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809-2020 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各类监测仪器设备及其辅助设施(保护装置、观测房、观测 便道等)的统称。
DL/T58092020
3.0.1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应根据库岸稳定性评价成果、对枢 纽工程、库区民居、道路交通、专项设施等安全有影响的区域确 定监测范围、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 3.0.2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监测工作应进行总体规划,明确监测目的和原则,建设期 和运行期应有机结合,监测技术可行,确保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 更于运行维护。 2安全监测应重视巡视检查,并与仪器监测相结合。 3安全监测应坚持获取可靠监测成果与及时分析评价并重。 4当发生地震、特大暴雨、库水位骤变及监测数据异常等情 况时,应增加监测频次。 5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理、整编和分析,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 和处理。 3.0.3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应符合以下总体要求: 1监测布置应紧密结合水电工程库区实际,突出重点,兼顾 全面,统筹安排。 2监测仪器设备应性能可靠、耐久实用,满足工程要求。 3监测仪器设备安装理设前应进行检验和校正,安装理设时 应准确测量定位,理设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理设后,应及 时测读初始值,并绘制安装理设图、填写基本资料表。 4监测线缆连接应严格控制工艺,连接前后应测读仪器数据 并记录,绘制线缆走线图。 5监测钻孔宜取芯或孔内电视摄像,进行地质描述。 6 安全监测及巡视检查通道、安全防护及仪器保护设施应与
DL/T58092020
监测仪器设备安装理设同步建设,并应定期对监测设备及巡视检 查通道进行检查维护。 7监测项目的观测方法、观测设备、观测人员和观测时间应 相对固定。同部位的不同监测项目宜同步观测。 8读数仪、全站仪等测读仪表应定期校验。 9观测数据应做到可靠、格式统一、说明完备,注记齐全 10水库地震监测应按《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规范》 DL/T5808的有关规定执行。 3.0.4水电工程库区滑坡、泥石流监测应注重预警预报,宜结合 滑坡、泥石流特点,优先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电梯标准规范范本,实现在线监测和 在线预警预报
监测仪器设备安装理设同步建设,并应定期对监测设备及巡视检 查通道进行检查维护。 7监测项目的观测方法、观测设备、观测人员和观测时间应 相对固定。同部位的不同监测项目宜同步观测。 8读数仪、全站仪等测读仪表应定期校验。 9观测数据应做到可靠、格式统一、说明完备,注记齐全 10水库地震监测应按《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规范》 DL/T5808的有关规定执行。 3.0.4水电工程库区滑坡、泥石流监测应注重预警预报,宜结合 滑坡、泥石流特点,优先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实现在线监测和 在线预警预报。 3.0.5崩塌体、变形岸坡监测可按滑坡监测执行。 3.0.6库区发生泥石流灾害对水电工程及库区复建工程安全产生 较大影响时,应开展泥石流监测。 3.0.7水电工程库区巡视检查频次以满足库区安全监测,掌握库 区运行状态为原则确定。汛前、洒后应各进行一次检查,发生强 震、特大暴雨、库水位骤变等特殊情况时宜加密检查频次。 3.0.8水电工程库区仪器监测的观测频次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1滑坡观测正常情况下宜每月1次,在汛期和发生强震、特 大暴雨、库水位骤变等特殊情况时宜加密观测,宜每天1次,或 数小时1次直至连续跟踪监测。 2泥石流观测宜实时在线监测。 3库盘观测宜每年1次,库水位骤变时可加密观测。 3.0.9监测物理量取值正负号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位移面向临空面为正,反之为负;面向临空面向左为 正,反之为负。 2垂直位移下沉为正,上拾为负。 3裂缝开合度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DL/T58092020
5 应力应变拉为正,压为负。 6 渗透压力压为正。 7 界面压应力压为正。 3.0.10监测成果的单位,高程和平面坐标值宜采用m、位移值和 两点间距离变化值宜采用mm、渗流量值宜采用L/s、水压强值和 应力值宜采用MPa、锚索锚固力值宜采用kN,应变值宜采用ue。
DL/T58092020
4.1.1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应编制巡视检查规程,内容应主要 包括巡视检查范围、项目、路线、人员、记录要求、整编处理、 分析评价、安全作业、应急处置等。 4.1.2巡视前应收集和分析库区水文、气象、地质、监测资料 了解巡查环境。 4.1.3库区巡视检查应包括日常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和特殊 情况下巡视检查,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日常巡视检查宜结合滑坡、泥石流、库盘监测开展。 2年度巡视检查宜在每年汛前汛后进行。 3发生强震、特大暴雨、库水位骤聚变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 开展巡视检查。
4.1.1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应编制巡视检查规程,内容
4.2.1滑坡应主要检查地表及有关建筑物的裂缝展布、长度、质 度、可见的深度、下错距离,地表隆起、塌陷、渗水等。 4.2.2泥石流应主要检查形成区物源分布及变化情况、流通区沟 谷分布及变化情况、堆积区堆积物变化情况及人员活动等。 4.2.3库盘应主要检查塌岸、开裂、沉陷等。 4.2.4 监测设施应主要检查外观、保护装置完好情况、标识标牌等
DL/T58092020
观方法,可辅以锤、针、量尺、放大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 机等工器具以及无人机影像、卫星影像。 4.3.2每次巡视检查均应进行现场记录,宜附略图、素描、照片、 影像资料等,并进行对比、分析。 4.3.3日常巡视检查报告内容应简单、要说明问题,必要时附 上照片及略图。年度巡视检查报告和特殊情况下巡视检查报告宜 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日期。 2本次检查目的和任务。 3 检查组参加人员名单。 4 对规定项目的检查结果,包括文字记录、略图、素描和 照片。 历次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和判断。 不属于规定检查项目的异常情况发现、分析及判断。 7 必须加以说明的特殊问题。 8 检查结论和建议。 9 检查组成员签名。
4.3.4巡视检查宜与群测群防建立联络和信息共享机制
4.3.4巡视检查宜与群测群防建立联络和信息共享机制。
DL/T58092020
5.1.1滑坡监测应针对不同时期的监测目的和监测内容,保持连 续性和完整性。 5.1.2滑坡监测应根据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危害程度等,确定 监测方案,
5.2.1滑坡监测应以整体稳定性监测为主,兼顾局部。 5.2.2监测项目应根据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措施布设,宜 包括变形、渗流和应力,各监测项目宜结合布置。 5.2.3监测断面宜根据滑坡的地质条件、加固措施、稳定性计算 成果等因素,沿可能滑移方向布设,每个监测断面不宜少于3个 监测点。 5.2.4监测仪器类型、量程和精度应根据滑坡稳定性分析,以及 变形、渗流、应力等监测物理量值大小确定。 5.2.5滑坡监测可设置库水位、降雨量监测设施。库水位监测应 按《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的有关规定执行。降雨量监测应 按《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的有关规定执行。
5.2.6表面变形监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点宜沿断面布置在滑坡体上,可采用交会法、极坐标 法、视准线法、GNSS法等观测。 2工作基点应布置在稳定区域,数量不宜少于3个。 3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定期校核,也可采用与枢纽区变形监
DL/T58092020
测控制网点或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点联测,必要时可布 设库区变形监测控制网校测。 4监测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控制网点观测墩的结构类型 应按《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的有关规定执行。 5.2.7深部变形可采用钻孔测斜仪或多点位移计等进行监测,孔 底宜深入稳定基岩或滑动面以下不小于2m。 5.2.8出现危害性裂缝的滑坡应设置裂缝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宜 采用位移计、砂浆条带等简易量测装置。测点宜结合裂缝走向、 形态等布置。
1渗流监测应根据滑坡体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措施布设,监 测项目宜布置地下水位和渗流量监测。 2地下水位监测孔宜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布置,孔底宜深入 原地下水位线以下不小于2m,也可结合地质勘探孔布置,采用 测压管或渗压计进行监测。 3有地下水逸出或设有平洞的滑坡体可布置量水堰,必要时 可做水质分析。
5.2.10应力监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锚杆、锚索等加固措施的工程可布置锚杆应力计、锚 索测力计进行监测。 2采用抗滑桩、挡土墙等加固措施的工程可布置钢筋、接 触式土压力计进行监测。
5.3.1表面变形监测点观测墩应与被测对象牢固结合,并应与工 作基点通视。 5.3.2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控制网点观测墩基础宜埋设在稳定的 基岩上或原生土上。
DL/T58092020
1基准站周边应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 过15°。 2基准站应远离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 源,相距距离不得小于200m;基准站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 无线电传送通道,相距距离不得小于50m。
5.3.4测斜管安装埋设应符合
1钻孔孔壁松散或易塌孔时应采用相应的成孔措施。 2测斜管安装时应将一对导槽槽口对准所测位移的主滑方 向,安装到位后宜测量导槽的扭转角。 3测斜管安装就位后,测斜管与孔壁间隙应回填密实,岩质 坡宜用水泥砂浆回填,土质坡宜用黏土浆液或细砂回填,并安装 孔口保护装置。 5.3.5多点位移计、位移计、渗压计、地下水位监测孔、测压管、 量水堰错杆应五计错麦测五计、钢计安装埋设要求应按《湿
量水堰、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钢筋计安装理设要求应按《江 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的有关规定执行。
5.4.1滑坡变形测点的观测要求应按《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 范》DL/T5178的有关规定执行。首次观测应连续,独立观测两 次,取其合格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
5.4.2测斜仪观测应符合下列规
1观测前应检查活动式测斜仪探头、导轮、弹黄、密封圈及 读数仪的工作情况。 2观测时应先将测斜仪探头放入孔底,每次起测的高程应相 同,静置孔内使仪器温度基本稳定,自下而上进行测读,完成正 向行程测量;将测斜仪调转180°,再按相同方法,完成反向行程 测量。 3正向、反向行程测量完成后,应对测值及时进行校验。 4固定式测斜仪应采用专用读数仪或自动化监测,并按已标
DL/T58092020
定的仪器参数和设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各测点的水平位移。 5.4.3多点位移计、位移计、渗压计、测压管、量水堰、锚杆应 力计、锚索测力计、钢筋计等观测要求应按《混凝土坝安全监测 技术规范》DL/T5178的有关规定执行。
DL/T58092020
6.1.1泥石流监测应收集和了解泥石流的物质来源、泥石流沟谷 特征及影响,并宜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 的有关规定对泥石流的危害程度分类、统计,根据危害程度选择 泥石流预警预报监测项目。 6.1.2泥石流监测部位宜包括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应注重预 警预报。
泥石流预警预报监测项目。 6.1.2泥石流监测部位宜包括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应注重预 警预报。
6.2.1泥石流监测项目宣包括降水量、土体含水率、物源体变形、 泥石流流动状态。
6.2.2降水量监测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6.2.2降水量监测设计宜符合下
1降水量监测宜布置在泥石流形成区及流通区沿线。 2测点宜根据泥石流沟或流域面积大小按网格状或三角形 布置,测点应选择在四周空旷平坦、风力影响小、通信信号稳定 的部位。 3测点四周障碍物与仪器的距离不得小于障碍物顶高与仪 器口高差的2倍。 4监测设施宜采用遥测雨量监测系统、测雨雷达超短时监测 系统、气象卫星短时监测系统等。 5对泳雪消融型泥石流,还应对冰雪消融量进行监测。 6.2.3土体含水率监测宜布置在泥石流形成区,测点可沿不同深 度分层布设。
DL/T58092020
6.2.4物源体变形监测宜布置在泥石流形成区,可采用测斜桩、 倾斜仪、视频摄像等进行观测
6.2.5泥石流流动状态监测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断面宜布置在流通区纵坡、横断面形态变化处和地质 条件变化处,且需考虑下游保护区(居民点、重要设施)撤离等 防灾救灾所需提前警报的时间和泥石流运动速度。 2监测仪器宜采用撞线报警器、主动红外探测器、视频摄像 等进行观测。 3撞线报警器宜布置在流通区沿线,沿线测点不应少于2点。 4主动红外探测器、视频摄像宜布置在流通区中上部
6.3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6.3.1降水量监测设施基座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座。 6.3.2土体含水率传感器应埋入土体内部,并应采用原土回填 密实。 6.3.3测斜桩安装埋设可参照测斜管。倾斜仪应安装在钢筋混凝 土基座上,基座应与岩体牢固结合。 6.3.4撞线报警器、主动红外探测器、视频摄像设备应安装在稳 定部位,安装基座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座。
6.4.1降水量、土体含水率和泥石流流动状态监测项目宜实时在 线监测。 6.4.2物源体变形监测项目观测按本规范5.4执行,
DL/T 58092020
7.1.1水库总库容大于等于10亿m且坝高大于等于150m的混 疑土拱坝工程宜开展库盘监测。 7.1.2库盘监测范围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库 盘监测范围宜覆盖大坝上游3km~5km,大坝下游1km~ 3km。
7.2.1库盘监测宜以垂直位移监测为主,可布设水平位移监测。
7.2.1库盘监测宜以垂直位移监测为主,可布设水平位移监测。 7.2.2库盘监测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库盘垂直位移监测点应在大坝上下游沿左右岸布设成水 准闭合环线。 2库盘水平位移监测断面应布置在岸坡高陡等有代表性的 部位,监测点宜左右岸对称布设。 3库盘监测工作基点宜布置在稳定性较好的基岩上,宜采用 与枢纽区监测控制网相同的校核基准点,并应定期校测
7.3.1库盘监测点理设部位宜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基础宜埋设在 基岩或原生土上。 7.3.2库盘监测点、工作基点安装埋设应按《混凝土坝安全监测 技术规范》DL/T5178的有关规定执行。
DL/T58092020
7.4.1库盘垂直位移应采用一等水准观测,观测仪器应使用S05 级水准仪和配套标尺,观测要求应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 范》GB/T12897的有关规定执行。 4一库岛水亚信移观测应按/湿察士规宝合临测杜范》
DL/T5178的有关规定执行
DL/T58092020
8.1.1监测数据和巡视检查成果应及时整理整编,每年应进行 次全面、综合整编,应做到图表完整、规格统一、说明完备、注 记齐全。 8.1.2整编成果应进行分析与评价。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综合 分析,评价工程安全性。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 8.1.3发生强震、特大暴雨、库水位骤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 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8.1.4整编分析成果应形成报告,生成电子文档归档,并备份 保存。 8.1.5 监测资料宜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宜采用信息系统
8.2.1滑坡监测宜重点分析下列
1滑坡监测宜分析变形量值、速率及方向,分析库水位变化 降雨对滑移、裂缝开裂与错动等变形的影响。 2滑坡监测宜分析地下水位与库水位、降雨的相关性,评估 边坡截、排水的效果和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3滑坡监测宜根据变形敏感部位开裂与错动现象,分析判圈 最可能失稳的区域与趋势。 4滑坡监测宜根据变形特征,综合分析边坡失稳机理及整体 稳定状况。
DL/T58092020
DL/T58092020
8.2.2泥石流监测宜重点分析物源体变形与降水量、时间之 间的关系。 8.2.3 库盘监测宣重点分析库盘沉降与库水位变化、时间之 间的关系。
8.3.1滑坡监测宜根据滑坡的类别与安全级别、滑坡稳定分 析成果、已积累的监测资料等,确定并动态修正监控指标,提出 相应预警预报标准,并进行分级预警预报。 8.3.2泥石流监测宜根据降雨强度、泥石流行程、流动状态 及变化、已积累的监测资料等,确定并动态修正监控指标,提出 相应预警预报标准,并进行分级预警预报
DL/T58092020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相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 《水电工程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规范》DL/T5808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 《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
DL/T5809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T5809—2020 条文说明
DL/T58092020
《水电工程库区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809一2020,经国 家能源局2020年10月23日以第5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我 国电力行业水电工程近年来库区安全监测的实践经验,考虑了技 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并向有关单位征求了意见。 为便于广大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 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水电工程库区安全 监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 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 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 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DL/T58092020
DL/T58092020
DL/T58092020
3.0.1库岸稳定性评价成果一般包括地质灾害隐惠点排查情况和 稳定性分析评价,以及需重点监测的隐患点建议等,是水电工程 军区安全监测对象选取的基础。同时,考虑到工程安全和人员安 全,对枢纽工程、库区民居、道路交通、专项设施等安全有影 向的区域是重点监测对象,然后再进一步确定监测范围、项目和 内容。 3.0.5崩塌体、变形岸坡的监测原则、监测项目、监测仪器选型 等与滑坡监测一致,故可按滑坡监测执行。 3.0.6库区可能泥石流灾害众多,但不是所有的泥石流都需要监 测,重点监测对水电工程及库区复建工程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泥 石流。
DL/T58092020
4.3.4群测群防一般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 众的力量,对库区地质灾害点进行简易监测与预防。专业监测单 位进行的巡视检查与群测群防建立联络和信息共享机制,能使双 方都获取到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库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
DL/T58092020
5.3监测设施安装埋设
5.3.3GNSS基准站作为GNSS观测的工作基点过滤器标准,其变形观测精 度十分重要。通过调研,为提高GNSS基准站变形观测精度,需 要避开多路径效应明显、电磁波于扰大的地方,这些地方会导致 GNSS测量产生随机误差,无法采用差分消除或减小误差影响。 因此,对GNSS基准站安装理设进行了详细规定。 5.3.4测斜管作为滑坡深部变形监测的主要手段,安装埋设过 程中钻孔、测斜的主滑方向,回填等十分重要,因此进行了详细 规定。
5.3.5安装埋设要求可参考《混凝士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5.4.2测斜管作为滑坡深部变形监测的主要手段,观测过程中正 句和反向行程测量、及时校验、初步计算等十分重要,因此进行 了详细规定。
2016 正文 7.4.1~7.4.5、8.4.5、附录 E.8、附录 H.3.2~H.3.4。
DL/T58092020
6.1.1泥石流的危害程度划分标准可参考《崩塌、滑坡、泥石流 监测规范》DZ/T0221一2006附录G.2。 6.1.2泥石流是指斜坡上或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固、液 相混合的特殊洪流,是地质不良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泥石 流按其发生位置分为坡面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坡面泥石流是山 地分布最广,出现频率最高的灾害现象,这类泥石流规模不大法兰标准, 但由于它常发生在建筑物背后或交通线所通过的坡面,往往造成 灾害。沟谷泥石流是沿沟谷发生的泥石流。一条完整的泥石流沟, 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一般由泥石流形成区、泥 石流流通区、泥石流堆积区等组成
6.2.1泥石流灾害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危害。结合在线监测设 备,及时分析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和预报的效果是泥石流监测的 自的。预警主要是起到警示作用,用于泥石流早期识别,判别指 标一般是泥石流形成区降水量、土体含水率。预报主要是起到报 告、报警作用,用于泥石流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时发布警报,判 别指标一般是泥石流形成区物源体变形、流通区泥石流流动状态。 通过调研,泥石流监测项目还有地声监测和次声监测,一般 是作为泥石流监测的研究项目,可根据需要开展
6.2.3在地质结构较复杂的泥石流形成区,分层布设多个土体含
....- 相关专题: 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