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pdf

  • 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7-10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2.9地下水水位观测周期和频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点宜每周观测一次,经过一个水文年后,可改为名 两周观测一次,雨季或洪水期应加密观测,暴雨后应每天观测 次,延续时间不宜少于周。 2每一次地下水位观测应重复施测,直至两次观测值之美 不大于2cm。地下水位观测值以m为单位测记

    2.10地下水水质观测应符合下

    1丰水期、枯水期应在有代表性的观测点分别取水样进行 质简分析。全年不宜少于6次。 2每个含水层每次取水样点不宜少于3个,不同含水层应 分别取样。 3地下水取样的同时还应对附近的地表水体取样。 4水质全分析可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需要决定取 详地点、数量及特殊的试验项目等

    矿山标准规范范本2.11地下水水温观测应符合下

    1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水温观测,且宜与地下水 水位观测同时进行。 2地下热水的观测次数可根据目的与要求确定。 3地下水水温观测宜采用缓变水温计或热敏电阻温度计 缓变水温计置入水中时间不应少于10min,热敏电阻温度计不应 少于3min,读数精度均应达到0.1℃。 4地下水水温观测宜在含水层中部进行,观测部位应固定 5地下水水温每一次观测应重复2次,其差值不应大 于0. 2℃。

    4.2.12泉水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泉水流量宜采用量筒法和堰测法施测,当泉水流量特大 时,可采用流速法施测。 2在泉水出口处修建引水和量水设施时,引水系统不应影

    响涌水量、水温、水质的观测精度。 3泉水流量观测每月应不少于1次,降雨特别是暴雨后应 加密观测。

    4。3.1原始观测资料应进行现场校对、核实,发现问题及时角 决,记录表格宜符合附录A的规定。

    4.3.2观测资料的整理应包括下

    1计算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流量、地表水体水位等 动态要素的物理量。 2绘制动态要素的过程线、分布图、关系曲线图。 3统计动态要素特征值,主要包括各动态要素的年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观测周期及变化率等,并标出年最大值、最小 值的出现时间

    4.3.3应随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动态要素的时空

    4.3。4资料整编应包括下列内容

    1考证资料。 2 审核观测资料。 3 编制成果图表。 4 编写资料整编说明。 4.3.5 考证资料可包括下列内容: 1 观测点的类别、位置及编号。 2 观测点附近影响观测精度的环境变化。 3 观测点的变动情况。 4 观测孔孔深、淤积、洗孔、灵敏度试验情况。 5 高程测量(包括引测和校测记录)。 6 测具的校测情况。 4.3.6 审核观测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 现测方法退关

    4.3.6审核观测资料宜包括下列

    2原始记录的填写格式。 3 测具校测和高程校测的结果以及由此导致的观测数 修正。 4.3.7 编制的成果图、表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观测点网平面、部面分布图。 2 各动态要素观测成果表。 3 地下水动态要素过程线图、分布图和各种关系曲线图。 4 动态要素多年变化综合曲线图。 5 地下水水位、泉水流量特征值统计表 4.3.8 资料整编说明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资料整编的内容方法及观测工作量。 2 观测点网的布置、调整和变更情况。 3 观测方法、精度和测具校测情况 4 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价。 5 观测资料阶段成果及结论 6 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5.1。1边坡变形观测内容应包括边坡地表变形及内部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和相对位移

    5。1。2边坡变形观测同时,应开展地下水位等因系的观测工作。

    5.1.5水平位移观测网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观测点宜理设 为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基准点工作基点宜埋 设在裸露基岩上或原状土层内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可埋设在水 平位移观测墩底部基座上

    5.1.7边坡变形观测的精度和方法宜根据边坡变形的不同阶段 适当调整。

    5.1.8变形观测数据的表达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位移:与主滑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2垂直位移:下降为正,上升为负。 3裂缝张合: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出现异常时,应加强观测,并应及时分析整理观测资料,立即 上报。

    5.2.1水平与垂直位移观测网基准点应设置在边坡变形影响范 围以外的稳定地带,并应满足观测精度的要求。每个项目至少应 布设3个基准点;工作基点宜埋设在方便观测和稳固的基础上; 观测点应与边坡的岩土牢固结合

    5.2.1水平与垂直位移观测网基准点应设置在边坡变形影响范

    5.2.2观测点应根据边坡的变形范围、变形特征和地形

    和边坡的规模、形态特征等确定。对于大型边坡和滑坡体,观测 点的密度宜为10~90点/km、间距宜为100~400m;观测点宜 沿不稳定边坡和滑坡体的纵、横方向成网格形排列。纵向观测线 不宜少于3条,横向观测线不宜少于2条。

    不宜少于3条,横向观测线不宜少于2条。 5.2.4滑坡裂缝观测点可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最大裂缝处及可 能的破裂面部位。设点处其两侧岩土体宜相对完整,并避开风化 严重的岩层和孤石。

    能的破裂面部位。设点处其两侧岩土体宜相对完整,并避开风化 严重的岩层和孤石。

    5。2.5内部位移观测点宜沿地表位移纵向观测线布设,观测点 不宜少于2个。

    5。2.5内部位移观测点宜沿地表位移纵向观测线布设,观测点

    5.2.6在勘探平洞中,可采用多点位移计或收敛计对滑动面位 移进行观测。

    5。3。1边坡变形观测方法宜包括地质视、简易观测、工程

    5。3。1边坡变形观测方法宜包括地质视、简易观测、工程测 量、埋设仪器观测,也可采用分布式光纤观测、声发射监测等。 5.3.2地质巡视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变化。 2 边坡及其附近地表水体、泉水点数与泉水流量。 3 边坡和坡顶上建筑物的变形。 4 沟谷、路堑边坡的岩土体滑动。 悬崖或高陡边坡的崩石频度与崩石量。

    6 暴雨、洪水引发的滑坡体和崩塌体的个数、方量。 .3.3 地质巡视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次地质巡视均应做好详细、全面的现场记录。 现场记录宜附素描图和照片,必要时应附录像资料。 3 现场记录应随时整理,及时分析边坡的稳定状态,必要 寸提出加强监测和处理的建议

    .3.4简易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5.3.4简易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表裂缝宽度可用钢尺在缝口直接量测。裂缝宽度的变 化,宜采用在缝两边设固定观测点,并定期量测点间距离的方法 来确定。裂缝宽度应精确到0.1mm。 2地表裂缝两侧三向位移宜采用三点或多点的方法进行观 测,测缝标点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量测的距离应精确 到o.1mm。 3勘探平洞基本完工后,宜及时沿洞壁以及洞壁与洞底的 交线附近分别埋设玻璃条和砂浆条带,应定期观测错开的位置、 时间、距离和方向。砂浆条带的强度宜为M7.5~M10。 4对勘探平洞中明显张开和位错的裂缝或滑移面,应在其 两侧埋设固定桩、点,定期量测其距离变化,以求得滑坡体的水 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量测桩、点间的距离应精确到0.1mm

    5.3.5工程测量观测宜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测量时,不稳定边坡或滑坡的觉 度不宜超过800m,在宽度方向上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在 其两端存在有可供选择的稳定测站点;观测方法应符合GB 50026的规定。 2在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水平位移宜采用交会法 施测。 3对地表的水平位移,在观测条件满足要求时宜采用GPS 方法观测。观测仪器宜采用GPS双频接收机,具体可按GB/T 18314规定执行,观测精度宜不低于C级网的精度要求。 4垂直位移宜采用精密水准法测量,施测中观测点和起测

    基点的联测应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标准,具体可按.GB/T12897规 定执行。 5当水准法测量难以实施时,垂直位移可采用三角高程法 测量。

    定执行。 5当水准法测量难以实施时,垂直位移可采用三角高程法 测量。 5.3.6埋设仪器观测可采用钻孔倾斜仪、钻孔多点位移计和伸 缩仪(收敛计)。钻孔倾斜仪孔深应达到滑面或潜在滑面以下5Ⅱ 左右,主测方向应与预计的主滑方向基本致;多点位移计与伸 缩仪的测线方向也应与深层滑动的主滑方向一致

    缩仪(收敛计)。钻孔倾斜仪孔深应达到滑面或潜在滑面以下5m 左右,主测方向应与预计的主滑方向基本致;多点位移计与伸 缩仪的测线方向也应与深层滑动的主滑方向一致

    5。3.8对有崩塌危险的岩质边坡,可采用岩体声发射监测。

    1位移量中误差为士3.0mm。 2裂缝宽度张合量量测中误差为土1.0mm

    5.5.1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5.5.1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原始观测数据的检查。 2 观测资料的日常整理与分析。 3 编写观测报告。 5.5.2 原始观测数据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现场作业方法符合要求。 2 各项观测数据的检查结果在限差之内。 3 数据记录准确、齐全、清晰。 4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现场逐一解决,

    2各项观测数据的检查结果在限差之内。 3数据记录准确、齐全、清晰。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现场逐一解决。 5.5.3 观测资料的日常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计算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宽度等观测物理量,并 记入相应的记录表。 2 绘制观测物理量过程线、分布图及变形关系曲线。 3 统计观测物理量特征值。 5.5.4 观测物理量分析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观测物理量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 观测物理量统计特征值的变化规律 观测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 观测物理量变化趋势及今后可能给工程带来的不利影 响等。 5.5.5 观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规划设计情况及边玻勘察工作量, 2 地形、地质概况。 3 边坡变形观测工作情况,包括观测网点的布置、维护、 完好率、变更情况,以及仪器设备、量测工具的校测情况、观测 工作量等。 地质巡视观测情况及主要成果。 5 观测数据分析方法说明。 6 观测资料整理的成果图表。 观测成果分析及结论。 8 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5.5.3观测资料的日常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5.5.5观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

    6.1。1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内容应包括地表的垂直位移、水平 位移、地表裂缝的张合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 6.1.2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与观测精 度要求相适应。

    6.1.3观测数据的表达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位移:向沉降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2 垂直位移:下降为正,上升为负。 3裂缝张合:张开为正,闭合为负,

    6.2。1采空区地面沉降观测网基准点的设置与理设应符合 5.2.1条的规定。 6.2。2观测点位应根据采空区地形地质条件、地面沉降的范围 和特征等布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采空区应分别在采空区移动盆地的中间区、内边缘区、 外边缘区及采空区的影响带布置观测点。 2现采空区除应符合老采空区布置原则外,还应结合矿床 地层走向、倾向、断裂的展布等地质条件以及开采方式,在预测 的移动盆地范围内布置观测点。 6.2.3观测线的布置应根据地形、采空区范围及形态特征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线应平行和垂直矿层走向布置,应至少有一条测线 通过预测的移动盆地中心部位。 2观测线上观测点的布置,应采用测区平均布点与移动盆 地内边缘区加密布点相结合的方法,由外边缘区与中间区向内边

    6.2.3观测线的布置应根据地形、采空区范围及形态特征确定

    缘区密度逐渐加天,每条观测线的观测点不应少于3.个。 6.2。4裂缝观测点应布置在地表裂缝和建筑物变形破坏部位。 6.2.5地下水动态观测根据需要布置,其位置宜结合地面沉降 观测点选择。

    6。3.2地质巡视宜包括下列内容

    6.3.8大范围的采空区可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

    InSAR)方法观测

    InSAR)方法观测。

    6.4.1地质巡视、简易观测、工程测量等的观测频度宜为每月 一次。 6.4.2观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简易观测允许中误差为土1.0mm。 2工程测量水平位移允许中误差为士6.0mm、垂直位移允 许中误差为士1.0mm。

    6.5.1·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观测资料日常整理和观测报告 编写。

    6.5.2观测资料日常整理的内容应符合5.5.3条规定。

    1采空区概况,包括采空区地形地质条件、矿层分布、开 采过程和方式等。 2地面沉降现状,包括地面沉降的形态、范围、地表及建 筑物的变形破坏情况等。 3地面沉降观测概况,包括观测网及观测点的布置、维护 完好率、变更情况,以及仪器设备、量测工具的校测情况。 4观测成果,包括观测资料统计图表移动盆地最大沉降 量、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预测等,其中移动盆地最大 沉降量的计算可参照附录C的规定。 5结论与建议,

    7。1.1断裂活动性观测应在收集分析区域地质、地震和断裂活 动性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7.1.2断裂活动性观测应包括断层位移及其变化趋势。

    7.2.1综合形变观测站点宜选择主断裂有代表性地段横跨断裂 布设。设站处断裂应出露清楚、活动迹象明显并兼顾设站和交 通、通信方便。 7.2.2观测点应跨断裂两盘布置于坚固稳定的基础上,宜一点 多用。 7.2.3跨断裂短水准点,跨断裂三角网和GPS点位的布设除应 符合前两条要求外,尚应分别符合GB/T12897和GB/T18314 的有关规定。 7.2.4跨断裂短基线、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观测宜在横跨断裂 的洞室内进行,观测线可垂直断裂和与断裂成30°左右交角布 设,洞内要求相对恒温并减少环境干扰, 7.2.5在地形陡峻的河谷岸坡,设置断裂形变观测点,应考虑 岩体重力变形的影响,

    7.2.3跨断裂短水准点,跨断裂三角网和GPS点位的布设除

    的洞室内进行,观测线可垂直断裂和与断裂成30°左右交角 ,洞内要求相对恒温并减少环境干扰 7.2.5在地形陡峻的河谷岸坡,设置断裂形变观测点,应考 岩体重力变形的影响。

    7.3.1断裂活动性观测方法宜包括跨断裂短水准线路、跨断裂 短基线、跨断裂测距和三角网、GPS网、水管倾斜仪和伸缩 仪等。

    12897的相关规定

    7.3.3跨断裂短基线、跨断裂测距和三角网观测应符合GB 50026的相关规定。GPS网观测应符合GB/T18314的相关 规定。

    7.3.4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观测应按仪器操作手册规定的程序

    7.3.5跨断裂的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观测周期宜2个月观测一

    7。4.1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和观测报

    7。4.1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和观测报 告的编写。

    1严格校核观测数据,并分时段整编成册归档。 2编制历时曲线图、失量变化图及相应的表格等。 7.4.3 观测报告内容宜包括区域地震地质条件、断裂活动性研 究成果、观测方法、观测网点的布置情况、观测成果、结论与建 议等。

    8.1.1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应在收集分析区域地震、地质、断层 活动性、库区地质资料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成果等基础上 进行。 8.1.2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应包括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设计与建设 涮電合网运行管珊和瓷料分析等

    活动性、库区地质资料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成果等基础上

    8。2水库地震监测系统设计与建设

    8.2.1水库地震监测系统宜包括测震台网、强震动监测设施和 数据汇集分析处理中心,必要时可布置地壳形变和地下流体监 测等。

    8.2.2测震台网的布置、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震台网应包括地震台站和台网记录中心。地震合站数 量应根据重点监测区范围大小和监测能力要求确定,且不应少于 4个。台网记录中心宜具备较好的供电、交通、通信等条件。 2对于没有建设测震台网的已建水库,当发生水库诱发地 震时,应及时布设不少于4个台站所组成的临时地震台网,进行 水库地震监测,必要时应设置固定监测台网。 3测震台网重点监测范围,宜包括下游距坝址5~10km、 上游距坝址30~40km、两侧距库岸5~10km的范围,以及可能 发生地震强度5级以上(含5级)或震中烈度V度以上(含V 度)水库地震的其他库段。 4测震台网在重点监测范围内的地震监测能力应满足ML >0.5级,震中定位精度应优于1km。 5测震台网宜采用遥测方式组网。 6地震台站宜均勾分布在重点监测范围内,相邻台站间距

    宜为10~15km。 7地震台站土建工程应符合DB/T16的规定。 8台网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应分别进行不少于3个 月的试运行和考核运行,合格后才能进人正式运行。 9台网考核运行期间,台站位置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得 变更,并应保证台网系统运行率和地震波形完好率连续3个月平 均不低于95%。 10水库地震发生后,应根据震情发展增设若干流动台 观测

    8.2.3测震台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址应避开对地震观测有影响的区域和可能产生的干扰 源,避开干扰源的距离应符合GB/T19531.1的相关规定。 2台址宜选在大面积出露的完整、坚硬基岩上,并应避开 陡坡、风口和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无线遥测台台址的高度应 首先满足信道要求: 3台址环境地噪声测试和地噪声水平应符合GB/T 19531.1的规定。 4台站宜选择在电力通信和交通等条件较好的地方,人 工值守台站还应具备工作和生活条件。 5台站的布设宜兼顾断裂活动性观测站点布置。 6台站位置选定和环境地噪声测试后,应对拟建的地震台 网进行地震监测能力理论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优化拟建台站的 数量和位置。

    8.2.4遥测地震台网数据传输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8.2.4遥测地震台网数据传输信道应符合下

    1传输信道宜采用公用有线光纤、无线超短波、微波及数 字卫星信道传输方式。临时性台网可采用其他方式传输。 2无线超短波、微波或数字卫星信道选择应综合考虑传输 路径、经费投资、维护管理以及无线发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3台站监测数据宜直接传输到台网记录中心,条件不具备 时应建立信道中继站转接。

    8.3.1测震台网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8.3测震台网运行管理

    1应建立台网中心24h全日制值班制度和台网值班日志。 21 台网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及时进行维修处理。 3应每天检查各遥测台站脉冲标定幅度及周期的变化。当 发现脉冲标定波形的幅度或周期值变化大于10%时,应及时查 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4应每天浏览遥测台网记录的实时连续波形数据文件,对 不满足触发条件的地震事件波形数据进行人工截取分析和存盘。 5正常情况下应每年进行次台站仪器系统的幅频特性和 传递函数标定,若更换影响系统设备放大率的零配件,应及时标 定。应在3天内根据仪器系统标定结果,对数据处理系统的幅频 特性和传递函数进行修改。 6台网系统运行率和地震波形完好率按月统计应不低 于95%。

    8.3.2在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M.≥2.5级地震后,遥

    8.3.2在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ML≥2.5级地震后,遥测合风 应在发震后15min内将地震基本参数报送工程管理部门,人工 值守台网应在发震后1h内报送

    .3.2在合两量点监测 应在发震后15min内将地震基本参数报送工程管理部门,人工 值守台网应在发震后1h内报送。 8.3.3对于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的M.≥2.5级地震,应立刻 组织现场宏观地震调查,确定宏观震中和等震线分布情况,提交

    8.3.3对于台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的M≥2.5级地震,应立

    8.3.3对于合网重点监测区内发生的ML≥2.5级地震,应立则 组织现场宏观地震调查,确定宏观震中和等震线分布情况,提交 现场宏观地震调查报告。

    8。4。1对记录到的全部地震事件,应及时进行常规分析处理 包括震相分析、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地震目录和观测报告编制 等,并应注意排除工程施工和其他人为活动造成地震动信号的影 响。必要时,宜进行地震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8.4.2应根据地震观测资料,对库区及周缘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和地震活动成因进行现场核查和分析研究。 8。4.3震情发生异常时,应对地震活动趋势进行实时跟踪分析 8.4.4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地震观测成果和有关汇总资料。 8.4。5地震事件波形数据文件及地震连续波形数据文件应全部 采用电子文件方式永久保存。 8.4。6台网的所有产出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建立地震监测资

    和地震活动成因进行现场核查和分析研究 8。4.3震情发生异常时,应对地震活动趋势进行实时跟踪分析 8.4.4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地震观测成果和有关汇总资料。 8.4.5地震事件波形数据文件及地震连续波形数据文件应全部 采用电子文件方式永久保存。

    8。4.3震情发生异常时,应对地震活动趋势进行实时跟踪分析

    采用电子文件方式永久保存。 8.4。6台网的所有产出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建立地震监测资 料数据库。资料应包括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台站标定数据、系统 运行目志、地震速报数据、目常资料分析处理结果、地震目录和 观测报告,以及地震日报、周报、月报、年报和简报、各种调查 报告和研究报告等。

    附录A地下水现场观测记录表

    表A地下水现场观测记录表

    B。0.1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每一次复测都应计算其相应的最弱点 中误差,变形量是同名点两次高程之差,根据观测误差传播定律 变形量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ms变形量中误差; m;—第i次观测的最弱点中误差; m;第j次观测的最弱点中误差 B.0.2各级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 B.0.2中规定的数值;按下式计算:

    水电站标准规范范本表B.0.2各级水准测量的限定值 单位:m

    B.0.3地面沉降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仪应不低于表B.0.3的 要求。

    .0.3地面沉降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仪

    附录C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的计算

    C。①。1开采倾斜矿层达到充分采动时,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可 按下式计算:

    S。=gomcosa

    矿层法向开采厚度,m; α一矿层倾角,()。 C.0.2开采未达充分采动时,移动盆地最大沉降量可按下式 计算:

    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S。 = qomcosα nin? KD1 ni H KD2 n2 H

    表C.0.3半无限开采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计算公式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