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058-2021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应根据河流水文特征、河床及河滨带形态、水质状况、水生生物特征以及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 相同性和差异性将评估河流划分为若干评估河段,具体可按照以下方式划分: 河道地貌形态变异点,根据河流地貌形态差异性进行分段:按照平面形态分段,即按河型分 类分段,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汉型、游荡型河段;按照按地区分类,分为山区河流和平 原河流两类河段; 一河流流域水文分区点,如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等; 一水文及水力学状况变异点,如闸坝、支流入汇断面、支流分叉点; 一河岸邻近陆域土地利用状况差异分区点,如城市河段、乡村河段等。 除上述参考方法外,评估河段长度不宜超过20km,且不高于评估河流总长度的1/5,即每个评估河 流划分的评估河段数量不应少于5个。
根据各个评估指标特点确定监测河段与采样监测方案,监测河段范围采用固定长度方法或河道水面 宽度倍数法确定: 一深弘水深小于5m的河流采用河道水面宽度倍数法确定监测河段长度,其长度为40倍水面宽度; 深弘水深大于等于5m的河流采用固定长度法,规定长度为!km。
电力弱电管理、论文8. 1. 3监测断面
每个监测河段可设置若干监测断面,水质、河岸带及水生生物评估指标等基于监测断面设置水质监 则点、样方区及生物取样点。监测断面按照以下要求确定: 一深弘水深小于5m的河流可根据深弘线设置监测断面;以4倍河宽为间隔在监测河段范围设置 11个监测断面; 一一深弘水深大于等于5m的河流,可根据河岸线设置监测断面。沿河岸线按照50m等宽将监测河 段等分为10个单元,其断面作为监测断面:
DB12/T1058—2021根据现场考察,分析断面设置的合理性,可以根据取样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适当调整断面位置。8.1.4监测点位每个评估河段内可根据评估指标与监测断面设置1个或多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可按照以下要求确定:综合考虑代表性、监测便利性和取样监测安全保障等确定多个备选点位,结合现场勘察,最终确定合适的监测点位:不同指标的监测点位可根据河段特点分别选取,一般情况下,各评估指标的监测点位位置应尽可能保持一致。8.1.5河流评估区域划分示意图河流纵向分段:评估河段、监测点位与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见图2。评估河流评估河段评估河段评估河段监测河段长度:40倍河宽或1Km监测点位监测河段监测点位监测断面间距深弘水深<5m:4倍河宽地方标准信深弘水深>5m:50m间隔冬2河流评估区域划分示意图8.2湖库区域划分8.2.1评估区域湖库区域划分应考察湖库水域的具体情况,根据其整体形态特征、水文分区、水力学差异、水质生物特征、水功能区划及相邻陆域差异等划分,具体可按照以下方式划分:将湖库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南、北4个区域作为评估区域;根据湖库水力学状况变异点,将主要的入湖库和出湖库河流或闸坝及其周边影响范围单独划分为若干个评估区域;考察与湖库接壤的陆域,如有较大的聚居区或旅游区,则其影响范围内的湖库区域应单独划分为一个评估区域;考察湖库区域内的水生动植物的分布特征,如某区域内水生动植物与其它区域有较大差异,则该区域应单独划分为一个评估区域。8.2.2监测点位6
DB12/T1058—2021监测点位应设置在各个湖库评估区域的中心位置和评估区域内其它代表性点位,各评估指标的监测点位位置应尽可能保持一致。8.2.3湖库评估区域划分示意图评估区域与监测点位设置示意图见图3。旅居住区游S8区特有水生动入境河流植物聚居区特殊地形S1S9SSS3S4入境河流S7S2出境河流按地理位置分区:S1~S4、按水力学状况分区:S5~S7受陆域影响区域单独分区:S8、特殊地形或特有水生动植物聚居区单独分区:S9图3湖库评估区域划分示意图8.3岸带分区8.3.1河流岸带分区将河流横向划分为河道水面及左、右河岸带三部分,其中河岸带指河流水域与陆地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河岸带一般根据植被变化差异进行界定。当河岸带辨认存在一定困难时,可采用观察地形、土壤结构、沉积物、植被、洪水痕迹和土地利用方式来确定。如上述方法仍然无法明确界定,则可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认定“河道管理范围以内除枯水位水域的区域、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向两侧延伸10m的陆向区域”为河岸带。河岸带区域划分示意图见图4。河岸带(左)水域河岸带(右)河堤洪水位常水位枯水位图4河岸带区域划分示意图8.3.2湖库岸带分区可将湖库岸带分为陆向辐射带、岸坡带和水向辐射带三部分,其中:陆向辐射带:范围为湖库岸堤陆向区(包括岸堤)区域,调查范围外延15m;岸坡带:现状水位线至岸堤的范围;7
DB12/T1058—2021水向辐射带:现状水边线水向区域,自水边线向水域延伸至有根植物存活的最大水深处,调查范围为10m或可涉水水深区域。湖库岸带区域划分示意图见图5。湖库岸(堤)15m陆向区湖库岸(堤)高水边线岸坡高水边线现状水位消落区现状水位10m或可水向区陆向区消落区水向区涉水深图5湖库岸带区域划分示意图健康评估调查监测9.1健康评估指标调查监测范围9.1.1河流评估指标调查监测范围河流健康评估各项指标的调查范围与取样监测位置见表3。表3河流健康评估指标调查范围与取样监测位置表目标层准则层河流评估指标调查范围与取样监测位置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所在流域水文生态水位(水量)满足程度评估河流水资源流量过程变异程度评估河流河岸带稳定性监测断面左右岸坡样方物河岸带植被覆盖度监测断面左右岸坡样方理河岸带人工干扰程度监测断面左右岸坡样方结河构河流连通性评估河流河道面积菱缩率评估河流流水环境整洁程度监测点位水质河流水质状况监测点位健水环境水功能区达标率评估河流入河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评估河段康鱼类保有指数监测断面生物监测样方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监测断面生物监测样方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监测断面生物监测样方物浮游植物密度监测点位水体盐度稳定程度监测点位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估河流服务防洪达标率评估河段功能通航保证率评估河流商业开发程度评估河段9.1.2湖库评估指标调查监测范围湖库健康评估各项指标的调查范围与取样监测位置见表4。8
DB12/T1058202
4湖库健康评估指标调查范围与取样监测位置
9.2健康评估指标调查监测时期及频率
水文水资源各项评估指标的调查监测时期及频率应遵循下列原则: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根据河湖所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计算确定评估代表值,评估时期为 基准年全年;V人 生态水位(水量)满足程度应根据评估河湖评估基准年月均水位(下泄水量)数据计算,数据 应按照水文站监测的数据确定,评估时期为评估基准年全年; 河流流量变异程度统计评估统计基准年月均径流量数据,入湖库流量变异程度统计评估基准年 入湖库月均径流量数据。数据均应按照水文站监测的径流数据及天然径流还原数据确定,没有 水文站的应根据有关水文分析计算方法进行估算。评估时期为评估基准年全年。
物理结构各项评估指标的调查监测时期及频率应遵循下列原则: 河湖岸带稳定性,宜在基准年冬季地表植物枯萎期间进行调查; 河湖岸带植被覆盖度,宜在基准年夏季植物生长旺盛期间进行调查: 河湖岸带人工干扰程度,宜在基准年春秋季气候适宜人类户外活动期间进行调查: 河湖面积减少状况,可根据评估基准年或近年的水面数据计算确定
9.2. 3水质水环增
境各项评估指标的调查监测时期及频率应遵循工
DB12/T10582021
河流水体水质优劣程度应根据评估河段在评估基准年按月监测,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应根折 评估湖库区在评估基准年按月监测,监测时期为评估基准年; 水功能区达标率应根据评估河湖评估基准年水功能区全年水质达标状况确定; 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应根据非汛期或枯水期调查数据确定。
生物各项评估指标的调查监测时期及频率应遵循下列原则: 鱼类保有指数、大型底栖生物完整性和浮游植物密度的监测时期应在评估基准年的春夏季,监 测次数应不少于2次;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应在评估基准年夏季植物生长旺盛期间进行调查; 水体盐度稳定程度应根据评估区 基准年按月监测,监测时期为评估基准年。
9. 2.5 社会服务功
社会服务功能各项评估指标的调查监测时期及频率应遵循下列原则: 公众满意度应根据评估基准年公众调查数据确定,总调查人数不应少于100人;如果评估区域 属于偏远地区,人迹罕见,则可在调查区域附近的人口聚集区向知晓该评估区域的人员进行调 查; 防洪达标率应根据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发布的评估基准年的统计数据确定,如无相关数据 可自行在评估基准年内进行调查统计; 通航保证率应根据评估河湖评估基准年日均水位数据计算,数据应按照水文站监测的水位数据 确定,评估时期为评估基准年全年; 商业开发程度应在基准年春秋季气候适宜人类户外活动期间进行调查,
9.3健康评估专项调查监测
在健康评估的技术准备阶段应开展前期勘察,并开展基本资料的初步调查收集与分析,必要时还需 要开展评估水域所在水生态分区的背景状况调查与监测;在调查监测阶段,应根据河湖评估的工作大纲 与技术细则要求,开展专项调查与监测
9.3.1健康评估前期勘察
根据健康评估工作方案制定要求,开展目标水域的前期勘察工作,重点勘察河湖及流域地形地貌特 征、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状况、常规监测站位监测状况、水系连通特征、岸带状况、水环境和水生生物状 况等。
9.3.2健康评估专项调查
根据健康评估各项指标评估要求,系统的调查收集以下方面的历更及现状统计数据: 图片数据:评估目标水域的流域水系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水资源分区图、水功能区划图、 植被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等基础信息图片;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收集整理流域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包括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粮食产量、 畜禽养殖、土地利用、废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水文及水资源数据:收集水文特征数据,流域历史水文监测系列数据,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经 计数据,水工程设计及管理运行、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防洪规划、流域综合规划等方面的资 料;
DB12/T10582021
.3.3健康评估专项监
根据健康评估各项指标评估要求,开展水质、岸带状况及水生生物专项监测。要求水质、岸带状况 及水生生物专项监测宜同步开展:专项监测周期不小于一个水文年(或自然年)。
9.3.3.1水质专项监测
河流水质评估、湖库富营养化评估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应遵循SL395相关规定;水质监测项 且、频次及取样监测分析应遵循SL219相关规定
9. 3.3. 2岸带状况专项监测
9.3.3.3河流水生生物专项监测
9.3.3.4湖库水生生物专项监测
监测样方长度为岸带水向区向湖库区中心延伸10m或至最大可涉水深度(水深2m)水域,取样宽 度为10m。 鱼类、浮游植物和水体盐度监测位置应与水质监测点位保持一致,鱼类监测方法应遵循SL167和 SC/T9102.3的相关规定。
10评估方法与赋分标准
10.1水文水资源准则层(HD)
10.1.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WRU)
DB12/T10582021
DB12/T10582021
评估河湖流域地表水供水量占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按公式(1)计算。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赋分标准见表5,中间赋分值分段线性内插
式中: WRU——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WU——流域地表水取水量; WR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
表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估赋分标准表
10.1.2生态水位(水量)满足程度(ED)
评估年评估河湖段每个月的水位(下泄水量)变化,与规划或管理文件确定的限值,或历史同期水 平相比所处的状况,评估方法与规范参考SL196和SL/Z712,按公式(2)计算。
ED一一生态水位(水量)满足程度; dm一评估河湖段评估年所评估月的水位(下泄水量); Dm一一评估河湖段对应评估月的限值或历史同期平均值。 评估河湖段在评估时段的水位(下泄水量)高于或等于限值或历史平均值的定为100分,河干(无 泄水量)定为0分,中间赋分值线性内插;每个评估河湖段评估年的取值为全年12个月中的最小值。 1法易过积杰已和座(5D)
10.1.3流量过程变异程度(FD)
评估现状开发状态下评估基准年实测月径流过 程与天然月径流过程的差异,水文调查与计算参照 L196和SL278。由基准年逐月实测径流量与天然月径流量的平均偏离程度表达,按公式(3)和公式(4) 计算: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指标的赋分标准见表6
后息服务平 式中: FD流量过程变异程度; 9m—评估年实测月径流量; Qm评估年天然月径流量; Qm评估年天然月径流量年均值。
式中: FD流量过程变异程度; 9m—评估年实测月径流量; Qm评估年天然月径流量; 0..评估年天然月径流量年均值
10.1.3.2入湖库流量过程变异程度
由基准年环湖库主要入湖库河流逐月实测径流量之和与天然月径流量的平均偏离程度表达,按公式(5)、 (6)、(7)和(8)计算: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指标的赋分标准见表6,中间赋分值分段线性内插。
式中: FD一入湖库流量变异程度指标值; 一所有入湖库河流实测月径流量; m N—环湖库主要入湖库河流数量: Q—每条入湖库河流的天然月径流量: Qm—所有入湖河库流天然月径流量; 0m一天然月径流量年均值。
DB12/T10582021
Qm = ZN=1Qn qm = N=1Qn =1Z1=1 Qm ..
Qm = ZN=1Qn qm = ZN=1qn
表6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指标评估赋分标准表
10.1.4水文水资源准则层赋分
10.1.4水文水资源准则层赋分
水文水资源准则层赋分(HDr)按公式(9)计算,式中各变量如表7所示。 HDr = WRUr ×WRUw + EDrx EDw+ FDrx FDw.
表7水文水资源准则层赋分公式变量表
上表中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可在选定所需评估的指标后,按照表中权重赋值代入11.1章节中公式 (28)计算得出。—
10. 2. 1河湖岸带稳定性(BKS)
根据河湖岸坡侵蚀现状(包括已经发生的或潜在发生的岸坡侵蚀)进行评估,具体调查方法参照 9。评估要素包括:岸坡倾角、基质特征、岸坡植被覆盖度和坡脚冲刷强度,采用公式(10)计 湖岸带稳定性指标的赋分标准见表8。 服
式中: BKSr—岸坡稳定性指标赋分; SAr岸坡倾角分值; SCr岸坡覆盖度分值; SMr河岸基质分值; STr—坡脚冲刷强度分值
表8河湖岸稳定性评估分指标评估赋分标准表
DB12/T1058202
10.2.2河湖岸带植被覆盖度(RVS)
评估河湖岸带植被(包括自然和人工)垂直投 占河湖岸带面积比例。重点评估河湖岸带陆向 范围乔木(6m以上)、灌木(6m以下)和草本植物的覆盖状况。河湖岸带植被覆盖度采用公式(11)计 算:河湖岸带植被覆盖度指标的赋分标准见表9
式中: RVSr——植被覆盖度赋分; TCr乔木层植被覆盖度赋分; SCr—灌木层植被覆盖度赋分; HCr草本层植被覆盖度赋分。
式中: RVSr—植被覆盖度赋分; TCr—乔木层植被覆盖度赋分; SCr—灌木层植被覆盖度赋分; HCr—草本层植被覆盖度赋分
表9河湖岸带植被覆盖度指标评估赋分标准表
10.2.3河湖岸带人工干扰程度(RD)
表10河湖岸带人工于扰程度评估赋分标准表
DB12/T10582021
DB12/T10582021
10.2.4河湖连通性
10.2.4.1河流纵向连通性(RC)
评估单位河长内影响河流纵向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拦河闸、坝和网)数量,其中有过鱼设 在统计范围之列。赋分标准见表11。
表11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评估赋分标准表
10.2.4.2湖库连通性(RFC)
评估环湖库主要入境河流和出境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流畅通程度。湖库连通指标赋分按照公式 算:
计算: RFC =ENS,W,Rn/ZNS,Rn: (12) 式中: RFC一湖库连通指数赋分; Ns一环湖库主要河流数量; Rn一一第n条河流的出(入)湖库水量(万方/年),入境河流的水量为评估年该条河流的地表水资 源量,出境河流的水量为评估年的实测水量; Wn一环湖库河流连通性赋分。 其中,环湖库河流连通性(Wn)的确定应考虑如下情况:主要环湖库河流的闸坝建设及调控状况(按 新流阻隔月数计)、主要环湖库河流年入境水量与入境河流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的比例,根据上述2个 条件分别确定顺畅状况,取其中的最差状况确定每条环湖库河流连通性状况赋分。环湖库河流连通状况 赋分见表12。
表12环湖库河流连通性指标评估赋分标准表
10.2.5河湖面积菱缩率(ASR)
DB12/T10582021
ASR——河湖水库面积萎缩比例; 4。评估年河湖水库水面面积; A.一历史参考年河湖水库水面面积
表13河道面积菱缩比例评估赋分标准表
表14湖泊面积菱缩比例评估赋分标准表
表15水库面积菱缩比例评估赋分标准表
10.2.6物理结构准则层赋分
物理结构准则层赋分(PFr)按公式(14)计算,式中各变量如表16所示。 PFr= BKSrxBKSw+RVSrxRVSw+RDrxRDw+RC(RFC)rxRC(RFC)w+ASRrxASRw.
表16物理结构准则层赋分公式变量表
上表中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可在选定所需评估的指标后,按照表中权重赋值代入11.1章节中 28)计算得出
10.3水质水环境准则层(WQ)
1水环境整洁程度(WC
评估河湖水域的水体环境感官状况, 根据水体嘎味、颜色和漂浮物指标中最差状况确定最终赋分: 具体调查方法参照SL219,赋分标准见表17。
DB12/T10582021
DB12/T1058202
10.3.2河湖水质指标
10.3.2河湖水质指标
10.3.2.1河流水质状况(WQC)
表18河流水质评估赋分标准表
10.3.2.2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EI)
式中: EI——富营养化状态指数; 一评估项目的赋分值; N——评估项目的个数。
式中: EI——富营养化状态指数; 一评估项目的赋分值; N——评估项目的个数。
EI = Zt1 量
19湖库营养状态分级
DB12/T10582021
表20湖库营养状况评估赋分标准表
10.3.3水功能区达标率(WFZ)
评估达标水功能区个数占所评估水功能区总数的比例,评估年内的水功能区达标次数占的比例大于 或等80%的水功能区确定为水质达标水功能区。评估标准与方法遵循SL395的相关规定,水功能区达标 率赋分按照公式(16)计算,
固定资产标准式中: WFZ—水功能区达标率赋分值; WFZ—水功能区达标率。
10.3.4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SOL)
WFZ=WFZp×100
人河湖排污口合 照GB/T25173和SL532,赋分标准见表21 情况下不同条件分别赋分 最终赋分值
园林绿化标准规范范本表21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评估赋分标准表
0.3.5水质水环境准则层赋分
表22水质水环境准则层赋分公式变量表
....- 相关专题: 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