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533-2021 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

  • SLT 533-2021 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06
  • 发 布 人: 月光忆江南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SLT 533-2021 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最新   2021年11月6日实施

    3.1.1简述项目区自然地理、所在流域和河流水系特征

    .1.1简述项目区自然地理、所在流域和河流水系特征。 .1.2简述项目区水利工程概况

    勘探标准3.2.1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气温、日照、风速、降水、蒸发、结

    3.2.1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气温、日照、风速、降水、蒸发、结 冰期、冻土层深度等气象要素特征值。 3.2.2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水文测站分布、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 情况。

    3.3.1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来水过程、资源 量、可利用量及利用情况。

    3.3.1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来水过程

    3.3.2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储量、空间分布、可开采量、 利用情况。

    3.3.2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储量、空间分布、可开

    3.4.1概述项目所在区域所在流域暴雨、洪水特性

    3.4.1概述项目所在区域所在流域暴雨、洪水特性。

    建筑物设计洪水成果。 3.4.3说明主要跨河建筑物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复核并确定采 用的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3.4.3说明主要跨河建筑物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复核并确定采

    3.4.4确定与输水T程相关的沿线沟渠洪水和交叉建筑物设计

    3.5排水(涝)模数及流量

    .5.1说明排水区所在流域特征值、资料情况、计算方法 .5.2说明排水分区和采用的模数、流量成果。

    3.5.1说明排水区所在流域特征值、资料情况、计算方

    3.6.3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水质情况

    3.6泥沙、冰情及水质

    4.1.1说明项目区已有T程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 4.1.2简述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成果和T程地质、水文地质 条件及评价结论,说明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的勘察工作内容和T 作量。

    4.1.1说明项目区已有工程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

    4.2.1简述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区域 质条件,

    :2.2简述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 正周期和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

    4.2.2简述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

    4.3.1简述渠(沟、管)道线路的地质条件,确定边坡主要 土物理力学参数;分段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间题,提出处 建议。

    土物理力学参数;分段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 建议。 4.3.2简述主要建筑物的T程地质条件,确定主要建筑物的岩 土物理力学参数。评价建筑物丁程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 理建议。 4.3.3改建、扩建T程涉及的既有建筑物或除险加固工程,应 提出工程地质评价结论及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4.3.2简述主要建筑物的T程地质条件,确定主要建筑物的 土物理力学参数。评价建筑物工程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 理建议。

    提出T程地质评价结论及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建 对需扩挖、加固、洞身重新衬砌的隧洞,应根据地质条件提出 利的地质灾害危害和应对措施

    主要建筑物的水文地质问题。 、4.2简述项自区地下水变化情况,盐渍化、沼泽化、冻胀的 呈度以及造成的影响,提出防治处理建议

    主要建筑物的水文地质问题。

    4.4.2简述项自区地下水变化情况,盐渍化、沼泽化、冻胀的

    4.5.1说明本T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

    .5.1说明本T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 5.2简述项目区分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质量情 兄和开采运输条件。

    5.0.1概述灌区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状况及资源开发利用、 水利工程、农林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设计成果。

    5.0.2论述T程项目建设任务和目标,确定T程建设主要内容。

    1,生火自性收 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新增、恢复、改善灌溉排水面积;灌溉排水 设计标准及灌溉水利用系数和节水能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效 益等。

    5.0.3对除险加固T程,说明工程原设计规模和历次加固的内 容与规模,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近期安全鉴定结果,根据T 程现状复核工程原设计任务的满足程度和安全性,简述对工程进 行除险加固的必要性,确定除险加固T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5.0.4对改建、扩建T程,应说明T程原设计规模和历次改建 护建内容与规模,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改建中的拆除重建 T程应说明近期安全鉴定结果。简述丁程改建、扩建的必要性、 效益及对环境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确定改建、扩建丁程的建设 内容和规模。

    5.0.3对除险加固T程,说明T程原设计规模和历次加

    容与规模,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近期安全鉴定结果,根据 程现状复核丁程原设计任务的满足程度和安全性,简述对丁程 行除险加固的必要性,确定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内容与规模,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改建中的拆除重建 程应说明近期安全鉴定结果。简述工程改建、扩建的必要性, 改益及对环境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确定改建、扩建丁程的建设 内容和规模

    5.0.5复核灌区范围和灌溉面积及设计水平年、灌溉设计保

    5.0.6论述灌区土地分类评价、水土资源、土壤和农业生产条

    5.0.6论述灌区土地分类评价、水土资源、土壤和农业生产 件、水文气象、灌溉方式及农林牧业生产结构;分析种植制 计划产量及不同作物的灌溉制度和耕地休养生息制度

    5.0.7分析灌区农业灌溉定额、农村生活和乡镇T业需水定额 灌区生态用水需求,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复核各行业需水量 耗水量。

    5.0.7分析灌区农业灌溉定额、农村生活和乡镇工业需水定客

    5.0.8说明灌区可供水量及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或复核成果,

    下水、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当水源的大然来水过程不能满 足灌溉用水量要求时,说明新建水源工程供水方式和规模。

    5.0.9论述水源工程规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塘坝T程,应说明河道水文径流特性和上下游规划用水 清况,确定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的兴利调节库容;分析复核正常蓄 水位;说明灌区引水口高程布置要求和塘坝泥沙淤积情况,选定 死水位;确定其他特征水位。 2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弓引水板纽和泵站工程,应复核或选定 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水位。 3地下水源程应复核或确定单井和井群的设计抽水流量、 年抽水量以及提水扬程。 4说明径流调节计算的基本资料与方法,分析长系列径流 调节计算成果,提出灌溉设计引水量、多年平均引水量以及灌溉 保证率等指标

    1复核或确定十支渠渠线及渠系建筑物的位置。 2复核或确定灌水率图、设计灌水率及骨干灌溉渠道的设 计流量,确定主要节点设计水位。 3复核或确定渠道交叉建筑物、泵站、灌区内部调蓄水库 泥沙处理、排洪等工程的规模与主要参数

    1说明项目区治涝标准、排渍标准,核定土壤改良和防治 盐碱(渍)化的排水标准及承泄区水位;根据项目区的降水及相 关资料:分析确定排水模数。 2根据地形条件、排水T程控制范围及承泄区控制水位: 分析确定排水方式、排水流量及控制点水位。 3分析确定排水程的主要特性指标。 5.0.12根据灌溉分区选定典型地区,复核典型区的灌溉设计和 灌排渠系规模。 5.0.13提出改进灌水技术、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和

    防止土壤盐碱(渍)化的节水与排水措施。 5.0.14分析通过节水改造及用水结构调整的节水量以及可用 生态环境的水量,复核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水量(流量)。

    防止土壤盐碱(渍)化的节水与排水措施。 5.0.14分析通过节水改造及用水结构调整的节水量以及可用于 生态环境的水量,复核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水量(流量)。

    6.1.1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成果及审查、审批意见。 6.1.2说明T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的特征水位、流量及气 象、水文、地质、建筑材料等资料。 6.1.3说明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相关文件、资料。 614工程的安全监宗结论

    6.1.3说明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相关文件、资料。

    6.2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2.1复核可行性研究阶段批复的T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 和相应洪水标准

    6.2.2复核相应设计标准,包括工程结构的安全、适用和耐

    性标准;有防洪(潮)要求时,说明各建筑物的防洪(潮) 标准。

    6.2.3有抗震要求时,应根据T程场址地震动参数,复核抗 设计烈度。

    6.2.4说明国家、行业现行的技术标准的主要设计充许值。

    及审批意见,复核工程及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提出耐久性指 标,进行耐久性设计。

    没计、施丁、验收资料及现状调查结果等,并在此基础上评价项 目既有丁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确定改造、加固、更新T 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

    6.2.7既有设施合理使用年限与耐久性的评估应包括下列内

    1说明水源丁程、取水建筑物、泵站等主要建筑物的现状 青况、主要结构、设计规模、建设年份、使用方法、管理组织、

    维护状况等。 2说明项目区内供水、排水设施等的维护状况。 3说明现状运行情况、安全状况、功能发挥及维修养护等 情况的评估结果

    6.3.1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经综合比较论证,选 定灌溉排水干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布置与型式。 6.3.2根据地质条件、T程规模、.T程征地、淹没范围、运行 管理等,复核灌溉水源工程布置方案,确定水源主要建筑物型式 与控制性指标。 1泵站位置应根据河流河势、河岸地形及地质条件、泥沙 水流流态、灌区位置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可性行研究报告的审批意 见等复核并确定。 2塘坝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程规模、T程征地、淹没 范围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等复核并 确定。 3机井的井位、并距及井数应根据项目区规模、地形、地 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灌溉分区复核并确定。 4雨水集蓄工程的人工集流面和蓄水工程的数量、位置应 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坡度、降水量、需水量等因素复核并 确定。

    6.3.3输配水工程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等资料,对可行性研究 阶段初选的输水渠(管)线进行复核,根据灌区灌溉水位的控制 性要求,对重点局部线路进行方案比较论证,分析确定输水渠 (管)线布置。 2应根据确定的输水渠(管)线,分析确定输水渠系(管 网)建筑物的类型、数量及位置。

    3.4田间T程布置应包括下列内

    1田间干程应根据灌溉排水分区的地形、土壤特性、地下 水埋深、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灌溉排 水方式,选定不同类型的典型区。 2典型区应具有代表性,并有独立的配(排)水系统。各 类典型区面积总和不宜小于设计灌溉(排水)面积的5%;10 万亩及以上的灌区:典型区面积可控制在设计灌溉(排水)面积 的1%~3%。 3应根据典型区类型,分别进行由间T程布置,并据此确 定项目区田间工程布置。

    6.3.5排水工程布置应包括下列

    1应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等资料,对可行性研究 阶段初选的排水沟(管)线进行复核,对重点局部线路进行方案 比较论证,分析确定排水沟(管)线布置。 2应根据确定的排水沟(管)线,分析确定排水建筑物的 类型、数量及位置。 3应根据区域地形及承泄区控制水位,分析确定排水泵站 的水量及位置。 6.3.6说明灌溉渠(管)道与排水沟安全防护T程、管理道路 安全监测工程、灌溉试验站等工程设施的布置原则、布置情况与 工程数量

    6.3.6说明灌溉渠(管)道与排水沟安全防护T程、管理道距 安全监测工程、灌溉试验站等工丁程设施的布置原则、布置情况 工程数量,

    6.4.1采用泵站提水方式时,应根据站址的地形、地质、水流、 泥沙、综合利用要求、供电、环境、施工、投资、交通、机电设 备选型及运行等条件,结合工程总体布置:选定泵站的布置及主 要建筑物型式。泵站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选定的站址、水泵型式、装机台数及单机配套功率、 机组主要参数,确定厂区总体布置。 2选定主副厂房的布置、结构型式、控制高程和主要尺寸 等;根据需要选定开关站(变电站)的位置、场地布置、面积

    高程等。 3选定弓引渠、前池及进水池、进出水流道、出水管道、出 水池、调压设施的布置、控制高程、断面尺寸、结构型式等。 4提出各建筑物水力计算、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方法 和计算成果;选定泵房及其他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 6.4.2采用机并供水方式时,应根据机并总体布置、水文地质 条件等选定并型、并径、并距,分析确定单并出水量及并深、选 定水泵及配套动力、确定附属建筑物结构型式及尺寸。

    高程等。 3选定弓引渠、前池及进水池、进出水流道、出水管道、出 水池、调压设施的布置、控制高程、断面尺寸、结构型式等。 4提出各建筑物水力计算、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方法 和计算成果;选定泵房及其他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 6.4.2采用机井供水方式时,应根据机井总体布置、水文地质 条件等选定并型、并径、并距,分析确定单并出水量及并深、选 定水泵及配套动力、确定附属建筑物结构型式及尺寸。 6.4.3采用塘坝供水方式时,塘坝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塘坝容积、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塘坝丁程布置、主 要控制高程及与岸坡或其他建筑物的连接方式等。 2选定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进行稳定、强度、变形 渗透分析计算,确定结构尺寸;对不良地质条件提出处理措施。 3提出筑坝材料质量要求和施T质量控制指标。 4对于除险加固的塘坝T程,应进行安全复核和稳定计算: 进行加固设计。 6.4.4采用雨水集蓄利用T程时,应根据项目区的总体布局 降水、坡面特征及集雨效率等,分析确定人工集流面面积,选定 防渗措施;确定蓄水工程容积及结构型式。 6.4.5多泥沙灌溉水源应根据泥沙特性,确定泥沙处理T程方 案、下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型式。采用沉沙池处理时,应确定沉 沙池容积,选定沉沙池围断面、输沙渠布置与断面、进出口建 筑物布置与型式,提出沉沙池清淤方案及泥沙处置方案

    6.4.3采用塘坝供水方式时,塘坝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6.4.4采用雨水集蓄利用T程时,应根据项目区的总体布局、

    6.4.5多泥沙灌溉水源应根据泥沙特性,确定泥沙处理工程方

    案、T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型式。采用沉沙池处理时,应确定沉 沙池容积,选定沉沙池围堤断面、输沙渠布置与断面、进出口建 筑物布置与型式,提出沉沙池清淤方案及泥沙处置方案

    6.5.1渠道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渠道灌溉方式、流量、水位、水力坡降、水流流态、 中刷、淤积等水力计算条件、方法,选定渠道断面型式、结构尺 寸,提出计算成果。 2高边坡渠道或特殊土质渠段应进行边坡稳定分析

    3根据渠道断面型式及稳定、节水、耐久性等要求,经方 案比较,选定防渗衬砌型式,进行结构设计。 4复核现状水面线,确定阻、雍水渠段和建筑物,确定改 造内容与改造方案。

    4复核现状水面线,确定阻、塑水渠段和建筑物,确定改 造内容与改造方案。 6.5.2渠系建筑物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各类建筑物的过水能力、水力衔接条件、消能防冲 计算方法,提出计算成果;确定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水位、结构型 式、高程、坡降、断面尺寸及运行条件。 2说明穿(跨)河建筑物的冲刷和淤积计算方法,提出计 算结果,确定建筑物的防冲保护范围;通过方案比较,选定保护 措施及结构型式。 3说明主要建筑物稳定、应力、变形等计算方法,提出计 算成果;选定主要建筑物基础处理、防渗、防冻胀、抗浮等 措施。 4根据渠道的流态、断面型式、运行方式、管理要求,选 定量水设施型式和主要观测设备。 5对输水隧洞、渡槽、深挖方或者高填方渠道等进行加固 扩建、改建,应进行方案比选,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6.5.3管道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选定管道的型式、管槽高程、断面尺寸、长度等。 2说明水力计算及水锤验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 确定管道布置,选定管材、管径及安全保护措施;进行稳定和结 构计算。 3对高含沙水源的管道输水工程设计,应进行管道不淤流 速校核。 4根据管道运行安全、耐久性、抗冻胀等要求,提出基础 处理、防腐蚀、 防冻胀猎 饰及安全保护措施

    6.5.2渠系建筑物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要求确定典型区的设计方案。应计算各类典型区由间干程量和材 料量,据此推算项目区田间丁程量和材料量。 6.6.2田间渠(沟)道应进行纵、横断面设计,选配建筑物: 提出土地平整要求,确定灌水沟哇与格田尺寸;进行田间道路、 林带设计等。

    6.6.4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说明设计依据、水量平衡计算、设计参数选取、水力计 章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 2对田间管网布置进行方案比选,确定设计方案,确定管 才管径、支管间距和给水栓间距

    6.6.5喷微灌工程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选定的不同类型区域进行方案比选,确定设计方案。 2依据田间格田尺寸、田间道路、作物种植方向、农业耕 作方式、林带等提出田间管网布置方案。 3说明喷灌、微灌干程的设计依据、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 水量平衡计算成果,确定田间调蓄水池、首部丁程、喷头和支管 间距或毛管和滴头间距等设计参数、管材管径,确定丁程布置和 由间典型工程设计,提出材料设备清单。 4对管道输水的地面灌溉程改造为喷灌、微灌的工程 垃分析现状工程管道承压等级及布置和改造后的运行方式、灌溉 压力、流量需求、管理要求等,进行方案比选。 5对渠道输水的地面灌溉丁程改为喷灌、微灌的丁程,应 分析现状农田布局、运行方式、供水条件,确定改造丁程布局及 水量调节设施方案。

    6.7.1采用明沟排水时,应根据排水沟控制面积、排水流量、 降渍、防治盐碱化及生态等对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求、排水水位、

    水力坡降等条件,提出断面计算成果,确定排水沟断面设计尺寸 及水力要素设计指标。

    6.7.2采用暗管排水方式时,应根据管道控制面积和排水流

    选定排水方式与管材;确定管道埋深、间距、比降、管径等设计 指标,选定管材和外包滤料等;提出附属设施数量和相关设计。 6.7.3采用提排方式时,泵站设计应符合6.4.1条的规定,其 他排水建筑物设计应符合6.5.2条的规定。 6.7.4对大中型骨十排水沟应进行边坡稳定分析计算。 6.7.5说明满足排涝标准条件下承泄水体对应的水位、流量及 泄流条件。

    6.8.1灌溉渠(管)道系统水量量测设计应确定量测设施布局, 选定渠(管)道的量测方案,确定观测频次和量测精度,寒冷地 区说明量测设计要求。

    .8.2.T程安全监测设计应确定T程变形和渗流监测项目布置, 兑明监测内容及方法,

    6.8.2T程安全监测设计应确定T程变形和渗流监测项目布置

    方式、管理需要和水流流向,确定水质监测布置方案、水质监测 项目、水质监测布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 6.8.4环境监测设计应根据所监测的环境因子的重要性、监测

    方式、管理需要和水流流向,确定水质监测布置方案、水 项目、水质监测布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

    6.8.4环境监测设计应根据所监测的环境因子的重要性、监测 网通用与对比性,确定监测网的布设方案和监测要求、项目、周 期及频次

    6.9.1简述T程任务与作用、T程总体布置和管理单位设置情 况及丁程调度运行方式。说明信息系统现状。确定灌区丁程信息 化丁程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界限

    6.9.2结合T程管理、运行调度、行业发展、运营服务和现代

    5.9.2结合工程管理、运行调度、行业发展、运营服务和现代

    6.9.3明确系统设计,提出信息系统建设框架,选定系统各层 级的管理、控制范围,明确信息系统主要应用功能;对系统建设 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进行说明。 6.9.4基本确定灌排设施设备采集、监视和控制、调度、预警、 决策分析、统计查询、巡检等各类程业务应用及其支撑系统 (平台)的功能设计,明确软件、硬件主要技术参数。 6.9.5应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及经济技术比选等,确定通信方式 6.9.6应根据灌区规模和重要性、数据交换带宽需求和多业务 要求选择配置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确定信息平台建设 方案。

    .9.3明确系统设计,提出信息系统建设框架,选定系统各层 及的管理、控制范围,明确信息系统主要应用功能;对系统建设 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进行说明。

    6.10灌溉排水试验站

    6.10.1应按照全国灌溉试验站统一规划和灌区发展需要,根据 气候类型、江河流域、作物种类、水资源状况及生产水平等因 素,结合项目区气象、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和农业生产 等方面的代表性条件与试验要求,提出灌溉试验站合理布局。 6.10.2应明确灌溉排水试验的主要内容、小区布置、试验方 法、相应的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等方案;明确试验站由间试 验区、气象观测场、分析实验室,以及资料室、办公室、库房及 生活设施等专用设施的配置方案。 6.10.3应根据试验站的试验任务、田间试验区总面积、土壤肥 力分布状况,提出统一的设计试验小区方案,包括各项试验的试 区位置、每个试区的小区排列、保护区和隔离区的布置、渠 (管、沟)道及附属建筑物、道路等的布置:提出田间试验区布 置方案

    力分布状况,提出统一的设计试验小区方案,包括各项试验的 区位置、每个试区的小区排列、保护区和隔离区的布置、 (管、沟)道及附属建筑物、道路等的布置:提出田间试验区 置方案。

    5.11.1说明现有设施及使用情况。确定交通、维护、安全、生 产管理等设施配置情况

    道、建筑物、观测设施、管理设施的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区及专 用地、生产管理区等管理范围界线。 6.11.3灌区灌溉排水设施巡检道路设计应说明布置的原则和要 求,确定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地基处理方案、排水及附属设施 方案等。

    6.11.4安全防护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防护要求,选定安全防护程类型、规格型号、材 料:提出主要技术指标与质量控制指标。 2确定安全防护T程布置,选定安全防护丁程方案;提出 安全防护程安装技术要求。 3根据安全运行要求,确定救生设施设备种类、数量布置: 确定安全警示、标识设施种类、规格、数量,提出安装要求

    6. 12. 1 本章可附下列图

    2.1本草可附下列图: 项目区位置图; T程总体平面布置图; 典型区平面布置图; 主要建筑物工程布置图: 典型建筑物T程布置图; 灌溉渠道(管道)纵、横断面图: 排水沟(管道)纵、横断面图: 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图: 典型建筑物结构设计图: 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图: 田间T程设计图; 安全监测T程设计图; 信息化T程设计图; 灌溉试验站设计图; 管理道路工程设计图:

    6. 12 图表与附件

    安全防护T程设计图; 管理用房T程设计图; 其他相关附图。 本章应附下列表: 方案比选经济技术指标表; T程建设内容汇总表; 灌溉渠道(管道)设计指标表: 排水沟(管道)设计指标表; 主要建筑物设计指标表; 典型建筑物设计指标表; 田间典型区设计工程量计算表: .T程量和材料量汇总表; 其他相关表格

    7.1.1灌溉排水泵站水力机械设备选择应包括下列内容:

    粘下列内谷 1选定水泵特征扬程、水泵型式、装机台数、单机流量等 基本参数,基本选定安装高程。 2选定水泵附属设备型式、数量、布置及主要参数。 3选定泵站内起重设备和油、气、水、量测以及辅机自动 化元件等系统主要设备及其布置。 4多泥沙水源,应提出主要过流部件抗磨蚀措施。 5进行压力管道调节保证计算。 6选定水泵机组运行方式。 7.1.2选定灌溉排水水泵及其附属、辅机设备布置,机组间距 和分层布置,安装间布置,厂房跨度、长度、分层高程等主要控 制尺寸参数。 7.1.3机井水泵应选定水泵及附属、辅助设备的型式、特征参 数、数量等基本参数

    7.2.1引接电源接入方式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引接电源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电压负荷等级、 进线回路数及用电容量,确定项目区内各用电点弓接电源接入 方式。 2进行引接电源的电力计算,提出电力系统对泵站、机井、 闸(阀)等运行方式、计量点、主要设备参数、继电保护、无功 补偿以及系统稳定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3选定电动机启动方式,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4水闸等控制性独立灌区建筑物,在非专用电源线路、负

    7.2.2提出用电负荷统计及计算,并确定负荷等级,分析确定 泵站、机井、闸(阀)等的电气主接线方案,选定站区用电电源 连接方式及供电方式。

    7.2.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应包括下

    1提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选定泵站、机井、闸(阀)、变 压器、高压配电装置、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的型式、规格、数量及 主要技术参数。 2对大型电气设备、关键部件运输,以及现场组装等特殊 问题,应进行专门论述。 3采用新型设备和重大新技术时应有专门论证。 7.2.4确定绝缘配合原则和中性点接地方式,提出过电压保护 方式。 7.2.5确定泵站、机井、闸(阀)等接地设计方案,对高电阻 壤的接地设计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处理措施。 7.2.6确定主要电气设备的保护类型、种类、范围等,选定继 电保护设备。 7.2.7自动化设计应确定自动控制方案,说明控制方式、范围

    7.2.7月动化设计应确定月动控制方案,说明控制方式、范 操作流程及远传信息等,选定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设 配置

    置等。水力监测设计应对水位、压力、流量等提出监测设计 方案。

    置等。水力监测设计应对水位、压力、流量等提出监测设计

    .2.9通信设计应确定项目区内部及外部通信方式,选定通信 方式和主要通信设备。

    7.2.9通信设计应确定项目区内部及外部通信方式,选

    7.3.1灌溉排水建筑物的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的设计应包 括下列内容: 1简述灌区引水、配水、排水、退水和水位、水量调控设

    施设备的规模、布置以及水力计算成果。 2选定闸门、拦污栅(清污设施)及启闭机的布置、型式、 数量和主要尺寸及技术参数。 3提出防止腐蚀、冰冻、淤堵、磨损等措施和维护检修 条件。 4提出闸(阀)门充水平压及通气措施、操作运行方式和 拦污栅的排污、清污措施。

    7.3.2选定管道及管道闸

    7.4.1说明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的依据及设计方案。 7.4.2确定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主要设备的布置、型式和 数量。

    7.5.1选定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方案和消防设施 7.5.2选定主机组、主变压器、电缆、油系统防火设计方案和 消防设备布置、数量和型式。

    7.5.3选定消防水源和供水系统方案

    7.5.4选定火灾监测自动控制和报警系统的配置方案、主要设

    ·:4正求益伙 柔、王安汉 备及消防用电源。对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场所,提出送风、换气、 防烟、排烟等措施。无自然通风条件大型及重要的地下厂房或半 地下厂房等应提出专题设计报告

    封头标准7.6.1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作物、水源和气象条件以及喷 微灌灌系统类型选定喷微灌灌水器。 7.6.2应根据配套性、可靠性、折旧年限、安装维修方便性及 价格等选定管材。

    型,确定管道进排气装置类型、规格、参数。 .6.4应根据灌区水源条件、动力资源状况以及喷灌系统的设 十流量和设计水头等因素选定水泵类型、规格、参数

    7.6.4应根据灌区水源条件、动力资源状况以及喷灌系统的设

    7.7.1本章可附下列图

    水利软件、计算.7.1本章可附下列图: 水泵综合特征曲线图; 接入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 监控系统结构设备配置图; 厂房机电设备布置图; 主要闸门及启闭机布置图。 .7.2本章应附下列表: 机电及金属结构主要设备汇总表; 监测及信息化主要设备汇总表; 涌风盛主西设发汇兰主

    7.7.2本章应附下列表

    机电及金属结构主要设备汇总表; 监测及信息化主要设备汇总表; 通风采暖主要设备汇总表

    ....
  • 相关专题: 排水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