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电子版)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3.0.1建筑施工中凡涉及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 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的: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 方案中制定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0.2高处作业施工前,应按类别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机
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评定标准,并应做验收记录。验收可分层 或分阶段进行。
应记录。应对初次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3.0.4应根据要求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 部位,夜间应设红灯警示。高处作业施工前,应检查高处作业的 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设备,确认其完好后,方可 进行施卫
3.0.5,高处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高 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应的安全防 品、用具
3.0.6对施工作业现场可能坠落的物料,应及时拆除或采
定措施。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 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 具,应随时清理干净;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运 走,不得随意放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料时不得抛掷,
3.0.8在雨、霜、雾、雪等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
防冻和防雷措施,并应及时清除作业面上的水、冰、雪、霜。 当遇有6级及以上强风、浓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不得进
行露大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雨雪大气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 施进行检查,当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时,应立 即修理完善,维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3.0.9对需临时拆除或变动的安全防护设施,应采取可靠措施 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防护栏杆的设置与搭设; 2 3 4 防护棚的搭设; 5 安全网的设置; 6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所用的材料、配件 的规格; 7设施的节点构造,材料配件的规格、材质及其与建筑物 的固定、连接状况。 3.0.11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 2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材料和设备产品合格证明; 预埋件隐蔽验收记录; 5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 3.0.12应有专人对各类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发 现隐惠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3.0.13安全防护设施宜采用定型化、工具化设施,防护栏应为
黑黄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应为黄或红色标示
置的停层平台两侧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应采用密目 4.1.5X停层平台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的楼层防护门,并 应设置防外开装置。井架物料提升机通道中间,应分别设置隔离 设施
4.2.1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mm时,应采取封堵措施: 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 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 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2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25mm~500mm时,应采用承 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
盖极移位; 3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mm~1500mm时,应采用 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4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 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 网封闭。 4.2.2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1.5m,防护门 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应设置挡脚板。 4.2.3在电梯施工前,电梯井道内应每隔2层且不大于10m加 设一道安全平网。电梯井内的施工层上部,应设置隔离防护 设施。 4.2.4洞口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1kN的集中荷载和不小于 2kN/m的均布荷载,有特殊要求的盖板应另行设计。 4.2.5墙面等处落地的竖向洞口、窗台高度低于800mm的竖 向洞口及框架结构在浇筑完混凝土未砌筑墙体时的洞口,应按临 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 4.3防护栏杆
4.2.3在电梯施工前,电梯井道内应每隔 2 层且不大于10
4.3.1X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挡脚板组成,防 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 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 2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 不应大于600mm; 3 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 4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3.2 防护栏杆立杆底端应固定牢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在土体上固定时,应采用预理或打入方式固定: 2当在混凝土楼面、地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应将预埋 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3当在砌体上固定时,应预先砌入相应规格含有预理件的 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混凝土块,预埋件应与立杆连接牢固。 4.3.3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钢管作为防护栏杆杆件时,横杆及栏杆立杆应采 用脚手钢管,并应采用扣件、焊接、定型套管等方式进行连接 固定; 2当采用其他材料作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用与钢管材质 强度相当的材料,并应采用螺栓、销轴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固定
4.3.3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4.3.3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4.3.4防护栏杆的立杆和横
护栏杆在上下横杆和立杆任何部位处,均能承受任何方向1k 的外力作用。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物件碰撞等可能 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立杆间距
4.3.6防护栏杆的设计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5.1.1登高作业应借助施工通道、梯子及其他攀登设施和用具
5.1.2攀登作业设施和用具应牢固可靠;当采用梯子攀爬作用 时,踏面荷载不应大于1.1kN;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时,应按 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设计。 5.1.3同一梯子上不得两人同时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作业 时,应有专人监护或设置围栏。脚手架操作层上严禁架设梯子 作业。 5.1.4便携式梯子宜采用金属材料或木材制作,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和《便携式木梯 安全要求》GB7059的规定。 5.1.5使用单梯时梯面应与水平面成75°夹角,踏步不得缺失 梯格间距宜为300mm,不得垫高使用。> 5.1.6X折梯张开到工作位置的倾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便携 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和《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GB 7059的规定,并应有整体的金属撑杆或可靠的锁定装置。 5.1.7固定式直梯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的规定;梯子净宽应为400mm~600mm,固定直梯的支 撑应采用不小于L70×6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应牢固。直梯顶端 的踏步应与攀登面齐平,并应加设1.1m~1.5m高的扶手。 5.1.8使用固定式直梯攀登作业时,当攀登高度超过3m时 宜加设护笼;当攀登高度超过8m时,应设置梯间平台。 5.1.9钢结构安装时,应使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攀登作业 坠落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操作平台
时,应有专人监护或设置围栏。脚手架操作层上严禁架设梯子 作业。
5.1.4便携式梯子宜采用金属材料或木材制作,并应符合 国家标准《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和《便携式 安全要求》GB7059的规定。
5.1.5使用单梯时梯面应与水平面成75夹角,踏步不得年 梯格间距宜为300mm,不得垫高使用。> 5.1.6X折梯张开到工作位置的倾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和《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 7059的规定,并应有整体的金属撑杆或可靠的锁定装置
5.1.7固定式直梯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应符合现行国
隹《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I 4053.1的规定:梯子净宽应为400mm~600mm,固定直梯的支 掌应采用不小于L70×6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应牢固。直梯顶端 的踏步应与攀登顶面齐平,并应加设1.1m~1.5m高的扶手。 5.1.8使用固定式直梯攀登作业时,当樊登高度超过3m时
坠落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操作平台。
5.1.10当安装屋架时,应在屋脊处设置扶梯。扶梯踏步间距不 应大于400mm。屋架杆件安装时搭设的操作平台,应设置防护 栏杆或使用作业人员拴挂安全带的安全绳, 5.1.11深基坑施工应设置扶梯、人坑踏步及专用载人设备或斜 道等设施。采用斜道时,应加设间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条等 防滑措施。作业人员严禁沿坑壁、支撑或乘运土工具上下。
5.2.1悬空作业的立足处的设置应牢固,并应配置登高和 落装置和设施
1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地面组装,安全设施应一并设置 2吊装钢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构件前,应在构件 上预先设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点等安全设施;人 3在高空安装大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或单独的大中 型预制构件时,应站在作业平台上操作;入 4钢结构安装施工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 侧应设置防护栏杆;当利用钢梁作为水平通道时,应在钢梁一侧 设置连续的安全绳,安全绳宜采用钢丝绳; 5/钢结构、管道等安装施工的安全防护宜采用工具化、定 型化设施
5.2.3严禁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及管道上进行作业或
5.2.4当利用吊车梁等构件作为水平通道时,临空面
没置连续的栏杆等防护措施。当安全绳为钢索时,钢索的一端应 来用花篮螺栓收紧;当安全绳为钢丝绳时,钢丝绳的自然下垂度 不应大于绳长的1/20,并不应大于100mm
5.2.5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和拆卸的悬空作业,应符合
1模板支撑的搭设和拆卸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在上下 同一垂直面上同时装拆模板;
2任率洛准面m以上高 结构的模板时,应设置操作平台: 3在进行高处拆模作业时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5.2.6绑扎钢筋和预应力张拉的悬空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不得沿钢筋骨架攀登或站在骨架 上作业; 2在坠落基准面2m及以上高处绑扎柱钢筋和进行预应力 张拉时,应搭设操作平台。 5.2.7混凝土浇筑与结构施工的悬空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高度2m及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 架或操作平台; 2悬挑的混凝土梁和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 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5.2.8屋面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作业,当兀外脚手架时,应在 屋檐边设置不低于1.5m高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 2在轻质型材等屋面上作业,应搭设临时走道板,不得在 轻质型材上行走;安装轻质型材板前,应采取在梁下支设安全平 网或搭设脚手架等安全防护措施,
.2.8屋面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
5.2.9外墙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门窗作业时,应有防坠落措施,操作人员在无安全防折 错施时,不得站立在槿子、阳台栏板上作业; 2高处作业不得使用座板式单人吊具,不得使用自制吊篮
6.2.1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宜大于10m,高度不宜大于5m 高宽比不应大于2:1,施工荷载不应大于1.5kN/m。 6.2.2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立柱底 端离地面不得大于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 闸等制动措施。
6.2.3移动式行走轮承载力不应小于5kN,制动力矩不应小于
6.2.4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6.2.4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6.2.5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移动式升降工
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GB25849和《移动式 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GB/T27548的 要求。 6.2.6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结构设计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 机定
.3.1落地式操作平台架体构造
.3.落地式操作平合架体构造应待合下列规定: 1操作平台高度不应大于15m,高宽比不应大于3:1; 2施工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应大于2.0kN/m;当接料平台 的施工荷载大于2.0kN/㎡时,应进行专项设计; 3操作平台应与建筑物进行刚性连接或加设防倾措施,不 4用脚手架搭设操作平台时,其立杆间距和步距等结构要 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脚手架规范的规定;应在立杆下部设置底 座或垫板、纵向与横向扫地杆,并应在外立面设置剪刀撑或 斜撑; 5X操作平台应从底层第一步水平杆起逐层设置连墙件,且 连墙件间隔不应大于4m:并应设置水平剪刀撑。连墙件应为口 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件,并应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 6.3.2落地式操作平台搭设材料及搭设技术要求、允许偏差应 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脚手架标准的规定。 6.3.3落地式操作平台应按国家现行相关脚手架标准的规定计 算受弯构件强度、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立杆稳定性、连墙杆件 强度与稳定性及连接强度、立杆地基承载力等。 6.3.4落地式操作平台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 两步。
时作业,连墙件应随施工进度逐层拆除
6.3.6落地式操作平台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平台的钢管和扣件应有产品合格证; 2搭设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搭设中应随施工进度按 结构层对操作平台进行检查验收; 3遇6级以上大风、雷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及停用超过1 个月,恢复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6.4.1悬挑式操作平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与前后两道斜拉钢丝绳连接,每一道钢丝绳应能承载该侧所有 荷载。 6.4.4X采用支承方式的悬挑式操作平台,应在钢平台下方设置 不少于两道斜撑,斜撑的一端应支承在钢平台主结构钢梁下,另 一端应支承在建筑物主体结构。 6.4.5采用悬臂梁式的操作平台,应采用型钢制作悬挑梁或悬 挑架,不得使用钢管,其节点应采用螺栓或焊接的刚性节点 当平台板上的主梁采用与主体结构预理埋件焊接时,预理件、焊缝 均应经设计计算,建筑主体结构应同时满足强度要求 6.4.6悬挑式操作平台应设置4个吊环,吊运时应使用卡环: 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吊环应按通用吊环或起重吊环设计, 并应满足强度要求。
应与前后两道斜拉钢丝绳连接,每一道钢丝绳应能承载该侧 荷载。 6.4.4X采用支承方式的悬挑式操作平台,应在钢平台下方 不少于两道斜撑,斜撑的一端应支承在钢平台主结构钢梁下 端应支承在建筑物主体结构
6.4.5采用悬臂梁式的操作平台,应采用型钢制作悬
5.4.5采用悬臂梁式的操作平台,应采用型钢制作悬挑梁或悬 兆架,不得使用钢管,其节点应采用螺栓或焊接的刚性节点 当平台板上的主梁采用与主体结构预理件焊接时,预埋件、焊缝 均应经设计计算,建筑主体结构应同时满足强度要求,
连接,钢丝绳夹数量应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且不得少于4个
建筑物锐角、利口周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 6.4.8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外侧应略高于内侧;外侧应安装防护 栏杆并应设置防护挡板全封闭, 6.4.9人员不得在悬挑式操作平台吊运、安装时上下。 6.4.10悬挑式操作平台的结构设计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 的规定。
6.4.8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外侧应略高于内侧;外侧应安装防护
7.1.1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半径 之外,高空作业坠落半径应按表7.1.1确定。安全防护棚和警戒 隔离区范围的设置应视上层作业高度确定,并应大于坠落半径,
7.1.1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半径
表 7.1.1<坠落半径
7.1.2交文作业时,坠落半径内应设置安全防护棚或安全防护 网等安全隔离措施。当尚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设置警戒隔 离区,人员严禁进人隔离区。 7.1.3处于起重机臂架回转范围内的通道,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7.1.4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7.1.5不得在安全防护棚棚顶堆放物料。 7.1.6当采用脚手架搭设安全防护棚架构时,应符合国家现行 相关脚手架标准的规定。 7.1.7对不搭设脚手架和设置安全防护棚时的交叉作业,应设 置安全防护网,当在多层、高层建筑外立面施工时,应在二层及 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防护网,同时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 的安全防护网。
7.2.1安全防护棚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安全防护棚为非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不 应小于3m;当安全防护棚为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 不应小于4m。 2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 层安全防护棚。两层防护的间距不应小700mm,安全防护棚 的高度不应小于4m。 3当安全防护棚的顶棚采用竹爸或木质板搭设时,应采用 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当采用木质板或与其等强度 的其他材料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 50mm。防护棚的长度应根据建筑物高度与可能坠落半径确定。
1安全防护网搭设时,应每隔3m设一根支撑杆,支撑杆 水平夹角不宜小于45°; 2当在楼层设支撑杆时,应预埋钢筋环或在结构内外侧各 设一道横杆; 3安全防护网应外高里低,网与网之间应拼接严密
8.1.1建筑施工安全网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K
1安全网材质、规格、物理性能、 、耐火性、阻燃性应满足 现行国家标准《安全网》GB5725的规定; 2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密度应为10cm×10cm面积上大 于或等于2000目。 8.1.2采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8.1.3密目式安全立网使用前,应检查产品分类标记、产品合 格证、网目数及网体重量,确认合格方可使用。 /8.2安全网搭设 8.2.1安全网搭设应绑扎牢固、网间严密。安全网的支撑架应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8.2.2X密目式安全立网搭设时,每个开眼环扣应穿入系绳,系 绳应绑扎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450mm。相邻密目网间应 紧密结合或重叠。 8.2.3当立网用于龙门架、物料提升架及井架的封闭防护时 四周边绳应与支撑架贴紧,边绳的断裂张力不得小于3kN,系 绳应绑在支撑架上,间距不得大于750mm。 8.2.4用于电梯井、钢结构和框架结构及构筑物封闭防护的平 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网每个系结点上的边绳应与支撑架靠紧,边绳的断裂张 力不得小于7kN,系绳沿网边应均匀分布,简距不得大于750mm; 2电梯井内平网网体与井壁的空隙不得大于25mm,安全 网拉结应牢固。
8.1.2采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Fbk L kL Mk X4V7 8
式中: Mk 上横杆的最大弯矩标准值(N·mm) Fb———上横杆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N); Lo一上横杆计算长度(mm); lk一×上横杆承受的均布荷载标准值(N/mm)。 2抗弯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bk13 5qkl4 <[ 48EI 384EI
A.0.3防护栏杆立杆的计算,应采用外力为水平荷载,作用于 杆件顶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矩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Mk 立杆承受的最大弯矩标准值(N·mm): 用 Fk立杆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N); h一一立杆高度(mm)。 2抗弯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ΛoM, 01 Wzm 名城 M, = ZYQMk
式中:M立杆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即弯矩基本组合值 (N · mm) ; W 立杆的净截面抵抗矩(mm3): Mk; 按第个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立杆弯矩效应值 (N : mm)。 3 挠度应按下式计算:
3挠度应按下式计算:
Fzkh3 Ikh 3EI 8EI
附录B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设计计算入
B.0.1移动式操作平台(图B.0.1)的次梁的恒荷载(永久荷 载)中的自重,钢管应以0.04kN/m计,铺板应以0.22kN/m 计;施工荷载(可变荷载)应以1kN/m^计算,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图B.0.1移动式操作平台示意(单位:mm) 1一木楔:2一竹简或木板:3一梯子:4一带锁脚轮:5一活动防护绳:6一挡脚板
1次梁承受的可变荷载为均布荷载时,应按下式计算最大 弯矩设计值:
M。 = 言, L3。 + Y 言e, L
式中:M 次梁最大弯矩设计值(N·mm); qch 次梁上等效均布恒荷载标准值(N/mm); qek 次梁上等效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N/mm); Ye 恒荷载分项系数
YQ一 一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Loc一次梁的计算跨度(mm)。 2次梁承受的可变荷载为集中荷载时,应按下式计算最大 弯矩设计值:
式中:62 立杆的受压应力(N/mm);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An立杆净截面面积(mm); f2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2立杆尚应按下式计算其稳定性
式中: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A一立杆毛截面面积(mm)。
附录C悬挑式操作平台的设计计算X
C.0.2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平台板下次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1恒荷载(永久荷载)中的自重,当采用槽钢「10时应以 ).1kN/m计,铺板应以0.4kN/m计;施工可变荷载应采用 15kN集中荷载或2.0kN/m均布荷载饮用水标准,并应按依本规范附录F
1外侧主梁和钢丝绳吊点应作承载计算,并应按本规 录B公式(B.0.2)计算外侧主梁弯矩值。当主梁采用120 时,自重应以0.26kN/m计。当次梁带悬臂时,应按下列
计算次梁传递于主梁的荷载:
C.0.4钢丝绳验算应符合下列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取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乘以 换算系数(N); [K]一吊索用钢丝绳的规范规定安全系数,取值为10。 C.0.5下支承斜撑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N 斜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A 斜撑毛截面面积(mm): f3 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V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5第1部分:钢直梯》 GB 4053. 1 5《安全网》GB5725 6《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GB7059 7《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 8《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 设计计算、 安全要求和测试方 法》GB 25849× 9《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 服务质量标准,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
....- 电子标准
- 相关专题: 高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