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08-202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34/T 4008-202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6.2.1宜建在坡度较缓、土质较好,水源 业文域 6.2.2应以坡面截排水、道路为骨架,根据坡面地形自上而下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故到田面平整。 6.2.3应布置相应的排、蓄工程。 6.2.4坡耕地改造应优先采用水平梯田;土层较薄或坡度较陡的坡耕地、荒坡地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坡 式梯田;人均耕地较少的山地丘陵区,坡度不大于20°的坡耕地或荒坡地可采用隔坡梯田。 6.2.5梯田设计标准及田面宽度、田坎断面、材料等设计按照GB51018相关要求执行。
6.3.1截排水工程类型
包括截水沟、排水沟和沉沙池等类型,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排蓄结合的原则进行 布设;应与梯田、道路工程等同时规划型钢标准,并以沟渠、道路为骨架,合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等 工程,形成完整的防御、利用体系。
DB34/T 4008202
6.3.2.1截水沟以排水型设计为主,沿梯田傍山一侧边界横向布置。截水沟应布设在治理坡面的上方, 排水末端布设沉沙池与排水沟相接。 6.3.2.2当坡面较长时,在治理坡面或梯田内部增设多级截水沟,间距应根据其控制面积、坡面洪水 流量、排水能力,结合地形条件通过计算确定;沟内流速应满足不冲、不淤要求。 6.3.2.3截水沟断面按公式(1)计算:
6. 3. 3 排水沟
3.3.3.1宜在梯由边界或内部大致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坡度较大时,应设置急流槽或跌水;末端宜布 置在低洼地带,连接塘坝、蓄水池或天然排水沟道。当坡面较长时,在治理坡面或梯田内部增设多级截 水沟,间距应根据其控制面积、坡面洪水流量、排水能力并结合地形确定。 6.3.3.2土质山坡排水沟宜采用梯形或复式断面,石质山坡可采用矩形断面;陡坡式排水沟宜采用矩 形断面。 6.3.3.3断面设计应符合GB51018的规定。
6.3.4.1应根据坡面地形和工程条件并结合截排水工程布设。 6.3.4.2断面设计应符合GB51018的规定。 6.3.4.3应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宜设衬砌:沿沉砂池一侧池壁宜增设窄条斜坡道。
6.4.1应在控制泥沙下泄、抬高侵蚀基准和稳定边岸坡体塌的基础上因害设防,宜与塘坝 联合运用。 6.4.2坝址应根据沟道堆积物状况、两侧坡面风化崩落情况、滑坡体分布、上游泥沙来量及 条件等选定
6.4.3坝型应根据当地建筑材料状况、洪水量、泥沙量、崩塌物的冲击情况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确定。 6.4.4重力坝包括浆砌石重力坝和混凝土重力坝。其中: 浆砌石重力坝所用砌石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及裂纹; 混凝土重力坝湿凝士标号应符合GB51018的规定,
6.4.3坝型应根据当地建筑材料状况、洪水量、泥沙量、崩塌物的冲击情况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确定。
DB34/T4008202
一重力坝可采用坝顶溢流。 4.5土石坝筑坝材料应就地、就近取材,防渗土料渗透系数应符合GB51018的规定,坝壳料可 黏性土、石料、风化料和砾石土。
6.5塘坝和滚水坝工程
6.5.1.1塘坝应根据洪水调节计算确定工程规模。 6.5.1.2坝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源、建筑材料、施工、交通、管理等条件影响。 6.5.1.3山塘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坝体、放水建筑物和溢洪道,坝体一般垂直于沟道布设,溢洪道位于 两岸坝肩或坝体上,放水建筑物结合受水区布置在左岸或右岸,
6.5.2.1应根据用途、地质、水文等因素确定其规模,有灌溉任务的滚水坝建设规模应满足灌溉需求。 6.5.2.2坝型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实用美观的原则。 6.5.2.3滚水坝顶部为堰面曲线,底部采用反弧曲线与下游消能设施衔接,各段间宜采用切线连接。 6.5.2.4采用浆砌石坝和混凝土坝时,地基及岸坡处理应满足坝体强度、稳定、刚度和防渗、耐久性 等要求。
6.6.1经济林治理工程
3.6.1.1对水土流失严重的经济林地,应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工程措施 包括坡面排蓄工程、疏林补植和生产道路整治工程等。 3.6.1.2经济林生产经营不宜长期进行林下除草,在地表裸露的经济林下,宜采取种草或条播灌木植 物篱减少水土流失。乔灌草种类参见附录B。 6.6.1.3根据实际情况可在经济林地进行补植、套种。 6.6.1.4生产道路整治工程应以治理区域内现有的生产道路为基础进行道路修整,路面宽度不宜大于 原有路面宽度
6. 6. 2水源涵养林
3.6.2.1选择本区域常见树种,结合立地条件,采用多树种混交结构 6.6.2.2造林密度应符合GB/T18337.1的规定。 6.6.2.3采用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阶整地、水平沟整地等方法。
6.3.1河(库)滨带应种植适生植物(参见附录B),应以本地植物为主。 6.3.2应结合河(库)岸坡防护措施、植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以及区域绿化规划等统筹安排
6. 6. 4 小型人工湿地
DB34/T 4008202
6.7.1应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原有植被状况及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采用全封、半封和轮封 的方式封育。 6.7.2封育年限应符合GB/T18337.1的规定。 6.7.3应采用警示与界桩、围栏封禁、补植补裁、幼林抚育等措施
6.8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6.8.1应符合GB/T32000的规定。
6.8.1应符合GB/T32000的规定。 6.8.2村庄绿化美化主要布置在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宜以乔灌草相结合,美化村庄
1.1在水王流失综合治理前、治理过程中以及治理完成后第1年,应对坡面土壤流失量、主壤肥 化、水土流失情况等进行监测。 应在坡面建设临时或长期径流场,观测坡面土壤流失量;无条件的可借鉴相邻小流域坡面径 流场的土壤流失观测资料。 根据坡面地块立地条件的变化,通过采集地块表层土壤土样,监测坡面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 况。 可在集中治理区域下游选取现有拦沙堰作为简易卡口站,通过测量堰前淤积泥沙量估算流域 水土流失量。 1.2生态清洁小流域水质监测应按照SL219的规定执行
7.2.1治理后2年内,应对小流域治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7.2.2评价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调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7.2.3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按照GB/T15774的规定执行。
7.2.1治理后2年内闸阀标准,应对小流域治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DB34/T4008—2021附录A(资料性)现场调查表格表A.1××小流域基本情况调查表流域海拔(m)平均年均土层植被小流域小流域地貌年均无霜期土壤土壤面积坡度降雨量厚度类型气温(℃)覆盖度名称代码最高最低(d)母质质地(km)(°)(mm)(cm)(%)调查人:校核人:调查日期:表A.2××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小流域名称:小流域代码:土地面积户数人口劳动力人均土地耕地面积人均耕地农村各业总产值年人均纯收入行政村名(hm)(户)(人)(人)(hm / 人)(hm)(hm/ 人)(万元)(元)调查人:校核人:调查日期:表A.3××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表小流域名称:小流域代码:水土流失面积微度侵蚀土地总面积(hm")小流域名称(hm")面积比例比例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hm")(%)合计(%)调查人:校核人:调查日期:7
DB34/T4008—2021表A.4坡面地块现状调查表小流域名称:小流域代码:面积坡度坡长地块编号土壤侵蚀模数地貌部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植物种类(hm")(°)(m)[t/ (hm · a)]调查人:校核人:调查日期:表A.5河道现状情况调查表小流域名称:小流域代码:拟建护岸位置及河道长度汇流面积河沟比降现状护岸已建水利两侧污水植物缓冲带沟道编号河流名称长度(m)(km")(%)情况设施情况排放口建设(m)注:现状护岸情况包括现状护岸结构形式、稳定情况及建设需求等;已建水利设施包括拦河堰、灌溉渠道等。调查人:校核人:调查日期:表A.6××小流域拟建工程措施现状情况调查表小流域名称:小流域代码:岸坡位置及形式塘坝滚水坝拦沙坝沟道编号植物护岸工程护岸综合护岸自然护岸位置形式位置形式位置形式调查人:校核人:调查日期:8
DB34/T4008—2021附录B(资料性)水土保持措施区域推荐植物种类一览表表B.1水土保持措施区域推荐植物种类一览表适用区域乔木灌木草本高羊茅、狗牙根、黑麦草、银杏、核桃、山核桃、山楂、紫穗槐、茶、杨桐、木、经济林治理区紫云英、白三叶、石蒜、白苹果、桃树、油桐、石榴等板栗、油茶、猕猴桃等术、野油菜、紫英等油松、白皮松、白杆、青杆、紫穗槐、胡枝子、美丽胡枝水源涵养区杜松、麻栎、栓皮栋、榭栎、高羊茅、狗牙根、黑麦草等子、杨桐、木、木等鹅耳板、香椿、臭椿等香樟、女贞、合欢、乌柏、水杉、紫薇、桂花、樱桃、红叶石楠、杜鹃、南天竺、桃、紫荆、黄山栾树、雪松、无花果、八角金盘、迎春、鸢尾、扫帚草、紫茉莉、秋人居环境整治区黑松、桂花、广玉兰、乐昌凌霄、红花槛木、红叶石楠、英等含笑、石榴、大叶棒、垂柳、云南黄馨、木芙蓉、茶花等无患子、白玉兰等(1)具有良好水质净化作用:梭鱼草、水葱、苦草、金鱼藻、水芹、灯芯草、苡等香蒲、营蒲、荷花、睡莲、常水位(2)形成植物屏障电子标准,减少岸池杉、水杉、水松等再力花、水葱、蕉千、屈菜以下坡侵蚀:野菱白、芦苇、营等蒲等植被缓冲带(3)景观需求的水域:或荷花、慈姑、鸢尾、睡莲、水土保持湿水葱、蒲等地区常水位~池杉、水杉、水松、木芙蓉、小叶蚊母、水蜡、夹竹桃、千屈菜、芦竹、芒、班茅、设计洪水落羽杉、乌柏、枫杨、重阳木芙蓉等美人蕉等位木、南川柳等杜英、樟树、雪松、枫香、子花、胡枝子、紫穗槐、狗牙根、高羊茅、紫花首、设计洪水国槐、侧柏、四季桂、红叶火棘、马棘、杨梅、美丽胡白三叶、麦冬、萱草、石蒜、位以上李、湿地松、大叶女贞、黄枝子、白棠子树等美人蕉等山栾树、朴树等
DB34/T 4008202
L1」GB/T50885水源涵养林上程设计规范 2]DB34/T3565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 3]《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手册》(专业基础卷) [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手册》(规划与综合治理卷)
....- 相关专题: 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