、穿越等施工行为时,应先进行安全影响性评估,再 报至隧道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 0.1.6隧道结构严禁敷设影响隧道安全和正常使用的电缆、煤气管道和其它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 蚀性液(气)体管道
10.2隧道养护安全作业
10.2.1隧道养护作业应严格按照JTGH30有关规定,布置合理的作业控制区,设置相关的渠化设施和 标志标牌;夜间施工应增设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0.2.2养护作业控制区应从洞口外开始设置,严禁仅在隧道内设置封闭施工区域。 0.2.3养护作业人员禁止在作业控制区外活动或将任何施工机具、材料置于控制区以外;未设置作业 控制区时,作业人员应在人行道(或检修道)内活动。 0.2.4隧道养护作业时,应配备足够的安全员负责指挥交通、管理作业现场交通安全设施。 0.2.5隧道养护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应对特殊施工环境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10.2.6隧道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移动式标志车,并在隧道两端布设施工标志,必要时配备交通 引导人员。 10.2.7养护作业开始前,作业人员应向隧道监控中心报告。隧道监控中心应对隧道养护全程监控,有 言息板的应显示相应的提示内容,有广播系统的应开启广播。养护结束后,作业人员应向隧道监控中心 告作业完毕。 W
3.2隧道内发生事故时,管理单位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按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进行抢险处置 3.3发生突发事故后,隧道管理单位应及时通过广播、信息板等方式发布消息告知滞留车辆。
11.1.1每座城市隧道应单独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 11.1.2隧道移交或接管时,应同时提交隧道的档案资料,包括建设、养护、检测评估等相关资料。 1.1.3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借阅制度,采用专人保管档案资料的完好并定期检查档案资料的保管 伏况,档案资料按年度、类别或内容特征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并编制检索目录。 11.1.4对各类突发事故和日常养护情况,应及时做好相应记录,并归档保存。 11.1.5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实现隧道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11.1.6应结合隧道养护管理资料和检查评定结果,正确评价和掌握城市隧道技术状况,动态分析病害 成因,预测病害发展趋势,为养护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供配电设施维护主要项目见表B.1。
表B.1供配电设施维护主要项目
通风设施维护主要项目见表B.3。
人防标准规范范本表B.3通风设施维护主要项目
监控设施维护主要项目见表B.4
表B.4监控设施维护主要项目
通信设施维护主要项目见表B.5。
柴油质量标准表B.5通信设施维护主要项目
消防与救援设施维护主要项目见表B.6
表B.6消防与救援设施维护主要项目
....- 相关专题: 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