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502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pdf

  • DB61/T 502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0.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4-25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61/T 502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

    3.0.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功能定位,分为 正线(十线与支线)、配线和车场线。 3.0.2线路设计应依据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功能 定位和客流特征等,确定线路性质、运量等级和速度自标。 3.0.3新建线路应从城市发展、运营效益出发,结合预测的全线 客流分布、线网客流换乘需求、车辆基地设置条件及共享需求等 合理确定建设范围,并根据线网规划确定预留延伸条件。

    1支线长度不宜过长,支线长度大于15km时,宜按既能贯 通、又能独立折返运行设计,同时应核算正线对支线客流的承载 能力; 2支线接轨点应设在车站,并宜选择在客流断面较小的区 段; 3支线进站方向应设置平行进路; 4支线接轨站宜考虑预留拆解条件。 3.0.5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交叉,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 其他交通线路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方式。 3.0.6对于超长线路,应分析运营的经济性,并应结合对全线不 司地段客流断面和分区OD的特征、列车在各区间的满载率和拥 挤度,以及建设时序的分析,合理确定线路运行的起、终点或运行

    3.0.5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交叉螺丝标准,以及城市

    3.0.7线路平面选线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

    线路换乘关系,稳定线路起点、接轨点和换乘节点

    基本站点,结合沿线城市区域规划、用地功能、道路布局和客流集 散点研究确定。

    来、衔接的便捷性和站间距的合理性,结合车站出入口及风亭设 置条件,并满足管线保护与迁改、结构施工、用地规划、客流疏导 交通接驳和环境要求,确保工程可实施性和经济性

    3.0.10车站间距在城市中心区和居民稠密地区根据速度目标

    3.0.10车站间距在城市中心区和居民稠密地区根据速度目 值进行合理选取:市区外围根据城市规划,结合线路长度、速度目 标值、沿线客流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线路站间距。

    用一点两线形式,功能优先的条件下控制好换乘高差与距离;当 采用一点三线换乘形式时,应合理控制站台层数,宜按两个站台 层设置;一个站点多于三条线时,其换乘形式应经技术经济论让 确定。

    3.0.12换乘车站应结合换乘方式,合理确定线位、线间距、线足 坡度和轨面高程:相交线路临近一站一区间应同步研究 3.0.13当换乘站为两条线路采用同站台平行换乘方式时,车立 线路设计宜以主要换乘客流方向实现同站台换乘为原则

    规避不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段,减少房屋拆迁和管线迁改,保 护文物和重要建(构)筑物,节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3.0.15线路预留延伸条件应具有适应规划、实施及运营等方面 的灵活性,

    3.0.16线站位布设应避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困难务

    .U.1 任城市中心区内或建设杀牛牧差的建巩密果区 日不 地下线:在城市中心区外,宜采用高架线或地面线,但应满足环 保、规划及地面交通等相关要求;环境敏感区段应结合环境影响 评价意见并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敷设方式。

    地下线:在城市中心区外,宜采用高架线或地面线,但应满足环 保、规划及地面交通等相关要求:环境敏感区段应结合环境影响 评价意见并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敷设方式。 3.0.18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相近建(构)筑物的距离应确保实 施与运营期间相互之间的安全,并应满足相关行业、部门的安全 保护要求或进行专项论证与评估。地上线必要时应采取针对振 动、噪声、景观、隐私等的防治措施,并应满足城市规划与环境的 相关规定;地下线应减少振动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施与运营期间相互之间的安全,并应满足相关行业、部门的安全 保护要求或进行专项论证与评估。地上线必要时应采取针对振 动、噪声、景观、隐私等的防治措施,并应满足城市规划与环境的 相关规定;地下线应减少振动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境敏感区,若无法绕避时,宜采用地下线敷设:采用高架线敷设 时,应采用相应的物理隔离及减振降噪措施,并应满足环评相关 要求。

    3.0.20线路宜绕避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必须经过时,宜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线路布线或站点建设,并 根据文物特点合理确定敷设方式,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制定相 的文物保护方案,确保文物本体的安全;线路涉及文物保护单 立的保护范围时,应进行专项论证评估,并征得保护单位人民政 府的批准及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的同意。

    3.0.21线路采用地下线敷设,且必须穿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4.1.1线路平面圆曲线半径应根据城市现状及规划条件、车辑 选型、运行速度、环境要求等综合因素比选确定。限速地段平面 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 4. 1. 1 限速地段平面圆曲线最小半径(m)

    4.1.2正线平面圆曲线半径应由天到小合理选用,最大半径不 宜大于 10000m

    4.1.2正线平面圆曲线半径应由大到小合理选用,最天半径不 宜大于10000m。

    1区间曲线线路应根据列车牵弓引计算确定通过速度,合理 设置超高值;在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00km/h的线路,最大超高 为120mm:在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

    高,允许欠超高为75mm(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为0.5m/s~)

    高,允许欠超高为75mm(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为0.5m/s)

    4.1.4线路平面曲线半径选择宜适应所在区段的列车运行速度要 求。在不限速地段,与设计速度匹配的最小曲线半径按表4.1.4选 用。

    .4与设计速度匹配的最小曲线半径

    开行快慢车时最小曲线半径应根据实际快

    4.1.5限制速度应符合下列规

    注:(1)曲线限速计算公式:u=R×(hmax+hgy)/11.8

    (2)车站曲线限制速度不得大于列车进站停车限制速度。 2道岔侧向通过限速,应根据导曲线半径,按未被平衡横向 加速度0.5m/s计算。瞬间超速的限值按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 0.65m/s计算,并不大于按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0.5m/s计算限

    m/h。道岔限速计算见表4.1.5

    注:表中道岔侧向限速是根据未被平衡加速度计算求取的,具体应用时应结合道岔生 产厂商提供的道岔参数进行核算

    3列车进站停车,进入站台端或通过站台(有站台门)的限 制速度宜为55km/h~60km/h。并根据列车正常进站停车的制动 距离,核算或修正进站的限制速度及站台门强度设计: 4列车进站不停车通过站台范围的限制速度,在直线站台 地段,以60km/h~110km/h(约为区间最高速度的70%)为宜。 4.1.6圆曲线最小长度,在正线、联络线及出入线上,A型车不 宜小于25m,B、C型车不宜小于20m,特别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 节车辆的全轴距。 4.1.7车站站台宜设置在直线上。当设在曲线上时,其站台有

    效长度范围的线路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4.1.7的规定

    表4.1.7车站曲线最小半径(m)

    4.1.8折返线、临时停车线等宜设置在直线上。困难情况下,除 道岔区外,可设在曲线上,可不设缓和曲线,超高应为0mm~ 15mm。但在车挡前宜保持不少于20m的直线段。

    4.1.9新建线路不应采用复曲线,在困难地段,应经技术经济比

    4.1.9新建线路不应采用复曲线,在困难地段,应经技术经济日 较后方可采用。复曲线间应设置中间缓和曲线,长度不应小手 20m,并应满足超高顺坡率不大于2%o的要求

    4.1.9新建线路不应采用复曲线,在困难地段,应经技术经济比

    4.2.1 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之间应设置三次抛物线型的缓利 曲线。

    曲线。 4.2.2缓和曲线长度应根据曲线半径、列车通过速度,以及曲线 超高设置等因素,当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00km/h时按表4.2.2

    主:R为曲线半径(m),v为设计速度(km/h),l为缓和曲线长度(m),h为超高值 (mm)

    我半径(m),为设计速度(km/h),l为缓和曲线长度(m),h为超高值

    主:R为曲线半径(m),为设计速度(km/h),h为超高值(mm),缓和曲线长度7,与,对应的超高时变率分别为30mm/s和40mm/s

    4.2.3缓和曲线长度内应完成

    4.2.5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长度的相关规定:

    1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长度主要受有效站台范围内线距 最小曲线半径和曲线超高限速两方面控制: 2由列车与站台(站台门)间隙控制的缓和曲线进站长度 L进站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缓 进站=R× R.

    式中:l缓一一缓和曲线长度(m); R一一曲线半径(m); Rmin一表4.1.7中最小曲线半径(m)。 3曲线限速值与曲线进站长度关系按下式进行校核

    取值150mm; 式中:缓 缓和曲线长度(m); l进站一缓和曲线进人有效站台长度(m); R曲线半径(m); v——列车最大通过速度(km/h); h。——未被平衡超高允许值,不宜大于61mm; 超高顺坡率(%o)。

    4.3.1正线、联络线及车辆基地出入线上,两相邻曲线间,无超 高的夹直线最小长度,应按表4.3.1确定。

    高的夹直线最小长度,应按表4.3.1确定

    表4.3.1夹直线最小长度(m)

    注:为列车通过夹直线的运行速度(km/h)

    注:V为列车通过夹直线的运行速度(km/h)

    4.3.2道分缩短渡线,其曲线间夹直线可缩短为10m

    4.4道岔地段线路平面设计

    4.4.1正线道岔型号应根据配线功能选取,且不应小于9号,

    4.4.1 正线留型号应根据配线切能选取,且不应小于9号, 渡线和交叉渡线的线间距应符合表4.4.1的规定,特殊情况无法 符合规定时,应进行特殊设计。

    表4.4.1单渡线和交叉渡线的线间距要求

    注:正线道岔为含折返线、出入线在正线接轨的道岔

    4.4.2道岔应设在直线地段。道岔两端与平、竖曲线端部,应保 持一定的直线距离,其值不应小于表4.4.2的规定

    持一定的直线距离,其值不应小于表4.4.2 的规定。

    .2道岔两端与平、竖曲线端部的最小

    4.4.3车站站台端部与道岔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道岔前端与站台相邻时,道岔前基本轨缝至站台端部的 距离不应小于基本轨缝至计轴器距离、计轴器至信号机距离以及 信号机瞭望距离三者之和: 2道岔后端与站台相邻时,出站信号机距有效站台距离不 应小于5m; 3在车站端部接轨,当采用9号或12号道岔时,道岔前端 道岔基本轨缝至有效站台端部距离不应小于8m;道岔后端、道岔 警冲标(或出站信号机)至有效站台端部不应小于12m;当采用大 型号道岔时,其道岔位置应经计算确定

    择大型号道岔或进行特殊设计。

    应小于道岔导曲线半径。4.4.6两组道岔之间应设置直线段钢轨连接,其钢轨长度不应小于表4.4.6规定。表4.4.6道岔间插入钢轨长度(m)插人钢轨长度L道岔布置相对位置线别(按接缝中心)一般地段困难地段两组道Umax ≥12012.512.5岔前段正、配线对向布Umax <12012.56.0置两组道Umax ≥12012.512.5岔前后正、配线顺向布Umax <1206.04.5置两组道Umax ≥12012.512.5岔根端正、配线对向布Umax <1206.06.0置注: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除应符合上表的一般规定外,尚应按道岔结构的要求适当调整。4.5地裂缝段线路平面设计4.5.1线路走向与地裂缝走向基本一致时,线路平面宜置于相对稳定的下盘。线路位于地裂缝上盘时,隧道结构应避开地裂缝的最小避让距离为40m;线路位于地裂缝下盘时,隧道结构应避开地裂缝的最小避让距离为24m。与上述规定不一致时,应进行专项研究。22

    2线路走向与地裂缝走向相交时宜正交,困难情况下交义 不应小于30°。

    4.5.2线路走向与地裂缝走向相交时宜正交,困难情况下交义

    5.1.1线路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0%o,困难地段最大坡度 可采用35%o。在特殊地形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有充分依据时 最大坡度可采用40%。

    5.1.2联络线、出入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40%o。

    5.1.3区间隧道的线路最小坡度宜采用5%o,困难条件下

    5.1.4区间纵断面最低点位置,应结合区间排水泵房和区间取

    络通道综合确定,当排水管采用竖并引出方式时,地面应具其有竖 井实施条件。

    5.2车站及配线段坡度设计

    5.2.1车站宜设置在纵断面的凸型部位上,应结合工程条件和行车 牵弓曲线进行节能坡设计,确定合理的进出站坡度和坡段长度。 5.2.2车站站台范围内的线路应设在一个坡道上,地下车站站 台有效长度范围内的坡度宜为2%o;当与相邻建筑物合建以及节 点换乘时,车站有效站台范围内线路坡度可采用平坡.但需做好

    5.2.1车站宜设置在纵断面的凸型部位上,应结合工程条件和行

    台有效长度范围内的坡度宜为2%o;当与相邻建筑物合建以及 点换乘时,车站有效站台范围内线路坡度可采用平坡,但需做女 排水措施

    平坡,在困难地段可设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

    5.2.4车站站台有效长度范围内和道岔范围内不得设置竖

    5.2.5道岔宜设在不大于5%o的坡道上。在困难地段应采用无

    5.2.5 道岔宜设在不大于 5%o的坡道上。在困难地段应采用无

    作道床,尖轨后端为固定接头的道分的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 10%的坡道上。

    5.2.6具有夜间停放车辆功能的配线坡度宜为2%o,且布置

    向车挡或区间的下坡道上,地面及高架线上折返线和停车线的 度一般设置为平坡,困难情况下可采用不大于1.5%的坡度

    5.3坡段与竖曲线设计

    5.3.1线路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列车长度,并应满足A、B

    5.3.1线路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列车长度,开应满足A、B垫 车相邻竖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小于50m、C型车相邻竖曲线门 的夹直线长度不小于30m的要求

    变代数差等于或大于1%o时,应设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对于设计 速度160km/h以下的正线线路,当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等于 或大于2%o时,应设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按表5.3.2 的规定取值。设置配线的车站端部竖曲线半径应结合变坡点位 置、行车牵引曲线等合理选择。

    表5.3.2竖曲线半径

    注:越行车站端部竖曲线半径按正线区间标

    5.4地裂缝段线路纵断面设计

    5.4.1隧道纵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裂缝上盘垂直沉降变

    的工况,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裂缝调坡段纵断面设计时,调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 列车长度,调坡后相邻竖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应符合5.3.1中 的规定;同时,调坡后的坡度不应大于设计最大坡度和不应小 于设计最小排水坡度的要求; 2线路纵断面设计应预先考虑纵断面调整后,其前后两相 部坡段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及其 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3当地裂缝上盘发生垂直位移量(Amax)时,应从地裂缝处开 始向上盘方向调坡,调整的坡段长度如图5.4.1所示,也可根据 公式5.4.1来计算;

    1一地裂缝;2一原设计轨顶纵坡;3一调整后轨顶纵坡; 4一地裂缝垂直位移量;5一轨道下沉;6一轨道纵坡调整长度

    5.4.1地裂缝上盘调坡段长度示意图

    4在地裂缝上盘完成预测白年垂直位移量后,地裂续 坡变坡点设置的竖曲线不宜侵入下盘稳定段。

    5.4.2线路纵断面最低点不宜设置于隧道穿越地裂缝段内。

    5.4.4线路采用高架线形式跨越地裂缝段时,为保证桥梁结木

    安全,应采用简支梁型式,同时选用可调高支座,以适应地裂缝 形引起的相邻墩台沉降差及轨面高程变化

    安全,应采用简支梁型式,同时选用可调高支座,以适应地裂

    5.5线路纵断面设计其他规定

    5.5.1地下线路级纵断设计小以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茶 件、施工方法、结构形式、与城市市政设施及建(构)筑物的关系, 其结构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层, 1线路位于规划区时,应落实竖向规划设计,确定车站和区 间隧道理深; 2对于盾构隧道,宜避免盾构在地层交界面穿越;对于浅理埋 暗挖法法隧道,宜避免拱顶位于地层交界面: 3隧道拱底一般应设置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层以下;特殊 情况下可对土层进行处理,以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4隧道顶部覆土厚度应满足地面绿化、地下管线布设和综 合利田灿下穴间次源笙西书

    5.5.2正线坡度大于24%o,连续高差达16m以上的长大陡坡

    段,应根据线路平纵断面和气候条件,核查列车牵弓和制动的动 力性能,以及故障救援能力与组织方案。长大坡段不宜与平面小 半径曲线重叠,同时应对道床排水沟断面进行校核。

    叠。在无雄道床地段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时,每条钢轨的超高 最大顺坡率不得大于1.5%o。

    H 最大顺坡率不得大于1.5%o 5.5.4站间距较小的区间,为取消区间废水泵房的设置,可采用 单面坡或“人”字坡,

    前提下,尽量减小区间风井处的轨面埋深

    6.1.1正线之间的联络线应根据线网规划、线路建设时序、车辆 基地分布位置和承担任务范围等统筹设置。 6.1.2承担车辆临时调度,运送大修、架修车辆以及工程维修车 辆、磨轨车等运行的联络线,应设置为单线。 6.1.3承担两条线路临时贯通或互联互通的载客运营的联络 线,应设置为双线。

    6.1.5在两线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宜以渡线型式设置联络线

    6.1.6在两线共址车辆基地,宜设置联络线。

    6.2.1出入线应在车站端部接轨,应根据接轨方案及运营控制 模式灵活设置一度停车再启动条件。出人线应在车站端部接轨, 并应具备一度停车再启动条件

    并应具备一度停车再启动条件。 6.2.2出入线应按双线双向运行设计,并应避免与正线平面交 叉,根据车辆基地位置和接轨条件,可设置八字形出人线。贯通 式车辆基地应在两端分别接入正线,主要方向端宜为双线,另 端可为单线。规模较小的停车场,其工程实施确因受条件限制 时,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可采用单线双向设计。

    6.2.2出入线应按双线双向运行设计,并应避免与1

    入线的运营功能要求。

    6.3.1折返线应根据行车组织交路设计确定,起、终点站和中间 沂返站均应设置列车折返线。 6.3.2折返线布置应结合车站站台形式确定,并应满足列车折 返能力要求

    6.3.3停车线应具备故障车待避、

    功能。停车线设在折返站时,应与折返线分开设置,在正常运营 时段,不应兼用。停车线尾部宜设置单渡线与正线贯通。

    6.3.4停车线设置:

    全线停车线宜均衡分布。一般情况下宜选择设置双停车线, 受工程条件限制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经经济技术比选后,可 采用单停车线。 1最高运行速度在100km/h及以下的线路,正线应每隔5 座~6座车站或8km~10km设置停车线,其间每隔2座~3座车 站或3km~5km应加设渡线; 2最高运行速度在100km/h装修软件,正线停 车线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2km,每间隔2座~3座车站或4km~ 5km应加设渡线; 3最高运行速度在120km/h<≤160km/h的线路,正线停 车线布置间距约15km,其间每隔2座~3座车站或5km~8km应 加设渡线; 4超长区间宜增设区间渡线或区间停车线,区间渡线应采 用顺岔布置满足区间阻塞情况列车转线运行的要求。

    应满足敌障列车停车、夜间存车和 程维修车辆折返等功能要求

    正常运营模式和行车组织要求,研究和确定满足列车临时折返的 车站配线形式。

    式、行车组织等要求确定,且不应小于表6.3.7规定,

    表 6.3.7 采用9、12号道岔的折返线、停车线有效长度(m

    顺岔方向布置;与其他配线的道岔组合布置时,应按功能需要检测标准,综 合确定渡线布置方案

    ....
  • 交通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