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216-2019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探测导则.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3.1主要探测项目宜采用的方法如下:
a)渗漏量可采用容积法、量水堰法等进行测量。 b)渗漏特征和渗漏状态可采用拍照、计时、目测等手段进行描述。 c)渗漏通道及渗漏源可采用拟流场法、水质分析法、离子示踪法、钻孔直接观测法/观测扬压力法, 自然流场法、孔内电视法等方法探测。
功探测项且宜采用的方汽
a)混凝土抗压强度、密度、抗渗等级、弹性模量等宜采用钻芯法检测。 b)混凝土内部缺陷、管路及线缆、钢筋锈蚀等宜采用雷达法、超声法、冲击回波法、弹性波CT法、 半电池电位法、钻孔法等探测。
检验检疫标准7.1容积法和量水堰法探测渗漏量
量水堰法探测渗漏量,可参照DL/T5178或SL551
7.2拟流场法探测渗漏源
7.2.2拟流场法探测采用的仪器应符
a)应具有特殊编码波形电流场信号发送机和接收机。 b)发送机供电电流一般取400mA~500mA,且连续工作时间应大于7h。 c)接收机灵敏度应优于1.0x10*A/m,输入阻抗应大于150kQ,工频抗干扰应大于50dB,连续工件 时间应大于7h
7.2.3现场探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被探测区内不应有电导率小于水的介质存在。 b)探测时宜点测扫描,点间距可根据地质条件、测量精度而异。 c)测线间距宜为1m~5m
7.3水质分析法探测渗漏源和渗漏通道
7.3.1主要利用渗漏进、出口水体申离子浓度相近原理探测渗漏源,并初步判断渗漏通道 7.3.2寻找渗漏水与周围水体具有差异特性的离子,通过对比不同位置取得的水样中的主要离子含量 和浓度,找出水质相似的水样,判断渗漏进、出口水之间的相关性。 7.3.3水质分析试验主要离子应包括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7.3.4水质分析试验应满足DL/T5152、NB/T35052或SL396规定的试验要求
7.4离子示踪法探测渗漏通道
7.4.1主要利用对水体无污染的无机盐离子标记天然流场或人工流场中的渗漏水流,用示踪 理探测渗漏通道,可参照SL436执行
a)当垂向流速V,>0.1m/d时,垂向流速测试相对误差应小于3%;当水平流速V>0.01m/d时,水平 流速测试相对误差应小于5%。 b)水平流速测试范围为0.05m/d~100m/d。 c)垂向流速测试范围为0.1m/d~100m/d。
7.4.4现场探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探测前,应对可能渗漏源附近水体和渗漏出口水体进行水质分析,以便确定不同位置处水体中 的指定离子的浓度。 b)在可能的渗漏源附近投放的指定离子浓度应远大于附近水体中相同离子的浓度,浓度倍数应不 低于100倍, c)在不同渗漏源选择不同离子投放后,应每隔5h~6h定期取渗漏出口水进行水质分析,直至出口渗 漏水中离子浓度值回到投放前水平。 d)现场测量时,均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本底测量和置零,以及现场测量方向的校正。
7.5渗漏探测其他方法
7.5.1钻孔观测扬压力法可探测大体积混凝土基底排水设施运行状况,间接判断渗漏水源头。采用该 方法探测时,应沿顺水流方向至少布置3个观测孔,且应布置在防渗体系下游侧,可参照SL601执行。 7.5.2自然电场法可用于探测集中渗流,确定渗漏进口位置及流向。采用该方法探测时,要求渗漏产 生的流场有较大的压力差,在渗透过滤、扩散吸附等作用下能够形成较强的自然电场,而且要求测区内 没有较强的工业游散电流、大地电流或电磁干扰,可参照SL326执行。 7.5.3孔内电视法可直接观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基岩裂隙发展情况,间接推断渗漏水源头。该 方法可配合钻孔观测扬压力法同步进行。 7.5.4对水面以下的裂缝渗漏或变形缝渗漏探测可采用潜水员、水下机器人视频检查与示踪探测等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 7.5.5对于因渗漏造成混凝土浅层吸水饱和但表面尚未发现渗漏的情况,可采用红外线成像法进行探 测:对干在建或拟建 长期蓝测
3.1.1常规数据处理步骤应包括导入数据、分析资料、参数选择、绘制图像、图像解析、确定性质、 验证结果,组织验证。
.2拟流场法和离子示踪法数据处理,可参照S
8.1.3将渗漏探测结果与附录A表A.1进行对照分析,查找渗漏原因。根据渗漏原因,确定渗漏源、 渗漏通道,得出探测结论。
8.1.3将渗漏探测结果与附录A表A.1进行对照分析,查找渗漏原因。根据渗漏原因,确定渗漏源、 渗漏通道,得出探测结论。 8.1.4当根据上述方法仍无法推断渗漏来源、渗漏途径时,在充分调查分析工程防渗体系(如惟幕、 防渗墙、止水、基础排水管网、基岩裂隙处理、地基不透水层位置等)设计、施工及运行监测资料的基 一家
3.1.4当根据上述方法仍无法推断渗漏来源、渗漏途径时,在充分调查分析工程防渗体系(如惟幕、 防渗墙、止水、基础排水管网、基岩裂隙处理、地基不透水层位置等)设计、施工及运行监测资料的基 础上脚手架标准规范范本,进行专题研究。
8.1.4当根据上述方法仍无法推断渗漏来源、渗漏途径时,在充分调查分析工程防渗体系 防渗墙、止水、基础排水管网、基岩裂隙处理、地基不透水层位置等)设计、施工及运行监 础上,进行专题研究。
2.1混凝土渗漏处理宜选择渗漏早期在渗漏迎水面处理,应遵循“上堵下排、堵排结合”的原 不具备迎水面处理条件时,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可在背水面封堵,背水面封堵时应遵循 堵、排堵结合”的原则,并做好渗漏水冬季冻胀预防工作。 2.2防水堵漏宜靠近渗漏源头,加强排水宜靠近渗漏出口处。对于建筑物本身渗漏的处理,凡 的,宜在迎水面堵截、出口处排水。
当不具备迎水面处理条件时,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可在背水面封堵,背水面封堵时应遵循“先排 后堵、排堵结合”的原则,并做好渗漏水冬季冻胀预防工作。 8.2.2防水堵漏宜靠近渗漏源头,加强排水宜靠近渗漏出口处。对于建筑物本身渗漏的处理,凡有条 件的,宜在迎水面堵截、出口处排水。 8.2.3渗漏处理方案应根据渗漏调查、成因分析及渗漏处理判断的结果,结合具体工程结构特点、环 境条件(温度、湿度、水质等)、时间要求、施工作业空间限制,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修补材料、工 艺和施工时机,达到预期的修复目标。
2.3渗漏处理方案应根据渗漏调查、成因分析及渗漏处理判断的结果,结合具体工程结构特点 条件(温度、湿度、水质等)、时间要求、施工作业空间限制,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修补材料 和施工时机,达到预期的修复且标
8.2.5选择修补材料时,应考虑修补材料对水质的无污染性和修补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耐久性。 8.2.6选择修补工艺时,对于集中渗漏处理可按SL230执行,线渗漏处理可按DL/T5315执行,散渗漏 处理可按DL/T5315或SL230执行。
分析市政定额、预算,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成因分析整理汇总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主要成因分析
表A.1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渗漏主要成因分析
....- 相关专题: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