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37/T 4513-202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5.2.1防护区段战时出入口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 应结合平时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及监控中心与管廊之间的连通口设置; b 每个防护区段应设置两个及以上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其中至少一个战时主要出入口,战 时垂直式出入口和连通口不应作为战时主要出入口。 5.2.2战时主要出入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净高不应小于2.3m;门洞净宽不应小于0.8m,净高 不应小于2.0m;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0m。 5.2.3舱室防护区段间的连通口应设置一道双向受力防护密闭门;监控中心与舱室之间的连通口隔墙 两侧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门洞净宽不应小于0.8m,净高不应小于2.0m。 5.2.4舱室战时出入口应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地下监控中心战时主要出入口应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 和一道密闭门。
DB37/T 45132022
5.3.2平时通风口应设置具有快速关闭功能的防护密闭设备或防护密闭门。 5.3.3平时使用的吊装口应设置具有防护密闭性能的设备,平时不使用的吊装口应采用预制构件封堵, 并安装到位。
建筑节能5.3.4孔口防护设备的选用符合下列规定:
a)应优先选用具有防护密闭性能的定型设备; b)防护设备的设置应满足战时防护需要,并应方便平时使用
设备的设置应满足战时防护需要,并应方便平时
6.1.1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应与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6.1.2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6.1.3材料选择、材料强度设计值应符合GB50225、GB50838和DB37/T5109的规定。 6.1.4在动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混凝土和砌体的弹性模量可取静荷载作用时 的1.2倍;钢材的弹性模量可取静荷载作用时的数值。 6.1.5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GB/T50476的有关规定。 6.1.6结构构件承载力,应分别按平时(包括施工期间)使用状况和战时使用状况进行计算,并应取 其中不利结果进行设计。平时使用状况的荷载确定和荷载效应组合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6.1.7战时使用状况的结构设计荷载,应包括规定的武器一次作用(动荷载)以及土(岩)体压力、 水压力、结构自重、战时物资堆放荷载、战时不拆迁的固定设备自重等静荷载。战时使用状况的荷载效 应组合,甲类人防工程应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 a)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 b)核武器爆炸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 6.1.8综合管廊人防工程结构在确定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后,可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计算。 对于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由非弹性变形产生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 一战时用工况下的综合管赢人防工程结构或构件承裁力计管一应按下列丰计式的要求
1.8综合管廊人防工程结构在确定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后,可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计 于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由非弹性变形产生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 战时使用工况下的综合管廊人防工程结构或构件承载力计算,应按下列表达式的要求:
0(YGSGK+YQSQK)≤R R = R(fed, fyd, ak,.
Y 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可取1.0; YG 一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可取1.3,有利时可取1.0; Ser 一一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Y 一一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0; S一 等效静荷载效应标准值; R一一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R(·)一一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函数; fed一一 在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y一 在动荷载作用下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1.9常规(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在综合管廊结构各部位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GB502 右关公式计管确定
DB37/T45132022
6.2.1地下主体结构主要材料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不应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等 经冷加工处理的钢筋。 6.2.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防水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C20。 6.2.3地下主体结构应采用自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GB50108的规定。 6.2.4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复合型外加剂及水泥基渗透结 晶材料等,其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质量要求。 6.2.5承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除本文件特殊规定外,截面厚度应由计算确定,且不 应小于表2的规定。
表2结构构件截面的最小厚度
表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 注2:轴心受压墙体的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可取0.40%; 注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 筋率,应按构件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 除受压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注4:当综合管廊结构底板其内力由平时设计荷载控制时,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 0.15%; 注5: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6.2.7承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墙等构件应双面配筋。梁、板等受弯构件,应在受压区 配置构造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在连续梁和框架节点处,且不应小于受拉 主筋的1/3。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每面的非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15%,间距不应大于250
DB37/T45132022
于0.15%,间距不宜大于ho/4(ho为梁截面计算高度),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对受拉钢筋搭接处, 宜采用封闭式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6.2.9承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墙、板,应设置梅花型拉结筋,直径不应小于6mm,拉结筋的长 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两端弯钩角度不应小于135°,弯钩的直线长度不应小于6倍箍筋的直径, 且不应小于50mm,间距不应大于500mm。当拉结筋兼作受力箍筋时,直径和间距应符合箍筋的计算和 构造要求。 对卧置于地基上的管廊结构底板,当其内力由平时设计荷载控制时,可不设置拉结筋 6.2.10当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时,变形缝应采用防护型变形缝。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宜采用预应力筋连接接头、螺栓连接接头或承插式接头。当场地条件较差,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宜采用预应力筋连接接头、螺栓连接接头或承插式接头。当场地条件较差, 或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宜采用承插式接头。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保证预制拼装综合管 廊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接头构造。 6.2.11防护设备门框墙的构造要求应按GB50225的规定执行
7.1综合管廊舱室防护区段战时不设防护通风。 7.2地下监控中心战时应设置清洁式通风和隔绝式防护,应按战时值守人员数量配置个人用防化装备, 并设置空气质量监测。 7.3地下监控中心战时值守人员饮用水应采用瓶(桶)装水,饮用水量不应小于3L/(人·d),储水 时间不应小于3d。 7.4地下监控中心战时不贮存口部洗消用水,主要出入口应预留洗消给水专用接口。 7.5地下监控中心战时主要出入口洗消排水应单独设置,染毒废水不应排入工程内部。 7.6战时供电电源: a)综合管廊战时常用设备电力负荷分级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战时常用设备电力负荷分级
d)内部电源的蓄电池组不应采用非封闭的蓄电池组
安全标准DB37/T 45132022
a)应利用综合管廊平时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作为战时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应由工程 内部蓄电池组供电,地下监控中心供电持续时间不应小于120min,舱室防护区段供电持续时 间不应小于60min。地下监控中心的备用照明照度按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0%设置,舱室防护 区段的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51x; b)平战合用的配电箱应预留战时用电负荷及备用回路。 7.9线路敷设: a)综合管廊工程内电力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或不燃电缆,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缆; b)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应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 c 由室外进、出工程的强电或弱电线路,应分别设置强电或弱电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 宜紧靠外墙外侧设置。 7.10接地。综合管廊内战时用金属构件、电缆金属护套、金属管道以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与平时 接地网连通。
β.1管道穿越管廊防护结构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复合管。 β.2穿越管廊防护结构的给水管、再生水管、热力管、压力排水管、通气管等管道,应在防护结构内 则设置防护阀门,防护阀门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采用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手动电动两用闸阀; 设在穿越防护结构的直线管段上; C 公称压力应满足相关设计标准并不小于1.0MPa; 管径小于DN400mm的阀门近端面距防护结构内侧不宜大于200mm,其余管径不宜大于500mm; 当管廊内空间不满足设置防护阀门时,可在防护区外侧设置阀门井,阀门井应紧贴管廊外璧 设置,井体防护等级应与管廊防护等级一致。 3.3管道穿越管廊防护结构应设置防护密闭套管,并符合下列要求: a 管径小于DN200mm时,应设置刚性防水套管: b 管径为200mm≤DN≤400mm时,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刚性防水套管; c)管径大于DN400mm时,宜预埋钢管,并设置密闭肋、外侧加防护挡板。 β.4穿越管廊防护结构的各种电缆(包括动力、照明、通信、网络等)管线和预埋备用管,应选用管 壁厚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并应进行防护密闭处理。 B.5综合管廊战时出入口的门框墙上应预理4~6根备用管,管径为50mm~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2.5 m的热镀锌钢管,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3.6各类母线槽、电缆桥架不应直接穿越管廊防护结构,当必须穿越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应符合防 户密闭要求。
9.1综合管廊防护功能平战转换应符合下列要求:
a)转换措施应满足战时各项防护要求,并应在规定的转换时限内完成; b)转换预案编制应与工程设计同步完成; c)平战转换应优先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定型化的防护设备和器材。
9.2下列各项应在工程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 所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构件; b) 各类孔口的防护密闭措施; c)穿越管廊防护结构的各类管线防护密闭措施: d)防护设施的预埋件、预留孔(槽)等。 9.3各专业平战转换内容与要求详表5。
电梯标准规范范本DB37/T 45132022
1] GB50010一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 GB 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3] GB 50838—2015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4] DB37/T 3470—2018 人民防空工程平战转换技术规范 5] DB37/T 5109—2018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 [6] 《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2003.11
DB37/T 45132022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