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212-2020 水工预应力锚固技术规范.pdf

  • SLT 212-2020 水工预应力锚固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1-24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预应力锚索张拉作业前,为使锚索中各股钢丝或钢绞线受力 均勾,所进行的初期张拉作业。

    2.0.19压力分散型锚索

    在同一束压力型锚索中,钢绞线划分为若干组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范本,并分别在其 端部设置承载体,锚索张拉时,压应力分散于锚固段中不同位量 的预应力锚索。

    在同一束锚索中,锚固段由若干组拉力型和压力型锚索单元 组成的预应力锚索,

    2. 0. 21 回缩量

    锚索锁定时,自由段钢丝或钢绞统

    3.1.1预应力锚固设计时应具备下列基本资料: 1 建筑物级别及工程布置图。 2 水工建筑物的基本参数、荷载组合和运行特性。 3 锚固区域地形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4 被锚固水工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结果。 施工条件。 6 锚固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 3.1.2 岩(土)锚固工程锚固设计时应具备下列地质资料: 1 锚固工程部位的地质平面图、剖面图。 2 锚固区岩(土)体的范围和边界条件。 3岩体质量、主要构造的产状、各种结构面的组合关系、 地应力及地下水资料。 4锚固工程部位涉及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 可能引起岩(土)体失稳的结构面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等资料。 被锚固区域环境水的化学性质。 6 被锚固土体的化学分析结果。 7 重要部位的锚固工程经原位试验获取的力学试验资料。 3.1.3 水工建筑物锚固工程锚固设计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1 水工建筑物稳定分析资料。 2 水工建筑物内部应力分析资料。 结构布置及几何尺寸。 4 强度等级。 5 运行要求。 6 原位试验获取的力学试验资料。 3.1.4 锚固施工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1锚索(杆)所用各种材料的性能指标、产品合格证及各 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2各种进场材料的检测报告。 3施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及质量标准 文件。 4锚索(杆)受力性能试验方案。

    3.2锚固设计的基本要求

    3.2.14 锚固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选择锚索(杆)类型。 确定锚固范围、布置方式和锚固深度。 选定锚固方式。 根据设计所需的总锚固力,确定预应力锚索(杆)数量、 设计张拉力。 确定索(杆)结构型式及各项参数。 6 绘制工程锚固设计布置图和结构图,并编制技术要求。 7 提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锚固段处理措施。 提出锚固工程监测项目、布置及技术要求。 9对环境水及锚固区岩(土)体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对 预应力锚索(杆)的腐蚀等级。 3.2.2锚固范围、深度和锚固力应根据岩体软弱结构面的位置、 产状和力学性质,或结构物的受力状况等,按稳定或变形应力分 析结果确定。 3.2.3预应力锚索(杆)的设计锚固力、设计张拉力,应根据 下列因素确定: 1保证被锚固结构物安全运行需要的总锚固力。 2岩(土)体流变或混凝土徐变及钢材松弛可能产生的应 力损失。 3锚固介质和胶结材料的力学指标。 4预应力锚索(杆)材料的力学指标。

    5锚固后岩(土)体或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形。 6锚具的类型、张拉设备出力和施工场地条件。 3.2.4边坡、地下洞室和基础锚固所采用的预应力锚索,其长 度应按潜在破坏面的位置和岩性、岩(土)体构造及在稳定介质 中的锚固段长度等条件确定。

    度应按潜在破坏面的位置和岩性、岩(土)体构造及在稳定介质 中的锚固段长度等条件确定。 3.2.5水工建筑物加固采用的预应力锚索(杆),其长度应根据 结构物尺寸和稳定、应力分析结果确定。 3.2.6岩(土)体锚固中的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提供均匀的锚固力。根据锚索 (杆)的数量、施工条件、工艺要求,选用方形、梅花形、矩形 或菱形布置。 2预应力锚索(杆)的轴线方向,宜按最优锚固角并结合 锚固区域的地形及施工条件计算确定。 3当采用群锚时,相邻预应力锚索(杆)的锚固段宜错开 布置,必要时可调整锚索角度。 3.2.7水工建筑物中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闸墩中的预应力锚索,应根据闸墩的结构型式、锚块型 式、闸墩的应力分布和施工条件,经综合比较确定。 2混凝土预应力衬砌中的环形锚索,应根据应力分析结果、 锚索体材料和施工条件确定。 3混凝土坝体和坝基、闸室、消力池(塘)及挡墙等水工 建筑物中的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结果 并按相关规范要求确定。 3.2.8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被锚固介质和环境水的化学性质 等,对永久性预应力锚索进行防腐、防锈保护设计。 3.2.9对于重要工程或工程的重要部位,采用预应力锚索(杆) 加固时,应进行锚索(杆)试验,确定张拉力及可能产生的预应 力损失,还应测定被锚固介质产生的变形等,并复核设计参数的 合理性。

    3.2.6岩(土)体锚固中的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符合下交

    1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提供均匀的锚固力。根据锚索 (杆)的数量、施工条件、工艺要求,选用方形、梅花形、矩形 或菱形布置。 2预应力锚索(杆)的轴线方向,宜按最优锚固角并结合 锚固区域的地形及施工条件计算确定。 3当采用群锚时,相邻预应力锚索(杆)的锚固段宜错开 布置,必要时可调整错索角度

    3.2.7水工建筑物中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符合下列规

    1闸墩中的预应力锚索,应根据闸墩的结构型式、锚块型 式、闸墩的应力分布和施工条件,经综合比较确定。 2混凝土预应力衬砌中的环形锚索,应根据应力分析结果 锚索体材料和施工条件确定。 3混凝土坝体和坝基、闸室、消力池(塘)及挡墙等水工 建筑物中的预应力锚索(杆)布置,应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结果 并按相关规范要求确定。

    3.2.8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被锚固介质和环境水的化学性

    里安位, 米用预应力镭系(杆 加固时,应进行锚索(杆)试验,确定张拉力及可能产生的预应 力损失,还应测定被锚固介质产生的变形等,并复核设计参数的 合理性。

    3.2.10对可能发生倾倒破坏的边坡、大型地下洞室、挡墙中布 置的锚索(杆),可不实行超张拉,其张拉荷载应由设计确定

    3.3锚固施工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相关标准,对锚固区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复核设 计提供的地质条件,若有变化,应进行补充勘探。 2应根据技术标准、设计要求、锚固对象及施工部位地形、 地质、作业条件,制定施工工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 导书。 3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质地段或结构进行预应力锚固性能 试验,根据试验成果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试验锚索的数量 不宜少于3根,每根试验锚索应安装测力计并进行长期监测。 4应做好锚索布置区域的防水、排水设计与施工。 5应制定锚固区域环境保护、锚索安全施工、文明作业专 项施工方案。

    3.3.2预应力锚索(杆)施工工序宜按造孔、清孔、锚墩制作 编索、下索、锚固段注浆、张拉锁定、自由段注浆、封锚等工序 顺序施工。

    3.3.2预应力锚索(杆)施工工序宜按造孔、清孔、锚墩制作

    3.3.3布置在高陡边坡及地下洞室高边墙的预应力锚索(杆)应

    按开挖程序自上而下安装,同级边坡或梯段开挖完成后,宜适时 施工该级边坡或梯段的锚索(杆),开挖施工应按SL378的要求 实施。当需调整施工程序时,应根据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专门论证 3.3.4同一锚固区,宜采用同一品种、型号、规格和同一生产

    3.3.4同一锚固区,宜采用同一品种、型号、规格和同一生产 工艺生产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锚具。更换材料品种、规格和 型号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3.3.5当预应力锚索在台架上施工时,应对工作台架进行专7

    封孔注浆前,对有粘结预应力锚索应根据观测锚索锁定 出数传的恋业一强广目

    3.3.6封孔注浆前,对有粘结预应力锚索应根据观测锚索

    4.1.1预应力锚索可根据工程性质、规模、锚固部位等情况选 择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或无粘结预应力 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的标准强度等级宜为1860MPa(270级) 和1960MPa(290级);预应力锚杆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 钢筋,级别不宜低于PSB785级。 4.1.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或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作为 锚索材料时,其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GB/T5223和GB/T5224 的规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作为锚杆材料时,其力学 性能应符合GB/T20065的规定。 4.1.3无粘结钢绞线外包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及防腐介质的质量、 涂敷量和聚乙烯护套厚度应符合JG/T161的规定。 4.1.4预应力锚索(杆)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担长期观测任务或有补偿张拉要求的预应力锚索,应 采用无粘结钢绞线。 2当要求预应力锚索具有一定刚度,或对于预应力锚索安

    4.1.4预应力锚索(杆)材料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担长期观测任务或有补偿张拉要求的预应力锚索,应 采用无粘结钢绞线。 2当要求预应力锚索具有一定刚度,或对于预应力锚索安 装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3当锚固区域岩体较为破碎,成孔困难时,可选用自钻式 预应力锚杆,

    1 自钻式预应力锚杆可采用厚壁无缝钢管制作。 制作自钻式预应力锚杆的材料应符合GB/T8162的 规定。 3 杆体螺纹应采用冷挤压工艺加工。 4.1.6进入施工现场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

    (捆)均应具有材质证明书和产品合格证;进场的产品应具有 家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单;无粘结钢绞线还应提供高密度聚乙 树脂和专用防腐介质材料证明书

    录检查结果。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绞线外包装应完整,报告单与生产日期一致,表面应 无油渍、锈蚀、毛刺、损伤;伸直性能良好,无散头,每股钢丝 通长无接头;涂层钢绞线的保护层无损伤。 2无粘结钢绞线的护套表面应光滑、无褶皱、无裂缝、无 漏油点及未塑化颗粒。 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自钻式预应力锚杆与连接套 管表面不应存在影响其力学性能的缺陷。 4.1.8进入施工现场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 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和自钻式预应力锚杆材料在使用 前应进行力学性能检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无粘结预应力钢 绞线检测项目应包括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预应力 混凝土用螺纹钢筋和自钻式预应力锚杆检测项目为极限抗拉强 度。检测方法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检测频次应为同品种 同型号、同厂家和同一批次,每60t为一个检测批次,不足60 应按一个检测批次取样,每批次取样数量应不少于3组。

    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和自钻式预应力锚杆材料在使用 前应进行力学性能检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无粘结预应力钢 绞线检测项目应包括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预应力 混凝土用螺纹钢筋和自钻式预应力镭杆检测项目为极限抗拉强 度。检测方法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检测频次应为同品种 同型号、同厂家和同一批次,每60t为一个检测批次,不足60 应按一个检测批次取样,每批次取样数量应不少于3组

    4.2.1与预应力锚索(杆)配套使用的锚具可分为夹片锚具、 墩头锚具、螺母锚具和压接锚具4种,锚具可根据锚索结构、产 品技术性能、张拉方式按表4.2.1选用。 4.2.2预应力锚索锚具型号及尺寸应与设计张拉力相匹配,并 选用广家制造的定型产品。制造锚具及连接器的材料应符合 GR/T14370的规定。

    4.2.3预应力锚索结构布置图中应标明锚具和连接器的规格

    表4.2.1锚具型式

    4.2.4锚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具有下列资料:

    1锚具和连接器的质量检测报告单和产品合格证。 2压力型锚索还应提供承载板和P型挤压锚产品合格证及 其抗拔性能试验资料

    GB/T14370的有关规定,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2.9连接器的力学性能指标应与锚具的力学性能指标相同

    GB/T14370的有关规定,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2.9连接器的力学性能指标应与锚具的力学性能指标木

    4.3.1预应力锚索锚固段的止浆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止浆功能 在设计注浆压力下不应漏浆,止浆装置材料应具耐磨性,下索时 与孔壁摩擦不破损。

    4.3.2隔离架和对中支架宜由厂家配套制作,外形尺寸应符合 没计要求。有粘结钢绞线锚索的隔离架和对中支架材质可采用钢 材或合成材料;无粘结钢绞线锚索的隔离架和对中支架材质宜采 用合成材料

    4.3.2隔离架和对中支架宜由厂家配套制作,外形尺寸应符

    4.3.4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各锚固单元的承压板、P型锚、U型 曹等承载体应采用厂家制造的定型产品。灌浆管、排气阀及自制 的承压板、挤压套、防护罩等材质、加工质量与尺寸应符合设计 要求。

    4.4.1锚索体注浆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 应符合GB175的有关规定,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 当环境水有腐蚀性时,应采用抗腐蚀性水泥 4.4.2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水泥,应有生产厂家出具的出厂 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水泥进厂检验应按同厂家、同品种、同 强度等级进行编号和取样。每200t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 200t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4.3注浆材料的拌和用水,水质应符合SL677的规定。

    细骨料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0mm,且级配良好。 2 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 3 细骨料中云母、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应不大

    4.4.5注浆材料中使用外加剂时,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

    品质除应符合SL677的有关规定外,水泥浆中的氯化物含量不 应大于水泥重量的 0. 02% 。

    4.6闸墩预应力锚索的穿索孔道宜采用钢管或金属波纹管; 工隧洞环形锚索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穿索孔道宜采用高密度聚 烯波纹管或金属波纹管

    4.4.6闸墩预应力锚索的穿索孔道宜采用钢管或金属波纹管;

    4.4.7预理孔套管几何尺寸应满足下列规定

    1套管内径应大于锚索体直径10mm。 2设有隔离架的锚索,套管内径应大于隔离架直径10mm, 3钢套管壁厚不应小于3mm。 4金属波纹管壁厚不应小于0.5mm,其径向变形量不应大 于内径的15%。 5高密度聚乙烯(HDPE)波纹管管壁厚不应小于3mm。 4.4.8套管宜采用缩节管连接,接头管长度不小于200mm,接 头应严密不漏浆。端部宜采用防水乳胶带封裹。

    4.5.1预应力锚索(杆)造孔设备应适应锚固区的地质和施工 场地条件,造孔设备的动力宜选用电动、液压动力源,造孔能力 和造孔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4.5.3钻具连接件的强度应满足最大扭矩的要求,连接方便、

    1 张拉设备应与锚索类型相匹配 25 张拉设备的公称张拉力应大于设计要求的超张拉力。 4.6.2与张拉设备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宜选用抗震数显压力表 其精度不应低于1.5级。当施加张拉力时,压力表示值宜为最大 量程的20%~75%。 4.6.3 预应力锚索(杆)测力计的选型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力计型号及尺寸应与锚具、张拉设备相匹配。 2 测力计最大量程不应小于锚索设计张拉力的150%。 3 测力计性能应稳定,受环境与温度影响小。 4测力计安装前,应与选用的张拉于斤顶、高压油泵和压 力表配套标定。 5应提供测力计抗偏载试验资料。

    1张拉设备应与锚索类型相匹配。 2张拉设备的公称张拉力应大于设计要求的超张拉力。 4.6.2与张拉设备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宜选用抗震数显压力表, 其精度不应低于1.5级。当施加张拉力时,压力表示值宜为最大 量程的 20 % ~75%

    1 测力计型号及尺寸应与锚具、张拉设备相匹配。 测力计最大量程不应小于锚索设计张拉力的150%。 3 测力计性能应稳定,受环境与温度影响小。 4测力计安装前,应与选用的张拉于斤顶、高压油泵和压 力表配套标定。 5应提供测力计抗偏载试验盗料

    4.7.1 注浆设备选型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制浆与注浆能力应满足锚索孔注浆速度的要求。 2 应适应浆液类型和浆液浓度。 3 应运行稳定并保持均匀连续注浆。 4.7.2注浆过程中应保持缓慢、连续、均匀供浆。注浆压力应 稳定,其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注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 范围宜小于注浆压力的20%。 4.7.3与注浆泵配套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其量程应 大于设计注浆压力的1.5倍。 4.7.4注浆泵上安装的压力表应由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校准,每 次检验的有效期为1年。 475注浆篮定平用耐压换脑体或耐压DF篇筛改系缩耐瓜

    5.1.1锚索体型式应根据锚固工程使用年限、单根预应力锚索 的设计锚固力、锚索的布置、施工条件及使用环境,经技术经济 比较确定。 5.1.2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自由段、锚头及各种连接部件的 结构设计应按等强度的原则确定。 5.1.3布置在岩(土)体中的预应力锚索长度,应根据伸入稳 定岩(土)体的深度和被加固岩(土)体的厚度确定。预应力锚 索的总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头及外露段长度之和。 5.1.4布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锚索总长度应根据混凝土 结构尺寸、锚索两端锚固锁定方式确定。 5.1.5拉力型和压力型预应力锚索中各股钢绞线长度应一致; 拉力分散型、压力分散型和拉压复合型锚索中各股钢绞线长度应 根据分散单元的数量和位置确定。 5.1.6永久性锚固工程应选用胶结式锚固段。当单根预应力锚 索的设计锚固力小于1000kN,锚固区岩石抗压强度大于 60MPa,需要迅速实现张拉的锚固工程或难以使用胶结式锚固段 时,可选择机械式锚固段。 5.1.7布置在土层、软弱岩体中的预应力锚索应采用压力分散 型、拉力分散型或拉压复合型锚索,

    5.1.1锚索体型式应根据锚固工程使用年限、单根预应力锚雾 的设计锚固力、锚索的布置、施工条件及使用环境,经技术经泛 比较确定

    拉力分散型、压力分散型和拉压复合型锚索中各股钢绞线长度应 根据分散单元的数量和位置确定

    5.1.6永久性锚固工程应选用胶结式锚固段。当单根预应力

    索的设计锚固力小于1000kN,锚固区岩石抗压强度大于 60MPa,需要迅速实现张拉的锚固工程或难以使用胶结式锚固段 时,可选择机械式锚固段。

    5.1.8当设计张拉力大于2000kN,计算锚固段长度大于10n

    5.2.1锚索体设计应包括:选择锚索体材料,确定设计锚固力 设计张拉力、锚索组装件(隔离架、对中支架、排气管、灌浆

    管、止浆环等)布置、锚索孔径及锚索体防护措施等。 5.2.2岩(土)体锚固中,锚索体采用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时, 钢材强度利用系数不宜大于0.6;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或自钻式杆材时,钢材强度利用系数不宜大于0.65。 5.2.3混凝土结构锚固中,锚索体采用预应力钢丝或预应力钢 绞线时,钢材强度利用系数不宜大于0.65;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用螺纹钢筋时,钢材强度利用系数不宜大于0.70。 5.2.4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分析,岩(土)体加固后还可能产生 较大变形时,应降低预应力钢材的强度利用系数,也可降低锚索 的锁定荷载,降低幅度可根据变形和地应力水平确定。 5.2.5沿锚索长度方向应安设隔离架。对于陡倾角方向布置的 锚索,隔离架间距不宜大于4.0m;对于缓倾角方向布置的锚 索,隔离架间距不宜大于2.0m。 5.2.6隔离架的外径应小于锚索孔直径20mm。隔离架的穿索

    锚索,隔离架间距不宜大于4.0m;对于缓倾角方向布置的钳 索,隔离架间距不宜大于2.0m。

    5.2.6隔离架的外径应小于锚索孔直径20mm。隔离架的穿索

    孔数应与该根锚索钢绞线股数一致,应保证每股钢绞线顺直。隔 离架中还应设有灌浆管和排气管的通道,

    5.2.7隔离架可采用钢材或合成材料制作,厚度不宜小

    5.2.8封孔灌浆后,锚索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应大 于20mm。

    5.2.8封孔灌浆后,锚索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应大

    L=K Pm 元DC Pm L =K 元dCin

    5.3.2锚固段长度不宜大于10m。当计算的锚固段长度大于 10m时,宜采取改善锚固段岩体质量、扩大锚固段孔径或采取 拉力分散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等措施,并对锚固段结构进行专项 设计。

    5.3.3应根据锚固工程的需要和锚固段的岩体强度、锚固

    .3.3应根据锚固工程的需要和锚固段的岩体强度、锚固段结

    及水泥砂浆胶结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5MPa,树脂胶结材 料的抗压强度不宜低于50MPa。

    钢绞线长度,应根据锚索总长度、锚固段地质条件、钻孔直径 注浆体抗压强度等因素确定,每个单元的锚固力应分别计算,各 锚固单元锚固力之和应大于单根锚索设计的总锚固力

    5.4.1锚头应由锚墩、孔口承压板、工作锚及封孔保护等部件 组成。观测锚索应设置用于监测锚固力变化的测力装置。 5.4.2宜采用梯形或矩形钢筋混凝土锚墩,有特殊需要时可采 用钢锚墩

    5.4.3混凝土锚墩顶面应铺设锚垫板,锚垫板与混凝土面应紧

    密接触,与工作锚接触面应平整、光洁。锚垫板厚度可根据锚索

    工具锚、张拉设备高度另加300~500mm裕量之和确定。对于 观测锚索还应加上测力传感器的高度。

    地质条件确定。锚墩的承压面应与预应力锚索张拉方向相垂直 锚墩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低于C30。其抗冻性 应符合GB/T50662的规定。锚墩中还应预留灌浆孔和排气孔。

    5.4.6锚头处于易受碰撞的环境时,锚墩应采取有效的保折

    5.4.7边坡布置混凝土网格梁时,预应力锚索应布置在网格梁 的交叉处。预应力锚索设计张拉力超过2000kN时,锚墩与网格 梁结合部位应增加交叉处的承压面积

    张拉后逐股锁定钢绞线。预张拉施加的张拉力可按设计张拉力自 10 % ~ 20 % 控制 。

    张拉后逐股锁定钢绞线。预张拉施加的张拉力可按设计张拉力的 10%~20%控制。 5.5.2预应力锚索张拉程序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张拉力应分级施加,逐级增加至超张拉荷载,可分四~ 五级施加。 2每级张拉荷载下应持荷5min,同时测定锚索的实际伸 长值。 3达到超张拉力时,持荷10min测定伸长值后锁定。 4 锁定后应测定钢绞线回缩值。 5.5.3拉力分散型、压力分散型和拉压复合型预应力锚索的张 拉程序应根据锚固段分级情况专门设计。 5.5.4下列工程部位的预应力锚索,不仅应确定每根锚索的张 拉程序,还应确定锚索的张拉顺序,可通过试验或原位监测结果 对预应力锚索的张拉程序和张拉顺序进行专门设计: 1大型地下洞室群锚区域的预应力锚索。 膨胀性地层中的预应力锚索。 高地应力地层中的预应力锚索。 4 高边坡群锚工程的预应力锚索。 5 高吨位预应力锚索。 6 压力隧洞环形预应力锚索。 7 闸墩预应力锚索。 8 渡槽与箱涵中布置的锚索。

    大型地下洞室群锚区域的预应力锚索。 2 膨胀性地层中的预应力锚索。 3 高地应力地层中的预应力锚索。 4 高边坡群锚工程的预应力锚索。 5 高吨位预应力锚索。 6 压力隧洞环形预应力锚索。 7 闸墩预应力锚索。 8 渡槽与箱涵中布置的锚索

    6.1.1采用预应力锚索(杆)加固后岩质边坡的稳定应满足 SL386的规定。 6.1.2预应力锚索(杆)的布置应根据可能失稳的岩(土)体 中软弱结构面位置、产状、加固范围和单根锚索的锚固力确定 预应力锚索应均匀布置,间排距宜为3~6m。 6.1.3沿某一软弱结构面滑动破坏的边坡,预应力锚索(杆 的锚固角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锚固角度可按式(6. 1.3)确定

    式中β一最优锚固角(同水平面的夹角),(); α一滑动面倾角,(); β一结构面的内摩擦角,()。 2当最优锚固角度为一10<β<十10°时,锚固角度宜调整 至队一10°或>十10°。 3难以按最优锚固角布置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锚固角调整幅度。 6.1.4倾倒、崩塌破坏失稳的边坡,总锚固力应按可能失稳的 块体体积确定,锚固方向宜垂直张开面。 6.1.5当锚头部位岩体条件不满足锚索承载力要求时,可采取 加大锚墩尺寸、浇筑混凝土格梁等措施。 6.1.6岩质边坡锚固区域的截水、排水设计应符合SL386的规定

    应符合SL386的规定。

    6.2.2滑动面在土体中时,锚固段应布置在稳定的土体中,

    固段提供的锚固力宜满足施加的超张拉力需要;锚固段岩(土 体软弱与孔壁的摩阻力较低,不能提供设计要求的锚固力时,应 采取扩大锚固段孔径或采用拉力分散型、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的 措施。

    6.2.3滑动面为土层与岩体的结合部位时,锚固段应设置在程 定的岩层中

    定。锚索应均匀布置在网格梁交叉处,间距、排距宜为3.0~4.0m 6.2.5土体中锚索(杆)的锚墩应与混凝土格梁、挡墙等支挂 结构形成整体。

    6.2.6土质边坡锚固区域的截水、排水设计,应符合SL386白

    6.2.6土质边坡锚固区域的截水、排水设计,应符合SL386的 规定。

    6.3.1经稳定及应力分析,对地下洞室中范围较大的压剪破坏 区、塑性区及不稳定块体,可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 6.3.2限制围岩变形的预应力锚索(杆),提供的锚固力应按地 下洞室的围岩应力水平确定。预应力锚索(杆)提供的单位面积 支护抗力可按式(6.3.2)计算。

    力,MPa; Q1一—一单根锚索(杆)的设计锚固力,N; A一一单根锚索(杆)所控制区域的面积,mm。 6.3.3预应力锚索(杆)应穿过压剪破裂区、塑性区或不稳定 岩体,锚固段应布置在没有扰动的弹性区内,锚固段长度应满足 5.3.1条和5.3.2条的规定。

    岩体,锚固段应布置在没有扰动的弹性区内,锚固段长度应满足 5.3.1条和5.3.2条的规定。

    6.3.4预应力锚索(杆)的间距不宜大于预应力锚索自由段长 度的1/2,并不宜小于3m。 6.3.5系统布置的预应力锚索之间宜布置普通砂浆锚杆或张拉 锚杆,并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 6.3.6当拱部存在塌落体时,拱部预应力锚索(杆)应承担全 部塌滑体重量;为防止拱部围岩产生有害变形,应以控制围岩变 形在允许范围内为原则,确定设计锚固力。 6.3.7当边墙存在不利结构面时,应根据节理裂隙的组合关系, 考虑塌滑体周围岩体的嵌固作用后,按岩质边坡的规定确定预应 力锚索(杆)的锚固力。

    6.3.8两相邻地下洞室间的岩墙,应采用对穿式预应力锚索。

    6.4.1岩壁吊车梁可采用预应力锚索(杆)进行锚固。 6.4.2应通过刚体静力平衡法或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确定预应 力锚索(杆)的设计锚固力。采用刚体静力平衡法计算时,单位 梁长预应力锚索(杆)的锚固力可按式(6.4.2)确定:

    KF =0.8Asfprk

    6.4.4预应力锚索(杆)

    6.5.1对混凝土坝的基础和坝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时,应针 对不同的工程对象,按相应的规范进行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和 应力分析计算,确定加固范围和施加的设计锚固力。 6.5.2加固坝基的预应力锚索轴线方向,应根据场地和施工条

    6.5.1对混凝土坝的基础和坝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时,应针 对不同的工程对象,按相应的规范进行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和 应力分析计算,确定加固范围和施加的设计锚固力。 6.5.2加固坝基的预应力锚索轴线方向,应根据场地和施工条 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6.5.3当坝基存在缓倾角软弱结构面时,应根据其位置和产状, 建筑物的布置和施工条件,确定锚索布置和长度。 6.5.4坝基岩体裂隙发育,较为软弱、破碎时,应在锚固之前 对锚固段的岩体进行灌浆加固。

    6.5.5对坝体裂缝等缺陷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时,应选择适合 于原建筑物强度要求的锚固力。锚固段应布置在坝体的不同高程 或部位。

    6.5.6对坝体裂缝实施预应力锚固后,需要灌浆时,应控

    ,5.6对坝体裂缝实施预应力锚固后,需要灌浆时,应控制灌 良压力。

    6.6.1预应力混凝土闸墩的锚固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0.6.1 预应力混凝王闸墩的锚固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主锚索的设计锚固力及其布置 2 次锚索的设计锚固力及其布置。 6.6.2闸墩中预应力主锚索的合力应通过支铰中心,锚索布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锚索在闸墩立面上的布置,沿弧门推力方向呈辐射状 扩散,与弧门推力方向的夹角宜为一10°~十10°。主锚索宜长 短相间布置。 2中墩主锚索在平面上对称布置,边墩和缝墩为非对称布 置。主锚索在闸墩平面上的投影,平行于闸墩侧立面或与闸墩侧 立面成1°~3°的夹角。主锚索宜靠近闸墩外侧面,距离不宜小于 500mm。主锚索间距不宜小于400mm。

    采用有粘结钢绞线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采用无粘结 钢绞线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0mm。穿索孔道宜采用预理钢 管或金属波纹管等。

    6.6.5锚固区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闸墩本身混凝土强

    6.6.5锚固区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闸墩本身混凝土强 度等级,且不应低于C3O。混凝土锚块和颈部等部位的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室、消力池(塘)及挡墙锚固

    6.7.1.当闸室、消力池(塘)和挡墙的稳定不满足要求时,可 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 6.7.2对闸室、消力池(塘)采取锚固措施时,抗浮稳定应符 合SL253和SL265的规定。 6.7.3对挡墙采取锚固措施时,其稳定应符合SL379的规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挡墙承受的滑动力,由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阻滑力和挡墙 的阻滑力共同承担。 2根据挡墙稳定应力分析结果,确定锚索的数量和单根锚 索的锚固力。 3根据挡墙的用途、结构和可能破坏方式,选择最优的锚 固角度。 4对挡墙预应力锚索实施张拉时,挡墙不得产生位移。

    焊接标准6.8水工隧洞混凝土衬砌环形预应力锚索

    6.8.1对承受较高内水压力的水工隧洞或涵洞,经过技术经济 比较可采用沿混凝土衬砌外缘环形布置的预应力锚索,承担全部 或部分内水压力。 682环形错索式预应力混凝衬隧洞的结构设计应符合

    SL279的有关规定

    6.8.3环形锚索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应将锚索施加的坏向应 力作为荷载之一,按弹性理论进行结构应力分析,必要时可通过 有限元计算或模型试验复核。

    6.8.4环形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张拉力水利管理,应按需要环形锚索提供

    的径向预压应力,并考虑锚索张拉过程中张拉端偏转器的摩阻拉 失后确定:

    ....
  • 相关专题: 水工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