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137-2018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安装在干并内的控制柜,应考虑通风、散热和除湿。 6多筒并联的泵站平面布置应满足泵站整体安装和运行的要求 各个井筒内宜安装相同型号和数量的水泵。 4.2.7采用液位控制水泵自动启停的排水泵站,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 之间的有效容积应根据水泵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确定,可采用以下么 式计算:
Ver= 4xZ.m Op
VEf一泵站有效容积(m3); Qp—泵站最大一台泵的泵送流量(m3/h); Zmax——水泵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 4.2.8泵站竖向高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应与进水管 管相平。当设计进水管道为压力管时,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可高 于进水管管顶。 2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进水管充满度计算。 3泵站最低水位应大于配套水泵最小淹没深度。 4多井简并联泵站宜采用相同的最高和最低水位。 4.2.9泵站底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站底板的尺寸应满足抗浮计算和结构强度要求。 2多井筒泵站和泵站前后端构筑物宜采用同一个底板
公差标准4.2.9泵站底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泵站的并筒结构设计使 合理安用年限明 定,不宜低于50年。 4.3.2泵站的并简结构应满足使用环境对结构安全的要求,结构设计 应结合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满足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 使用要求。 4.3.3泵站的井筒结构应进行外部应力和荷载计算。 4.3.4泵站底座的质量应不小于1.5倍的水泵总质量。干式泵站应根据 水泵形式选择防震构件。 4.3.5泵站抗浮计算,应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W 泵站总重力(N); Ks一一设计稳定性抗力系数,取1.05 F一泵站总浮力(N); 4.3.6泵站基础设计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执行。
4.4.1供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的规定。泵站按照规模和重要程度确定负荷等级。 4.4.2配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的规定。
5.1.1采用玻璃钢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侧壁玻璃钢宜以无碱玻璃 纤维无抢粗纱及其制品等为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宜采 用缠绕工艺。对于泵站的顶盖和底部及连接部位无法采用缠绕工艺的 部分,可采用手糊成型工艺。
用缠绕工艺。对于泵站的顶盖和底部及连接部位无法采用缠绕工艺的 部分,可采用手糊成型工艺。 5.1.2一体化预制泵站的顶盖应设置可开启的盖板,并设置气动弹簧 和机械限位等装置,且应具备安全锁、防坠落、防反锁和防盗的功能 5.1.3盖板材料宜为玻璃钢或金属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玻璃钢材质的盖板,应由防腐蚀层、防渗透层、结构层、 外保护层等构成,外保护层应采用抗紫外线材料,盖板表面应设置防 滑纹等防滑措施。 2采用金属材质的盖板,表面应设置防滑纹等防滑措施。 5.1.4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内侧应采用流态优化的设计,避免污 泥沉积。 5.1.5筒体外部应根据使用条件和起吊能力设置吊耳,其数量及强度应 满足一体化预制泵站吊装的需要。 5.1.6泵站底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泵站混凝土底板应采用不低 于C30的混凝土。
5.1.7泵站的底座和钢筋混凝
5.1.7泵站的底座和钢筋混凝土底板应牢固连接。井筒直径大于3m的
底座可设置安装法兰盘,采用螺栓和压板与泵站安装平台连接
5.2.2提篮式格栅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格栅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上,并配套导杆和提升链。 2格栅与挡水板等消能装置应分开设置。 3格栅的栅格间距应小于配套水泵的最大通径和泵站入流杂质的 尺寸。 4格栅可手动提升,倾倒栅渣。
5.2.3粉碎式格栅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格栅应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或安装在预制格栅井内 2配套粉碎式格栅的溢流格栅应加开检修孔,并配套导杆、提升 链、进水渠和支撑附件。 3格栅支撑框架的强度满足机械和液压负荷要求。 4粉碎式格栅应配套人工格栅,在粉碎式格栅主机检修时放置在 粉碎式格栅的主机位置上,防止杂质进入泵站。 5.2.4泵站配备的潜水泵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污物潜水电泵》 GB/T24674的规定。泵站配备的干式泵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离 心泵技术条件(II类)》GB/T5656的规定
5.2.5水泵配套的电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总则》GB/TT7948要求中规定的F级。 2湿式安装的水泵,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4208规定的防护等级IP68的潜水电机,水泵宜配套电 机冷却系统。 3十式安装的水泵,宜采用防护等级IP54的电机。 5.2.6污水泵站宜采用半开式、切割式或涡流式叶轮。 5.2.7管路系统的管材、管件和阀门应考虑防腐要求,并宜采用耐腐 蚀的材料,管材、管件和阀门的选用及连接方法,根据输送介质和使 用环境确定 5.2.8管路系统的法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 GB/T9112的相关规定,并应进行防腐处理。 5.2.9泵站出水管应配置正回阀和检修阀,并符合下列规定: 1止回阀和检修阀宜安装在泵站内部。 2止回阀和检修阀可采用水平或垂直安装,
1正回阀和检修阀宜安装在泵站内部。 2止回阀和检修阀可采用水平或垂直安装。 5.2.10泵站进出水管道和外部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5.3.1湿式泵站内的提升装置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提升装置的最大 允许提升重量应不小于单台设备最大提升部分重量的1.5倍。 5.3.2操作平台宜采用不锈钢、热镀锌碳钢、铝合金或玻璃钢材料制 成,操作平台设计载荷应不小于3.5kN/m。 5.3.3操作平台的设置高度应满足下列规定:
1满足维修人员操作和检修泵站立管阀门,平台高度宜设置在检 修阀以下0.5~1.0m。 2操作平台应设置在进水管管顶及启泵水位以上。 3.扶梯的材料宜采用不锈钢304或玻璃钢等耐腐蚀材料。 5.3.4重力流泵站的液位控制设备宜采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对泵站内 夜位实时监测,并将监测信号反馈到主控制器。 5.3.5静压式液位传感器应安装在传感器保护钢管内,传感器的安装 应满足其安装要求。 5.3.6液位传感器电缆应采取防止松脱的措施,并采用带有接地的屏 蔽线。 5.3.7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宜采用自然通风,并设置通风管或通风系 统。如设置通风管,管径不应小于100mm。水泵十式安装的泵站应 采用轴流风机等机械强制通风,通风量应满足水泵的散热要求,筒内 宜设置温控报警装置。 5.3.8安装于居民区、公共绿地和景观花园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污水 和合流泵站,宜配套除臭装置,并符合相关环境标准的要求。 5.3.9全部理于地下的一体化污水预制泵站应配备移动式硫化氢(H2S 等检测仪 5.3.10对于泵站直径大于3m的预制泵站,应在泵站进水口设置导流 板。
5.3.8安装于居民区、公共绿地和景观花园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污水 和合流泵站,宜配套除臭装置,并符合相关环境标准的要求。 5.3.9全部理于地下的一体化污水预制泵站应配备移动式硫化氢(H2S 等检测仪。 5.3.10对于泵站直径大于3m的预制泵站,应在泵站进水口设置导流 板。
5.3.11导流板宜采用和简体相同的材质,并和简体牢固连接
范》GB50055的规定。 5.3.13泵站的控制方式包括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及手动控制三种形式。 5.3.14泵站控制设备应具备故障诊断、报警和自动保护等功能。对可 恢复性的故障应能够自动或手动解除报警、恢复正常运行。泵站应通 过控制设备实现日常排空功能,防止泵坑底部淤积。 有证控制闪发宫费右痛信控口
范》GB50055的规定。
5.3.15泵站控制设备宜带有通信推
泵站控制设备的显示指标宜符合下列
1重力管网泵站参数显示指标宜包括:实际液位、启停液位、运 行时间、泵送流量、水泵转速、电流、能耗。 2压力管网泵站参数显示指标宜包括:进出口压力、设定压力 运行时间、泵送流量、水泵转速、电流、能耗。 3重力管网状态显示指标宜包括:水泵运行和故障、超低、超高 和溢流液位。 4压力管网状态显示指标宜包括:水泵运行和故障、进口缺水 出口超低和超高压力
5.3.17控制柜的安装位置应当位于泵站安装地点最高水位以上。控制 柜和底座的连接应采取相应的抗风及稳固措施
5.3.17控制柜的安装位置应当位于泵站安装地点最高水位以上。控
5.3.17控制柜的安装位置应当位于泵站安装地点最高水位以
5.4.1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进行出厂检
5.4.2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组合流程和运行管理的要求,确定一体 化预制泵站的检测方式和内容
5.4.3泵站的出厂随机文件应包括零件附件清单、产品合格证、安装 与调试说明书、下并作业规范、安全标识、承重标识和吊装作业安全 指导书。 5.4.4泵站顶盖、并筒与底部应经第三方强度检测和防渗漏质量检测 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及其他相关要求。 5.4.5泵站生产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包括泵站外观目视 检查、随机文件检查、标牌检查和包装检查。
6.1.1混凝土底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6.1.1混凝土底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底板应平整,水平精度宜为1%o,应无积水。 2应采用膨胀螺栓或预理地脚螺栓连接泵站混凝土底板和底部安 装法兰。 3对于井筒直径大于3m的预制泵站,应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水泥 氏板的配筋,并且按二次灌浆标准打毛底板与泵站底部的接触面 6.1.2泵站的起吊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升降套索把泵站从水平位置起吊到垂直位置。在这个工作阶 段,不应使用筒体上的吊钩。 2垂直起吊预制泵站时,应将重量均匀分配到吊钩上。 6.1.3泵站筒体的安装应符合预制泵站的安装说明书的相关要求, 6.1.4泵站基坑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填材料为素土或级配砾石,颗粒最大尺寸不应超过32mm。 2回填应对称、分层、均匀。逐层回填、压实,每层高度不应超 过50cm,压实度应大于90%。 3回填层到泵站井筒壁30cm附近,应采用人工分层夯实,严禁 使用大型碾压机、夯土机等设备。 4泵站底部安装和灌浆结束后应立即回填,防止泵站上浮及倾倒 5泵站回填结束之前严禁通水。
6玻璃钢材质不可强行牵拉挤压。 5.1.5泵站系统各部分调试检验完成后,应按《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6玻璃钢材质不可强行牵拉挤压。 泵站系统各部分调试检验完成后,应按《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 及验收规范》GB50141进行工程峻工验收
7.1.1泵站运行和维护应满足泵站操作管理手册的要求,并同时满足 国家和地方泵站运行维护规程的相关规定。 7.1.2应每年对水泵、格栅、阀门、控制柜等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 泵站整体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7.1.3无人值守的泵站,应定期进行泵站巡视。 7.1.4泵站配套提蓝式格栅,应根据进水水质的实际情况,每天观察 并定期进行提升和清理,提升次数每周不少于一次。 7.1.5泵站配套水泵每2000~3000小时应更换润滑油,并根据情况更 换O型圈和机械密封等易损件。 7.1.6泵站配套粉碎式格栅每5000小时应更换润滑油,并根据磨损情 况更换粉碎式格栅的刀片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 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止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执行”。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 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8《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 9《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 10《离心泵技术条件(I1类)》GB/T5656 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21238 12《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 13《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GB/T9112 14《玻璃钢化工设备设计规定》HG/T20696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 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8《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 9《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 10《离心泵技术条件(I1类)》GB/T5656 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21238 12《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 13《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GB/T9112 14《玻璃钢化工设备设计规定》HG/T20696
1总则.. 3基本规定.. 4泵站工程设计. 26 4.1一般规定.. 4.2工艺设计. 4.3结构设计.. 31 5预制泵站.. 33 5.1筒体、顶盖和底板 33 5.3附属设施 33 6施工和验收. 6.1施工和验收. 36 7运行和维护 7.1运行和维护.
1.0.2规定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一体化预制泵站采用全地下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工期短等 特点。近年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泵站工程中多有应用且优势明显
1.0.2规定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一体化预制泵站采用全地下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工期短等 特点。近年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泵站工程中多有应用且优势明显
5.0.1关于一体化预制录站基本形式的规定。 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水泵采用湿式安装,将水泵间和进水井集 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可带井筒内部维修平台和地 面控制面板,同时地面可配套隔热维修间,该类型泵站操作和维护简 单。 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水泵采用干式安装,由一个独立干区构成 或者将干区、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当干区、湿区集成在同一个 并筒时,可采用弧形玻璃钢板将井筒分为进水井和水泵间两个部分 水泵间利用维修平台将其分为上部维修间和下部干式水泵间。 对于复杂的泵站系统,可采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湿式或干式一体 化预制泵站串联或并联组成,适用于分期扩建,布置灵活,适用于各 种应用领域。 3.0.2关于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组成的规定。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泵站 主体应在工厂内预制,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工厂测试,提高系统可 靠性。 3.0.4关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规定。 若环境温度超过40℃,应对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控制柜采取散热 借施,防止电气元件和电机过热。对于环境相对湿度大于90%的环境 采取措施防止电气元件和电机受潮无法工作。若泵站安装最低温度 低于零度,应在泵站井筒冰冻线以上部位加装保温措施
4.1.1关于泵站形式选择原则的规定。 对于占地位置索张的排水泵站,宜选择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对 于地面不允许有地面设备和构筑物的泵站,宜选择干式一体化预制泵 站。对于有较高防盗要求的排水泵站,宜选择带维修间的湿式一体化 预制泵站。对于流量较大或系统较复杂的泵站,可采用上述两种基本 形式的串联或并联组合。 4.1.2关于泵站规模设置的规定。 由于一体化预制泵站安装简便、快速,近期工程可根据近期规模 进行配置,并预留远期接口。远期流量增加后,远期工程可通过预留 接口连接泵站。 4.1.4关于一体化预制泵站基础设计的规定。 由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规模、工程所处的环境及地质条件等因素 会决定泵站基础适应性的不同,因此应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 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基础的专项设计或复核。 4.1.6关于设置于车行道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规定。 位于车行道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必须在任何车辆荷重下,包括在 道路碾压机荷重下,确保并盖基座牢固安全,同时应具有良好的稳定
4.1.1关于泵站形式选择原则的规定
4.1.2关于泵站规模设置的规定。
4.1.4关于一体化预制泵站基础设计的规定,
由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规模、工程所处的环境及地质条件等因素 会决定泵站基础适应性的不同,因此应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 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基础的专项设计或复核。
位于车行道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必须在任何车辆荷重下,包括在 道路碾压机荷重下,确保并盖基座牢固安全,同时应具有良好的稳定 性。
4.2.2规定了泵站水泵选型的技术要
水泵选型应方便水泵检修和运行维护,并减少对供电电网的冲击 4.2.4关于泵站格栅选型的规定。 提篮式格栅过栅水头损失不宜大于0.5m,格栅过水面积应不小 于进水管截面积,格栅的栅格间距应根据水泵的通径和进水杂质的尺 寸综合确定。粉碎式格栅过栅损失不宜大于0.5m,粉碎式格栅宜采 用统一的格栅型号,配套粉碎式格栅维修格栅的泵站,可不设备用粉 碎式格栅。湿式安装的粉碎式格栅应配套防护等级IP68的潜水电机 4.2.7关于排水泵站有效容积计算方法的规定。 排水泵站集水池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之间体积为泵站的有效 容积。当泵站有效容积过小,会导致电机频繁启停而过载;当有效容 积过大,水泵运行周期过长,增加了沉淀和堵塞的风险。因此合理确 定泵站有效容积是池型优化设计的关键。 在我国现行的泵站设计相关规范中,规定“污水泵站集水池的有 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当水泵机组为自 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雨水(合流污水)集水 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这些规定是为了 保护较大功率的常规水泵的电机。但随着水泵性能不断提高,对于 体化预制泵站,考虑到其集成度高、占地小的特点,需尽量减少集水 池的容积,因此,采用自控水平高(包括远程控制、水泵自动轮值 定期泵站排空和水泵防卡滞等功能)的水泵控制系统,配备启停次数
4.2.4关于泵站格栅选型的规定
4.2.7关于排水泵站有效容积计算方法的规定。
图2潜水泵最小运行周期和流量的关系
图2潜水泵最小运行周期和流量的关系
由图2可知,当Qww/Qp=0.5时,Tp=T,,此时启停次数达到 最大值,周期最短。代入下式,得:
Tmin = T, + T.
(1)代入(7),就得到公式4.2.7。
将(1)代人(7),就得到公式4.2.7。 式中: T——潜水泵运行周期(h); Tmin—潜水泵最小运行周期(h);; Ts—— 潜水泵待机时间(h); Tp——潜水泵运行时间(h); Qww—泵站入流流量(m3/h)。 以设计流量为0.05m3/s的泵站为例,按照传统的设计理念,在不 考虑混凝土的建造误差等因素的前提下,泵站设计容积应不小于9m 当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时,设计容积降低为2.7m3,节地效果显著。 此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3.1.6集水池第 4条集水池有效容积中规定:在液位控制水泵自动开停的泵站,可以 用集水池的来水和每台水泵抽水之间的规律推算出有效容积的基本 公式为:
Vmin=TminQ/4
式中Vmin 集水池最小有效容积(m); Tmin—水泵最小工作周期(s); Q水泵流量(m3/s)。 因此,水泵的最小有效容积与水泵的出水量和允许的最小工作周 期成正比。只有单台泵工作时,所选水泵的流量为来水量的两倍,则 泵的工作周期最短。其中Tmin=1/Zmax,上述公式(8)与公式4.2.7是 致的。
4.2.8关于泵站竖向高程设计的规定
集水池最高水位设置不得使管道上游地面冒水,集水池最低水位 设置应防止水泵吸入空气。
4.2.9对泵站底板设计的规定。
泵站底板的形状应根据泵站基坑支护形式和泵站安装的要求确 定。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多井筒泵站和泵站前后端构筑物包括格 栅井、阀门井距离较近时,宜采用同一个底板
4.3.2关于泵站并筒结构和强度的基本规定。应满足标准《玻璃钢化 工设备设计规定》HG/T20696的相关要求,
4.3.3关于泵站井简结构的外部材质应力和荷载计算方法的规定
泵站并筒结构的外壁材质必须能承受地下水压和土压的作用而 不破坏和变形。泵站外壁材质的应力计算应按照国家标准《给水排水 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的相关计算方法,假设地下水 水位直至地面,主动土压力系数取1/3,回填土的重量密度取18kN/m 时,计算可简化为外压力作用于泵站的外侧面,大小等效于水压的 1.6倍。 4.3.4对于安装大型水泵的泵站,如底座重量达不到要求,应采取底 部灌浆及植筋等措施增加底座重量及基础牢固度,防止水泵固定连接
部灌浆及植筋等措施增加底座重量及基础牢固度,防止水泵固定连接 处产生震动及共振,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防震构件包括防震垫、防
4.3.5关于泵站抗浮计算的规定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或在可能会降暴雨的区域,存在泵站上 浮的风险。根据泵站的直径和深度,设计适合尺寸的混凝土底板抗浮 基于抗浮计算,井筒可抵抗地下水的浮力而不会上浮。 抗浮计算应按照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的相关计算方法,Ks按照《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 规范》GB50069中的相关规定取值1.05。 在缺乏地下水水位资料时,可认为地下水水位直至地面。泵站自 身重量和土的侧壁摩擦力作为安全余量考虑不计入总重力。
4.3.6关于泵站地基承载力的规定。
如果泵站地基不能达到承载力要求,必须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 施,如换土、混凝土硬化处理或打桩等达到地基承载力要求后才能安 装泵站。
5.1.2关于泵站顶盖结构和功能的规定。 泵站盖应留有设备维修孔和泵站盖板,设备检修孔的尺寸、个 数和位置应根据提升的泵站设备确定。检修孔上设泵站盖板,盖板上 安装气动弹簧的强度应根据盖板的重量和尺寸以及盖板和顶盖的支 撑位置确定,要保证一个操作人员即可顺利开启,同时应采用机械限 应装置将顶盖在开后后固定在一个开后度,不会自动闭合,防正应力 超过气动弹簧允许应力或气动弹簧发生故障,保证下并人员的安全 5.1.4关于湿井泵站底座的规定。 显并泵站底座内侧泵坑的形状设计宜采用计算机进行流体动力 学模拟优化(CFD),当潜污泵停止运行时,底部只允许少量的污水 停留在泵坑,当泵再次启动时,泵坑附近的大流速可达到自清洁的效 里
5.1.2关于泵站顶盖结构和功能的规
业泵站低座内测泵抗的形状设计直采用计算机进行流体动入 学模拟优化(CFD),当潜污泵停止运行时,底部只允许少量的污水 亭留在泵坑,当泵再次启动时,泵坑附近的大流速可达到自清洁的效 果。
5.3.1关于泵站提升装置的规定。
潜水自耦安装的水泵和格栅,应配套导杆、提升链等提升装置 提升装置宜采用不锈钢304及以上材料。对于配套干式安装水泵的泵 站,可不配套提升装置,但泵站操作平台和检修孔开孔尺寸应保证泵 站外提升设备能顺利提升设备。
5.3.2关于操作平台材质的规定。
根据泵站环境和泵送介质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防腐 的要求。操作平台应进行必要的承载力测试,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将单 台水泵放在操作平台时,操作平台不产生瞬时的应力破坏,保证站立 在操作平台上维修服务人员的安全,并满足防腐和维修要求。
关于静压式液位传感器安装和保护
为保证传感器能止常工作,凸出钢管部分不宜过长环保标准,否则容易被 水泵吸入造成损坏
液位传感器电缆应固定好,防止电缆松脱造成传感器损坏。液位 专感器电缆应带有接地屏蔽线,安装时接到指定接地点以保证良好的 抗干扰性。
5.3.8关于除臭装置的设置规定
5.3.8关于除臭装置的设置规定。 配套一体化泵站的除臭装置,宜选择可室外安装、结构紧凑、占 地小的装置,如植物提取液除臭装置和离子除臭装置等。 5.3.9关于配备移动式硫化氢(H2S)检测仪的规定。 全地理式一体化预制泵站自然通风效果较差,筒体内气体浓度较 高,为防止硫化氢(H2S)检测仪表因长期放置在高腐蚀性的环境而 损坏,应配备移动式硫化氢(H2S)检测仪表,下并作业时应打开泵 站检修盖板,采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经气体检测 仪检测满足以下要求方可下作业:
下井(池)作业气体安全指标表
铁路标准5.3.10关于导流板的设置规定。
采用导流板可消除入流势能,均匀配水,防止涡流。导流板应根 据项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设计。可采用计算机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 (CFD)来确定导流板的形式。
导流板的强度必须经过有限元分析(FEA)校核,防止疲劳破坏。 有限元结构分析(FEA)是对于结构力学分析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 代计算方法,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的物理系统(几何和荷载工 况)进行模拟。还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 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需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5.3.17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 南部多为受灾区。应充分考虑控制柜的抗风荷载性能
....- 相关专题: 预制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