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

  •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6-3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

    3.3.1运维模型的应用应按照运维应用策划方案进行管理和协同。

    3.3.3运维模型创建或更新后应进行模型质量检查。模型质量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 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3.3.4运维模型交付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及其交付文件应通过审查和验收,并应提交审查和验收报告; 2交付的模型应符合本标准第4.5节版本管理的规定。 3.3.5运维模型信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备份模型及相关的数据、文件: 2 应根据业务和管理要求建立权限控制机制,访问和编辑记录可追; 3 修改已交付模型的信息,应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3.6运维模型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应建立协同机制,明确人员结构和职责分工,确定工 作范围和权限。 3.3.7养护管理单位宜建立统一的BIM协同平台。BIM协同平台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具备处理大型模型及相关应用数据的能力; 2支持模型轻量化展示及应用功能,并具备支持多种类型用户端的能力; 3支持以开放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4支持多用户协作与权限管理; 5支持城市道路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应急管理、合同和档案等业 务协同管理; 6采用分布式架构; 7支持数据加密和自动备份; 8提供数据接口; 9预留二次开发接口。 3.3.8养护管理单位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开展城市道路运维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与控制等工作,并宜将相关信息关联到模型元素。 3.3.9养护施工单位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将业务数据、外部文件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3.3.10养护监理单位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养护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费用 合同和档案等业务管理,审核养护施工资料,并宜将监理过程记录、验收记录等信息与相关模型 元素关联。

    3.3.11养护工程设计单位宜基于BIM协同平台项目管理、论文,进行运维模型的变更管理。

    3.3.11养护工程设计单位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运维模型的变更管理。 3.3.12各参与单位可根据运维模型应用目标和范围,选用BIM协同平台兼容的BIM软件。 3.3.13运维模型交付宜分为过程交付和周期性交付,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养护管理单位或养护施工单位发生改变时,宜进行过程交付; 2城市道路进行大修或改扩建时,宜进行周期性交付; 3运维模型交付应符合本标准第3.3.4条的规定。

    4.1.1运维模型宜包括运维基础模型、运维过程模型和运维交付模型。 4.1.2运维模型应根据BIM应用的相关专业和任务的需要创建。模型精细度应满足运维管理需 求。 4.1.3运维模型宜按统一的规则、要求在协同建模环境进行创建。当按专业或任务分别创建时 模型应支持集成应用。 4.1.4运维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及交付应以模型元素作为基本单元,模型元素在增加、拆 分、合并、集成等操作后应进行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1.5运维模型精细度等级宜根据不同的运维管理需求选取,

    4.2.1新建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在竣工验收模型基础上,按照路段、建(构)筑物、功 能系统、构件、零件等工程对象,通过模型优化、视图创建、属性优化、系统分类等进行创建。 4.2.2既有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在竣工图纸或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路段、建(构) 筑物、功能系统、构件、零件等工程对象进行创建,并应对模型与工程实体进行一致性检验,同 时宜将设计、施工及历史运维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4.2.3运维过程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按照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和 应急管理等各项业务需求,通过增加、拆分、合并或删除相关模型元素及信息创建。 4.2.4运维交付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和运维过程模型,根据运维过程交付或周期性交付的 要求,通过拆分、合并或删除相关信息创建, 4.2.5运维模型的模型元素交付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4.2.6运维模型创建过程中,各路段、各专业间、各专业内应协同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2各专业模型采用其他坐标系或高程基准创建时,应提供相对坐标系或高程基准与现行国 家大地坐标系或高程基准的转换关系; 3同类模型元素定位基点应相同: 4同类模型元素的同类属性信息应使用统一的参数类型与计量单位。 4.2.7城市道路工程对象增减、更换、移动及城市道路空间调整时,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同步 更新运维模型。

    4.3.1运维模型的模型精细度等级代号及要求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1运维模型的模型精细度等级代号及要求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模型精细度等级代号及要求

    准模型的几何表达要求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几何表达要求

    4.3.3运维模型的非几何信息表达要求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非几何信息表达要求

    表4.3.4属性信息来源分类

    续表4.3.4属性信息来源分类

    4.3.5模型元素对应的元素分类和编码应符合现行深圳市地方标准《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分 类和编码标准》SJG88的规定。 4.3.6模型元素信息交付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F的规定,

    4.5.1运维模型应用的交付物应进行版本管理。 4.5.2发生版本变更时,应形成版本管理说明文件。版本说明文件应记录下列内容: 1 版本变更的原因; 2 版本变更的内容; 3变更依据的参考文件及其对应版本。 4.5.3运维模型变更后或同一交付物进行多次交付时,应在文件命名字段中添加版本号 4.5.4版本号宜采用字母V与主版本号、子版本号的组合进行标识。主版本号和子版本 用数字表示,并宜采用小数点“”连接。 155在应用需求与前置冬件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 宜采用同一主版本号、版本号管理

    5.5在应用需求与前置条件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宜采用同一主版本号。版本号管理要求 运维应用策划方案中规定

    在运维应用策划方案中规定

    5.1.1城市道路空间管理宜包括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和地下空间管理、城市道路安全保护 空间管理、城市道路功能空间管理和城市道路养护作业空间管理等。 5.1.2城市道路空间资源管理、空间保护管理等BIM应用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 5.1.3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结合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与地下空间、 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及养护作业空间等信息创建,并宜将城市道路空间信息关联或附加到模 型或模型元素。 5.1.4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表达城市道路空间范围内及与之共界址线或共界址面的建(构) 筑物、管线模型。 5.1.5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与城市道路的地上与地下空间对象保持一致,并宜将空间名称、 分类、编号、位置、用途、使用状态、使用期限及管理单位等信息与模型元素关联。 5.1.6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宜根据空间资源利用、空间变化等信息进行更新。

    5.2.1空间资源管理中的空间资源台帐管理、空间资源统计与查询、空间资源分析与展示等宜 应用BIM。 5.2.2空间资源台帐管理宜包括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与地下空间、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 间及养护作业空间等资源台帐管理。 5.2.3空间资源台账宜基于BIM协同平台,结合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按照空间资源分类、 空间管理单元、空间用途、使用状态及管理单位等信息建立。 5.2.4空间资源信息统计与查询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及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结合空间分类、 空间用途、空间状态及管理单位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形成空间资源分类统计报告。 5.2.5空间资源分析与展示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及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包括下列 内容: 1 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空间利用等空间资源分析、模拟及展示; 2城市道路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养护作业空间等空间资源分析、模拟及展示。 5.2.6空间资源管理BIM应用成果宜包括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空间资源台账、空间资源分

    1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空间利用等空间资源分析、模拟及展示; 2城市道路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养护作业空间等空间资源分析、模拟及展示。 5.2.6空间资源管理BIM应用成果宜包括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空间资源台账、空间资源分 类统计报告及可视化资料等。

    5.3.1空间保护管理中的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地上与地下空间、安全保护空间、功能空间、养 护作业空间等空间保护管理宜应用BIM

    5.3.2城市道路地上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符

    1宜对城市道路地上空间新增建(构)筑物、管线、杆线等工程进行空间规划、空间设计 安全评价、施工模拟、安全保护模拟等,优化空间利用方案,并宜将新增建(构)筑物、管线、 杆线等工程信息模型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合并; 2宜对城市道路红线空间、桥下空间、桥梁安全保护空间、隧道安全保护空间等占用、利 用方案进行技术论证、安全评价,优化空间占用、利用方案,并宜将占用、利用信息附加或关联 到相关模型元素。

    1宜对城市道路地上空间新增建(构)筑物、管线、杆线等工程进行空间规划、空间设计、 安全评价、施工模拟、安全保护模拟等,优化空间利用方案,并宜将新增建(构)筑物、管线、 杆线等工程信息模型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合并; 2宜对城市道路红线空间、桥下空间、桥梁安全保护空间、隧道安全保护空间等占用、利 用方案进行技术论证、安全评价,优化空间占用、利用方案,并宜将占用、利用信息附加或关联 到相关模型元素。 5.3.3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按照相关规定确定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范围内建(构)筑物、管线的保护空间,并宜将 空间保护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2宜对城市道路地下空间新增建(构)筑物、管线等工程进行空间规划、空间设计、安全 评价、施工模拟、安全保护模拟等,优化空间利用方案,并宜将新增建(构)筑物、管线等工程 信息模型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合并。 5.3.4城市道路车行道、人行道、无障碍通道、立交、公共服务设施、隔离设施、绿化、市政 附属设施等功能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城市道路功能空间发生变更时, 宜更新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 5.3.5城市道路养护作业空间保护管理宜基于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城市道路养护作业 空间发生变更时,宜对变更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论证,优化空间利用方案,并宜将变更信息附 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5.3.6城市道路空间检查任务自动推送、问题统计、分析、跟踪处理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及城 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进行,并宜将相关信息附加或关联到模型元素。 5.3.7空间保护管理BIM应用成果宜包括城市道路空间管理模型、空间利用方案、空间检查及 问顾外珊记录一可视化盗料等

    6.1.1城市道路资产管理的范围宜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公交场站、交通安全设施、机电设 备等。 6.1.2城市道路资产统计、资产更新、资产分析与决策等BIM应用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 6.1.3资产管理BIM应用整体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2.1的规定。 6.1.4城市道路资产管理模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按照资产管理基本单元对模型进行拆分、合并,创建资产管理模 型,并宜附加或关联相关资产管理信息: 2宜将城市道路资产的历史成本及费用、维护费用、运营费用、折旧等信息附加或关联到 相关模型元素; 3宜将城市道路资产检查、维护、更新、技术状况及管养单位等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 型元素。 6.1.5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城市道路资产信息查询、定位及可视化展示

    6.2.1资产统计中的资产台账管理、资产数量统计、成本及费用统计等宜应用BIM。 6.2.2资产统计BIM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2.2的规定。 6.2.3资产台账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及资产管理模型建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实现台账资产与资产管理模型元素双向索引; 2宜包括资产名称、分类、编码、位置、技术状况、管养单位、维修记录等信息。 6.2.4资产数量统计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资产管理模型,结合资产台账,按资产类型进行分 类统计,形成资产数量统计报告。 6.2.5成本及费用统计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资产管理模型,对城市道路历史成本及费用、维 护费用、运营费用、折旧等成本及费用进行统计,形成成本及费用统计报告。 6.2.6资产统计BIM应用信息交付要求宜符合本标准附录E表E.2.1的规定。 6.2.7资产统计BIM应用成果宜包括资产管理台帐、资产数量统计报告、成本及费用统计报告 等。

    6.3.1资产更新申的资产管理模型更新、资产台账更新等宜应用BIM。 6.3.2资产更新BIM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2.3的规定。 6.3.3资产管理模型、资产台账更新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定期更新资产技术状况、资产维护方式、资产维护费用、资产管养单位等信息; 2宜结合城市道路养护工程验收模型和大修、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模型,更新资产管理模 型及资产管理台帐; 3宜结合资产权属改变、资产灭失、资产报废等信息更新资产管理模型及资产管理台帐。 6.3.4资产信息更新宜通过移动设备实时采集资产更新信息,上传到BIM协同平台,宜同时更 新资产管理模型信息及资产管理台帐信息。 6.3.5资产更新BIM应用信息交付要求宜符合本标准附录E表E.2.2的规定。 6.3.6资产更新BIM应用成果宜包括资产管理模型、资产管理台帐更新报告等

    6.4.1资产分析与决策宜应用BIM。

    6.4.1资产分析与决策宜应用BIM。 6.4.2资产分析与决策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资产管理模型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结合养护维修计划、资产统计信息,辅助资源配置及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和优化,支 持开展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应急管理: 2宜进行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支持开展道路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预测、养护规划、养护 质量评估等养护管理决策; 3宜通过历史成本及费用统计、分析,辅助开展大修、改扩建和项目投资决策。 6.4.3资产分析与决策BIM应用成果宜包括资产分析与决策报告。

    7.1.1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范围宜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公交场站、交通安全设施、机电设 备等。 7.1.2城市道路的养护规划、检测评定、养护工程设计和养护工程施工管理等BIM应用宜基于 3IM协同平台进行。 7.1.3养护管理BIM应用整体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3.1的规定。 7.1.4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按照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需求、养护工程对 象及评定单元划分规则,通过拆分、合并相关模型元素进行创建,并宜将规定的检查、检测和评 价内容及病害库、对策库、造价库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7.1.5城市道路路网模型宜基于GIS路网,结合满足路网管理需求的精细度等级的路段模型创 建,并宜附加或关联路网管理信息

    7.2.1养护规划中的路网级养护规划和路段级养护规划宜应用BIM。 7.2.2养护规划BIM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3.2的规定。 7.2.3路网级养护规划宜基于BIM协同平台,结合城市道路路网模型,划分养护规划单元,并 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结合路网内各路段养护需求及养护目标,确定路网级养护规划总体目标及养护技术状 况指标; 2宜获取各路段的技术标准、交通状况、气候环境、技术状况、养护管理、筑路材料、经 济参数等信息; 3宜建立不同规划单元技术状况指标预测模型,开展数据分析、技术状况预测: 4宜贯彻预防性养护的理念,进行方案初拟、比选,确定最佳养护时机及合理的养护规划 方案; 5宜根据养护规划方案,进行养护资金估算、优化和分配,估算规划期内路网的养护资金 总需求及各年度养护资金需求、各路段的养护资金需求及各年度养护资金需求; 6宜将路网级养护规划信息附加或关联到路网模型。 7.2.4路段级养护规划宜基于BIM协同平台,结合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划分路段级养护规 划单元,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结合路段不同养护工程对象专业需求及养护指标等因素,确定路段级养护规划目标及 各专业养护技术状况指标; 2宜获取各规划单元的技术标准、交通状况、气候环境、技术状况、养护管理、筑路材料, 经济参数、交通安全隐惠路段和病害多发路段等信息:

    7.2.7养护规划BIM应用成果宜包括路网级养护规划、路段级养护规划及年度养护计划等

    3宜通过定期检测系统,自动生成检测对象的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及定期检测报告,推送至 BIM协同平台,并宜将评定结果与相关模型关联: 4宜对定期检测中发现的病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历史检测信息对比、分析发展趋势, 提出病害处理意见及养护建议,推送至相关单位,并宜将相关信息与模型元素关联。 7.3.6特殊检测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模型,开展桥梁、隧道等工程对象的特殊检测方案 编制,并宜对检测方案进行模拟、优化和审查: 2宜按照特殊检测方案对桥梁、隧道等工程对象的材质状况、状态参数进行检测及评定: 并宜将相关信息与模型元素关联。 7.3.7桥梁、隧道等结构承载能力分析、评估宜结合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将桥梁、隧道等养护 管理模型转化为承载能力检算评估模型,并宜将评估结果与模型或模型元素关联。 7.3.8桥梁、隧道等维修方案的初拟、比选、模拟、优化、审查及确定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及 桥梁、隧道等养护管理模型进行,并宜将维修方案与模型或模型元素关联

    7.3.7桥梁、隧道等结构承载能力分析、评估宜结合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将桥梁、隧道等养护 管理模型转化为承载能力检算评估模型,并宜将评估结果与模型或模型元素关联, 7.3.8桥梁、隧道等维修方案的初拟、比选、模拟、优化、审查及确定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及 桥梁、隧道等养护管理模型进行,并宜将维修方案与模型或模型元素关联, 7.3.9桥梁荷载试验BIM应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桥梁养护管理模型、桥梁荷载试验目的,结合结构分析结果,编制桥梁荷载试验 方案,并宜对试验方案的传感器布置、加载方案、结构响应、数据采集、应急预案等进行模拟和 优化; 2宜基于桥梁荷载试验方案,进行分级加载、数据采集、对比分析,得出桥梁的荷载校验 系数,确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状况,并宜将荷载试验结果与模型关联。 7.3.10结构监测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工程对象的结构监测特点及监测目的,编制结构监测方案,并宜基于城市道路养 护管理模型,创建结构监测模型,对结构监测方案进行模拟、优化,同时更新结构监测模型; 2宜基于结构监测系统,结合结构监测模型,查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的工作状 态及现场图像,并宜实时采集结构监测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可视化展示,掌握监测工 璟对象的技术状太

    7.4.1养护工程设计中的预防养护设计、修复养护设计和应急养护设计等宜应用BIM。 7.4.2养护工程设计BIM应用典型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3.4的规定。 7.4.3预防养护设计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结合路段级养护规划、养 护技术状况发展趋势、病害特点等因素开展,确定养护时机、养护方案,并宜建立预防养护设计 模型,输出施工图纸及预算。 7.4.4修复养护设计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结合养护计划、养护技术

    .4修复养护设计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结合养护计划、养护技 示、养护方案及路段技术状况、施工条件等信息进行,并宜建立修复养护设计模型,输出施

    7.4.5应急养护设计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根据工程对象损坏部位、 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安全评估、修复时限、抢修资源等因素进行,并宜建立应急养护设计模型, 输出施工图纸及预算

    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安全评估、修复时限、抢修资源等因素进行,并宜建立应急养护设计模型, 输出施工图纸及预算。 7.4.6城市道路养护工程设计时,宜结合交通管理要求、工程特点、施工方案等信息进行交通 组织设计、临时工程设计及费用预算,并宜将设计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7.4.7养护工程设计模型质量检查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检查内容应符合本标准第3.3.3 条第2~4款的规定。 7.4.8养护工程设计BIM应用成果宜包括预防养护设计模型、修复养护设计模型、应急养护设

    7.4.7养护工程设计模 条第2~4款的规定。 7.4.8养护工程设计BIM应用成果宜包括预防养护设计模型、修复养护设计模型、应急养护设 计模型、施工图纸、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临时工程设计方案及养护工程预算等。

    7.4.8养护工程设计BIM应用成果宜包括预防养护设计模型、修复养护设计模型、应急养护设 计模型、施工图纸、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临时工程设计方案及养护工程预算等。

    7.5养护工程施工管理

    7.5.4交通组织管理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养护管理模型、养护工程设计模型,结合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创建交通组织模型: 2宜基于交通组织模型,结合养护工程实施方案、施工环境、道路运行状态、资源配置等 信息进行交通组织模拟、比选、优化,并宜将优化后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更新到模型; 3宜基于交通组织模型,开展养护工程施工交通组织实施和过程检查,将检查发现的问题 自动推送到养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宜将问题与整改信息关联或附加到模型, 7.5.5养护工程施工工艺模拟BIM应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养护工程设计模型,结合养护工程施工方案、临时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环境等信 息创建施工工艺模型,并宜将施工工艺信息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2宜基于施工工艺模型,结合工艺技术要求、施工顺序、施工方式等,对工艺流程、工序 时间、资源需求和作业空间等进行模拟,并宜根据模拟结果优化养护工程施工方案。 7.5.6养护工程质量管理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WBS,结合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合同要求、技术规范、质量管理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等信息编制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方案; 2宜基于WBS,对养护工程设计模型进行拆分或合并,创建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型,并宜 将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方案与模型关联; 3宜基于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型,结合养护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测量、试验检测、工序检 查、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等管理要求,对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方案进行模拟、优化,并宜将 优化后的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方案更新到模型; 4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型,结合施工作业流程、自动推送质量检查

    5宜基于BIM协同平台、养护工程质量管理模型,对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及展示,制 定质量改进措施,并宜将相关信息关联到模型。 7.5.7养护工程进度管理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WBS,结合合同要求、养护工程量、养护工程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临时工 程设计方案、施工期限及施工时段、材料采购及运输、资源配置等信息编制养护工程进度计划; 2宜基于WBS,对养护工程设计模型进行拆分或合并,创建养护工程进度管理模型,并宜 将进度计划信息附加或关联到模型: 3宜基于养护工程进度管理模型,结合养护工程特点、工程量、工作任务开始及结束时间、 任务间的关联关系、资源配置等信息,对养护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模拟、优化,并宜将优化后的进 度计划信息更新到模型: 4宜在BIM协同平台中内置进度预警规则、问题反馈处理机制,自动推送进度检查任务, 并宜将检查结果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5宜基于BIM协同平台,根据预警信息、进度检查信息,进行进度偏差分析和展示,调整 养护施工进度计划,并宜将调整后的进度计划信息更新到模型。 7.5.8养护工程安全管理BIM应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WBS,结合安全管理法规、安全管理目标、安全施工技术规范、安全管理程序, 安全管理体系及养护工程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等编制养护工程安全管理方案; 2宜基于WBS,对养护工程设计模型进行拆分或合并,创建养护工程安全管理模型,并宜 将养护工程安全管理方案附加或关联到模型; 3宜基于安全管理模型,结合养护工程特点、安全风险特性及现场施工环境,对安全管理 方案进行模拟、优化,并宜将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方案更新到模型; 4宜基于安全管理模型,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交通事故、道路设施跨塌、 台风、火灾、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支架塌等突发事件或安全事故进行模拟 开展安全体验、警示教育和安全交底,并宜将安全交底、安全教育等信息与相关模型关联; 5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自动推送安全检查任务,进行安全检查、安全问题统计、分析、 处理等全过程管理,并宜将相关信息关联到模型; 6宜基于BIM协同平台,按照安全问题发生部位、时间及施工单位等不同维度进行安全问 题汇总、分析和展示,辅助安全管理决策。 7.5.9文明施工管理BIM应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养护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要求,结合养护工程规模、养护工程特点、养护工 程实施方案及办公生活区域、施工作业区域、加工厂、拌合场地、物料堆放区域等布置方案,编 制养护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方案; 2宜基于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型、养护工程设计模型,结合养护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方案, 创建文明施工管理模型,并宜将文明施工管理方案与模型关联; 3宜基于文明施工管理模型,结合施工环境及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要求,对文明施工管理 方案进行模拟、优化,并宜将优化后的文明施工管理方案更新到模型; 4宜基于BIM协同平台、文明施工管理模型,结合智能监控设备,对施工作业围挡、安全 防护设施、施工材料堆放等情况进行现场监控和异常情况自动识别、上传,辅助现场文明施工管 理; 5宜基于BIM协同平台、文明施工管理模型,结合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对施工噪声、扬尘 等进行实时监测、展示、超限报警、信息推送及处理跟踪。 7.5.10养护工程造价管理BIM应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质量管理模型、进度管理模型、安全管理模型、文明施工管理模型、造价管理模型、养护工程验 收报告、施工工艺模拟报告、交通组织方案、质量管理方案、养护工程进度计划、安全管理方案、 文明施工管理方案、养护费用计算单及可视化资料等。

    8.1.1城市道路运行管理宜包括运行状态监测、超限运输管理和能耗管理等。 8.1.2城市道路运行状态监测、超限运输管理和能耗管理等BIM应用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 8.1.3城市道路运行管理模型宜基于城市道路路网模型,结合运行监测系统设备分类、设备分 布、设备安装位置及设备维护等信息创建,并宜将相关设备信息附加或关联到模型。 8.1.4运行状态监测宜建立路网运行管理平台,接入交通量监测、运营车辆卫星定位、司乘人 员手机信令、互联网地图等数据,集成交通量监测设备、环境监测设备及城市道路机电设备等管 理系统,进行路网运行数据和设备运行信息的采集、分析、展示和辅助决策。 8.1.5路网运行管理平台中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宜推送至BIM协同平台,并宜与运行管理模型关 联。

    运行状态监测中的交通运行监测和设备运行监

    8.2.2交通运行监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路网运行管理平台进行交通运行状况实时监测,通过动态分段技术实时展示路网、 路段、重要节点等交通运行状况信息,并宜将实时监测信息同步到BIM协同平台,同时与运行管 理模型关联: 2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运维基础模型提取路网、路段的标志、标线语义信息,结合路网、 路段、重要节点的交通流量、拥堵时段、信号配时等数据进行拥堵原因分析,辅助交通综合治理 决策,并宜将决策信息与模型元素关联; 3宜基于路网、路段的交通量监测数据及各类动力车辆的碳排放数据,按交通碳排放监测 要求开展计算、统计和分析,并宜将碳排放数据推送到BIM协同平台,同时与运行管理模型关联。 8.2.3设备运行监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将设备编码、名称、位置、参数及运行、管理、维护等信息集成到路网运行管理平台 中; 2宜将视频监控、交通运行监测、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监测等信息与BIM协同平台联动, 并宜支持在运行管理模型上查看监测点位布置、设备分布等信息; 3宜基于运行管理模型,结合设备监测参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预测及展示,并 宜支持输出设备维修保养信息。 8.2.4运行状态监测BIM应用成果宜包括运行管理模型、交通运行数据、交通综合治理方案、 设备运行监测报告及设务维修保差计划等

    8.3.1超限运输管理中的超限运输路径规划和超重车辆过桥管理宜应用BIM。

    8.3.1超限运输管理中的超限运输路径规划和超重车辆过桥管理宜应用BIM。 8.3.2超限运输路径规划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城市道路路网模型,结合超限运输车辆的特征及路网道路通行条件,选择和优化 运输路线; 2宜基于桥梁养护管理模型,结合桥梁技术状况、超重车辆荷载信息,开展桥梁承载能力 评估,确定过桥方案。 8.3.3超重车辆过桥时应对桥梁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应根据过程监测和事后检测结果,进 行桥梁技术状况评估。 8.3.4超限运输车辆信息、超限运输方案、运输路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信息宜附加或关联 到桥梁养护管理模型。 8.3.5超限运输管理BIM应用成果宜包括超限运输路线方案、超重车过桥监测报告及桥梁技术 状况评估报告等。

    8.4.1能耗管理中的能耗监测与计量、能耗分析及决策宜应用BIM。 8.4.2能耗监测与计量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运行管理模型,结合实时采集的路网供电、照明、 通风、监控、消防、喷淋等系统用电、用水等能耗数据,进行能耗数据统计和展示,并宜将能耗 信息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8.4.3能耗分析及决策宜基于BIM协同平台,按照能耗分区、能耗密度、能耗指标、能耗偏差 等对路网实时能耗监测数据与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诊断供电、供水能耗异常情况,并 宜根据分析和诊断结果进行预警预报和检查维修。 8.4.4照明能耗管理宜基于BIM协同平台,结合能耗分析结果及道路、桥梁、隧道运行状态监 测信息,通过智能控制方式,动态调控照明亮度,合理安排用能。 8.4.5绿化用水能耗管理宜基于BIM协同平台,结合能耗分析结果及气象、环境监测信息,确 定绿化用水频率、用水量,合理安排绿化用水计划。 8.4.6能耗管理BIM应用成果宜包括能耗监测与分析报告、能耗管理计划等

    9.1.1城市道路应急管理宜包括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管理。 9.1.2城市道路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管理等BIM应用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 9.1.3应急管理模型宜基于养护管理模型、结构监测模型,结合应急预案进行创建,并宜将应 急资源、应急预案及结构监测等信息附加或关联到模型。 9.1.4应急管理的交通管制方案制定、救援及疏散路径规划、应急资源分布查询和展示宜基于 BIM协同平台、城市道路路网模型及应急管理模型进行。

    9.2.2应急预案编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应急管理制度、应急管理体系、路网特点、路网环境结合工程对象的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应急管理的工程对象,并宜根据工程对象的特点及应急响应、灾毁评估、 应急处置、应急资源等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2宜基于应急管理模型,模拟工程对象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过程、应急响应、灾毁 评估、资源调配、应急救援、应急处置等典型场景,优化应急预案,并宜将优化后的应急预案更 新到模型,

    9.3.1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急响应、应急分析与决策、现场救援等宜应用BIM。 9.3.2应急救援管理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基于应急管理模型、结合结构监测模型,进行监测数据的集成管理、实时传输,支持 应急响应与决策; 2宜基于应急管理模型,结合事故区域定位信息、运行状态监测信息,快速配置应急预案、 调动应急救援资源、优选救援路径和交通组织方案,辅助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宜基于结构监测模型,结合实时采集信息,对灾毁情况进行展示、评估,辅助应急救援 决策、指挥调度与现场救援,动态调整应急处置方案; 4宜将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救援总结等信息附加或关联到应急管理模型。 9.3.3应急救援BIM应用信息交付要求宜符合本标准附录E表E.4.2的规定。 9.3.4应急救援BIM应用成果宜包括应急处置方案、应急救援总结报告等

    A运维模型应用流程图

    A.1运维模型应用整体流程图

    市政定额、预算A.1运维模型应用整体流程图

    图A.1.1运维模型应用整体流程图

    图A.2.1资产管理BIM应用整体流程图

    图A.2.2资产统计BIM应用典型流程图

    基坑标准规范范本A.3养护管理BIM应用流程图

    图A.3.1养护管理BIM应用整体流程图

    图A.3.2养护规划BIM应用典型流程图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