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600-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 T 50600-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2.0.4沥青混凝土防渗
phalt) concrete lining
铺筑或砌筑沥青混凝土护面层以减少渠道水量渗漏损失的措 施。
铺设土工膜、塑料薄膜、油毡、膨润土防水毯等,以减少渠道 量渗漏损失的措施
2.0.8渠坡的边坡系数
special soil
具有特殊成因、特殊成分和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例如湿陷 黄土、膨胀士和分散性士等。
strength parameter
材料抗剪强度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
2.0.12稳定安全系数
standard frost depth
邻近工程地点气温条件相近的气象站近期观测系列不短于 年的历年最大冻深平均值
frost heave breakage
在负温条件下,因水分冻结使土体膨胀变形及砌筑材料受损 引起的渠道破坏。
2. 0. 15 混凝士的水胶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用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掺 料质量的总和)用量的比值
expansion joint
刚性材料防渗层为避免因受温度影响和地基变形产生裂缝而 设计的接缝。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3.0.1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防渗工程规模、 等级要求,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当地渠道运行管理水平,听取用户 对渠道防渗形式、运行管护等方面的意见,进行渠道防渗工程规 划。
3.0.2渠道防渗工程规划应收集整理气象、水文、地质、工程
1新建工程应收集当地或类似已建成渠道防渗工程规划设 计与施工、管理运用和试验研究等资料。 2扩建、改建工程应收集原渠道的水力要素、渗漏量、工程现 状、渠床土质及水文地质等资料。 3灌溉渠道防渗工程应收集水利工程现状、作物种植结构及 灌溉现状等资料。 4排污渠道防渗工程应收集污水水源及水质状况等资料。 3.0.3渠道防渗工程规划应根据流域水利规划和区域水土资源 平衡的要求,在全面收集分析所需资料的基础上,安排必要的勘 察、观测和试验。
表3.0.4渠道工程级别和规相
3.0.5渠道防渗工程规划应在当地城乡建设规划、水利综合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拟定防
标,统筹考虑周边生态环境建设,根据渠道功能和输水要求,确定 防渗工程标准,进行统一规划
规划相适应,并符合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要求。对输水损失大、车 水效率低的骨干渠道及提水灌区渠道应优先防渗,对井灌区无 灌补源任务的固定渠道宜全部防渗。
3.0.8渠道防渗的必要性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
3.0.8渠道防渗的必要性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经济 会状况、水资源状况、防渗渠道功能以及渠基土的工程性质分析 证。
3.0.9防渗工程总体布置应对水源工程、灌排渠系、建筑物、迁 路、林带、村镇、管理设施等进行合理布置,绘制防渗工程总体布量 图。
3.0.10防渗工程规划应根据水源条件、工程状况地质条件
道功能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初步确定防渗规模和防渗形式。当自 然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划分不同的类型区,并应分区进行布置和设 计。
3.0.11渠道防渗工程规划应根据防渗渠道的规模及级别
3.0.12灌区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应根据灌区规模确定,
3.0.12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
3.0.13渠道防渗应论证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 补救措施
3.0.14渠道防渗工程规划方案,应根据渠道功能、节水标准,结 合当地自然状况、防渗材料以及工程运用等确定。
3.0.15渠道防渗工程应进行经济评价,并应对产生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0.16渠道防渗工程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初步评价,分析渠道 防渗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初步提出对策和措施。
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防渗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产生的影 初步提出对策和措施。
3.0.17综合评价应综合防渗工程的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以及经济分析结果,提出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结论。
4.1.1防渗材料应根据渠道的运行条件、地区气候特点等具体情 况,并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应分别满足防渗、抗冻 强度等要求。
4.1.2选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 175的有关规定,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有抗冻要求时,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环境水对混 凝土有硫酸盐侵蚀性时,应选用抗硫酸盐水泥。 4.1.3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大然砂的细度模数宜为 2.2~3.0,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为2.4~2.8,人工砂饱和面十的 含水率不宜超过6%。混凝士可采用中砂或粗砂,砂浆可采用中 砂或细砂。在缺乏中砂和粗砂地区,渠道流速小于3m/s时,可采 用细砂或特细砂。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时,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砂的质量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175的有关规定,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有抗冻要求时,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环境水对 凝土有硫酸盐侵蚀性时,应选用抗硫酸盐水泥
4.1.3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天然砂的细度模
2.2~3.0,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为2.4~2.8,人工砂饱和面十 含水率不宜超过6%。混凝土可采用中砂或粗砂,砂浆可采用 砂或细砂。在缺乏中砂和粗砂地区,渠道流速小于3m/s时,可 用细砂或特细砂。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时,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砂的质量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表4.1.3砂料的质要求
4.1.4砂砾料用作膜料防渗保护层时,砂砾料的级配宜符合图 4.1.4的范围。砂砾料的最大粒径宜为75mm~150mm,
4.1.4砂砾料用作膜料防渗保护层时,砂砾料的级配宜符合图
图4.1.4砂砾石保护层的级配
4.1.5石料应洁净、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并应根据
吉构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砌石防渗结构,宜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外形方正、表面凸凹不大于10mm的料石; 2)宜采用上下面平整、无尖角薄边、块重不小于20kg的块石:
4.1.6混凝土和砂浆掺加的外加剂品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 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的有关规定。 4.1.7拌和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施工规 范》DL/T5144的有关规定。 4.1.8沥青混凝土或填缝材料所用的矿粉,应采用碱性岩石加工 的粉状材料,也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滑石粉等。矿粉的质量应符 合表 4. 1. 8 的规定
表4.1.8矿粉的质量要求
4.1.9粉煤灰宜用作混凝土掺和料或填缝材料的填料,粉煤灰的 质量应符合表4. 1. 9的规定
表4.1.9粉煤灰的质量要求
注:三氧化硫含量为水泥和粉煤灰总重的百分数。
4.1.12伸缩缝的填充材料应采用粘结力强、变形性能大、耐温性 好、耐老化、无毒、无环境污染的弹塑性止水材料,可采用石油沥青 聚氨酯接缝材料、高分子止水带及止水管等。
1.13寒冷地区,渠道的保温防冻材料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朔
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1.13的规 定。渠道防渗、保温防冻材料可采用高分子防渗保温卷材,但应进 行试验论证。
1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物理力学性
4.2.1选定防渗结构应符合经济适用的原则,并应满足防渗效果 好、使用寿命长、输水及防淤抗冲能力高、施工简易且质量容易保 证、管理维护方便等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复合防渗结构等。 4.2.2渠道防渗工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社会经 济条件、工程技术要求、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情况以及生态环 境因素,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选定防渗结构。 4.2.3防渗结构的允许最大渗漏量、适用条件、使用年限可按表 4. 2. 3 确定
,2.1选定防渗结构应符合经济适用的原则,并应满足防渗效果 好、使用寿命长、输水及防淤抗冲能力高、施工简易且质量容易保 正、管理维护方便等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复合防渗结构等。
渠道防渗结构的允许最大渗漏量、适
续表 4. 2. 3
.2.4渠道防渗结构的厚度宜按表4.2.4确定。渠道水流含推移 较多且粒径较大时,宜按表4.2.4所列数值加厚10%~20%
表 4. 2. 4 渠道防渗结构的厚度
5.1.1渠道防渗设计应在防渗规划的基础上,确定断面形式,选 定断面参数,进行水力计算和防渗结构、伸缩缝、砌筑缝及堤顶等 设计。
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5.1.3渠道防渗设计应符合防渗和渠基稳定的要求,并应综合分
5.2.1防渗明渠断面形式可选用梯形、矩形、复合形、弧形底梯 形、弧形坡脚梯形、U形;无压防渗暗渠的断面形式可选用城门洞 形、箱形、正反拱形和圆形(图5.2.1)。
彩断面 圆形断面 图5.2.1防渗渠道断面形式
图5.2.1防渗渠道断面形式
5.2.2防渗渠道断面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渠道级别或规模,并结合 防渗结构的选择确定。不同防渗结构适用的断面形式可按表 5.2.2选定。寒冷地区,大、中型防渗渠道宜采用弧形坡脚梯形或 弧形底梯形断面,小型渠道宜采用U形断面
续表 5. 2. 2
注,“·”表示适用。
5.2.3砌筑混凝土预制板(槽)防渗渠道,宜采用标准化设计、工 化预制、现场装配技术;现场浇筑混凝土防渗渠道,宜采用机械 化施工技术。
5. 3. 1 防渗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3.1 防渗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设分水口的渠道,不计渠道水面蒸发损失和管理损失 土,其渠道起始断面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u—一渠道起始断面流量(m/s); Qa——渠道末端断面流量(m/s); q一一渠道渗漏损失流量(m/s)。 2渠道渗漏损失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1)有类似条件防渗渠道的实测资料时,渠道渗漏损失流量 按实测资料确定的渗漏规律计算。 2)无实测资料时,防渗渠道的渗漏损失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u 渠道起始断面流量(m°/s); 渠道渗漏损失流量(m/s)
q=KaxL/86. 4
式于:Aa 防渗渠道的渗漏量Lm/(m·d)」,可按表4.2.3的 允许最大渗漏量选定,防渗质量良好者取小值,质量 差者取大值; x—一渠道在设计流量下的平均湿周(m)。 4)部分渠段有防渗层、部分渠段无防渗层的渠道,无防渗层 渠段的渗漏损失流量可按当地的实测资料或现行国家标 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的有关规定计 算。 3有多个分水口的渠道,已知各分水口的流量时,渠首流量 应采用逆向递推法计算;已知渠首流量及各分水口分水流量比例 时,各分水口的分水流量应采用正向递推法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 录A的规定。 4加大流量及最小流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 设计规范》GB50288的有关规定计算
n 0. 028dg 1667
4)有条件者,宜采用类似条件下的实测值予以核定。
注:1表中膜料防渗土料保护层的允许不冲流速为水力半径R为1m时的情况 当R不为1m时,表中的数值应乘以R。 2砂砾料、卵石、疏松的砂壤土和黏土,α取1/3~1/4;中等密实的砂壤土、壤 ±和粘±,α取 1/4~1/5,
1防渗渠道的断面尺寸应符合下式的要求。校核断面平均 流速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3.2条的规定。
.... - 水利管理
- 相关专题: 渠道防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