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380-2021 河北省泵站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结论作为工程验收的主要技不依循, 4.8检测单位检测工作流程应符合附 位出具的检测报告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1.1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标稠用水量、强度、烧失量、氧化镁、 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不溶物;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硅酸 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水化热。 5.1.2分批取样检测。以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总量计取,散装水泥400t为一批,袋 装水泥200t为一批。 5.1.3袋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6个月或快硬性水泥超过1个月时,使 用前应重新检测。 5.1.4水泥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175的规定,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2573的规定
5.2.1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空隙率、针片 伏、超逊径、压碎指标、硫化物、碱活性、有机质、含水率、吸水率、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 骨料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岩石抗压强度。 5.2.2分批取样检测。按同分类、规格、类别及日产量每600t为一批,不足600t亦为一批;日产 量超过2000t,按1000t为一批,不足1000t亦为一批。日产量超过5000t,按2000t为一批,不 足2000t亦为一批。 5.2.3粗骨料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
5.3.1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空隙率、 吸水率、云母含量、硫化物、坚固性、碱活性、有机质、氯离子含量;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石 粉含量和压碎指标。 5.3.2分批取样检测。按同分类、规格、类别及日产量每600t为一批文化标准,不足600t亦为一批;日产 量超过2000t,按1000t为一批,不足1000t亦为一批。 5.3.3细骨料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5.4.1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密度、细度、含水量、需水量比、烧失量、碱含量、强度活性指数、 三氧化硫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安定性;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 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 游离氧化钙含量、安定性、三氧化硫含量和氧化镁含量;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包括细度、活性指数 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和安定性;硅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硫含量。 5.4.2对于高强混凝土或有抗冻、抗渗、抗腐蚀、耐磨等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主,不宜采用低于I1级 的粉煤灰;对于高强混凝土和耐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当需要采用硅灰时,应采用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 90%的硅灰。
DB13/T53802021
5.4.3分批取样检测。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总量计取,粉煤灰500t为一批;硅灰30 t为一批;钢渣粉、矿渣粉和磷渣粉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 5.4.4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矿渣粉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 GB/T18046的规定,钢渣粉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20491的规定,磷渣粉的技术指标和取
5.4.3分批取样检测。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总量计取,粉煤灰500t为一批;硅灰30 t为一批;钢渣粉、矿渣粉和磷渣粉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
5.4.4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矿渣粉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 GB/T18046的规定,钢渣粉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20491的规定,磷渣粉的技术指标和取 样方法应符合GB/T26751的规定,硅灰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27690的规定。
5.5.1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含固量(含水量)、细度、pH值、凝结时间差、氯离子含量、 硫酸钠含量、减水率、泌水率比、收缩率比、钢筋锈蚀、碱含量;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主要控制项目 还包括含气量、相对耐久性;防冻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和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膨胀剂 主要控制项且还包括限制膨胀率
王要控制项目还包括限制膨 5.5.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大体积混 凝土宜采用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采用防冻剂。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满 足设计要求。 5.5.3分批取样检测。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总量计取,掺量大于等于1%的100t为 批,掺量小于1%的50t为一批;膨胀剂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5.5.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大体积混 凝土宜采用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采用防冻剂。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满 足设计要求。
5.5.3分批取样检测。同品种、同规格、 的总量计取,掺量大于等于1%的100t为 批,掺量小于1%的50t为一批;膨胀剂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5.5.4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8076的规定,防冻剂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 TC/T475的规定,膨胀剂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T23439的规定。
子含量;采用碱活性骨料时,水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碱含量。养护用水可不检测不溶物和可溶物含 量。 5.6.2混凝土拌和水不应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颜色和异味。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5.6.3水质检测频次应符合要求。地表水每半年检测1次;地下水每年检测1次;再生水每三个月检 测1次,在质量稳定一年后可每半年检测1次;水质受到污染或影响混凝土质量时应立即检测;混凝土 生产设备洗刷水每三个月检测1次,在质量稳定一年后可每年检测1次。 5.6.4水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JGJ63的规定。
5.6.3水质检测频次应符合要求。地表水每半年检测1次;地下水每年检测1次;再生水每三个月检 测1次,在质量稳定一年后可每半年检测1次;水质受到污染或影响混凝土质量时应立即检测;混凝土 生产设备洗刷水每三个月检测1次,在质量稳定一年后可每年检测1次。 5.6.4水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JGJ63的规定。
5.7.1钢筋主要控制项目包括拉伸、弯曲、重量偏差、尺寸、表面质量。有抗震要求的,热轧带肋钢 筋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反向弯曲。 5.7.2分批取样检测。同牌号、同炉号、同尺寸连续进场的总量计取,60t为一批;超过60t的部 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增加一组拉伸和弯曲试验。允许同牌号、同冶炼方法、同浇筑方法的 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 于60t。
5.7.4钢筋连接质量应符合IGI18或IGI107的规定。
DB13/T 53802021
同品种的以连续进场的每10000m为一批,不足10000m亦为一批。 5.8.3块石的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取样方法应符合SL/T264的规定。
5.9.1土工合成材料根据功能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格栅、土工网、复合土工膜。
a 物理性能:密度、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等效孔径; 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握持强度、撕裂强度、顶破强度、胀破强度、摩擦强度; C 水力学性能:垂直渗透系数、平面渗透系数、梯度比; d 耐久性:抗紫外线能力、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蠕变性。 5.9.3分批取样检测,以连续进场的总量计取。土工织物和复合土工膜,同品种、同规格、同工艺 0000m为一批;土工膜,同原料、同配方、同规格50t为一批;土工格栅和土工网,同原料、同配 方、同规格500卷为一批, 合CB/T13760的机定
10000m为一批;土工膜,同原料、同配方、同规格50t为一批;土工格栅和土工网,同原料、同配 方、同规格500卷为一批, 5.9.4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3760的规定。
5.9.4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3760的规定,
5.10.1止水带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硬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压缩永久变 形、撕裂强度、脆性温度、热空气老化、臭氧老化、粘合性。 5.10.2分批取样检测,连续进场的总量计取。B类(变形缝用止水带)和S类(施工缝用止水带) 止水带同标记、连续生产的5000m为一批,J类(沉管隧道接缝用止水带)止水带同标记、连续生产 的100m为一批 5.10.3止水带的技术指标和取样方法应符合GB18173.2的规定
5.11.1泡沫板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表观密度、吸水率、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撕裂强度、加热变 形、延伸率、硬度、压缩永久变形。 5.11.2分批取样检测。以同品种、同规格连续进场的100m为一批,不足100m亦为一批。 5.11.3泡沫板的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取样方法应符合JC/T2255的规定。
12.1混凝土试件强度和抗渗、抗冻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12.2 混凝土试件检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应分别制取试件。 大体积混凝土每500m制取1组;非大体积每100m制取1组。 C) 每一工作班至少制取1组;每一单元工程至少制取1组。 2 同一部位、同一强度等级的抗渗、抗冻试件每季度不少于2组。 f)混凝土抗拉试件每2000㎡制取1组
DB13/T53802021
6.1.1检测项目宜包括压实度、渗透系数、贯入度(贯入阻力)、载荷试验、桩身抗压强度、桩身搭 接质量、竖向增强体质量、桩身完整性,
质量、竖向增强体质量、桩身完整性。 1.2检测单元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情况划分,每个检测单元面积不宜大于25m。 .3 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压实度、渗透系数、贯入度:采用的检测方法应符合GB/T50123的规定;高压喷射灌浆渗透 系数采用围井注水试验方法应符合DL/T5200的规定; b 载荷试验:复合地基检测应符合JGJ79的规定;土质地基检测应符合GB/T50123的规定; 桩身抗压强度:采用钻芯法应符合JGJ106的规定; d 桩身搭接质量:采用开挖检查、弹性波等方法,弹性波法应符合SL326的规定; 竖向增强体质量: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等方 法; f 桩身完整性:宜根据桩材质选择采用高应变法、低应变法、钻芯法、声波透射法,应符合JGJ 106的规定。 1.4 测区(测线、测点)布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实度:应不少于1个测点,检测单元内基槽部位应增加1个测点,环刀法取样点应位于每 层厚度的下2/3处;采用附加质量法时,测点布置应符合SL326的规定; 6) 渗透系数、载荷试验、竖向增强体质量:应不少于1个测点; C 贯入度:应不少于1个测点,检测单元内基槽部位应增加1个测点;采用换填垫层法施工的 每层应不少于1个测点;对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的砂土地基和水泥土搅拌的桩身质量,应 不少于3个测点;碎石桩桩体检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方法的,每根碎石桩应有1个测点; 桩身抗压强度:每根桩应有1个测点; e 身搭接质量:根据检测方法布置测点; 桩身完整性:采用高应变法、低应变法时应不少于1个测点;采用钻芯法时,布置1个检查 孔;采用声波透射法时,测管不少于3根,测点距不大于10cm
6.1.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6.2.1检测项目宜包括下列内容:
.2. a 干砌石:抗压强度、软化系数、砌筑质量、垫层厚度、砌石厚度、平整度、坡度、块石尺寸、 腹石砌筑; b) 浆砌石或混凝土砌石:应增加砌缝饱满度与密实度、砌缝宽度、排水孔反滤、排水孔位置, 必要时可增加孔隙率检测。 6.2.2 检测单元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情况按下列要求划分: a 沿长度或轴线方向每10m或按面积不超过50㎡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 b) 小于上述尺寸的砌石体可独立划为1个检测单元或与相邻的检测单元合并等分为2个检测单 元。 6.2.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6.2.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抗压强度、软化系数:采用的检测方法应符合SL/T264的规定; 块石尺寸:采用钢直尺测量块石各边长及最小边长; C 孔隙率:采用试坑法应符合GB/T50123的规定; d 其他检测项目:采用目测、尺量等方法应符合SL631和SL634的规定。 5.2.4 测区(测线、测点)布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块石尺寸、坡度:布置不少于3个测点,每点取样数量应满足有关技 术标准规定:
DB13/T 53802021
b)排水孔反滤、排水孔位置:应不少于2个测点; c)孔隙率:应不少于1个测点; d)其他检测项目: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应不少于6个测点。
6.3.1检测项目宜包括下列内容: a) 堤防填筑:土性分析、压实度或相对密度、渗透系数、渗透坡降; b 建筑物回填:土性分析、压实度或相对密度。 .3.2 检测单元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情况划分,每50m一段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 .3.3 检测方法符合GB/T50123的规定。 .3.4 测区(测线、测点)布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土性分析、压实度或相对密度:土性分析不少于1组,压实度或相对密度不少于3组; b 渗透系数、渗透坡降:现场检测沿堤轴线每10m布置1个测区;室内检测沿堤轴线每20m 30m布置1个测区。
6.3.1检测项目宜包括下列内
.3.1 检测项目宜包括下列内容: 堤防填筑:土性分析、压实度或相对密度、渗透系数、渗透坡降; b 建筑物回填:土性分析、压实度或相对密度。 3.2 检测单元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情况划分,每50m一段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 3.3 检测方法符合GB/T50123的规定。 3.4 测区(测线、测点)布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土性分析、压实度或相对密度:土性分析不少于1组,压实度或相对密度不少于3组; b 渗透系数、渗透坡降:现场检测沿堤轴线每10m布置1个测区;室内检测沿堤轴线每20m 30m布置1个测区。
6.4.1检测项且宜包括下列内容:
a)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钢筋数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裂缝、连接缝 止水、内部缺陷、平整度、厚度、结构尺寸; b 板、梁、墙、柱结构体:必要时可增加轴向抗拉强度、抗折性能、抗剪性能、弹性模量,承 载力,挠度、抗裂性,预应力筋(索)张拉力; 地下厂房顶拱衬砌:必要时可增加混凝土与围岩接触面脱空; d 过水建筑物结构体:必要时可增加抗冲耐磨性能。 6.4.2 检测单元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情况,按下列要求划分: a) 上、下游输(引)水建筑物可独立划分检测单元: b) 厂房内的机墩、机座按单机划分检测单元,板、墙、缓台、楼梯、电梯并以及拱作为独立 结构划分为检测单元。根据每层上、下游顺序按每不超过12m长、12m宽划分为1个检测单 元,小于1/2的可并入相邻检测单元也可独立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面积不宜大于50m; C 每根单梁、柱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每检测单元与其它功能结构体交义时,可调整检测单元 位置以避开; 对于有支撑柱的梁按柱间梁跨长度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无支撑柱的按梁长度每7m~9Ⅲ划 分为1个检测单元,对于动态承重受力结构体按设计结构整体为1个检测单元。 6.4.3 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应符合JGJ/T23的规定;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应符合T/CECS02的规 定;采用钻芯法时,应执SL352的规定; b) 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SL352的规定,试样获取、试件数量、尺寸应符合GB/T 50784的规定; 钢筋数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采用电磁感应法或探地雷达法应符合SL713的规定; d 裂缝:长度、宽度检测采用尺量方法,深度检测应符合SL713的规定; e 内部缺陷:采用超声波法或探地雷达法应符合SL713的规定; 轴向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折性能、抗剪性能、抗冲耐磨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SL352和 GB/T50784的规定; 脱空:采用声波法、探地雷达法应符合SL326的规定:必要时采用钻孔验证:
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钢筋数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裂缝、连接缝 止水、内部缺陷、平整度、厚度、结构尺寸; b 板、梁、墙、柱结构体:必要时可增加轴向抗拉强度、抗折性能、抗剪性能、弹性模量,承 载力,挠度、抗裂性,预应力筋(索)张拉力; 地下厂房顶拱衬砌:必要时可增加混凝土与围岩接触面脱空; d 过水建筑物结构体:必要时可增加抗冲耐磨性能。 6.4.2 检测单元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情况,按下列要求划分: a) 上、下游输(引)水建筑物可独立划分检测单元: b) 厂房内的机墩、机座按单机划分检测单元,板、墙、缓台、楼梯、电梯并以及顶拱作为独立 结构划分为检测单元。根据每层上、下游顺序按每不超过12m长、12m宽划分为1个检测单 元,小于1/2的可并入相邻检测单元也可独立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面积不宜大于50m; C 每根单梁、柱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每检测单元与其它功能结构体交义时,可调整检测单元 位置以避开; d) 对于有支撑柱的梁按柱间梁跨长度划分为1个检测单元,无支撑柱的按梁长度每7m~9m划 分为1个检测单元,对于动态承重受力结构体按设计结构整体为1个检测单元。 6.4.3 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应符合JGJ/T23的规定;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应符合T/CECS02的规 定;采用钻芯法时,应执SL352的规定; b) 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SL352的规定,试样获取、试件数量、尺寸应符合GB/T 50784的规定; 钢筋数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采用电磁感应法或探地雷达法应符合SL713的规定; d 裂缝:长度、宽度检测采用尺量方法,深度检测应符合SL713的规定; e 内部缺陷:采用超声波法或探地雷达法应符合SL713的规定; 轴向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折性能、抗剪性能、抗冲耐磨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SL352和 GB/T50784的规定; 脱空:米用声波法、探地雷达法应符合SL326的规定:必要时采用钻孔验证
DB13/T53802021
h)承载力、挠度、抗裂性能:采用的检测方法应执行GB/T50152和GB50204的规定; i 预应力筋(索)张拉力:采用的检测方法应符合SL/T212的规定: 厚度:采用钻孔法时,钻孔不少于3孔,应在孔径十字线位置测量4点厚度值,取其算术平 均值为该孔厚度值:采用声波法参照DL/T5299相关规定执行; 平整度:采用直尺和2m靠尺在每个测点读取10个数据,计算算术平均值; 连接缝止水:除进行外观检测外,应根据GB18173.2的规定执行。 6.4.4 测区(测线、测点)布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抗压强度:采用钻芯法,布置测点数不少于1个,取得试件不少于1组3个,同一根芯样截 取3个试件或同一检测单元的3根不同芯样分别截取。取芯深度可根据检测单元取芯方向的 实际尺寸而定:采用回弹法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D 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板类结构,布置的测点数不少于12个,均匀布置,芯样数量不少于可 加工抗渗试件1组6个、抗冻试件1组3个、抗压强度试件1组3个;非板类结构,布置的 测点数不少于1个,芯样总长度应满足制作各项性能试验试件数量的需要; C 钢筋数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测线应与被检测钢筋分布方向垂直布置,各测线长度与检 测单元等长; d) 裂缝:应对所有长度、宽度进行检测,深度宜选择不少于裂缝总数10%且不少于3条裂缝进 行检测; e) 内部缺陷:测线沿纵横方向垂直布置,测线间距不宜大于50cm,各测线长度与检测单元同向 等长; f 轴向抗拉强度、抗折性能、弹性模量、抗剪性能:钻孔取芯测点随机布置,测点数量不少于 1个,检测的芯样试件尺寸和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抗冲耐磨性能:随机均匀布置取样测点不少于3个。
蚀面积、防腐层厚度、防腐层附着力。 5.2检测方法、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板厚度:采用超声波法应符合GB/T11344的规定;对主要构件按每种规格抽检1块钢板, 均匀布置5个测点:V D 钢板(材)化学元素:采用光谱法或化学分析法,检测钢板(材)的主要化学元素成分,对 主要构件按每种规格钢板(材)进行检测; 焊缝外观质量:采用焊接检验尺和钢直尺辅以目视对各类焊缝进行100%检查; d 焊缝内部质量:采用超声波法,应符合GB/T11345的规定。当有质量争议时,宜采用射线法 或衍射时差法,分别依据GB/T3323.1、GB/T3323.2或DL/T330进行验证检测; e 锈蚀深度和锈蚀面积:采用测厚仪、深度游标卡尺、钢板尺等仪器和工具进行锈蚀深度和锈 蚀面积的检测,每个构件不少于3个检测断面; 防腐层厚度:采用涂层测厚仪检测,应符合SL105的规定。平整表面上每10m至少测3个 局部厚度,小结构表面宜每2㎡测1个局部厚度; 防腐层附着力:采用切割法或拉开法,应符合SL105的规定。测量的位置和次数可由各方协 商认可或按照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原则布置基准表面
6. 6. 1泵站主水泵
DB13/T 53802021
6.6.1.1检测项目宜包括:振动、噪声、转速、效率、压力脉动、具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几何量 (叶片、叶轮室、导叶过流部件变形,泵壳变形,泵轴弯曲、叶片与泵壳间隙)、缺陷[叶片、叶轮 室、导叶过流部件磨蚀,泵壳磨蚀、泵轴裂纹及轴颈磨损、轴承(轴瓦)磨损」、叶片调节机构的灵 活度、回复杆的行程以及调节装置的渗漏,
6.6.1.2检测单元划分:每台水泵为1个检测单元。
6.6.1.2检测单元划分:每台水泵为1个
a 振动:应执行GB/T29531的规定; b 噪声:应执行GB/T29529的规定; C 转速:采用数字式转速仪直接测量或采用先产生转速脉冲,通过程序间接计算方法; d 效率:应执行GB/T3216的规定; e 压力脉动:应执行GB/T17189的规定; f 叶片调节机构的灵活度、回复杆的行程以及调节装置的渗漏:采用目测方法; 8 具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几何量:应执行GB/T1958的规定; h 缺陷: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中的渗透检测法:应执行GB/T9443的规定。 6.1.4检测数量:检测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6. 6. 2 泵站主电动机
6.6.2.1检测项目宜包括下列内容:
a)主电动机的机械部分:振动、气隙、具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儿何量「主轴弯曲,机座、 机架及油箱(轴承室)变形,风扇叶片变形」、缺陷(主轴裂纹及轴颈磨损,机座、机架及 油箱(轴承室)裂纹,推力头、镜板及轴瓦(轴承)磨损、滑环接触表面烧蚀和磨损、风扇 叶片变形及裂纹]; b 主电动机的电气部分: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直流耐压性能、交流耐压性能、泄漏电流、吸 收比。 6.6.2.2检测单元划分:每台主电动机为1个检测单元。 6.6.2.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主电动机机械部分: 1)振动:应执行GB/T10068的规定 2)气隙:采用专用气隙传感器进行检测: 3 具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几何量:应执行GB/T1958的规定; 4 缺陷: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中的渗透检测法,应执行GB/T9443的规定; b) 主电动机电气部分所有检测项目应执行SL548的规定。 检
主电动机的机械部分:振动、 机架及油箱(轴承室)变形,风扇叶片变形」、缺陷[主轴裂纹及轴颈磨损,机座、机架及 油箱(轴承室)裂纹,推力头、镜板及轴瓦(轴承)磨损、滑环接触表面烧蚀和磨损、风扇 叶片变形及裂纹]; 主电动机的电气部分: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直流耐压性能、交流耐压性能、泄漏电流、吸 收比。
1)振动:应执行GB/T10068的规定; 气隙:采用专用气隙传感器进行检测; 3) 具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几何量:应执行GB/T1958的规定; 4) 缺陷: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中的渗透检测法,应执行GB/T9443的规定; b 主电动机电气部分所有检测项目应执行SL548的规定。
6.6.3泵站传动装置
6.3.1检测项目宜包括:振动、联轴器的同轴度、具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几何量(传动轴变 轮箱漏油、缺陷(传动轴裂纹、磨损,联轴器缺陷、齿轮磨损,齿轮箱、轴承箱裂纹、轴承磨拉 6.3.2检测单元划分:每套传动装置为1个检测单元。
6.6.3.3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振动,应执行GB/T29531的规定; 联轴器同轴度:应执行SL317的规定; 具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几何量:应执行GB/T1958的规定; d)齿轮箱漏油:采用目测方法:
e)缺陷: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中的渗透检测法,并执行GB/T9443的规定。 6.6.3.4检测数量:检测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6. 6. 4 泵站电气设备
5.6.4.1检测项且宜包括下列内容
DB13/T53802021
电力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绕 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性能、 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绝缘油击穿电压; b 高压开关设备:绝缘电阻、开关导电回路的电阻、交流耐压性能; 低压电器:低压电器连同所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阻器和变阻器的直流电阻、低 压电器连同所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交流耐压性能; 电力电缆:绝缘电阻、直流耐压性能和泄漏电流、交流耐压性能; 接地装置:接地网电气完整性、接地阻抗。 6.4.27 检测单元划分:每台(套)电气设备或装置为1个检测单元,单根独立的电力电缆为1个检 则单元。 6.4.3 检测方法要求:所有检测项目应执行SL548的规定。 6.4.4检测数量:检测单元内的检测项目均应进行检测。
6.6.5水泵机组综合性能
6.6.5.1检测项目宜包括:流量、扬程、转速、输入功率、装置效率。
6.6.5.1检测项目宜包括:流量、扬程、转速、输入功率、装置效率。 6.6.5.2检测单元划分:每台(套)水泵机组为1个检测单元。 6.6.5.3检测方法应执行SL548的规定。
7.1.1对工程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进行全数检测。 7.1.2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编制检测计划,并做好检测取样、试件制备、养护和送检等工作,并对试件 或样品取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负责。 7.1.3不设自检试验室或自检试验室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委托具备水利行业资质的检 测单位进行检测。 7.1.4按规定对涉及工程安全的试件及有关材料实行见证取样,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 检测。
7.2.1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应按规定独立进行抽检复核。 7.2.2依据相关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等委托具备水利行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抽样检 测。 7.2.3监理单位抽检和施工单位自检不得委托同一检测单位进行。 7.2.4混凝土试件检测数量不少于施工单位自检数量的3%,重要部位每种标号混凝土试件至少1组; 土方试样检测数量不少于施工单位自检数量的5%,重要部位至少取样3组;原材料检测数量不少于施 工单位自检数量的5%,且不少于1组。
DB13/T 53802021
7.2.5监理单位可根据工程质量情况确定检测的频次分布:可根据工程质量情况增加检测项目、数量。
7.3项目法人全过程检测
7.3.1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检测是对参建单位质量检测的复核性检验。 7.3.2全过程检测对象可分为原材料、中间产品、构(部)件及工程实体等。 7.3.3检测方案由项目法人提出编写原则及要求,接受委托的检测单位负责编写,最后由项目法人认 定,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7.3.4检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构(部)件检测频次禾 数量,工程实体需明确检测项目、检测单元、检测方法、测区(测线、测点)布置、质量评价的依据等 7.3.5原材料、中间产品、构(部)件质量检测数量宜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原材料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 自检数量的1/5~1/10;中间产品、构(部)件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自检数量的1/10~1/20。 7.3.6工程实体按照项目法人认定 中检测项目、方法、数量进行检测
3.1.1竣工验收质量检测应遵循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竣工验收范围,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法规、技术 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实施检测工作。 3.1.2检测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内容和实际完成情况确定检测项目,依据本文件规定划分检测单元 明确检测方法和评价依据。编写检测方案市政图纸、图集,依法实施检测工作。
3.2.1峻工验收质量检测的范围,应为峻工验收所包含的全部永久工程申各主要建筑物及其主要结构 构件和设施设备,检测对象应具有同类结构构件及设施设备的代表性。 3.2.2竣工验收质量检测的数量,应不少于验收工程同类结构体和设备检测单元数量的1/3,最低不 少于1个;建筑物尺寸抽检的数量宜按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1/10~1/20,但主要建筑物应全数检测。 3.2.3当同一类检测单元数量大于10个时,抽检比例可为1/4;当同一类检测单元数量大于20个时 抽检比例可为1/5。 8.2.4工验收质量检测的部位应根据本文件要求进行布置,在重点部位应单独增加检测单元。 8.2.5重点部位包括工程的重要部位、建设过程中发生过质量问题部位、检查中提出过问题的部位 完工后发现质量缺陷的部位。 8.2.6工程实体质量应按项目法人认定的检测方案中的检测项目、方法、数量进行检测。
DB13/T53802021
附录A (规范性) 检测单位检测工作基本流程
.1检测单位检测工作基本要求如下: a 检测单位与委托人签订质量检测合同,明确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数量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门 根据检测合同或任务要求,组织确定符合要求的检测人员,依据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编 制检测方案,选择检测仪器设备,做好检测准备工作; 签发检测任务书,明确检测专业负责人及检测具体技术要求; d 如由委托人取样、送样,检测单位则负责检查样品,在送样登记表上编号登记并签字盖章;如 由检测单位负责取样,检测人员应按照委托人的要求,依据本文件划分检测单元,布设测区、测 线测点,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并对样品逐一进行编号标记并予以登记: e) 检测人员依据试验方法标准及作业指导书实施检测,记录原始数据,由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 字; f 内业人员整理、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相关人员编制、审核、批准检测报告,按照规定在检测 报告上签字; 检测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向委托人提交正式检测报告,
DB13/T 53802021
B.1.1检测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 a) 检测报告名称; b) 委托单位名称、工程名称、检测范围: c) 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d) 样品接收日期、检测日期及报告日期: e) 样品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等级、代表批量; f) 检验样品的状态; g) 取样单应注明取样人姓名及单位; h) 检测依据或执行标准; i 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j 检测数据分析及检测结果; k) 检测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1 必要的检测说明和声明等; m) 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名; n 检测单位的名称、地址及通信信息。 B. 1. 2 当需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减,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 b) 需要时,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说明; c) 适用时,提供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声明; d) 对所采用的任何非标准方法的明确说明
建筑CAD图纸B.2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
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要求如下: a) 报告结论准确、客观公正、信息齐全、用词规范、文字简练: 服务 e 检测人员应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f)审核人员应对报告准确性、规范性负责; 由检测单位的授权签字人批准; h 报告应加盖质量检测资质章、检测单位公章或检验检测专用章,多页检测报告应加盖骑缝章 i)检测报告的发放应按检测项目 应签名确认
....- 质量标准 检测标准
- 相关专题: 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