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钢支架结构设计探讨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钢结构支架一般按高度分为如上图所示的两种形式,钢支架1的适用高度为15m及以下,钢支架2为格构式,一般用于15m~36m,当高度大于36m时,一般改做钢框架。下面以钢支架1为例,来讨论如何进行受力的分析以及杆件的选用。
1. 受力体系:
如上图所示,支架1模型中所有节点均为铰接节点,受到的荷载为搁置在其上的桁架所传递来的水平力及垂直力,荷载均作用在节点上。
2. 基础设计:
基础受到的作用力有:桁架传来水平力+水平力产生的拉压力+桁架传来的垂直力。需注意的是,当支架较高时,水平力产生的拉压力较大(考虑风+恒,不考虑活载参与组合),若独立基础满足不了要求,可选用条形基础。当地质条件不好时,也宜选用条形基础,减少沉降差。
3. 支架柱与基础连接:
如上图所示,支架柱与基础连接形式采用抗剪键+螺栓的形式,抗剪键抵抗水平力,而螺栓抵抗水平力所产生的拉力。当拉力较大时,除了加大螺栓数量和直径,也可以拉开支架的两条腿间距,从根源上减小拉力。
4. 构件选用:
当受力较大时,所有杆件必须计算确定,当初步设计时,可按下面的经验确定杆件的大小。
杆件1:主要由平面外长细比(小于....
-
市政工艺、技术
-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