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DERM 3031-2020 创伤救治中心建设与评估.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T/CADERM 3031-2020 创伤救治中心建设与评估
5.1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医院应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 5.2建立以院长或业务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创伤救治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委员会,下辖成员涵盖创 伤急救流程涉及的行政、临床和功能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5.3医院下发正式文件成立的MDT。 5.4医院需与本地区院前急救中心(120)就创伤患者的救治、转运签署正式的严重创伤患者转运合作 协议
5.1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医院应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 5.2建立以院长或业务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创伤救治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委员会,下辖成员涵盖创 伤急救流程涉及的行政、临床和功能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5.3医院下发正式文件成立的MDT。 5.4医院需与本地区院前急救中心(120)就创伤患者的救治、转运签署正式的严重创伤患者转运合作 协议
6创伤救治中心布局与标识
6.1急诊科应具备相对独立的建筑结构单位,门口应方便救护车出入,设置有急救车专用停靠处。 6.2具备合理的平面结构,包括挂号处、分诊台、收费室、候诊区、诊室、抢救室、留观室、药房、 检验科和影像检查科等。 6.3在医院周边的主要交通要道、医院急诊的入口处应设置醒目的创伤急救中心或急诊的指引和标志 在急诊科应设置创伤救治标牌;通向创伤关联科室(包括手术室、创伤救治中心病房、重症医学科等 处)路上,应设置醒目的绿色通道路标或指引标志。 6.4急诊科分诊、挂号、诊室、影像、检验和药房等均应设置创伤患者优先标识。 6.5急诊检验、急诊影像和急诊药房均应建在急诊功能区范围内,配齐相关人员。 6.6急诊清创室应邻近外科诊区,工作面积应满足基本清创需要。 6.7急诊创伤手术室应位于急诊功能区。
7.1.1.2院内抢救设施应配置呼吸机、气管插管箱、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额仪、快速输液装置 胸(腹)腔穿刺包、深静脉置管穿刺包、一般急救搬动及转运器械、止血设备、固定器械、保温加温 快速输液设备、床旁超声(FAST)、支气管镜、气管切开包和床边X线等。配备简易手术床、手术无 影灯、基本手术器械和药品。 7.1.1.3抢救床位数≥10张有色金属标准,每张正规抢救床的净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2m。 7.1.1.4分诊区应配备轮椅/平车≥10辆。
7.1.1.5创伤移动复苏床/抢救单元应≥2
7. 1. 2 人员与资质
7.1.2.1急诊应至少配备4名固定在岗创伤外科医师,副高以上职称资格人数应占25%以上,保证至少 有1名医师在岗值班。
.1.2.2急诊急救设备应配备2名保养及维护的
7.1.3急诊与院内联动
时刻关键技术落地实施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胸(腹)腔穿刺引流术等,并保证与院内创伤团队 顺畅沟通、交接
7.1.3.2院前、院内急救高效联动系统
T/CADERM 30312020
7. 1. 4 时间管理
.4.1紧急创伤手木自接诊至开始手不应<60m1n 7.1.4.2失血性休克患者抵达创伤救治中心30min内应接受输血。 7.1.4.3血气胸确诊患者30min内应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 7.1.4.4严重腹部损伤患者抵达医院后20min内应完成FAST或CT检查。 7.1.4.5不稳定骨折病人抵达医院后20min内应完成X线检查。 7.1.4.6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抵达医院后15min内应完成CT检查, 7.1.4.7病人抵达创伤救治中心救治单元15min内完成术前抽血送检及交叉配血 7.1.4.8血管损伤病人抵达医院后60min内通过CTA或其他方式检查完成确诊
7.2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
7.2.1从事创伤患者重症监护治疗的医师应具备ICU资质。 7.2.2SICU应达到国家规定医生床位数比例。 7.2.3应由具有ICU专科资格证的护理人员提供24h监护治疗,病人护士比≤2。 7.2.4创伤重症监护床位≥2张。 7.2.5 5必备设备包括呼吸机、ECMO、血滤设备、床边彩超、快速输液装置、保温设施、升温设 维支气管镜。
7.3.1创伤急诊手术间应具备齐全麻醉监护设备与手术器械。纤维支气管镜、加压输液器、保温设备、 复苏液体及加温设备、血液回收装置、术中X射线检查、剖胸/剖腹手术器械、骨折固定器械、开颅手 术器械和手术显微镜等。
7.3.2手术间应7d×24h可用。
7.3.3手术室应配备值班人员,随时到位。 7.3.4应24h提供手术麻醉服务。 7.3.5需要急诊手术的严重创伤救治,应能在30min内实施麻醉, 7.3.6具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动脉血压监测、病人体温恢复及颅内压监测
7.4.1急诊CT室(含增强CT)应能提供“7d×24h”服务。 7.4.2急诊超声科应能提供“7d×24h”服务,必要时提供床边快速超声检查 7.4.3急诊X线室应能提供“7d×24h”服务,必要时提供床边X线检查。 7.4.4急诊CT检查,半小时内出具临时急诊检查报告,1h内应出具急诊检查报告。 7.4.5急诊X线检查,半小时内出具临时急诊检查报告,1h内应出具急诊检查报告
7.5.1急诊检验科应能提供“7d×24h”服务。 7.5.2输血科应能提供“7d×24h”服务。 7.5.3急诊检验室在接收标本后,血常规、血型检验出具报告时间应≤20min。 7.5.4急诊检验科30min内应出具其他急诊检查报告。 7.5.5输血科备应具有按照创伤救治需求提供所需血液成分输血的能力。 7.5.6输血科应具有严重创伤大量输血预案、紧急非同型输注预案和紧急用血的预案, 7.5.7输血科应与当地血液中心签定供血协议;其中备血达标要求:血库A、B、0型悬浮红细胞各血 型备血应≥10U,AB型悬浮红细胞备血应≥4U,4种血型血浆备血应≥2000ml
7.5.1急诊检验科应能提供“7d×24h”服务。 7.5.2输血科应能提供“7d×24h”服务。 7.5.3急诊检验室在接收标本后,血常规、血型检验出具报告时间应≤20min。 7.5.4急诊检验科30min内应出具其他急诊检查报告。 7.5.5输血科备应具有按照创伤救治需求提供所需血液成分输血的能力。 7.5.6输血科应具有严重创伤大量输血预案、紧急非同型输注预案和紧急用血的预案 7.5.7输血科应与当地血液中心签定供血协议;其中备血达标要求:血库A、B、0型悬浮红 型备血应≥10U,AB型悬浮红细胞备血应≥4U,4种血型血浆备血应≥2000ml,
7.6.1急诊药房应能提供“7d×24h”服务,创伤抢救药品应齐全。 7.6.2介入导管室应提供“7d×24h”服务
T/CADERM30312020
8.2.1成立严重创伤病人救治协调小组(创伤救治小组),由院前急救团队、急诊救治团队和专科救治 团队共同组成,负责严重创伤(复合伤)病人的救治。 3.2.2设立院内创伤救治组长,由中高级职称的专科值班医师担任
8.3.1制定医院创伤建设培训制度。 8.3.2医院管理部门(创伤救治中心)应对所有参与创伤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创伤救治理论 技术、流程和理念培训,每年至少2次。 8.3.3各创伤相关科室应依照自身专科特点就创伤救治技术、流程设立培训计划并实施,至少每两月 次,定期考核。 8.3.450%以上医师应参加过ATLS或全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 8.3.5创伤救治的外科医师每2年应参加一次创伤外科专业培训
8.3.1制定医院创伤建设培训制度。 8.3.2医院管理部门(创伤救治中心)应对所有参与创伤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创伤救治理论 技术、流程和理念培训,每年至少2次。 8.3.3各创伤相关科室应依照自身专科特点就创伤救治技术、流程设立培训计划并实施,至少每两月 次,定期考核。 8.3.450%以上医师应参加过ATLS或全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 8.3.5创伤救治的外科医师每2年应参加一次创伤外科专业培训
8.3.1制定医院创伤建设培训制度
8.4.1应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创伤患者数据库。 8.4.2应对每一例创伤患者资料进行标准化登记。 8.4.3应将住院或者急诊留观的创伤患者信息录入严重创伤智能管理系统, 8.4.4病例信息应真实、客观和准确。
8.4.1应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创伤患者数据库。 8.4.2应对每一例创伤患者资料进行标准化登记。 8.4.3应将住院或者急诊留观的创伤患者信息录入严重创伤智能管理系统, 8.4.4病例信息应真实、客观和准确
8.5医院对创伤救治中心的支持和承诺
化和院内外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明确创伤救治中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创伤救治中心委员会 具有调动医院资源为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
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要求,对创伤救治申心在优化诊疗流程过 程中所涉及到的院内外标识与指引、门急诊的布局等进行改造;对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创伤救治中心流程优化需求。评估流程主要由网站注册、医院成立发文创伤 救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规范建设、申请评估、审核及考核评估组成。 9.1.2流程图 评估流程见图1,
医院登陆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官网并注册,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认证并发文批准成立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9.2.3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应在数据平台完成连续6个月数据填报及创伤救治中心规范建设, 9.2.4申请评估: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官网上传证明材料及建设材料发起评估申请。 9.2.5审核: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委托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对建设材料进行审核,启动建设单位经验交江 执行现场审核,专家组现场对医院创伤救治中心运行情况、数据管理情况进行审核,形成现场核查 见。 9.2.6投票: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整理和汇总审核意见,呈交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进行讨论并投票表决 9.2.7授牌:根据最终评估结论,对通过评估的单位授牌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认证并发文批准成立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9.2.3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应在数据平台完成连续6个月数据填报及创伤救治中心规范建设, 9.2.4申请评估: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官网上传证明材料及建设材料发起评估申请。 9.2.5审核: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委托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对建设材料进行审核,启动建设单位经验交流 执行现场审核,专家组现场对医院创伤救治中心运行情况、数据管理情况进行审核,形成现场核查意 见。 9.2.6投票: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整理和汇总审核意见,呈交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进行讨论并投票表决 9.2.7授牌:根据最终评估结论,对通过评估的单位授牌。
2自评满足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创伤救治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中规定的16项质控指 国创伤救治联盟质控指标
根据线上审查、现场核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得出的结论提交至国家创伤医学申心讨论并做出以 结论: a)合格:授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牌; b)继续改进,6个月后再验收; )不合格:退出联盟。
根据线上审查、现场核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得出的结论提 结论: a)合格:授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牌; b)继续改进,6个月后再验收; c)不合格:退出联盟。
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范本图A.1给出了创伤救治中心标识示例。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