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725-2016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SL 725-2016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3.0.12水利水电工程的强震监测设计应按SL486的规定执行
3.0.12水利水电工程的强震监测设计应按SL486的规定执行
4.1.1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范围包括坝体、坝基、坝肩边坡和拱 坝坝肩抗力岩体,坝基及坝肩加固措施。 4.1.2重力坝监测断面在河床溢流坝段宜每3~5个坝段布置1 个监测断面;厂房坝段宜每2~4个坝段布置1个监测断面;非 溢流坝段宜布置1个监测断面。具体监测断面的确定宜结合结构 设计成果和地质条件,布置在高度较大、地质条件较差、结构和 受力条件复杂的坝段。
项目管理、论文4.1.1混凝士坝安全监测范围包括坝体、坝基、坝肩
4.1.3拱坝监测断面应布置在拱冠和拱座部位,对于较高的1
4.1.3拱坝监测断面应布置在拱冠和拱座部位,对于较高的1 级、2级拱坝还宜结合地质条件,在1/4拱、3/4拱附近布置监 测断面。
4.1.4砌石坝等其他坝型的监测断面可参照重力坝和拱坝,并
4.1.4砌石坝等其他坝型的监测断面可参照重力坝和拱坝,
4.1.5对1级、2级大坝宜分设重点监测断面和般监测断面。
4.2.1混凝土坝变形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 基岩变形、接缝和裂缝开合度等。
4.2.1混凝土坝变形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
.2.2水平位移监测宜采用下列方
1重力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监测宜采用垂线法、引张线 法和真空激光准直法。若坝轴线较短、通视条件有利,也可采用 视准线法或大气激光准直法。 2拱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监测宜采用垂线法。坝体水平 位移监测也可采用交会法或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法。 3坝肩边坡和拱坝抗力体的水平位移可采用垂线法、交会
法或GNSS法等监测。
大坝水平位移测点应设置在坝顶和基础附近,高项还应 间不同高程处设置测点。 引张线和真空激光准直的两端宜设置垂线作为基准点, 两端设在足够深的山体平洞内时,也可不设垂线基准点,可 两岸坝肩岩体内的平洞设置测点作为水平位移监测工作 垂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垂线单独设置时,应选择结构复杂或存在地质缺陷的 项段,以及坝高最高坝段和其他有代表性的坝段。 2)拱坝的拱冠和坝顶拱端应设置垂线,坝轴线较长的拱 坝还应在1/4拱处设置垂线。垂线与各高程廊道相交 处应设置垂线观测点。 3)正垂线宜采用一线多测站式,线体设在坝体内的预留 竖并或预埋管内,也可利用其他竖并或宽缝设置,已 建大坝可钻孔埋设。单段正垂线长度不宜大于50m。 4)倒垂钻孔深入基岩的深度应参照坝工设计计算结果, 达到经分析认为变形可忽略处;缺少该项计算结果时, 钻孔深度可取坝高的1/4~1/2;钻孔孔底距建基面不 应少于10m。 5)当正、倒垂线结合布置时,正、倒垂线宜在同一个观 测墩上衔接。 引张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张线宜利用坝内廊道或坝顶预留沟槽布置。 2)线体长度小于300m时,宜采用无浮托式;线体长度 超过300m时,可采用浮托式。 3)重力坝坝线长度天于500m时,宜分段设置引张线: 分段端点均宜设垂线作为工作基准。 视准线长度不宜过长,用于重力坝时不宜超过300m,
用于拱坝时不宜超过500m。 6激光准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真空激光准直宜设在坝体廊道中,也可设在坝项。 2)真空激光准直的两端宜设置垂线作为水平位移监测的 基准点。 3)大气激光准直宜设置在坝顶,也可设在气温梯度较小、 气流稳定的廊道内;两端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 在坝顶设置时,应使激光束高出坝面和旁离建筑物 1.5m 以上。 7交会法应依据实际情况结合精度要求进行设计。 8坝高200m以上的高拱坝应进行谷幅、弦长监测,宜在 两岸坝肩及上下游侧成对布置测点,可采用测距法或其他适宜的 方法监测。
4.2.4垂直位移的监测宜采用下列方法:
1混凝土坝坝基和坝体垂直位移监测宜采用精密水准法、 静力水准法和真空激光准直法。 2坝肩边坡和拱坝抗力体的垂直位移监测可采用精密水准 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
4.2.5垂直位移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基础廊道和坝各设一排垂直位移测点,高坝应根 据需要在中间高程廊道内增设测点。项顶和不同高程廊道的垂直 位移,可通过高程传递连接。 2精密水准宜在两岸相对稳定部位各设置1个工作基点, 高坝宜在下游两岸不同高程的相对稳定部位布置工作基点。工作 基点应采用垂直位移监测网或双金属标定期校测。 3静力水准和真空激光准直监测系统的两端应各布置1个 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宜设置钢管标或双金属标。 4.2.6坝体和坝基的倾斜监测宜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也可 采用静力水准仪和测斜仪。
1基础测点宜设在横向廊道内,也可在下游基础廊道和上 游基础廊道对应位置设置测点。坝体测点和基础测点宜设在同一 坝段,并宜设在垂线所在的坝段内。 2用精密水准法监测倾斜时,两点间距离在基础附近不宜 小于20m,在坝顶不宜小于6m。 3用静力水准法监测倾斜时,测线应设在两端温差较小的 部位。 4.2.8基岩变形宜采用基岩变形计、多点位移计、滑动测微计 和测斜仪监测。
4.2.9基岩变形监测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点监测断面的坝和坝趾处宜布置基岩变位计监测基 岩压缩变形。 2存在较大断层、裂隙、夹层等软弱结构面的坝基和坝肩 边坡,可布置测斜仪、滑动测微计、多点位移计监测岩体深部结 构面的相对变形,其测点钻孔方向应根据结构面产状和岩体变形 方向布置。
4.2.10接缝和裂缝开合度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重力坝和拱坝需要灌浆的纵、横缝面每个灌浆区中心 宜布置测缝计,高拱坝在横缝面距上下游面2.5m以外的位置宜 各布置一支测缝计。 2坝、较陡的岸坡坝段基岩与混凝土接合处宜布置测 缝计。 3宜在宽槽缝一期、二期混凝土结合面处布置测缝计。 4设置有周边缝的拱坝,应在周边缝处布置测缝计。 5对施工和运行中出现的危害性裂缝宜布置裂缝计。
4.3.1混凝土坝渗流监测项目包括扬压力、渗透压力、渗流量、
4.3.1混凝土坝渗流监测项目包括扬压力、渗透压力、渗流量、 绕坝渗流、近坝岸坡地下水位和水质分析等。 4.3.2扬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3.2扬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扬压力宜采用测压管监测,也可采用渗压计监测。 2扬压力监测应根据大坝类型、工程规模、坝基地质条件 渗控措施等进行布置,纵向和横向扬压力监测断面应结合布置 宜设纵向监测断面1~2个,横向监测断面不少于3个。 3纵向监测断面应布置在第一道排水幕线上,当有下游排 水幕时,还宜在下游侧布置1个纵向监测断面。纵向监测断面上 每个坝段宜至少设1个测点;重点监测部位测点应适当加密。坝 基有天断层或强透水带的,灌浆惟幕和第一道排水幕之间宜增设 测点。 4应选择在最大坝高坝段、岸坡坝段、地质构造复杂坝段 布置横向监测断面。横断面间距宜为50~100m,如坝轴线较 长,各坝段坝体结构与地质条件大致相同,则可加大横断面 间距。 5每个横向监测断面宜设置3~4个测点,若地质条件复 杂,可适当加密测点。在防渗墙或板桩后宜设测点。有下游惟幕 时,应在其上游侧布置测点。 6扬压力监测孔在建基面以下深度不宜大于1m,与排水 孔不应互换或代用。 7坝基若有影响大坝稳定的浅层软弱带,应适当增设测点 浅层软弱带多于1层时,应分层设置测点,渗压计或测压管宜分 孔安设。渗压计的集水砂砾段或测压管的进水管段应理设在软弱 带以下0.5~1.0m的基岩内。应做好软弱带不同层面间和软弱 带与建基面间的止水,防止下层潜水向上层的渗透。 8建基面设有封闭抽排措施的消力池和水垫塘,宜设置扬 压力测点。 4.3.3碾压混凝土坝坝体水平层间结合面渗透压力监测宜采用 渗压计。测点宜布置在上游坝面至坝体排水管之间,必要时也可 在坝体排水管下游布置测点。测点自上游向下游由密渐疏设置: 靠上游面的测占距坝面的距离不应小王20cm
.3.4渗流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规负
1廊道或平洞排水沟内的渗流量宜用量水堰法监测,也可 用流量计监测。排水孔渗流量很小的渗流点宜用容积法监测。坝 体混凝土缺陷、冷缝和裂缝的渗流水宜采用目测法检查或容积法 监测。 2应结合工程的集流和排水设施布置,分区监测。 3坝基和坝体渗流量应分别监测。河床项段和两岸坝段的 项基渗流量应分段监测,必要时可单独监测每个排水孔的渗流 量。坝体上游侧排水管的渗流水流人排水沟后,可采用分段集中 的方式监测。
4.3.5绕坝渗流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绕坝渗流监测宜采用测压管,也可采用渗压计。 2绕坝渗流监测点应根据坝址地形、枢纽布置、渗控措施 及绕坝渗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布置。宜在两岸雌幕后沿流线方向 布置2~3个监测横断面,测点的分布靠坝肩附近应较密,每个 横断面布置3~4个测点;必要时,雌幕前可布置少量测点。 幕的两岸端头宜各布置1个测点。 3对于层状渗流地质构造,宜利用不同高程上的平洞布置 监测点;无平洞时,应将钻孔钻至各层透水带,各层透水带分别 布置测点,若一个钻孔内埋设多根测压管或多支渗压计时,上、 下两测点之间应做好隔水。 4坝址外近坝区有对大坝坝基、项肩的稳定性有重大影响 的地质构造带,应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沿渗流流线方向通过构造 带至少布置1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布置2~3个测点;也可利 用通过构造带的平洞或 洞布置洲点
4.3.6水质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水库蓄水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水孔或绕坝渗流孔, 定期进行渗流水水质分析。发现有析出物或侵蚀性水时,应取样 进行全分析。 2在对渗流水水质分析的同时,应进行库水水质分析。 3水质宜进行简易分析,必要时进行全分析或专门研究
4.4.1混凝土坝应力应变监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应力应变、锚杆 应力、锚索受力、钢筋应力、钢板应力和温度等。
4.4.1混凝土坝应力应变监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应力应变、锚杆
1测点的应变计数量和方向应根据应力状态而定。空间应 力状态宜布置七向~九向应变计组,平面应力状态宜布置四向或 五向应变计组,主应力方向明确的部位可布置单向或两向应变 计组。 2每一应变计(组)旁1.0~1.5m处应布置1支无应 计。无应力计与相应的应变计(组)距坝面的距离应相同。 3坝体受压部位可布置压应力计。压应力计和其他仪器之 间应保持0.6~1.0m的距离。 4.4.3重力坝的应力应变监测布置除满足4.4.2条外,还应满 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坝高、结构特点及地质条件选定重点监测坝段 各重点监测坝段可布置1~2个监测断面。在每个监测断面上 可布置几个不同高程的水平监测截面。水平监测截面宜距坝基 5m以上,必要时应在混凝土与基岩结合面附近布置测点。同 水平监测截面上的测点不应少于2个,纵缝两侧应有对应的 测点。 2监测坝体应力的应力计(组)与上下游坝面的距离宜大 于1.5m,在严寒地区还应大于冰冻深度,纵缝附近的测点宜距 纵缝1.0~1.5m。 3边坡陡峻的岸坡坝段,宜根据设计计算成果及试验的应 力状态布置应变计(组)。 4.4.4拱坝的应力应变监测布置除满足4.4.2条外,还应满足 下列要求: 1根据拱坝坝高、体形、坝体结构及地质条件,可在拱冠 1/4拱圈处选择铅直监测断面1~3个,在不同高程上选择水平
监测截面3~7个。 2在薄拱坝的水平监测截面上,靠上、下游坝面附近应各 布置一个测点,应变计(组)的主平面应平行于坝面;在厚拱坝 或重力拱坝的水平监测截面上应布置2~3个测点。拱坝设有级 缝时,测点可多于3个。 3水平监测截面应力分布的应变计(组)距坝面不应小于 1.0m,测点距基岩开挖面应大于3.0m,必要时可在混凝土与基 岩结合面附近布置测点。 4拱座附近的应变计(组)支数和方向应满足监测平行拱 座基岩面的剪力和拱推力的需要,在拱推力方向还可布置压应 力计。 5坝和坝趾除布置应力应变监测点外,还应配合布置其 他项目监测点。 4.4.5坝基、坝肩的应力应变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断面应选择地质条件、结构形式、受力状态等具有 代表性或关键的部位,宜选择一个重点监测断面,在其附近设一 般监测断面1~2个。在重点监测断面,应力应变宜与其他监测 项目结合布置。 2坝基、坝肩岩体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时 应进行锚杆应力和锚索受力监测。 4.4.6在孔口、闸墩等应力集中部位应布置钢筋应力测点。有 条件时可在钢筋计附近混凝土内布置应变计及无应力计,同时监 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状态。对预应力闸墩结构,应布置锚索测 力计。采用锚杆加固的消力池和水垫塘,宜对锚杆应力进行 监测。 4.4.7坝体和坝基的温度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度监测应设置在重点监测坝段,其测点分布应根据混
监测截面3~7个。 2在薄拱坝的水平监测截面上,靠上、下游坝面附近应各 布置一个测点,应变计(组)的主平面应平行于坝面;在厚拱坝 或重力拱坝的水平监测截面上应布置2~3个测点。拱坝设有纵 缝时,测点可多于3个。 3水平监测截面应力分布的应变计(组)距坝面不应小于 1.0m,测点距基岩开挖面应大于3.0m,必要时可在混凝土与基 岩结合面附近布置测点。 4拱座附近的应变计(组)支数和方向应满足监测平行拱 座基岩面的剪力和拱推力的需要,在拱推力方向还可布置压应 力计。 5坝和坝趾除布置应力应变监测点外,还应配合布置其 他项目监测点。
4.4.5坝基、坝肩的应力应变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断面应选择地质条件、结构形式、受力状态等具有 代表性或关键的部位,宜选择一个重点监测断面,在其附近设一 般监测断面1~2个。在重点监测断面,应力应变宜与其他监测 项目结合布置。 2坝基、坝肩岩体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时 应进行锚杆应力和锚索受力监测。 4.4.6在孔口、闸墩等应力集中部位应布置钢筋应力测点。有 条件时可在钢筋计附近混凝土内布置应变计及无应力计,同时监 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状态。对预应力闸墩结构,应布置锚索测 力计。采用锚杆加固的消力池和水垫塘,宜对锚杆应力进行
4.4.7坝体和坝基的温度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度监测应设置在重点监测坝段,其测点分布应根据混 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方法确定。 2坝体温度测点应根据温度场的特点布置。在温度梯度较 大的坝面或孔口附近宜适当加密测点。布置坝体温度测点时,宜
结合布置坝面温度和基岩温度测点。 3在重力坝监测坝段的中心断面上,宜按网格布置温度测 点,网格间距为8~15m。对于坝高150m以上的高坝,间距可 适当增加到20m,以能绘制坝体等温线为原则。引水坝段的测 点布置应顾及空间温度场监测要求。 4在拱坝监测坝段,根据坝高不同可布置3~7个水平监测 截面。在水平监测截面和垂直监测断面的每一条交线上可布置3 一5个测点。在拱座的水平监测截面上可增设必要的温度测点。 5重力坝纵缝面和拱坝横缝面灌区未布置兼测温度的测缝 计时,每个灌区宜布置温度计。 6可在距上游5~10cm的坝体混凝土内沿高程布置坝面温 度测点,间距宜为1/15~1/10项高,死水位以下的测点间距可 适当加大。表面温度计在蓄水后可作为坝前库水温度计。在受日 照影响的下游坝面可适当布置若干坝面温度测点。当拱坝两岸日 照相差很大时,两岸下游面宜分别布置温度测点。 7在坝体温度监测断面的底部,宜在靠上、下游附近坝内 各设置一个5~15m深的孔,在孔内不同深度处布置测点监测基 岩温度。 8在能兼测温度的其他仪器处,不宜再布置温度计
5.1.1土石坝安全监测范围包括坝体、坝基及坝肩边坡
5.1.2监测仪器布置应综合考虑现场碾压施工、坝体分』
5.1.2监测仪器布置应综合考虑现场碾压施工、坝体分区填筑
5.1.3石坝表面变形监测与内部变形监测应能相互印证,
5.1.5对于坝高在100m以上的高土石坝或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的土石坝,应设置坝体内部纵向监测断面。纵向监测断面可由横 向监测断面上的测点构成,必要时根据坝体结构、地形地质情况 增设测点或断面
5.2.1土石坝变形监测项目包括坝体表面变形、坝体内部变形 坝基变形、界面变形、脱空变形、混凝土面板变形等。
5.2.2表面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级~3级土石坝平行坝轴线的表面变形测线不宜少于4 条,宜在坝顶设1~2条;在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上设1条; 在下游坝坡1/2坝高以上设1~3条;在1/2项高以下设1~2 条。对100m以上的高心墙坝或坝基地质条件复杂的心墙坝,宜 在坝顶心墙中心线设1条。对位于深厚覆盖层或软基上的土石 项,宜在下游坝趾外侧增设1~2条。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下 可视需要设临时测线。对高面板堆石坝,应在各期上游面板顶部
和相应部位的垫层料上设置施工期临时测线。 24级、5级土石坝平行坝轴线的表面变形测线不应少于 1条。 3平行坝轴线的表面变形测线,应在各条测线与监测横断 面相交部位布置测点,并根据坝体结构、材料分区和地形、地质 及坝后观测房布置等情况增设测点。坝轴线长度小于300m时, 测点间距宜取20~50m;坝轴线长度大于300m时,测点间距宜 取50~100m。对V形河谷中的高坝和坝基地形变化陡峻的土石 项,坝顶靠近两岸部位的测点适当加密。对坝轴线较长的大坝: 可适当增加测点间距。 4视准线工作基点应在测线两岸延长线上各布置1个。当 坝轴线为折线或坝长超过500m时,可在折点处或测点间增设工 作基点。视准线工作基点应与变形监测网定期联测。 5表面变形测墩应布置在旁离障碍物1m以上的位置,垂 直位移测点宜与水平位移测点同体布置。 5.2.3内部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部变形监测包括分层竖向位移、分层水平位移、界面 位移及深层应变等。内部变形监测可采用水平分层监测和分层竖 向监测布置方式。分层水平监测可采用水管式沉降仪、引张线式 水平位移计等,分层竖向监测可采用测斜仪、电磁式沉降仪或两 者相结合的方式。 2横向监测断面上的坝体内部变形监测宜采用水平分层测 线和竖向测线的布置方式。水平分层测线可采用水管式沉降仪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等,竖向测线可采用测斜仪、电磁式沉降仪 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3采用水平分层方式布置时,典型横向监测断面上可布置 3~5个监测层面,层面间距20~50m,1/3、1/2、2/3坝高宜 设为监测层面。同一监测层面上下游方向测点间距20~40m, 项体各主要分区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同一横向监测断面各监测
和相应部位的垫层料上设置施工期临时测线。 24级、5级土石坝平行坝轴线的表面变形测线不应少于 1条。 3平行坝轴线的表面变形测线,应在各条测线与监测横断 面相交部位布置测点,并根据坝体结构、材料分区和地形、地质 及坝后观测房布置等情况增设测点。坝轴线长度小于300m时, 测点间距宜取20~50m;坝轴线长度大于300m时,测点间距宜 取50~100m。对V形河谷中的高坝和坝基地形变化陡峻的土石 项,坝顶靠近两岸部位的测点适当加密。对坝轴线较长的大坝: 可适当增加测点间距。 4视准线工作基点应在测线两岸延长线上各布置1个。当 坝轴线为折线或坝长超过500m时,可在折点处或测点间增设工 作基点。视准线工作基点应与变形监测网定期联测。 5表面变形测墩应布置在旁离障碍物1m以上的位置,垂 直位移测占官与水平位移测占同体布置
5.2.3内部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部变形监测包括分层竖向位移、分层水平位移、界面 位移及深层应变等。内部变形监测可采用水平分层监测和分层竖 句监测布置方式。分层水平监测可采用水管式沉降仪、引张线式 水平位移计等,分层竖向监测可采用测斜仪、电磁式沉降仪或两 者相结合的方式。 2横向监测断面上的坝体内部变形监测宜采用水平分层测 线和竖向测线的布置方式。水平分层测线可采用水管式沉降仪、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等,竖向测线可采用测斜仪、电磁式沉降仪 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3采用水平分层方式布置时,典型横向监测断面上可布置 3~5个监测层面,层面间距20~50m,1/3、1/2、2/3坝高宜 设为监测层面。同一监测层面上下游方向测点间距20~40m, 体各主要分区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同一横向监测断面各监测 层面的测点在垂直向宜重合,以形成竖向测线。水平位移测点和
垂直位移测点宜布置在同一位置。 4采用竖向方式布置时,典型监测横断面宜布置2~5个 向测线,宜在横断面上的坝轴线附近及下游坝面设置测线。测线 底部应深入基础变形相对稳定部位。测线上垂直位移测点间距可 设置为5~10m。对深厚覆盖层或软土地基宜在建基面及坝基内 部布置测点。 5采用水平测线和竖向测线结合布置时,两者的监测断面 位置应一致,测点数量应根据监测要素综合考虑。 5.2.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坝内部变形监测除 应符合5.2.3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周边缝应布置三向测缝计。应在最大坝高断面底部、两 岸岸坡1/3、1/2、2/3坝高处布置测点,在高趾墙、岸坡较陡 地形突变及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加密布置。 2面板垂直缝应在受拉、受压及拉压交替部位布置测缝计 高程分布宜与周边缝相同,且与周边缝测点组成纵横向监测断 面。高坝宜在河床中部压性缝增设测缝计数量。当岸坡较陡或坝 址为不对称峡谷时,可在靠近岸坡的张性缝上适当增加测缝计数 量。对分期浇筑或分期挡水的面板,应根据大坝挡水高程,在垂 直缝上增设测缝计。 3对分期浇筑的面板水平施工缝,宜在典型面板条块水平 施工缝布置裂缝计。对面板表面(非干缩、冰冻缝)出现的缝宽 大于5mm或缝长大于5m或缝深大于2m的纵、横向缝,以及 其他危及大坝安全的裂缝,应在修复处理后适当布置裂缝计等进 行监测。 4对趾板前布置有防渗墙和连接板的面板堆石坝,应在防 渗墙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板与趾板之间布置单向或双向测缝计, 布置断面不宜少于3个。 5面板挠度监测布置可采用电平器或测斜仪。挠度监测底 部第一个测点应设置在趾板或项基内,顶部最末测点宜与面板顶 部表面测点对应布置。如采用电平器的布置方式,其测点间距宜
为5~10m。 6高面板堆石坝宜监测面板与垫层料接触面的脱空变形, 每个监测断面上的测点间距宜为10~20m,每期面板顶部应加 密监测点。
6高面板堆石坝宜监测面板与垫层料接触面的脱空变形, 每个监测断面上的测点间距宜为10~20m,每期面板顶部应加 密监测点。 5.2.5土质心墙坝、土质斜墙坝内部变形监测除应符合5.2.3 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质心墙或斜墙内部变形监测宜采用竖向测线的布置方 式,坝体其他部位内部变形监测可采用水平分层测线、竖向测线 或两者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2对坝高在100m以上的高坝,可采用布置水平向或竖向 测线的方式监测上游坝体内部变形,但测线不得穿过心墙。 3当心墙或斜墙底部设置廊道时,可根据工程特点,利用 郎道布置变形监测项目。 4当心墙或斜墙底部设置垫层时,对坝高在100m以上的 高坝可根据垫层结构分缝情况布置测缝计。 5.2.6均质坝监测应以表面变形为主,当坝高较高时或坝体与 刚性建筑物连接时,宜监测项体内部变形。内部变形监测应采用 竖向测线的布置方式,测点布置应符合5.2.3条的规定。 5.2.7土工膜防渗体坝的变形监测应以表面变形和周边接缝 合度为主,可根据其结构型式和施工特点针对性布置。测点布置 应符合5.2.3条的规定。
5.2.8坝基为深厚覆盖层或地质条件较差时,深厚覆盖层变形
基础防渗墙及其与坝体防渗体结合部位的变形监测测点布置,应
5.2.9界面位移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界面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不同坝料交界、土石坝与混凝 土建筑物结合部位、坝体与陡峻岸坡连接处等部位。 2在坝体防渗心墙的上、下游侧,宜设置心墙与过渡料接 触面的剪切和法向位移监测点,监测断面应与坝体内部变形监测 断面一致。
3在坝体与陡峻岸坡之间,宜布置土体位移计组,监测范 围应根据坝基地形确定。 4在坝体防渗体与基础防渗墙结合处,宜在结合部位的上、 下游布置监测点。若为不对称河谷坝址,还应设置接缝剪切位移 监测点。
5.3.1土石坝渗流监测项目包括坝体与坝基渗透压力、绕坝渗 流、渗流量及水质分析等。渗流监测宜采用渗压计、测压管、·量 水堰等,测点布置应根据大坝及基础防渗类型、结构型式、监测 断面上渗透压力分布及浸润线等渗流场特征确定
1宜在典型监测断面沿坝基面,在上游雌幕后面板周边缝 处、垫层料区(过渡料区)和堆石区设置5~6个测点,其中堆 石区不宜少于2个。高坝宜沿高程布置2~4个层面,在面板后 垫层料区和过渡料内布置渗透压力测点。 2纵向监测断面可由横向监测断面的测点构成,并应结合 开挖地形、地质条件,在幕后沿面板周边缝基础增设测点,间 距宜为20~50m。 5.3.3心墙坝、斜墙坝坝体渗透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土质心墙坝和斜墙坝,宜在典型横向监测断面的心墙 或斜墙底部上游侧布置1~2个测点,其中1个测点位于心墙或 斜墙上游反滤料内;心墙或斜墙底部下游侧宜布置2~3个测点, 其中1个测点位于心墙或斜墙下游反滤料内;在心墙或斜墙底部 宜布置2~3个测点。心墙或斜墙内渗透压力测点宜在正常蓄水 位以下布置2~5个监测层面,每个监测层面布置3~5个测点。 心墙或斜墙底部设混凝土垫层的坝基,应在垫层顶部和底部对应 布置渗透压力测点。 2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土工膜心墙坝和斜墙坝,宜在典 型横向监测断面的心墙或斜墙底部上游侧布置1~2个测点,其
中1个位于心墙或斜墙与反滤料结合部;心墙或斜墙底部下游侧 宜布置2~3个测点,其中1个位于心墙或斜墙与反滤料结合部; 心墙或斜墙底部宜布置1~3个测点。 5.3.4对均质坝,应在横向监测断面的坝基面沿上、下游方向 布置测点,坝轴线上游侧至少布置1个测点,下游排水体前缘布 置1个测点,其间宜布置2~3个测点;坝体内正常蓄水位高程 以下宜布置2~3个监测层面,每层内不少于3个测点。
5.3.5坝基渗透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坝基渗透压力包括天然士层、人上防渗和排水设施等部 位的渗透压力。每个典型监测断面坝基渗透压力监测点不宜少于 3个。 2应根据基础防渗、排水结构型式布置坝基渗透压力测点 对有铺盖的心墙坝、斜墙坝或均质坝基础,应在铺盖末端底部布 置1个测点,其余部位适当插补测点。当心墙或斜墙坝设有防渗 墙(槽或惟幕)时,应在墙(槽或雌幕)的上、下游侧对应布置 测点。当面板坝设有防渗墙时,应在防渗墙墙体下游侧布置测 点。当有减压井(沟)等坝基排水设施时,还应在其上、下游侧 和井间适当布置测点。 3层状透水坝基,宜沿横断面在各强透水层中的中、下游 段和渗流出口附近布置渗透压力监测点,测点数不宜少于3个。 4坝基存在贯穿上下游的断层、破碎带、软弱带、岩溶等 不利地质条件时,应沿其走向在坝体坝基的接触面或截渗墙(槽 或惟幕)的上、下游侧布置2~3个测点。 5在土石坝与混凝土建筑物接边界面应设置测点,并宜沿 接触面不同高程布置测点。 6对坝基埋管(涵),应在管(涵)身与坝体和地基的接触 面布置测点。 7对重点监测断面或坝基地质条件复杂部位的防渗惟幕, 应在雌幕后布置1~3个测点,
项体及基础渗流量监测应符合下列
1渗流量监测布置,应根据坝型和坝基地质条件、渗透 (漏)水的出流、流向、汇集条件、排水设施,以及监测方法等 确定。 2对坝体、坝基、绕坝渗流,以及减压井、减压沟和排水 廊道等导渗渗流量,宜分区、分段监测,有条件时宜修建截水 墙、监测廊道等辅助设施。 3当坝体(基)下游有渗透(漏)水出逸时,宜在大坝下 游附近设导渗沟,可分区、分段设置,在导渗沟出口或排水沟内 设量水堰。 4对设有排水检查廊道的面板堆石坝、心墙坝、斜墙坝等, 量水设施应在廊道内分区、分段设置。 5当坝址区存在天然涌泉出流时,应据地形条件修建排水 沟,在沟内设量水堰。 6当坝基覆盖层深厚或下游尾水较高时,可设截水墙汇集 渗流进行监测。当深覆盖层地基,下游无尾水且渗透(漏)水低 于河床面,可采用在项下游河床中间隔设置测压管经地下水坡降 计算来求取渗流量时,测压管间距一般为10~20m,以获得 10cm以上的水头差为宜。
5.3.7绕坝渗流监测布置应符合4.3.5条的规定。
5.4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5.4.1土石坝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目包括坝体和坝基应力、 界面应力、孔隙水压力、防渗墙和面板应力应变及温度等。 5.4.2坝体和坝基应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面板堆石坝,可在监测断面的中下部布置2~5个层面 进行土压力监测,测点宜布置在上游过渡料、坝轴线及坝轴线上
5.4.2坝体和坝基应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面板堆石坝,可在监测断面的中下部布置2~5个层面 进行土压力监测,测点宜布置在上游过渡料、坝轴线及坝轴线上 下游侧中部,且应与内部变形测点布置相结合。对高面板堆石坝 的受压面板分缝部位可布置压应力计。
2对心墙或斜墙堆石坝,宜在上下游堆石体、心墙或分 内部及其上下游反滤料布置土压力计测点,且与渗透压力或手 水压力测点对应布置。
5.4.3界面土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界面土压力监测点宜沿界面,在土压力最大、受力情况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或结构薄弱等部位布置。 2对于高面板堆石坝,可在每期面板顶部与垫层料接触面 布置测点。 3对于高心墙堆石坝,应在心墙与岸坡的接触部位、心墙 与地形突变处接触部位、心墙与混凝土垫层接触面布置测点。 4对坝基设有高趾墙的土石坝,宜在高趾墙的下游侧界面 布置侧向压力测点。
5.4.4面板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面板应变监测的测点按面板条块布置,并宜布置于面板 条块的中心线上。应根据工程规模、坝体结构,选择1~5个面 板监测条块,并宜与监测断面相结合,其中1个应设置在河床中 部最长面板条块。对于高面板堆石坝,还应在面板受压部位增设 1~2个面板监测条块。 2应根据应力分布情况,在监测面板条块上沿不同高程布 置应力应变测点,高面板坝还宜在各期面板水平施工缝部位增设 测点。 3各测点应力应变监测仪器应成组布置,宜布置二向~四 句应变计组。面板底部周边缝附近应力应变较复杂部位宜布置四 向应变计组。应力应变测点附近宜对应布置无应力计。 4钢筋应力测点宜与面板应变测点配套布置,面板钢筋计 宜按顺坡向和水平向布置。 5高面板堆石坝温度监测布置,除了利用应力应变测点兼 测温度以外,还应在典型监测条块布置温度计,水位变动区应加 密布置,正常蓄水位以上至少布置1个测点 5.4.5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心墙监测项目包括应变、钢筋应
力和温度。应力应变监测断面宜与变形监测断面相结合,测点布 置宜能与内部变形监测点相互验证。对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应根 据其特性和规模,设置相应监测项目。 5.4.6均质坝、土质心墙坝和土质斜墙坝等大坝土体内宜进行 孔隙水压力监测。在重点监测横断面、纵断面上应布置孔隙水压 力测点,宜与渗流监测点布置相结合,可分布在3~4个层面上。 1级、2级建筑物可加密布置。
6.1.1本章适用于岸边式溢洪道。
6.1.1本章适用于岸边式溢洪道
6.1.2溢洪道监测范围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 设施及出水渠
6.2.1变形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接缝开合度等。 6.2.2宜在进水渠导墙、控制段、泄槽侧墙表面设垂直位移测 点;必要时,在高边墙区域等可同时布置水平位移测点。 6.2.3 接缝监测宜采用测缝计;表面裂缝可采用单向或三向测 缝计。 6.2.4 基础变形监测宜采用单点位移计或多点位移计。 6.2.5 溢洪道与大坝连接部位,可根据连接形式的不同,布置 界面变形测点。
6.3.1渗流监测项目包括绕渗、基底渗透压力、渗流量等
6.3.2溢洪道渗流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独立布置的溢洪道,可在两侧布置渗压计或测压管监 测绕渗;对紧靠坝体的溢洪道,应结合大坝绕坝渗流统筹布置。 2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基底渗透压力监测可根据工程 规模、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处理措施有选择地布置。可在进水渠 泄槽段沿流向至少布置1个监测断面,宜采用渗压计监测;控制 段可沿流向布置1~3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布置不少于3支渗 压计,防渗雌幕后应增设幕后渗透压力监测测点。 3消能防冲段基底渗透压力监测可根据工程规模、消能防
冲设施的型式、基础处理措施,同时结合泄洪建筑物消能防冲设 施综合布置,采用渗压计监测。 4溢洪道排水系统宜分区布置量水堰,进行渗流量监测。 6.3.3消力池底板基底宜布置渗压计监测基底渗压。有封闭防 渗和抽排的消力池,应在惟幕下游主排水幕上布置测压管,并在 集水井处布置量水堰监测基础排水孔的渗漏量。
6.4.1应力应变监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应力应变和钢筋应力等。 6.4.2混凝土应力应变和钢筋应力测点宜布置在结构受力较大 或可能出现拉应力的部位,如控制段的闸墩、弧门铰支座等 部位。
6.4.1应力应变监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应力应变和钢筋应力等。
6.4.3消力池的抗浮锚杆杜和锚桩
7.1.1本章适用于地面厂房、地下厂房、泵站厂房的安全监测 设计。地面厂房监测范围为主厂房、副厂房;地下厂房监测范围 为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室、母线洞、交通洞等;泵站厂房监测 范围为厂房、进水池。
7.1.2河床式厂房监测项目应与拦河坝、引水道等枢纽建筑物
7.1.2河床式厂房监测项目应与拦河坝、引水道等枢纽建筑物 统一考虑。
厂房监测断面宜与其上游挡水坝段监测断面相对应。 7.1.4地下厂房监测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支护结构特性、洞 室规模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布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的具体布 置,应重点选择高边墙、贯穿高边墙的洞室及其洞口段、相邻洞 室间的薄体岩壁、围岩结构面不利组合部位、岩壁吊车梁岩台区 等部位进行布置。施工期监测应与运行期结合考虑。 7.1.5地下厂房交通洞、通风洞等附属洞室,应以监控施工安 全为主要目的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重点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差 的部位。
等部位进行布置。施工期监测应与运行期结合考虑。 7.1.5地下厂房交通洞、通风洞等附属洞室,应以监控施工安 全为主要目的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重点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差 的部位。
7.1.6泵站厂房监测断面选择及布置应根据结构设计和地质条
7.2.1地面房变形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 接缝及裂缝开合度等;地下厂房变形监测项目包括围岩变形、岩 壁吊车梁变形、接缝及裂缝开合度等;泵站厂房变形监测项目包 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接缝开合度。 7.2.2河床式厂房变形监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河床式厂房变形监测宜符合下列
1每个厂房坝段宜在坝顶和基础廊道设置水平位移和垂直 立移测点。 2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厂房基础宜布置基岩变形计、多点位 移计、钢管标等。 3厂房坝段接缝开合度的监测,宜在监测断面和基础地质 条件复杂的厂房坝段接缝处分层布置测点。
7.2.3项后式厂房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机组段的发电机层的四角中应至少选择3个角各布 置1个垂直位移测点。地质条件复杂的厂房基础变形监测布置参 照7.2.2条的规定执行。 2每个坝段的厂坝间接缝部位,应分层布置接缝开合度 测点。 7.2.4引水岸边式厂房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组段发电机层的垂直位移监测布置可按照7.2.3条的 规定执行。 2地质条件复杂或软基厂房,宜在厂房机组段接缝内分层 布置接缝开合度测点。 7.2.5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期收敛变形应根据围岩类别布置收敛断面,V类围 岩每个机组段布置1~2个断面,Ⅲ类、IV类围岩每个机组段布 置1个断面。每个监测断面不应少于5个测点。 2主洞室顶部岩体厚度较浅的IV~V类围岩,应进行地表 垂直位移监测。 个临洲断面宜
1每个机组段的发电机层的四角中应至少选择3个角各布 置1个垂直位移测点。地质条件复杂的厂房基础变形监测布置参 照7.2.2条的规定执行。 2每个坝段的厂坝间接缝部位,应分层布置接缝开合度 测点。 7.2.4引水岸边式厂房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组段发电机层的垂直位移监测布置可按照7.2.3条的 规定执行。 2地质条件复杂或软基厂房,宜在厂房机组段接缝内分层 布置接缝开合度测点。
7.2.5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期收敛变形应根据围岩类别布置收敛断面,V类围 岩每个机组段布置12个断面,Ⅲ类、IV类围岩每个机组段布 置1个断面。每个监测断面不应少于5个测点。 2主洞室顶部岩体厚度较浅的IV~V类围岩,应进行地表 垂直位移监测。 3围岩内部变形宜采用多点位移计监测,每个监测断面宜 布置3~7个测孔,测孔宜布置在拱顶、上下游拱座或岩锚梁部 位、高边墙中部。孔内测点数量宜为3~6个,从围岩表面向深 部由密到疏布置,具体点位宜根据钻孔地质描述调整。 4围岩变形监测宜在厂房主洞室开挖前利用主洞附近的勘 探洞、排水廊道、施工洞预安装埋设监测设施。 5采用测斜仪监测厂房侧壁附近的围岩侧向位移时,应在
边墙侧壁附近布置铅直测斜仪钻孔,钻孔与侧壁表面的间距不宜 大于2.0m。 7.2.6岩壁吊车梁梁体宜根据需要布置位移测点,每段梁不宜 少于1个。
7.2.7地下厂房接缝与裂缝开合度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护结构与围岩接缝或支护结构和围岩中出现危害性裂 缝的开合度监测,应选择影响结构稳定的部位或可能扩展的裂缝 布置测点。 2机组混凝土与围岩间接缝开合度测点的布置,应在选定 的监测断面内上下游侧各布置2~3个测点。 3相邻机组间接缝开合度测点的布置,应沿机组结构接缝 两侧布置测点,测点部位应与选定的监测断面的机组相对应,数 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岩壁吊车梁混凝土与岩壁接缝开合度监测,应在每个断 面上、下游侧的结合面上各布置1~3个测点,并与围岩变形测 点和锚杆应力测点布置在同一监测断面上。
7.2.8泵站厂房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8泵站厂房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
1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测点应布置在泵站厂房各角点及各 段翼墙上。 2当泵站地基条件较差、结构不均匀沉降对工程运行影响 较大时,可在泵站房与进水池分缝处布置测缝计进行接缝开合 度监测。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时,应进行裂缝的检查和监 则,必要时可布置测缝计。
7.3.1地面厂房渗流监测项目包括扬压力和渗流量监测;地下 厂房渗流监测项目包括洞室外水压力、围岩渗透压力和渗流量监 测;泵站厂房渗流监测项目为扬压力监测。
7.3.2河床式电站厂房扬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等进行布置,纵向和横向扬压力监测断面应结合布置,纵向监测 断面宜与挡水坝段结合。 2对于仅设置上游防渗惟幕的基础扬压力监测,纵向监测 断面应布置在主雌幕下游排水幕线上,每坝段应设置1~2个测 点;对于封闭式防渗惟幕的基础扬压力监测,应在上、下游幕 的排水幕线上设置测点。 3横向监测断面上的测点可在基础横向廊道内或沿厂房基 础建基面布置,每个横向监测断面沿水流方向布置2~3个测点。 4对具有承压含水层和深层滑动面的地基,应同时进行深 层渗透压力监测
7.3.3坝后式厂房扬压力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下游设置惟幕灌浆防渗的基础扬压力监测,纵向监 测断面应布置在下游雌幕的上游侧排水幕线上,每坝段应设置1 一2个测点。 2横向监测断面宜与其上游挡水坝段监测断面相结合。 7.3.4引水岸边式厂房应结合厂房后边坡地下水位及下游尾水 进行基础渗透压力监测,测点可沿厂房上、下游方向在建基面处 布置,
7.3.5地下厂房渗流监测应符合
1应在相应监测断面内的洞室顶拱和上下游边墙的围岩内: 沿不同高程布置渗透压力测点;机组尾水锥管段以及扩散段的围 岩内,沿上下游方向布置渗透压力测点。 2监测洞室支护结构外水压力时,围岩渗透压力监测点 应布置在顶拱、底部、侧墙等部位的支护结构外缘与围岩界 面处。 3应在各排水廊道或排水系统内分区布置量水堰,监测分 区渗流量;在渗流集中的集水井部位布置量水堰,监测总渗 流量。 石 压管收洲每
7.3.6泵站厂房的扬压力可通过埋设渗压计或测压管
7.4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7.4.1地面厂房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且包括结构应
7.4.1地面厂房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目包括结构应力应变、 钢筋应力及温度监测;地下厂房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目包括支 护结构混凝土应力应变、钢筋应力、围岩压力、钢板应力、锚杆 应力、锚固力及温度监测。泵站厂房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目包 括结构应力应变、钢筋应力及温度监测
1厂顶溢流的坝后式电站厂房,应进行广房顶部结构受力 监测,宜布置钢筋计、应变计及无应力计,测点布置应根据计算 成果确定。 2厂坝联合受力的厂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厂坝接缝面 应力应变监测,测点布置与厂房接缝监测相对应,布置压应力 计、应变计。
3温度监测布置可按照4.4.7条的规定执行
7.4.3地下厂房应力应变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厂房顶拱、高边墙、洞室交叉等关键部位采用钢筋 混凝土支护结构时,可根据各部位的受力特点布置应变计、无应 力计和钢筋计。 2厂房围岩采用锚杆和预应力锚索加固时,应进行锚杆应 力和锚索载荷监测。每个监测断面内宜布置3~5根监测锚杆, 根据需要每根锚杆宜布置1~3个测点;预应力锚索监测宜选择 有代表性的部位,按锚固区、锚索吨位和锚索长度选择进行布 置,监测数量宜按锚索数量的2%~5%选取,每个锚固区或每 种锚索至少监测3束。 3在地下厂房主洞室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接触界面上,宜布 置围岩压力监测点,洞室拱部围岩压力监测点布置应与混凝土应 变监测点布置相同。 4岩壁吊车梁混凝土应力应变和钢筋应力监测,宜在上、 下游岩壁吊车梁上对称布置,钢筋计应布置在主受力筋上,每个
断面不少于2个测点。岩壁吊车梁的锚杆应力监测,应根据锚杆 的应力分布特点布置测点。
高速标准规范范本7.4.4泵站厂房宜在主受力构件上布置钢筋应力测点。
时钢筋计与混凝土内布置的应变计及无应力计应配合布置,问步 监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状态,
7.4.5水头较高、装机容量大的电站厂房机组支撑结构(机
国家标准蜗壳、屋水管)宜监测钢板应力、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应变。
蜗壳、尾水管)宜监测钢板应力、钢筋应力、混凝王应刀应受
8.1.1通航建筑物包括船闻和升船机,船闸监测范围包括闸首 和闸室等,升船机监测范围包括闸首、承船厢室段和斜坡道 段等。 8.1.2船闸和升船机上游挡水部分(上闸首)监测断面宜与其 他挡水坝段监测断面统一考虑和布置。 8.1.3船闸监测断面和部位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结构特点选择, 监测断面应布置在结构受力复杂及基础地质条件不利的部位。 上、下闸首人字门支承体闸块宜各布置1个监测断面,闸室宜布 置至少1个监测断面。对于多级船闸,宜根据衬砌式、重力式和 混合式等不同结构型式布置监测断面。 8.1.4升船机监测断面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结构特点选择。垂直 升船机闸首、承船厢室段宜各布置1~2个监测断面;斜面升船 机闻首、斜坡道段宜各布置1个监测断面。对于带中间渠道分级 布置的垂直升船机,宜根据中间渠道不同结构型式布置监测 新面。 8.1.5船闸引航道和闸室应布置水位监测设施,水位采用水尺 监测。大中型船闻除采用水尺监测外,还应同时采用水位计
....- 水利标准 安全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