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510-2021 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4.2.5植被和植物调查的内容与方法应满足
1植被调查的内容应包括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和植物群落特征。 2植物调查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生长 状况和生境情况,并对电站上下游梯级的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进行调查。 3调查方法应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2.6水土流失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土流失调查内容应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强度及危害。 2水土流失调查应采用现场调查和遥感调查等方法。 4.2.7库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收集水电工程水库设计特征水位、运行调度方式等相关资料。 2应调查消落带和缓冲带的范围、立地条件,重点进行现存植物群落的调查 并对电站上下游梯级的消落带现存植物群落及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调查。 3库周调查应采取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2.8陆生植被生态系统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
服务功能。 2陆生植被生态系统调查应采用样线调查法、样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 方法。
服务质量标准4.3.1地质评价应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分析评价修复范围有无发生崩塌、 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潜在危害。
4.3.2地形地貌评价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地形地貌调查结果,结合立地条件分析,评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 地形地貌主导因子。 2应根据高陡边坡地形地貌调查结果,分析评价拉张变形、剪切裂缝、风化、 涌水等对坡面稳定存在潜在危害的程度 4.3.3气象因子评价应根据气象调查结果,分析评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气象主 导因子。 4.3.4土壤评价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土壤评价应根据表土数量调查结果,结合后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表土的 需求量,进行表土平衡分析,评价表土资源数量满足程度 2土壤评价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结合工程区不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 需要,评价表土资源质量满足程度。 3表土资源数量和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应提出施工区心土层土壤改良利用方 案或利用水库淹没范围剥离表土的方案。 4确定工程区可剥离表土的分布范围,绘制表土资源分布图。 4.3.5植被和植物评价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被区域评价应主要包括植被群落组成、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和 动态演替规律。 2植被结构评价应主要包括工程区的植被类型、优势植物种群、植被覆盖度 郁闭度。 3珍稀特有植物评价应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植物、珍稀植物、危 物、特有植物及古树名木的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及其生存状态。 4么士植物评价 奇在热度生太动能化温座
4.3.2地形地貌评价应满足下列要求
4.3.4土壤评价应满足下列要
1植被区域评价应主要包括植被群落组成、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和 动态演替规律。 2植被结构评价应主要包括工程区的植被类型、优势植物种群、植被覆盖度 郁闭度。 3珍稀特有植物评价应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植物、珍稀植物、濒危 值物、特有植物及古树名木的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及其生存状态。 4乡土植物评价应主要包括优势度、生态功能、驯化繁育程度
5外来植物评价应主要包括危害程度。 4.3.6水土流失评价应主要包括工程区所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及水土流失类型区 评价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强度分布及危害程度。 4.3.7库周生态评价应主要包括影响库周生态修复的坡度、地表物质组成、植被 现状、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3.8陆生植被生态系统评价应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格局评价、服务功能评 价,并满足下列要求: 1生态系统结构和格局评价内容应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优势度、多样性、连通 性及破碎度。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内容应主要包括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和生 物量积累能力。
5.0.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根据水电工程建设对地表产生扰动、对陆生植被生态 系统造成损害、水电工程运行对水陆交错带造成的影响,考虑陆生植被生态系统 车通性确定规划范围。 5.0.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根据确定的范围进行分区,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原有植被良好,陆生植被生态系统功能稳定且区内施工扰动强度小的区域 应划定为生态维护区,并开展原有植被保护。 2施工活动导致陆生植被生态系统损害,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从施工迹地 黄替到顶级群落结构耗时较长的区域应划定为生态恢复区,并开展施工迹地的生 态恢复。 3施工活动导致陆生植被生态系统损害,且工程建设完成后对于生态性和景 观要求高的区域应划定为生态提升区,并开展施工迹地的生态提升。 4施工活动导致陆生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连通降低,以及水库水位周期性 张落导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通道减少、稳定性降低,需要辅助提 高连通性的库周,应划定为生态连通区,并恢复生态连通。 5.0.3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应根据调查与评价的结果、项目所在 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及其他相关资料开展,按生态修复分区布设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普施。并开展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原有植被保护、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及特殊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 复规划。
6 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
6.1.1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应包括表土剥离和堆存、土壤改良和表土综合利用。 6.1.2表土资源数量和质量不满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要求时,应优先利用施工区 心土层,并开展必要的土壤改良试验研究;利用水库淹没范围剥离表土时应划定 剥离区。 6.1.3位于生态脆弱区、表土资源债乏区或生态修复所需表土回覆量大于50,000 m3的水电工程,应开展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研究。 6.1.4表土和改良后的土壤用于植被恢复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 CJ/T340的有关规定
6.2.1表土剥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1表土剥离、搬运及堆存作业应尽量减少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破坏。 2表土剥离厚度应结合表土层厚度充分考虑技术经济性确定。 3黄土覆盖深厚地区可不剥离表土。 4高寒草原草甸地区,应对表层草甸土进行剥离、养护和回覆利用。 5对覆盖度低、生长缓慢的草地,应将地表植被连同其下熟土层一起移植至 其他适宜生长区域,工程结束后回植于施工场地。 6.2.2表土堆存场的选址应结合剥离和利用,选择交通方便、运距较近、相对集中 堆存的地段,运距宜控制在3km以内。 6.2.3表土堆存场应采取临时拦挡、苦盖、排水等措施。表土堆放时间超过1年 的,尚应在堆土体表面种植绿肥作物进行土壤培肥,并适量施肥、浇水,防止土 壤肥力退化
6.3.1土壤改良应通过试验研究确定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措施相结合 的措施。
6.3.2物理改良应主要选用增加地表覆盖、深耕进行土壤改良;化学改良应主要 选用施加土壤改良剂、有机肥、无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生物改良应选用植物、动 物和微生物进行土壤改良。
5.4.1表主和改良后的土壤在综合利用前应开展土壤检测。 5.4.2表土回覆应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方向、植被恢复类型等因素,回覆厚度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计规范》NB/T10344的有关规定
7.1.1原有植被保护方案应根据调查评价成果与工程建设和工程运营对原有植被 的扰动程度合理确定。 7.1.2原有植被保护应遵循避让优先、减少扰动的原则,对保护对象开展保护措 施设计,促进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对象应主要包括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 名木,以及优势植物种群。 7.1.3原有植被保护方式应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保护小区。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珍稀濒危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设计规范 NB/T10487的有关规定
生态维护区应加强管护与抚育,促进生态群落正向演替,并满足下列要求: 1损害程度较低的区域,应进行封育保护,使损害的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封 育保护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封禁方式,确定合理封育年限,采用适合的育林技术 及科学的管理措施。 2中度损害的区域,应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加强水肥调控、人工抚育等措施, 足进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 3天然状态下植被产种能力差、萌葉能力弱、仅靠单纯封育难以见效的地区 在天然更新的基础上,应通过改善生境、播种、植苗、增加覆盖等措施,加速植 被及相应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4植被损害程度应根据植被退化程度识别,识别和修复技术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GB/T37067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 术规程》LY/T2651的有关规定。
7.3.1工程建设征占地范围的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及优势植物种群宜采用迁 地保护方式。针对数量多且缺乏迁地保护经验的保护对象,迁地保护设计应在前 期开展迁地保护试验,并结合试验情况和结果确定保护方案。 7.3.2迁地保护移植工序应主要包括起挖前准备、起挖、吊装、运输、定植、养护。 7.4保护小区
7.4.1当工程建设涉及的珍稀危植物、古树名木及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多、迁地 保护难以达到保护效果时,应同时采用设立保护小区的替代保护方式, 7.4.2保护小区规划应考虑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共同实现就地保护对象和移裁保 护对象的长期稳定生存、繁育和正常演替。 7.4.3保护小区设计的内容应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配套设施设 计。
8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8.1.1施工迹地应主要包括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管理区、施工道路区、 表土堆存场区、弃渣场区、料场区及各类开挖填筑扰动面、裸露地、闲置地及坡 度小于45°或高度小于20m的边坡,
8.1.2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满足下列要求:
.2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满足下列
1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与水电工程周边生态系统协调一致。 2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在分析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合理配置适宜的 植物种类开展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设计。 3应优先选用具有较好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乡土植物种,并注重物种 多样性。 8.1.3困难立地区域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前应开展必要的研究工作,确定植 物种的选择、配置方式和辅助性技术方法。 8.1.4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宜配套灌溉设施。
8.2.1立地类型划分应满足下列要求:
8.2生态恢复区技术要求
8.2.1立地类型划分应满足下列要求: 1立地类型划分应根据工程所处的自然气候区和植被分布带,确定其基本植 被类型区。 2立地类型划分应结合工程区植被类型、覆盖度、植物种类、分布面积、主 要群落结构、植被的垂直及水平分布状况等基本情况划分立地类型。 3立地类型宜按地貌、土壤、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等主导因子确定,同 时考虑限制性立地因子。 8.2.2施工迹地限制性立地因子应分析考虑土壤理化性状因素、覆土状况因素 特殊地形因素,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土壤理化性状因素应主要包括岩石风化强度、粒径大小、透水性和透气性 堆积物的紧实度、水溶物以及风化物的pH值。 2覆土状况因素应包括覆土厚度、覆土土质。 3特殊地形因素应主要包括阳侧岩壁聚光区、风口、易积水湿洼地。 8.2.3植物种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植物种应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植物种应耐贫,有固氮等土壤改良能力。 3植物种应根系发达,有较好的固土固沙能力。 4植物种应栽种容易、成活率高。 5降水量400mm以下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不宜选择耗水量大的树、草 种。 6有积水问题的地块,宜选择耐水湿树种;靠近水系的,可结合周边景观 选择耐水湿的景观植物, 8.2.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植物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物配置应参照周边自然植被群落构成;植被配置应符合生物多样性及 生态位原理,物种间具有良好的共生性且能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2植被应根据立地条件配置为乔灌草型、灌草型和草本型。 3植物配置方式应采取深根系与浅根系植物相结合的形式。 4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的植物配置应结合试验结果进行设计。 8.2.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计内容应主要包括植物种选择、苗木类型、种子的数量及规格、造林 草方式方法、植物配置结构、密度、株行距及行带的走向、整地方式与规格、 物攀爬网、种植槽辅助工程。 2造林密度及整地规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8337.3的有关规定。干旱、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整地规格宜通过林木需 量确定整地设计蓄水容积,并进行相应计算。湿润地区应视降水量确定整地方式 采用穴状、竹节壕等形式整地。 3造林季节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春季造林、雨季造林及秋季造林。春 造林应根据树种物候期和土壤解冻情况,宜在树木发芽前完成。冬季无冻拨危 的地区,可在秋末冬初造林。
1植物种应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植物种应耐贫,有固氮等土壤改良能力。 3植物种应根系发达,有较好的固土固沙能力。 4植物种应栽种容易、成活率高。 5降水量400mm以下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不宜选择耗水量大的树、草 种。 6有积水问题的地块,宜选择耐水湿树种;靠近水系的,可结合周边景双 选择耐水湿的景观植物
1植物配置应参照周边自然植被群落构成;植被配置应符合生物多样性及 生态位原理,物种间具有良好的共生性且能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2植被应根据立地条件配置为乔灌草型、灌草型和草本型。 3植物配置方式应采取深根系与浅根系植物相结合的形式。 4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的植物配置应结合试验结果进行设计
8.2.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计内容应主要包括植物种选择、苗木类型、种子的数量及规格、造林种 草方式方法、植物配置结构、密度、株行距及行带的走向、整地方式与规格、植 物攀爬网、种植槽辅助工程。 2造林密度及整地规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8337.3的有关规定。干旱、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整地规格宜通过林木需水 量确定整地设计蓄水容积,并进行相应计算。湿润地区应视降水量确定整地方式 采用穴状、竹节壕等形式整地。 3造林季节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春季造林、雨季造林及秋季造林。春季 造林应根据树种物候期和土壤解冻情况,宜在树术发芽前完成。冬李无冻拔危害 的地区,可在秋末冬初造林
8.2.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设计应满足
8.3生态提升区技术要求
8.3.1生态提升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与周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协调,体现 生态价值的景观美学原则,注重植物的季相色彩和立体层次的变化及植物大小、 疏密的搭配。
8.3.2生态提升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在生态恢复区要求基础上,选取具有景观 观赏价值的植物种,植物配置宜具有多层次、多色彩、多季相的景观结构,与周 边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 8.3.3有景观要求的办公生活区、交通道路区、移民安置区等,应结合区域位置、 水土流失特点及景观要求,合理进行生态提升。 8.3.4生态提升区应合理利用景观元素,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广场与道 路、园林小品等设计要素塑造特色景观。 8.3.5生态提升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总体景观布局、功能分区、景观节点等 内容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景观规划设计规范》NB/T10346的有关规 定。
生态连通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满足下列
8.4生态连通区技术要求
1生态连通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建立生态廊道, 2生态廊道应依据生态系统破碎情况、现状地形、地貌、动物迁徙和栖息的 需要,最大限度保留和利用场地原有自然资源,合理布置。 3生态廊道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体现“近自然、多功能、网络化"的特点。 8.4.2生态连通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植物种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物种应选择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乡土植物。 2植物种应选择覆盖能力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植物 3植物选择应综合考虑修复区域动物迁徙和栖息的需要。 8.4.3生态廊道宽度应根据生态系统破碎程度、周边阻隔因子的阻隔程度、地形 保护动物的行为学特征、种群数量、栖息地适宜性等级等合理确定。 8.4.4生态连通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生态连通区的植物配置应采用周边生态廊道的植被群落构成;物种间具有 良好的共生性且能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2植被配置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发展多层次、低养护的近自然生态群落;植 物搭配应考虑群落的动态演替规律,采用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相结合的方式 3生态廊道应根据立地条件配置乔灌草、灌草和草本植被。 4生态廊道节点应根据节点所处位置,体现生态、景观、文化等多功能,并
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9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表9.0.5种植槽或种植穴绿化技术应用条件
9.0.6高陡边坡喷播绿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播绿化的方式应主要包括厚质基材喷播和植被混凝土喷播。 2喷播绿化应主要用于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地区。年降水量800mm以下地 区,应配套雨水集蓄利用措施或喷灌、滴灌措施,并具备持续供给养护用水能力。 3斜坡坡度较陡,人造植生基质难以自稳时,喷播绿化应先采取稳固人造植 生基质的措施后进行生态修复,稳固人造植生基质可采用平面网和立体网的方式 4厚质基材喷播适用于坡度小于65°的土质、土夹石或岩质边坡,其设计应 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网应采用锚杆固定在坡面上,锚杆长度应根据岩石坡面破碎状况确 定,长度宜为30cm60cm。 2)防护网主要包括普通铁丝网、镀锌铁丝网或土工网,应依据边坡及区域 环境状况选用。 3)基材混合物应由绿化基材、种植土、纤维和植被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而 成;其中绿化基材应由有机物、肥料、保水剂、稳定剂、团粒剂、酸度调节 剂、消毒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5植被混凝土喷播可用于各类无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坡度小于85°的高陡边 波、以及受水流冲刷较为严重的坡体。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陡 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NB/T35082的有关规定 9.0.7生态植生袋绿化应主要用于坡度小于55°的土质边坡和风化岩石、沙质边圾
优先用于不均匀沉降、冻融、膨胀土地区和刚性结构等难以开展边坡绿化的区域 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生态植生袋可在坡度较缓的坡面直接码放;坡度较陡时应采用钢索拦挡固 定或与框格梁结合的方式。 2以滴灌、微喷灌为主的生态植生袋绿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喷灌工程 技术规范》GB/T500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的有关规定
10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0.2.1水电工程的库周受水流、风浪等作用可能发生冲刷破环的岸段,应采取库 岸防护措施。 10.2.2库岸防护工程的设计应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并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 相结合的防护方式。 10.2.3库岸防护工程的规格,应根据水流、风浪及崩塌趋势,结合现场情况分析 确定。 10.2.4库岸防护工程的结构、材料应坚固耐久,适应河床变形,便于施工、修复 及加固,宜就地取材。 10.2.5库岸防护应优先使用生物护岸,包括植物护岸、生态毯护岸、生态桩护岸, 生态石笼护岸和生态坝护岸。库岸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水土
保持设计规范》NB/T10344的有关规定。
10.3库周消落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0.3.1库周消落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植物种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物种应耐薄、耐水淹、耐干旱。 2植物种应繁殖容易,成活率高。 3植物种应根系发达,萌性能强,有较好水土保持能力。 4植物种应净化能力强,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消减能力较强。 10.3.2消落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前应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立地类型划分应符合本 规范第8.2.1条的要求,并重点考虑坡度和水位消落情况。 10.3.3乔灌木栽植宜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并应根据苗木大小选择栽植穴的规格: 草本植物可不进行整地,直接栽植。 10.3.4乔灌木栽植密度与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8337.3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的有关规定。 10.3.5乔灌木裁植时间宜在水库退水后,选取适宜时间进行裁植,
10.3.1库周消落带水土保持生 1植物种应耐薄、耐水淹、耐干旱。 2植物种应繁殖容易,成活率高。 3植物种应根系发达,萌性能强,有较好水土保持能力。 4植物种应净化能力强,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消减能力较强。 10.3.2消落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前应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立地类型划分应符合本 规范第8.2.1条的要求,并重点考虑坡度和水位消落情况。 10.3.3乔灌木栽植宜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并应根据苗木大小选择裁植穴的规格; 草本植物可不进行整地,直接栽植。 10.3.4乔灌木栽植密度与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8337.3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的有关规定。 10.3.5乔灌木裁植时间宜在水库退水后,选取适宜时间进行裁植
10.4库周缓冲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0.4.1缓冲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植物种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物种应树体高大、冠幅大、枯枝落叶物丰富、枯枝落叶物易于分解、 有较强水源涵养能力。 2植物种应净化能力强,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消减能力较强。 3植物种应观赏性强,满足库周景观和休闲的需要 10.4.2缓冲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缓冲带应沿等高线布置,与地表径流的方向垂直。对于坡面较长区域,可 曾加缓冲带设置数量以削减水流的能量, 2植物配置应具有消减径流冲刷与污染和涵养水源的功能,并应根据所在 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3植物配置应兼顾旅游和观光价值,合理搭配景观树种。 4缓冲带种植结构配置应考虑林分的稳定性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5缓冲带宽度应综合考虑水源涵养效果、净污效果、受纳水体水质保护要求 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确定
10.4.3对于库尾具有水源地保护要求的水电工程,应在库尾布置人工湿地。库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三种型 人工湿地的型式选择应根据实际地形、水文、水质、造价情况进行选址、规划 设计。 10.4.4库尾人工湿地植物种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物种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种。 2植物种应净化能力强,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消减能力较强。 3植物种宜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 10.4.5库尾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植物种类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物配置应具有控制径流和污染的功能,并宜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 行水生乔木、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合理搭配。 2人工湿地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植物作为优势种搭配栽种,增加植物的多样 生并具有景观效果。 10.4.6人工湿地的工艺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 规范》HJ2005的规定。
11 特殊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主要包括高寒区、干热河谷区和风沙干旱
11.1.2特殊地区应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研究并提出研究成果报告,研究内 容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开展植被恢复技术措施调研,筛选适宜技术方法, 2根据工程区立地条件类型,拟定辅助性植被恢复技术措施,选择代表性试 验样地,拟定多种试验方案。 3开展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与环境适应性研究,结合研究成果,确定适宜工程 区的土壤改良、植物种选择、配置的方式及辅助性技术方法。 4提出后期养护及抚育管理的要求
11.2高寒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1.2.1高寒区应根据植被分布划分为高寒荒漠区、高寒山地灌丛植被区、高寒 草甸区和高寒草原区。高寒区水电工程施工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对自然植被 扰动的强度和范围。 11.2.2高寒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根据扰动区土壤、湿度、温度、营养条件、 物种适应性、物种分布确定修复方式。 11.2.3高寒区应利用乡土植物进行植被恢复,选取适合当地寒冷恶劣环境的 乔、灌、草,遵循植物生态学原理,模拟本区域原生植被群落结构模式,科 学、合理配置植物,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演替过程,建设具有自我维持能力 能与周边植被和谐共存的植被系统。 11.2.4高寒荒漠区宜对扰动区采取平整和镇压措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弃渣应 就近回填于洼地、土坑等内,并进行平整和镇压。不宜直接采用人工恢复植被 的措施。 11.2.5高寒山地灌丛植被区生态修复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前,应将施工扰动区具备移栽条件的灌丛进行集中移裁假植保护, 并采取适宜的养护措施。 2施工结束后,应采用假植灌丛裁植,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3对植后的林间裸地,应补播乡士草种
11.2.5高寒山地灌丛植被区生态修复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前,应将施工扰动区具备移栽条件的灌丛进行集中移裁假植保护 并采取适宜的养护措施。 2施工结束后,应采用假植灌丛栽植,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3对栽植后的林间裸地,应补播乡土草种
11.2.6高寒草甸区和高寒草原区应优先采取原生草皮剥离与回铺方式进行生态 修复,结合相关试验研究开展剥离方案、剥离后养护、回铺方案,提高植物成 活率。 11.2.7高寒草甸区和高寒草原区草皮剥离、堆存、回铺和管护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原生草甸剥离宜采用机械剥离,按照草皮规格不小于50cmx50cm,厚度 不小于20cm,将施工区原生地表草甸切割为草皮块进行剥离,并移至草皮堆方 点保存;剥离草皮时,应连同根部土壤一并剥离,并保证切割边缘的平整;应 对草皮下的薄层腐殖土集中堆放,用于后期草皮回移时覆土。 2剥离草皮堆放点可选择周边空地、养护架或纤维袋隔离的邻近草地上, 草皮厚度宜控制在3层之内;分层堆放草皮块时,应采用表层接表层、土层接 土层的方式;草皮堆放时间不宜过长,场地形成后,应立即进行回铺,回铺时 间应控制在春秋季节,避开冻结期。 3草皮回移铺植前应弃掉破碎的草皮块,垫铺腐殖土后再铺植草皮。在腐 殖土层不足的情况下,可利用草皮移植过程中废弃的草皮土。 4完成草皮回移铺植后,应及时洒水,固定草皮并促进根系的生长;采取 定期压平、浇水,防止人畜破坏等管护措施。应根据成活情况进行补植补种 11.2.8在高寒区采用撒播草籽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草种应选用乡土草种。 2撒播前应平整地面,形成10cm~25cm深的疏松土层,地表宜保留原有 草皮根系的土壤。在疏松土层中,可混撒有机质改土;如需使用客土,土壤应 满足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T340要求。 3种子播种可采取条播、撒播方式,播种时间应选择夏季。 4播种后应随即喷洒浇水,铺设无纺布、草席等覆盖材料保湿保温。播种 当年越冬时,应覆盖无纺布或草席,以确保植物安全越冬。 11.3干热河谷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1.3.1干热河谷水电工程建设应结合项目区生态退化特征、立地条件特征、水 流失现状、特征和危害等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1.3.2王热河谷生态修复应根据修复范围海拨、坡度、坡向、岩士组成、水分
11.3.1十热河谷水电工程建设应结合项目区生态退化特征、立地条件特征、水主 流失现状、特征和危害等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1.3.2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应根据修复范围海拔、坡度、坡向、岩土组成、水分条
件划分立地条件,结合地带性、地域性原生植被的特征和相关试验研究,进行养 灌草不同生活型植物类型的合理配置,建立植被与生境水分条件相适应的群落生 态结构。
态结构。 11.3.3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树草种选择应具备下列特性: 1耐旱耐热耐薄、抗逆性强、适生性强 2速生快长、萌芽力强、覆盖或郁闭快,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3自我繁殖和更新能力强。 4具有结瘤固氮和改土功能, 5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11.3.4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应采取控制地表水分蒸发的地面覆盖技术,地面覆盖 可采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树皮覆盖、砂石覆盖。 11.3.5植苗造林宜使用容器苗,裁植前应使用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处理植物 材料。 11.3.6生态修复应通过造林前整地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流失,并改善土 壤情。造林整地应根据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并满足下列要求: 1土层薄、石块多、作业不便地段宜采用鱼鳞坑整地 2地形平缓、土层较厚地段宜采用水平沟、反坡平台套塘、浅沟套深塘整地 11.3.7干热河谷区造林地宜拦蓄周边坡面降雨径流和支沟径流用于灌溉。坡面和 支沟的小型蓄水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 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的有关规定。 11.3.8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宜结合已有水源、地形和土壤质地条件配套相应的节 水灌溉工程,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363 的有关规定。
11.3.3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树草种选择应备下列特性:
11.4风沙干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1.4.1风沙干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按近期与远期防护相结合、工程建设与防 治同时进行的原则,采取沙障治沙、植物治沙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形成严密、 整体的防沙治沙体系,
11.4.2沙障治沙应满足下列要求:
障宜采用植物材料、无机材料和有机化工
2沙障应采用平铺或直立于风蚀沙丘地面的方式,增加地面糙度,削弱近地 层风速,固定地面沙粒,减缓和制止沙丘流动。 3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应优先采用沙障固沙,阻止沙丘流动,再营造防风 固沙植物带。 4沙障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 治理技术》GB/T16453.5的有关规定。 11.4.3植物治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区年降水量在100mm以上时,可采用植物固沙。 2植物治沙宜先易后难,逐步扩大。可先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营造团 块人工林;沙地的小气候改善后,再在沙丘上直播或栽植固沙植物。 3在确保固定流沙和林木健康生长的条件下,植物治沙形成的植被覆盖度应 接近当地环境下自然植被的覆盖度。 11.4.4树草种应以乡土植物为主,辅以优良外来植物;先锋植物与建群植物相结 合,选择的树草种应具备下列特性: 1萌葉性强,分枝多,冠幅大,耐沙埋、耐风蚀。 2早期速生,水平侧根发达,固沙作用强。 3抗干旱,耐贫。 4繁殖容易,种源丰富。 5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11.4.3植物治沙应符合下列规定
12.0.8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宽度大于10m的施工迹地整治宜采用机械作业,必要时辅以人工。 2土地整治应将表土回填至设计高程,并预留沉降厚度。 3土地整治应根据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 12.0.9苗木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苗木栽植应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和苗木种子生理生态特性,合理安排旅 工李节。 2苗木栽植应根据苗木运输和栽植时间,根据需要采取假植、蘸泥浆、生 根粉浸泡等措施。 3栽植时宜回填熟土并压苗;四周可利用开挖土围成树盘,树盘深不应少 于15cm。 4阔叶乔木可根据树木特性在栽植前后进行必要的修剪。 5带土球苗、灌木球等裁栽植后,应视情况进行捆绑支撑。 6苗木裁植后应进行抚育,抚育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森林抚育规 程》GB/T15781的相关规定。 12.0.10撤播草籽和铺设草皮宜采用人工作业。铺设面积较大时,可选用草皮 卷,采用机械方式施工。 12.0.11施工进度安排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进度安排应缩短扰动后土地裸露时间。 2施工进度安排应与主体工程施工计划相协调,编制施工进度双横道图。 3树草种栽种宜以春、秋季为主;高寒地区应避开寒冷季节;风沙干旱区 应避开大风季节。
12.0.11施工进度安排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进度安排应缩短扰动后土地裸露时间。 2施工进度安排应与主体工程施工计划相协调,编制施工进度双横道图 3树草种栽种宜以春、秋季为主;高寒地区应避开寒冷季节;风沙干旱 应避开大风季节
13.1.2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管理与维护应遵循下列原则:
1因地制宜和经济性原则,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所选植物,采取适当的养 护措施。 2建植、养护、管理并重原则,加强交工前的养护,养护期限不应少于1 年。 13.1.3工程措施管理应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发现功能障碍或损毁时,应及时 进行维护。 13.1.4植物措施管理应主要包括对生长良好的植物群落进行保育、生长过旺的 植物进行收割、枯死期的植物收割移除、生长较差区域植物的补植和抚育、工 程区外来物种的控制和清除、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13.1.5人为活动管理应防止破坏水土保持设施。 13.1.6养护措施应主要包括水肥调控、光热调控、植被结构调控和病虫害防治 措施。
13.2.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根据区域气候、立地条件及植物生长需要配套灌溉 系统。灌溉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有关 规定,必要时应进行过滤处理。 2灌溉可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方式。 3灌溉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363、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和《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的有关 规定。 4灌溉系统应结合自然降水、地表蒸发、土壤情和植物叶面缺水状况来硕 定灌溉时间和水量,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5灌溉应适量、多次、均匀。 6夏季和早秋应避免在午后强烈的阳光下灌溉:为预防病虫害,夏季应避免
2.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后施肥应符合下列
1追肥宜在施工后1年~2年内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实施。 2施肥宜结合试验结果实施,施肥应适时、适度、适量。 3施肥时间宜选择在植物生长旺季前进行,应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养分选择 肥料,
13.3.1针对喜阴的植被应进行遮阳,遮盖材料宜选用生态、环保、可降 料。
13.3.2针对高寒区的植被应覆盖无纺布或草席,确保植物安全越冬。 13.3.3对于生长过盛的植物宜适时进行修整,使陆生植被生态系统在垂直结构 和水平结构方向上均能充分利用光热。
13.4.1植被结构调控应主要包括乔灌木修剪、间苗和补植补种。
13.4.2乔灌木修剪应满足下列要求:
1乔灌木应及时疏剪弱枝和病枯枝,短截生长过旺的长枝。 2乔灌木修剪应及时排查影响坡体稳定性的植株并处理,宜在秋季通过平 茬调控地下与地上生物量。 3乔灌木修剪宜在植物休眠期进行。 4因杂草生长和藤本植物缠绕而受生长抑制时,应及时清除。 13.4.3间苗应满足下列要求: 1植被密度过大时应及时间苗。 2在不影响植被绿化和生态效果的基础上,应按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 小存大、间密补稀的原则进行间苗,并及时清除入侵植物种。 13.4.4补播补种应满足下列要求: 1当地表裸露较多或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人工补播或补种。 2补播补种宜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3补裁苗宜优先选择可降解容器苗进行裁植。
13.5.1病虫害预防应满足下列要求: 1病虫害预防应适当引入常见病虫害天敌物种。 2病虫害预防应采购检疫合格的苗木和草种。 3病虫害预防应及时伐出衰弱木、剪除病枯枝。 13.5.2病虫害治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病虫害治理应保护林内鸟类和其他天敌。 2病虫害治理宜建造屏障阻隔虫类上树或下树通道,利用光照或射线诱集害 虫,集中消灭。 3病虫害治理可根据虫害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喷洒灭杀
3.5.1病虫害预防应满足下列要求: 1病虫害预防应适当引入常见病虫害天敌物种。 2病虫害预防应采购检疫合格的苗木和草种。 3病虫害预防应及时伐出衰弱木、剪除病枯枝。
13.5.2病虫害治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病虫害治理应保护林内鸟类和其他天敌。 2病虫害治理宜建造屏障阻隔虫类上树或下树通道,利用光照或射线诱集害 虫,集中消灭。 3病虫害治理可根据虫害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喷洒灭杀
14 监测评估与持续改进
14.1.1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评估应遵循针对性、代表性、经济性和可 操作性原则。 14.1.2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针对生态修复区域主要生态因子的动态变 化进行监测,并对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14.2.1水电工程水主保持生态修复监测范围应涵盖开展水主保持生态修复的区 域,监测内容应根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内容合理确定。 14.2.2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试运行期和生产运行期应开展定期监测,调 查陆生植被生态系统的状况。 14.2.3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应采用调查监测、地面观测、遥感监测和 视频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14.3.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应主要包括表土资源保护效果评估、原有植 被保护效果评估、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 态修复效果评估、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14.3.2表土资源保护效果评估应评估土壤理化性质,评估指标包括有机质含 量、主要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PH值等。 14.3.3原有植被保护效果评估应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保护小区保护 后的植物成活率、长势。 14.3.4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应主要包括植物成活率、植被覆盖率 生物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连通性。 14.3.5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应主要包括植物成活率、植被覆盖度 边坡稳定性。 14.3.6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应主要包括植被成活率、植被覆盖度、生 物多样性、净污能力。 14.3.7特殊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应主要包括植物成活率、植被覆盖率 生物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等
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应根据定期监测和效果评估成果,分析生 态修复成效,提出持续改进方案。
附录A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总体规划报告目录
1 概述 1.1任务由来 1.2工程概况 1.3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4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1.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要性分析 1.6规划依据 1.7规划范围 1.8规划自标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调查与评价 2.1 调查 2.2评价 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总体布局 3.1生态修复分区 3.2总体布局 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 4.1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4.2原有植被保护规划 4.3施工迹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 4.4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 4.5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 5施工组织规划 6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7监测及效果评估 8实施保障措施 9结论和建议
附录B施工迹地生态连通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
附求B施工迹地生态连通区水士保持生态值 题报告目录 1概述 1.1任务由来 1.2工程概况 1.3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 1.4总体思路和设计原则 2修复范围 3调查与评价 3.1调查 3.2评价 4已有科研、设计成果 4.1科研开展情况及结论 4.2设计开展情况 5连通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设计 5.1植物材料选择 5.2立地条件划分 5.3植物配置设计 5.4整地 5.5种植 5.6灌溉设施 5.7工程量 6施工组织设计 7投资 8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8.2建议 9附图附件 9.1附图
附图1连通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总体布置图 附图2平面图 附图3立面图 附图4整地典型设计图 附图5裁植典型设计图 附图6其他附图 9.2 附件
联轴器标准附录C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题报台
1 概述 1.1任务由来 1.2工程概况 1.3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 1.4总体思路和设计原则 2修复范围 3调查与评价 3.1调查 3.2评价 4已有科研、设计成果 4.1科研开展情况及结论 4.2设计开展情况 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设计 5.1高陡边坡修整设计 5.2截排水系统设计 5.3坡面立地条件划分 5.4植物选择、目标植被确定 5.5植物种配置设计 5.6整地 5.7种植 5.8灌溉设施 5.9工程量 6施工组织设计 7投资 8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8.2建议 9附图附件
9.1附图 附图1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总体布置图 附图2平面图 附图3立面图 附图4裁植典型设计图 附图5其他附图 9.2 附件
9.1 附图 附图1高陡边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总体布置图 附图2平面图 附图3立面图 附图4裁植典型设计图 附图5其他附图 9.2 附件
附录D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题报告目
录D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题报告目录
止回阀标准1 概述 1.1任务由来 1.2工程概况、库周生态现状 1.3项目区自然环境概况 1.4总体思路和设计原则 2修复范围 2.1消落带修复范围 2.2.缓冲带修复范围 3调查与评价 3.1调查 3.2评价 4已有科研、设计成果 4.1科研开展情况及结论 4.2设计开展情况 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设计 5.1消落带生态修复 5.1.1库岸防护 5.1.2植物材料选择 5.1.3立地条件划分 5.1.4植物种配置 5.1.5整地 5.1.6种植 5.1.7灌溉设施 5.1.8工程量 5.2缓冲带生态修复 5.2.1库岸防护 5.2.2植物材料选择 5.2.3立地条件划分
5.2.4植物种配置 5.2.5 整地 5.2.6 种植 5.2.7灌溉设施 5.2.8人工湿地设计 5.2.9 工程量 6施工组织设计 7投资 8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9附图附件 9.1 附图 附图1库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总体布置图 附图2平面图 附图3立面图 附图4整地 附图5裁植典型设计图 附图6库岸防护设计图 附图7人工湿地设计图 附图8其他附图 9.2 附件
....- 相关专题: 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