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5404-2021 一般工业产品认证制度适用性评价指南.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SN/T 5404-2021 一般工业产品认证制度适用性评价指南
值占比、出口贸易占比、产业关联性等指标进行评价
5.1.5社会需求适用性水平指标(S.Society
5.1.6认证技术适用性水平指标(T:Technology
认证技术水平指标主要评测认证制度的标准发展、认证模式适用性方面的发展情况,从两个方面展 开评价,相应分解为两个二级指标 a)认证标准发展水平T:该指标主要评价所属行业认证采用的标准先进性水平,与国际先进标 准比对,落后、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标准情况, b 认证模式适用性T2:该指标主要评价各类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在认证方式、认证成本、适用范 围等方面的适用性,主要涉及认证制度适用区域广度、认证制度的国际互认程度、工业产品品 类覆盖率、相关证书的增长率等方面的评测
认证制度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采用专家咨询法获取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评价数据,采用层次分 指标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法兰标准,最后确立各元素的权重
5.2.2权重系数确定的原则
5.2.2.1系统化原则
遵循系统化原则,把整体性作为出发点和道求的目标。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进行 比,权衡它们各自对整体的作用和效果,然后对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由此确定各自的权 不能平均分配,又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指标、单个指标的最优化,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
5.2.2.2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
指标权重评价应面向认证 把评价的主观意图与认证制度发展现实 合起来,综合确定评价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或重要性
5.2.2.3灵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
指标权重的设定要能够适应认证制度体系发展变化和应用领域环境变化的需求,开放更大视 视角,综合体系更多更广泛的因素的影响,根据评价需求的变化适当地动态化修正。
5.2.3权重系数设计流程
.2.3权重系数设计流
针对认证制度评价指标体系所需的评价指标权重设计专家咨询调查问卷,通过百分制或5分
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价分数越高指标重要性相对越大
5.2.3.2专家对象选定
从专业性及操作可行性两 制度领域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 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认证
5.2.3.3权重咨询数据获取
向选定专家发放咨询调查问卷.并回收
向选定专家发放咨询调查问卷,并回收
5.2.3.4权重数据统计
包括两个方面的统计处理,一是评分数据,主要是计算各级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二是权重设置,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思路对相关权重进行分配
针对大多数通用产品制造领域,推荐使用表1权重系数分配方案。
表1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5.2.5权重系数修正
当本文件应用于新型认证认可模式、新认 可制度方案,或者认证制度应用领域存在一定的特 情况,可提出对权重系数进行修正,明确权重系数修正的原因和目标,经相关评价需求方认可后, .2所属流程重新确定权重系数
5.3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
需取得最低级指标的评分标准,认证制度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是指其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得分的评定 标准和计分办法
量3.2评分标准的构成
评分标准的构成,如下所示
a)指标:指标系统中最末一级的具体评价指标; b)评价要素:构成指标的基本元素,指标得分评定的要点; c)满分:指标的最高得分,为100分; d)计分办法:指标评分具体分值的评定和计算方法
5.3.3评分标准确定原贝
评分标准确定原则,如下所示: a)评定标准的适度性原则: 1)指标评分最低标准(基本合格)要达到评价要素符合性的基本要求,以及多数对象所能达 到的水平; 2)较高标准应根据全体被评对象的实际水平适当分开档次,有一定的区分度; 3)最高标准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要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b 计分的等值性原则:不同指标的分数单位应该是等值的,从而保证指标系统内各指标的评价 得分具有可加性。 标准的明晰性原则:指标评分标准尽可能明确而具体,一方面便于评价者操作,提高评价的 致性信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指导功能,使被评对象明确工作的具体目标,
推荐使用表2评分标准。
推荐使用表2评分标准。
表2认证制度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续)
5.3.5评分标准修正
当出现评价目标出现新需求、评价要素无法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认证制度应用领域存在一定特殊 性等情况,可提出对评分标准进行修正,明确评分标准修正的原因和目标,经相关评价需求方认可后,遵 循以下原则进行修正。 a)可对比性不变原则:评分标准修改后,不同所属行业评价结果应具有可对比性。 b 评价可持续性原则:评分标准修改后,不同时间段的评价结果具有同对比尺度不变,保证评价 的延续性。
评价数据的获取是认证制度评价的保障条件,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确定评价数据的来源,保障评价数 据来源的可靠性以及数据信息本身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
5.4.2评价数据获取的原则
评价数据获取的原则,如下所示: a)真实性原则,评价数据来源所反映的情况应真实存在、确实可信。 b)全面性原则,各类评价数据来源要形成一个能够全面反映认证制度适用性情况的信息库 c)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数据来源在付诸实践时具备可实现性,并且难易程度适当。 d)时效性原则,评价数据来源提供的信息应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
5.4.3评价数据要求
评价数据获取工作直接决定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由于上级指标得分是下级指标的加权利 ,本标准评价数据获取工作主要是保障认证制度评价二级指标的评价数据来源可靠性,要求二级 平价数据不低于表3数据来源中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
表3认证制度评价指标数据来源要求
5.5.2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
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如下所示: a)根据认证制度评价的需求,确定和筛选评价对象:行业、企业、认证机构等; b)依据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评价需求情况,梳理和论证评价目标。
5.5.3成立评价小组
5.5.4明确评价技术体系
根据评价目标,审定并确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
5.5.5制定评价方案
明确工作方向,规划评价过程,确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技术路线。
5.5.6组织实施评价方案
合理组织指标评分过程,确保评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成评价方案月 的实施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评价报告撰写
认证制度适用性总指数是通过一级指标加权计算求和得到。一级指标通过二级指标加权计算求和 得到,二级指标得分按照评分标准,对所获取的问卷数据、电商平台数据、统计年检等数据进行统计 得到。
6.2认证制度适用性总指数计算
认证制度适用性总指数由各项一级指标得分乘以指标权重系数,然后相加得到,最高分为 计算公式见式(1):
UI=PXQ(P)+EXQ(E)+TXQ(T)+SXQ(S) ·(1) 式中: UI 为认证制度适用性总指数; P 为政策效益增量指标,Q(P)为指标P的权重系数; E 为经济效益增量指标,Q(E)为指标E的权重系数; T 为认证技术水平指标,Q(T)为认证技术水平指标的权重系数; S 为社会需求水平指标,Q(S)为社会需求水平指标的权重系数,
6.3一级指标得分计算
级指标得分由各项二级指标得分乘以指标权重系数,然后相加得到,最高分为100分,计算公式 分别如下。
Q(P,)——为二级指标P:的权重系数。 b)经济效用指标E计算公式,见式(3)
Q(E)为二级指标E:的权重系数。 c)社会需求适用性水平指标S计算公式,见式(4)
QS.)为二级指标S:的权重系数。 1)认证技术适用性水平指标T计算公式,见式(
锅炉标准式中: Q(T.)——为二级指标 T.的权重系数
P=ZP: ×Q(P:)
E=ZE: XQ(E:)
S=Zs: XQ(S:)
乙认证制度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根据认证制度适用性总指费 以划分成五个层次,见表4,
表4认证制度适用性强度分级
根据认证制度评价结果,可以对认证制度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评价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并结合各类影口 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制定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认证制度发展策略和措施。
....- 认证标准 工业标准
- 相关专题: 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