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733-2020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施工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1线缆电气性能与机特性、光缆传输性能以及连接器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 2.2施工前对盘、箱的线缆长度、指标参数应按产品标准进行抽验,宜进行通、断及线间的绝
DB34/T 37332020
查,外供设备的线缆及跳线也应抽验建筑软件、计算,并做测试记录。 6.2.3待穿管路应畅通、无毛刺,桥架表面应光滑、涂层完整、无锈蚀,桥架及线管部件应齐全,过 线盒、接线盒等装置应完整,无变形、损坏。管线入口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要求,管口应平整,并应采取 排水及防止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6.2.4监控监视系统设备间、弱电竖并应提供可靠的等电位接地联结端子板,接地电阻值及接地导线 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6.2.5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GB50312有关规定。
6.3.1线缆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6.3.2线缆应排列平直整齐,不应扭绞、打圈等,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线缆的布放路 出现接头。在线缆进出桥架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内线缆绑扎固定点间隔不宜大子 6.3.3屏蔽线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 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防水、耐摩擦、不易损坏的材料。 634电力线继和信号线缴不应在同一线管内敷设
6.3.1线缆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6.3.2线缆应排列平直整齐,不应扭绞、打圈等,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线缆的布放路由中不得 出现接头。在线缆进出桥架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内线缆绑扎固定点间隔不宜大于1.5m。 6.3.3屏蔽线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 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防水、耐摩擦、不易损坏的材料, 3.3.4电力线缆和信号线缆不应在同一线管内敷设。 5.3.5 线缆应有余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绞线缆在终接处,预留长度在工作区信息插座底盒内宜为30mm~60mm,设备间宜为3m5m; b 引入盘柜控制、信号、通讯线缆和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m~5m。线缆在配线 柜处预留长度应为3m~5m,在控制箱处预留长度应为2.0m2.5m,控制箱终接时预留长度应/ 不小于0.5m,线缆纤芯在配线模块处不做终接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长度。 6.3.6线缆在其敷设及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线缆允许弯曲半径应满足下列规定: a 非屏蔽及屏蔽4对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线缆外径的4倍:主干对绞线缆的弯曲半 径应大于等于线缆外径的10倍; 6 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 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光缆外径的10倍: C G.657、G.652用户光缆弯曲半径见表1。
表1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
6.3.7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综合布线系统与电力线缆应分隔布放,最小净距 见表2。
DB34/T37332020
表2对绞线缆与电力线缆最小净距
6.3.8线缆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留置相适应的补偿余量。线缆经过桥架、管线拐弯处应不悬空、不 受牵引力,在桥架的拐弯处应采取绑扎或其他形式固定。 6.3.9室内光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在绑扎固定处加装垫套。 6.3.10引入仪表及传感器等线缆应相对集中,剥线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并加设绝缘护套。 6.3.11机柜内线缆应分别绑扎在机柜两侧理线架上,排列应整齐、美观,配线架应安装合理、牢靠, 信息点标识应准确
6.3.12光纤终接与接续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光纤与连接器件连接可采用尾纤熔接和机械连接方式; b 光纤与光纤接续可采用熔接和光连接子连接方式: C 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 6.3.13 控制线缆金属屏蔽的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模拟信号回路控制线缆屏蔽层应集中式一点接地: b) 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的线缆屏蔽层,应在开关安置场所与控制室同时接地,不应使 用线缆的备用芯替代屏蔽层接地; 除上述情况外的控制线缆屏蔽层,当电磁感应的干扰较大时,宜采用两点接地:静电感应的 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一点接地。 6.3.14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GB50217、GB50303、GB50312和GB50606有关规定
7.1.1计算机监控系统使用的控制中心设备及现地控制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7.1.2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在安装前应完好,安装调试后、验收前,应有效防护。 7.1.3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主要包括:
7.1.1计算机监控系统使用的控制中心设备及现地控制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
.3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主要包括: a) 服务器、工作站、控制台、交换机等控制中心设备; b) 现地控制单元; c)水位、开度、压力、流量等终端采集设备: d)不间断电源。
2.1工程深化设计文件及施工图已完成, 已具备进场、安全用电等施工要求。 2.2检查监控系统设备数量应和预定数量一致,箱内物件应与装箱单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DB34/T 37332020
7.2.3检查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等控制中心设备,检查现地控制单元及各类传感器的配置和性 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设备接地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7.2.4设备通电前,应检查供电设备的电压、极性、相位等。 7.2.5检查预留预埋件等辅材的安装,复核设备尺寸。 7.2.6检查不间断电源的电池容量、备用时间、输入和输出回路断路器的参数及数量容量等指标,应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7.3.1控制中心设备
7.3.1.1控制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安放在水平地面上,平稳牢固。 7.3.1.2控制台内机架、配线、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7.3.1.3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等设备应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安装,设备应完整无损伤。 7.3.1.4控制中心设备的电源、通讯及控制线缆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理线应整齐,并应避免交叉、 做好标识。 7.3.1.5交换机应远离强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发射台、高频大电流设备,接口线缆应采用屏蔽线 缆,接口线缆要求在室内走线,不应户外走线。 7.3.1.6服务器、交换机不应堆砌放置、机身不应放置重物,设备周围应通风良好;交换机接线柱连 接应准确可靠。 7.3.1.7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GB50464、GB50462、GB50606的要求。
7.3.2现地控制单元
7.3.2.1屏柜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 7.3.2.2屏柜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面不应有脱落,各种标识应完整、清晰。 7.3.2.3屏柜本体、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与线缆线槽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 7.3.2.4屏柜内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采用镀锌或不锈钢制品,并宜采用标准件。安装调试完毕后, 建筑物中的预留孔洞及线缆管口应做好防火封堵。
a) 不直度:每米<1mm和全长<5mm; b)不平度:每米<1mm和全长<5mm; c 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mm。 7.3.2.6机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柜面偏差和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以 下要求: 垂直度:每米<1.5mm; b) 水平偏差:a、相邻两柜顶部:<2mm;b、成列盘顶部:<5mm; c) 柜面偏差:a、相邻两盘边:<1mm;b、成列盘面:<5mm; d 柜间接缝:<2mm。 7.3.2.7 屏柜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柜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7.3.2.8屏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排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 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门板内侧应贴箱内设备的接线图。
DB34/T37332020
应按有效图纸施工,接线应正确。导线与电气元件间应来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 且均应牢固可靠。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芯线应无损伤。多股导线与端子、设备连接 应压终端附件;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 根; 盘、柜内电流回路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标称电压不低于450V/750V的铜芯绝缘导线, 其他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 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截面的绝缘导线; 导线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时,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裕度。 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缠绕管保护。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压接终端附件。在可动部位两端应固 定牢固; 引入盘、柜内的线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设标识,线缆标识内容应包括编号、起点、终点、规格 型号等信息,标识应正确,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色: 2) 线缆、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必要时,接头应接触良好、牢固,不承受机械拉力,并应 保证原有的绝缘水平;屏蔽线缆应保证其原有的屏蔽电气连接作用。屏蔽线缆的屏蔽层 应接地良好; 3) 盘、柜内的线缆芯线接线应牢固、排列整齐,并应留有裕度;备用芯线应引至盘、柜顶 部或线槽末端,并应标明备用标识,芯线导体不得外露。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 线缆,线芯应分别成束排列; 4 线缆应排列整齐、标识清晰、避免交叉、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承受机械应力; 铠装线缆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应扎紧,钢带应在盘、柜侧一点接地; 5) 线缆线芯及绝缘不应有损伤;单股芯线不应因弯曲半径过小而损坏线芯及绝缘。单股芯 线弯圈接线时,其弯线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多股软线与端子连接时,应压接相 应规格的终端附件; 6 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7 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以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其 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7.3.3终端采集设备
7.3.3.1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根据使用要求,采取防尘、防雨、防晒、防撞击等保护措施。 7.3.3.2设备接地端应可靠接地,仪表输入信号线缆应采用屏蔽线缆。 7.3.3.3设备应安装可靠、仪表接线要对应、内部设置要正确。 7.3.3.4扬压力设备安装的测压管直径、孔底高程、同心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过程中,测压管应 保持清洁、通畅,并采取保护措施。 7.3.3.5流量传感器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带有绝缘护套的线缆,线缆的屏蔽层宜在现场控制器 则一点接地。 7.3.3.6测量管道流量时,传感器应安装在直管段上游大于10倍直管径位置,并垂直安装在水平管段 上。 7.3.3.7流道内流量计要求定位准确,在满足设计前提下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流态、流速的稳定,安 装地点的水平及垂直振幅应满足产品要求。
7. 3. 4 不间断电源
DB34/T 37332020
立符合GB50303有关规定
8.1.1工程视频监视系统使用的系统设备及终端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a)服务器、工作站、控制台、交换机、视频存储设备等控制中心设备; b)摄像机、大屏幕显示设备: c)不间断电源。 3.1.3设备安装的高度、位置、角度、工艺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视频监视系统设备在安装前应完好, 安装完成后,在调试交付前应有效防护。 8.1.4视频监视系统线相、管道、预埋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当需要调整和变更时,应填写工程变更 记录表。 8.1.5线缆与连接器件的连接符合工艺要求,不应有虚接、错接和短路现象。 8.1.6设备安装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有特殊工艺要求时应按设备安装说明书执行,
8.2.1工程深化设计文件及施工图已完成,已具备进场、安全用电等施工要求。 8.2.2检查视频监视系统设备数量应和预定数量一致,箱内物件应与装箱单一致,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人员应对货物外观进行检查。 8.2.3施工前应对摄像机的预埋件进行检查,其安全性和防腐处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2.4吊装设备及其附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
8.3.1控制中心设备
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服务器、工作站、控制台、交换机的安装同7.3.1: b)控制中心设备应稳定接收信号。
8.3.2.1应对摄像机逐个通电、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8.3.2.2应检查云台的水平与垂直转动角度,并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云台转动起始点。 8.3.2.3摄像机与云台的连接线缆的长度应留有裕量,应满足摄像机转动的要求。 8.3.2.4摄像机安装前应检查摄像机的成像方向,摄像机镜头前应避免存在遮挡物体,摄像机安装过 程中应注意镜头的保护。 8.3.2.5对摄像机初步安装后,应进行通电调试,并应检查功能、图像质量、监视区范围,符合要求 后固定。 8.3.2.6摄像机或电动云台的固定安装架应牢固、可靠、稳定,电动云台转动时应平稳、无晃动; 8.3.2.7 同一会场内的摄像机供电电源应由同一相位电源提供,安装前应核查摄像机的工作电压或工 作电流。 8.3.2.8设备安装顺序应与信号流程一致
DB34/T37332020
8.3.2.9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GB50464、GB50462、GB50606、DB34/T2746有关规定。
8.3.3大屏募显示设备
应符合GB50464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到位,并应牢固,美观,固定设备的墙体、支架承重应符合要求; 应选择合适的安装支撑架、吊架及固定件,螺丝、螺栓应紧固到位; b 镶嵌在墙内的大屏幕显示设备、挂墙式显示设备等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最佳观看视距的要求; c)在搬动、架设显示屏单元过程中应断开电源和信号联结线缆,严禁带电操作; d 显示设备宜使用电源滤波插座单独供电;应预留显示设备散热空间、维修空间; e 设备操作旋钮、操作控制键、指示灯、显示屏等,应安装在控制台、机柜便于操作和接线的 位置,设备安装后应设置标识,应标明设备名称和输入输出口; f)LED显示屏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方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安装结构应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安装室外显示屏单元前,应对基层的结构、面层平整度、装修、装饰面的防水防腐等进 行验收,并应在符合要求后进行安装: 3) 安装显示屏单元前应检查竖向构件的安装尺寸,可采用挂线和吊线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 安装显示屏单元过程中,不应触动单元内的控制板卡,随意松动内部线缆,严禁在箱体 内堆存施工用具和其他物料。 g)DLP、LCD显示屏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示屏应安装在牢靠、稳固、平整的专用底座或支架上;无底座、支架时,应设置牢固 的支撑或悬挂装置。底座应安装在坚固的地面或墙面上,安装于地面时,每个支撑腿应 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墙面时,应与墙面牢固联结;不应安装在防静电架空的地板、 墙面装饰板等表面: 2) 拼接结构的显示屏应采用组合式支撑结构,结构刚度和强度应满足上面屏体不对下面屏 体造成压力的要求; 3 所有组件加工精度应保证影像完整的边缘匹配,所有组件表面应经处理,并应消除反射 现象; 4 显示屏幕的水平与垂直平整度分别不应大于显示屏水平与垂直尺寸的0.2%,
8.3.4视频显示系统
8.3.4.1应能在各类显示设备上显示设计要求的不同种类的图像信号。 8.3.4.2图像信号应清晰稳定、无抖动、无闪烁。 8.3.4.3应能控制不同种类图像信号在各类显示设备上的切换。 8.3.4.4应能控制显示系统模式切换及多种图像调用。 8.3.4.5监视器的屏幕应避免光线直射。
1.1监控监视系统宜利用泵站的主接地网接地,宜设专用的等电位接地网。 1.2应进行防雷接地装置测试(参见附录C),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Q;独立的工作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Q;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 电阻应不大于1!
DB34/T 37332020
9.1.3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应靠近被保护设备,电源线、信号线入口处的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应正确、 牢固。 9.1.4应在可能遭受雷电侵入的部分设置防雷保护元件,防雷保护元件按三级防雷网络设置,最后 级应将浪涌过电压限制在设备能安全承受的范围内。 9.1.5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GB50093、GB50303、GB50343有关规定
应符合GB50343、GB50303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 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线应从接地装置直接引入,各区域的总等电位联结装置应相 互连通; b 应在接地装置两处引连接导体与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相连接,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 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不应小于50mm,钢质接地线不应小于80mm;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铜质接地线的连接应焊接或压接,钢质地线连接应 采用焊接,连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 d 每个电气设备的接地应用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 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及线缆金属护层不应作接地线;不应将桥架、金属 线管作接地线,
应符合GB50343、GB50169和GB50303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钢制接地线的焊接连接应焊缝饱满,并应采取防腐措施: b 接地线在穿越墙壁和楼板处应加金属套管,金属套管应与接地线连接: 室内明敷接地干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宣为3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 距宜为10mm~15mm;接地线的标识颜色应采用绿、黄两色或绿色; d)配线柜(架、箱)以及铠装线缆的屏蔽层应采用绝缘铜导线与就近的等电位装置连接。
9.4监控系统防雷接地
应符合GB50171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监控系统的各盘柜内应设与柜体绝缘、截面积不小于100mm的接地铜排,盘柜内应与接地网 相连的各种功能地(工作地)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mm的多股铜导线连接到上述铜排: b 在盘柜外,沿着盘柜布置方向敷设截面100m的专用铜排,将该铜排首未端连接成环,形成等 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应经由至少4根截面不小于50mn的多股铜导线接入泵站的主接地 网。各盘柜内的接地铜排应经由截面不小于50mm的铜排分别引至等电位接地网; 如果监控系统盘柜近旁设置有继电保护盘柜,则二者应共用合为一体的等电位接地网。监控 系统的各盘柜的保护地(即安全地或机壳地),应当与泵站的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公共接地铜排可与近旁的继电保护盘柜的公共接地铜排合用: e 浪涌保护器应安装牢固,接线可靠,连接导线应短而直。
9.5监视系统防雷接地
应符合GB50343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室外设备应有防雷保护接地,应设置浪涌保护器,并采取防水措施; b 室外的交流供电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应有金属屏蔽层,并穿钢管埋地敷设,钢管两端应可靠 接地;
DB34/T37332020
c)室外摄像机应置于避雷针或其它接闪导体有效保护范围之内: d)摄像机立杆独立接地极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102; 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控制台、外露的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及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 均应以最短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
应符合GB50462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控制室的地面可采用活动地板时,应符合SJ/个10796的要求;室内地面、活动地板的防静电 施工应符合行业标准GB51348的规定,防静电活动地板应可靠接地,地面可采用统一颜色防 静电地膜; b)LCU操作区宜铺设800mm宽绝缘胶垫,厚度符合相关规范电压等级绝缘要求;在绝缘胶垫外侧 粉刷100mm宽度黄色警示线: C 控制室各主要通道和房间门应设置挡鼠板,板四周沿内外侧粘贴黑黄色反光警示贴; 控制室应设置“紧急出口”标志,入口醒目位置应装设“禁止烟火”、“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禁止标志牌和“防火重点部位”等文字标志牌; e 系统设备应标识明确、有明显标志牌,并应注明编号、名称、容量、电压、频率等;LCU上的 仪表、操作按钮、操作手柄应设置名称标志牌;施工过程中,散开配电盘(柜)、控制屏、 保护屏应在醒目位置挂设“当心触电”警告标志牌,
系统各设备、各单元在按照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安装完成进行单元调试后,应进行系统调试, 调试报告。
应符合GB50606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机组、水泵、电气设备、闸门、油气水、风机等已具备调试条件; b) 监控监视系统设备、软件应安装完毕,线缆敷设和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C) 自动化元件应安装完毕,调试合格,符合运行要求; d 控制程序应编写完毕,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e) 监控监视系统设备与子系统设备间的通信接口及线缆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通信规约统一; 网络设备与系统终端设备及服务器(工作站)应正常通信;网络设备电源应接至不间断电源: 监控监视系统设备的供电与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11.2终端采集设备的调试
应符合GB50606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 检查现场的终端采集设备安装应规范、可靠、便于维护; b) 检查工作站所显示的数据、状态应与现场的读数、状态一致: c)系统控制设备的动作或动作顺序应与设计的工艺相符; d)参数超过允许范围应发出报警信号
DB34/T 37332020
应符合GB50606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LCU安装应规范、合理、便于维护; b 模拟制造服务器、工作站停机状态下,LCU应能正常工作; C 改变被控设备的设定值,其相应执行机构动作的顺序/趋势应符合设计要求; 模拟制造现场控制器失电,重新恢复送电后,LCU应能自动恢复失电前设置的运行状态; e 模拟制造LCU与服务器通信网络中断,现场设备应能保持止常的自动运行状态,且工作站应 有控制器离线故障报警信号; 启停被控设备、相关设备及执行机构动作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LCU时钟应与服务器时钟保 持同步,
11.4 LCU 调试
应符合GB50606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 测量接地脚与全部I/0口接线端间的电阻应大于10kQ; b) 应确认接地脚与全部I/O口接线端间无交流电压: 调试仪器与现场控制器应能正常通信,并应能通过总线查看其他现场控制器的各项参数; d 应采用手动方式对全部数字量输入点进行测试,并应作记录; e 应采用手动方式测试全部数字量输出点,受控设备应运行正常,并应作记录; f 应确定模拟量输入、输出的类型、量程、设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定; g 应按不同信号的要求,用手动方式测试全部模拟量输入,并应记录测试数值: h 应采用手动方式测试全部模拟量输出,受控设备应运行正常,并应记录测试数值。
应符合GB50606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 通信接口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格式、速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能正常通信; b 服务器(工作站)管理软件及数据库应配置正常,软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C 设备采集参数、故障报警应符合设计要求; d)监控系统监控性能和联动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符合GB50348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 检查摄像机与镜头的配合、控制和功能部件,应保证工作正常,且不应有明显逆光现象; 6 图像显示画面上应叠加摄像机位置、时间、日期等字符,字符应清晰、明显; C 应有效覆盖视频采集设备的监控范围,应能实时显示系统内所有视频图像,系统图像质量应 满足设计要求: d 实时切换、重组图像存储、回放、检索视频信息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e 应具有视频信号丢失报警功能;数字视频系统图像还原性及延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本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时,应检查系统与集成系统的联网接口及该系统的集中管理和 集成控制能力; 视频系统的文字处理、动态报警信息处理、图表和图像处理、系统操作应在同一套计算机系 统上完成。
11.7联合调试及试运行
监控监视系统在单体设备和软件完成调试后,应进行联合调试和试运行
DB34/T37332020
系统在联合调试和试运行的启动、运行和关闭过程中不应出现运行错误;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系统应能正确实现的联动,机组及公用设备的启动、停止和自动退出顺 序应符合设计流程和工艺要求;并能满足机组带负荷连续试运行要求; 调试过程中系统出现运行错误、系统功能或性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完整记录,并应修 改错误并完善: 系统联合调试和试运行结束前应对所有问题报告进行处理,并作记录存档
DB34/T3733—2020附录A(资料性)隐蔽工程报验表表A.1隐蔽工程报验表编号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查结果序号检查内容安装部位安装质量对应图纸隐蔽工程检查内容检查意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签字:签字:签字:签字:盖章:盖章:盖章:盖章:日期日期日期日期注:本表由监理单位填写,一式四份,分别由施工、监理、设计、交建设单位保存14
DB34/T3733—2020附录B(资料性)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表B.1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编号设备名称检查日期规格型号总数量装箱单号检验数量包装情况随机文件检验记录备件与附件外观情况测试情况缺、损附备件明细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检验结果结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签字栏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注:本表由监理单位填写,一式三份,分别由建设(监理)、施工、供应单位保存。15
DB34/T3733—2020附录C(资料性)防雷接地装置验收记录表表C.1防雷接地装置验收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质量验收项目验收内容1浪涌保护器的规格、型号2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防雷3浪涌保护器安装方式系统1接地装置的规格、型号、材质2接地电阻值测试3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4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接地系统5接地装置与干线的连接和干线材质选用6与等电位带的连接7零地电位检测验收结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年月日年月日注:表由供应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供应单位、监理单位保存。16
DB34/T3733—2020附录D(资料性)综合布线安装检验记录表表D.1综合布线安装检验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记录1电气防护及接地符合GB50311要求整组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4倍电缆外径;2.屏蔽4对对绞电缆:≥4倍电缆外径2线缆弯曲半径全数3.主干对对绞电缆:≥10倍电缆外径;4.光缆:≥10倍光缆外径1.终接牢固、接触良好:主对绞电缆2.对绞线终接符合T568A、T568B要求表示清楚;全数控3.屏蔽层与屏蔽罩连接可靠项1.光纤的弯曲半径符合安装工艺要求:目线缆光缆2.光纤熔接处保护、固定良好;全数3终接3.管线连接损耗值≤0.3dB1.跳线类型符合设计要求;2.跳线、线缆和连接器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正确,表跳线全数示齐全:3.跳线长度符合设计要求4电气测试符合GB50311、GB50312要求整组1.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度≤3mm;2.各种零部件无脱落或碰坏,漆面完好,标识完整、机柜、机架安装清晰:13.盘面整洁,漆面完好,标识齐全;逐台4.柜门开关灵活,周围缝隙<1.5mm;5.配线部件安装完整、牢固、标识齐全1.线缆布放自然平直,无扭绞、打圈、接头、挤压和损伤;2.线缆端部标签清晰、正确,包括编号、起点、终点、2线缆敷设全数规格型号等信息:般3.线缆余量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项4.线缆保护措施符合GB50312要求目1.系统中每组件标识符唯一;2.所有配线设备、连接器件及信息点处均设置标签,并由唯一的标识符进行标识,标识符与标签的设置符合设计要求;标识符与标签设3.接地体和接地导线指定专用标识符,标签设置在靠3近导线和接地体的连接处的明显部位;全数置4.标签表示内容清晰,材质符合工程应用环境要求,具有耐磨、抗恶劣环境、附着力强等性能;5.终接色标符合线缆布放要求,线缆两端终接点色标颜色一致检验结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年月日年月日注: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施工、监理单位保存。17
DB34/T3733—2020附录E(资料性)传感器安装检验记录表表E.1传感器安装检验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检验检验项次质量要求检验记录项目数量1.水位变幅≤10m:±20mm;水位逐件测2.水位变幅>10m:全程量土0.2%量闸位全程量±0.2%逐件1误流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逐件差主控浮子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逐件项水位计目压力式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逐件水位计装2超声波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垂直水面,高于位逐件水位计最高水位加仪器盲区,能测得最低水位置闸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逐件流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逐件1外观表面无凹痕、划伤、裂痕、变形和污染逐件般2设备固定安装牢固、端正,防护得当逐件项目3线端连接布线整齐,固定可靠,标识正确清晰逐件检验结论施工监理单位年月日单位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施工、监理单位保存。18
DB34/T37332020
附录F (资料性) 硬件安装检验记录表 表F.1硬件安装检验记录
表F.1硬件安装检验记录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施工、监理单位保存。
DB34/T3733—2020附录G(资料性)站控软件安装检验记录表表G.1站控软件安装检验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数量检验记录数开关量正确反映设备状态,正确率100%;响应时间≤1s全数据正确反映运行参数,正确率100%;模拟量全数采电量响应时间≤1s,非电量响应时间≤5s集温度量正确反映设备温度,正确率100%;响应时间≤2s全数1.发出控制命令石油化工标准规范范本,现场设备正确动作;控单步控制全数2.正确显示动作状态制符合运行流程要求,现场设备动作正确,设备状态2与流程控制全数主显示正确;流程受阻时,显示原因,并退出流程控调节1.根据调解方式和参数,正确调解设备;项调节全数2.误差符合要求目3数据通信通信正常,数据正确全数报参数越限反映正确,「响应时间≤2s全数4警故障事故反映正确,「响应时间≤1s全数L0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入库、查询等数据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全数6数据库数据库表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入库数据完整全数刷新时间≤2s全数一1时钟同步符合设计要求全数般2通信通信故障提示、自恢复功能正常全数项目3打印能打印规定的各种报表、曲线全数检验结论施工监理单位单位年月日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施工、监理单位保存20
DB34/T3733—2020附录H(资料性)视频前端设备和视频主机安装检验记录表表H.1视频前端设备和视频主机安装检验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数量检验记录牢固、可靠,工作接地电阻≤42,防雷接地电阻1接地≤102逐台2防雷设施符合设计要求监能覆盖建筑主体、水泵机组、上下游水域及堤防、泵站逐台视水位尺等,且符合设计要求3范能覆盖建筑主体、闸门、上下游水域及堤防、水位水闸逐台主围尺等,且符合设计要求控前端设备动作平滑;受天气影响或接受变焦、转动等控制时,逐台项7稳定性无明显抖动目图像切换切换正常;叠加图像上的摄像机编号、时间等信息5信息叠加显示清楚逐台1.图像信息完整,回放效果清晰;6图像记录2.图像信息编号、记录时间等齐全逐台权限、1.用户及用户权限配置正确;7逐台安全性2.视频丢失检测示警功能正常1图像拷贝拷贝功能正常,图像清楚逐台2云台调节水平≥320°,上仰≥15°,下俯≥45°逐台光圈自动调节,快速对焦,变倍调节符合产品技术3镜头调节逐台指标般4外观护罩表面光泽一致,无损伤,接插件无松动逐台项1.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端正;目2.立柱、法兰和地脚的材质、尺寸,基础符合设计5安装要求;逐台3.立柱垂直度≤5mm/m;防腐完好;4.线缆布置整齐、固定牢固,标识正确清晰检验结论施工监理单位单位年月日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施工、监理单位保存。21
DB34/T37332020附录I(资料性)调试报告表1.1调试报告编号工程名称调试单元(系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序号调试内容调试结果调试结论调试人员(签字)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年月日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施工、监理单位保存。22
DB34/T37332020
灌溉水质标准附录J (资料性) 试运行报告 表J.1试运行报告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分别由施工、监理单位保存
....- 计算机标准
- 相关专题: 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