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311-2004 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pdf

  • SL 311-2004 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7-10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当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5m时,应装设 固定遮栏,

    4配电装置的型式与布置

    屋外AI、BI、B2、C、D值校

    表4.1.3屋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4.1.4配电装置中相邻带电部分的系统标称电压不同时暖通空调管理,应按较

    4.1.5屋外配电装置带电部分的上面或下面,不应有照明、通信 和信号线路架空跨越或穿过;屋内配电装置裸露带电部分的上面 不应有明敷的照明或动力线路跨越

    也制宜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情况及环境条件,与相应水利水电工 程总体布置协调配合;配电装置型式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配电装置型式从布置上可分为屋内式和屋外式。 屋内式可分为屋内散开式配电装置、屋内气体绝缘金属封闭 开关设备(以下简称GIS)、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屋外式可分为 屋外散开式配电装置、屋外GIS、屋外复合电器式配电装置、屋 外组合式紧凑型配电装置。 屋外散开式配电装置按布置型式可分为高型、半高型、普通 中型、分相中型

    4.2.23~35kV配电装置宜选用开关柜,也可选用预装式组合

    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宜采用GIS; 1处于恶劣地理环境条件下,如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地区, 水雾、泥雾、盐雾及其他重污染地区,重冰苞频繁及运行条件恶 劣地区。 2地处深山峡谷,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大的配电装置。 3地下洞室内设置的配电装置。 4场地紧张、地价昂贵需尽量紧缩配电装置尺寸地区。 5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 4.2.31 级及以上污移地区,110kV配电装置及经技术经济比

    当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3r 遮栏

    较合理的220kV配电装置宜采用屋内布置。 4.2.4110kV及220kV屋外开式配电装置可采用半高型、普 通中型、分相中型,并宜采用管型母线;330kV与500kV屋外散 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中型布置。 4.2.5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采用GIS时,宜布置在屋内,GIS 布置在屋外应采用屋外型设备。 4.2.6地震烈度为9度及以上时,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宜采 用GIS,当采用散开式时,不宜采用半高型配电装置和双层屋内配 电装置。

    4.3.1采用屋外配电装置布置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满足布置整齐、清晰、少开挖、少占用良田、进出线方便、 少交叉、少转角的要求。 2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形地貌,避开可能产生水流冲刷、 滑坡体、高边坡滚石、泥石流的地段。其地面高程与水利水电工 程设计洪水标准相适应。 3考虑气温、日温差、日照、雨水风沙侵袭、冰電、微风振 动及腐蚀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4场地尽量避开水雾、泥雾和主导风向影响区。 5屋外散开式配电装置间隔宽度满足各种安全净距的校验, 支架高度满足导体及设备对地距离的要求,并考虑安装、运行操 作及检修方便

    4.3.2管型母线选用单管或多管结构应根据具体使用条件确定。

    固定方式可采用支持式或悬挂式。当地震烈度为9度及以上 时,宜用悬挂式。 当采用单管型母线时,应采取措施消除端部效应。支持式管 型母线在无冰无风正常状态下跨中挠度宜不超过母线跨度的 0.5%;悬挂式管型母线在无冰无风正常状态下的挠度可适当放 大。分裂结构铝管母线挠度宜不超过母线跨度的0.4%。

    持绝缘子产生的内应力影响。 4.3.3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宜一致,一般面对出线自左至右、 由远到近、从上到下按A、B、C(U、V、W)相顺序排列。对屋 内硬导体及屋外母线桥宜涂刷相色漆,A、B、C(U、V、W)相 色标志应为黄、绿、红。不涂相色漆的应有相色标志。 配电装置内的双母线排列顺序,一般靠近变压器侧布置的母 线为I母,靠近线路侧布置的母线为Ⅱ母。 4.3.466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宜装设接地开关或 接地器,对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的断路器侧、线路隔离开关的线 路侧和变压器进线隔离开关的主变压器侧宣配置接地开关。 屋内配电装置间隔内的硬导体及接地线上应留有接触面和连 接端子,以便于安装临时接地线。

    4.3.466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宜装设接地开关或

    4.3.5屋内外配电装置均应装设安全操作的闭锁装置及联锁

    4.3.6110kV及以上屋外配电装置的架构荷载条件及安全距 离,有条件时宣考虑带电检修的要求。 4.3.7充油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在带电时安全和方便观察油 位、油温的要求,并便于抽取油样。 4.3.8110~220kV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 开关;330kV及以上进出线和母线上装设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 不应装设隔离开关。 4.3.9330kV及以上并联电抗器应连接在线路断路器的线路 侧,其回路内不宜装设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如需装设,应根据其 用途及运行方式等因素确定。

    单元要求,起重设备宜在三个方向采用双速运行

    4.4.1配电装置的通道,应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试验

    对于单管支持式管型母线还应考虑微风振动及热 缘子产生的内应力影响。

    置的通道,应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试

    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试验 22

    和巡视,并应符合安全、消防、节约用地等要求。 屋外配电装置凡有现地操作或检修要求的设备应设置必要的 巡视通道及操作地坪。

    条件的通道,其道路宽度宜为3500mm,其转弯半径应满足运输车 辆的要求。 屋外配电装置内道路的纵向坡度不宜大于6%。通道路面宜 采用混凝土或沥青。

    条件的通道,其道路宽度宜为3500mm,其转弯半径应满足运输车

    4.4.3配电装置屋内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净距)应符合表

    4.4.4GIS布置时,应考虑其安装、检修、起吊、运行巡视、现 场试验及SF。气体回收装置搬运所需的空间和通道,并留有安装 场所。 对屋内布置的GIS应校验起吊、搬运最大运输单元所需的 空间。 GIS两侧应设置安装检修和巡视通道,主通道宜靠近断路器 侧,宽度应满足回收装置宽度和同时过人要求,一般可取2000~ 3500mm,另一侧通道供运行巡视,宽度一般为1200mm。

    2110kV及以上屋外配电装置宜设置环形道路

    表4.4.3配电装置屋内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

    小于600mm,干式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00mm,当有巡 视和维护要求时尚应满足巡视维修的要求;干式变压器与配电柜 布置在同一房间时,干式变压器应设防护围栏或防护等级不低于 IP2X的防护外罩。 干式变压器带外壳时可不受上述距离与要求的限制,但应满 足巡视维护要求。

    4.4.6设置于屋内的油浸变压器,其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壁的最

    对于现地检修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变压器室的屋内高度可按 吊芯或吊罩所需的最小高度再加700mm确定,宽度可按变压器 两侧各加800mm确定。 4.4.7当布置气体绝缘母线、全连离相封闭母线和共箱母线时, 应结合设备安装方式考虑安装空间和最大部件运输通道,并满足 运行维修要求。安装运输通道宽度为设备外形尺寸两侧各加 500mm(个别部位可适当减小),巡视通道宽度为800mm。 4.4.8厂区外的屋外配电装置场地四周应设置2200~2500mm 高的实体围墙;厂区内的屋外配电装置周围应设置围栏,高度应 不小于1500mm。

    .4.9配电装置申电气设备的栅状遮栏高度,应不小于 1200mm,栅状遮栏最低栏杆至地面的净距,应不大于200mm

    4.4.9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栅状遮栏高度,应不小于

    表4.4.6油浸变压器外廊与变压器室四壁的最小净距

    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网状遮栏高度,应不小于1700mm,网 状遮栏网孔应不大于40mm×40mm,围栏门应装锁。 4.4.10屋外的母线桥,当外物有可能落在母线上时,应根据具 体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网状遮栏高度,应不小于1700mm,网 伏遮栏网孔应不大于40mm×40mm,围栏门应装锁。 4.4.10屋外的母线桥,当外物有可能落在母线上时,应根据具 体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5.0.1进出线(包括进线段及出线段)及联络线型式选择应根据 总体布置、配电装置型式和布置、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的相对位 置、通道、地形地貌、水雾、泥雾影响及运行安全、维护条件等 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 进出线及联络线一般采用以下型式: 架空线; 电力电缆; 气体绝缘母线; 封闭母线、硬母线,

    件允许时,应采用架空线。 当进出线及联络线采用架空线时,架空线设计应符合GB 50061和DL/T5092及下列要求: 1导线、避雷线、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小 于3.5。 2跨越河道、峡谷、水库及通航建筑物时,按大跨越的气象 条件设计。 3进出线一般避免跨越泄水建筑物挑流区。当不能避免时, 考虑水雾、泥雾的影响,合理选择外绝缘爬电距离。 4对较长的密集架设的进出线校核其相互间静电和电磁感 应,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进出线一般避免交叉。当不能避免时,交叉点宜靠近杆塔 校验在设计最不利气象条件下和短路电流过热条件下满足交叉距 离的要求;同时,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时,电压较高的线 路架设在电压较低的线路上方。 6结合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布置,避免施工干扰,选用施工

    及检修而带来的停电损失少、安全可靠的方案。 7避雷线保护角比一般线路减小。 8避免对通信及视频信号线的无线电干扰。 9结合地形地貌,考虑杆塔组立条件,合理选择塔基位置。 10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妥善解决杆塔接地问题。 11结合现场条件,优先考虑利用大坝、厂房等建筑物或崖 壁上设锚筋吊环等方法,以节省杆塔和投资。 12当主变压器门型构架上装设避雷线或避雷针时,采取防 止反击的措施。对于采用一端绝缘的避雷线,应遵循如下原则: 1)尽量缩短一端绝缘避雷线的档距。 2)绝缘子个数选择按雷电过电压来确定。 3)当有两根及以上一端绝缘避雷线并行敷设时,在保证安 全的条件下,可考虑将各条避雷线的绝缘末端用与避雷 线相同的导线连接起来,构成雷电通路,以减少阻抗,降 低过电压。 4)为了降低雷电过电压,尽量降低避雷线接地端的接地 电阻。

    6.0.1配电装置的防火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 消防工作方针。 6.0.2配电装置的防火设计,应符合SDJ278的要求。

    7.0.1配电装置室的建筑,符合下列要求:

    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

    1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有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 配电装置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添一个出口;当配电 装置室有楼层时,一个出口可设在通往屋外楼梯的平台处。 2充油电气设备间的门若开向不属于配电装置范围的建筑 物内时,其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实体门。 3配电装置室应设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防火门应装弹簧 锁,严禁用门。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如有门时,应能双向开启。 4配电装置室可开窗,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小动物、风沙 及污移尘埃进入的措施。配电装置室临街的一面不宜装设窗户。 5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配电装置室应清 洁干燥,顶棚、内墙面和地(楼)面应做处理。 6配电装置室有楼层时,其楼层应设防水措施。 7配电装置室应按事故排烟要求装设事故通风装置。 8GIS配电装置室应设通风、排风装置,进风口顶部距屋内 也坪不宜大于300mm,排风出口设置在易于扩散的通风处,不允 许排入厂房。 9配电装置屋内通道应保证畅通无阻,不得设立门槛,并不 有与配电装置无关的管道通过。 7.0.2屋外配电装置架构的荷载条件,符合下列要求: 1计算用气象条件应按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 2架构宜根据实际受力条件(包括远景可能发生的不利情 况),分别按终端或中间架构设计。架构设计不考虑断线。 3架构设计应考虑运行、安装、检修、地震、短路工况时的 5种荷载组合: 1)运行工况:最大风速(无冰、相应气温)、最低气温(无

    冰无风)及最严重覆冰(相应气温及风速)等三种情况 及其相应的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 2)安装工况:导线及避雷线架设时计及梁上人和工具重2.0kN 以及相应的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 3)检修工况:对于导线跨中有引下线的110kV及以上电 压的构架,计及导线上人和梁上上人的活动荷载 2.0kN,并分别验算单相作业和三相作业的受力状态。 此时导线集中荷载: 单相作业:330kV及以下取1.5kN,500kV取 3.5kN; 一三相作业:330kV及以下每相取1.0kN,500kV每 相取2.0kN。 4)地震工况: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或相应 的冰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地震工况下的 结构抗力(抗拔、抗倾覆等)或设计强度允许提高25% 使用。 5)短路工况:考虑短路时的电动力及相应风荷载、导线及 避雷线张力、自重等。 4半高型配电装置的平台、走道,计及1.5kN/m等效均布 荷载,架构横梁应考虑适当的起吊荷载。 7.0.3设备支架及其基础应以下列主种荷载工况作为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 1运行工况:取设计风速对设备作用的荷载及相应的引线张 力、自重等。 2操作荷载工况:取设备最大操作荷载及相应的风荷载和相 应的引线张力及自重等。 3地震工况: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引线张力、 自重等。地震工况下的结构抗力(抗拔、抗倾覆等)或设计强度 均允许提高25%使用。 7.0.4屋内配电装置的荷载应按设备的自重、操作力及均布活荷

    7.0.4屋内配电装置的荷载应按设备的自重、操作力及均布活荷

    7.0.6GIS室士建误差应满足如下要求

    1混凝土分缝线两侧产生的位移不超过:水平横向和纵向, ±10mm;垂直,±5mm。 2积累至GIS设备安装标称面的土建误差为:水平, 土8mm;垂直,±8mm。 3在100m长之内地平面的不平整度不应超过10mm。 7.0.7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场地的设计坡度,应根据地形条件、设 备布置、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向坡度确定,宜采用0.5%~2%,最 小应不小于0.3%,局部最大坡度宜不大于6%。平行于母线方向 的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布置的要求。 7.0.8地下、坝内配电装置室和母线廊道顶拱应设置防水隔层, 洞壁宜设防水隔墙。电缆廊道也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8.0.1配电装置及进出线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应符合GB 3702、GB9175及GB15707的要求。 8.0.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配电装置的噪声对周 边环境影响应符合GB12348或GB3096的要求。 8.0.333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内设备遮栏外的静电感应场强 水平(离地1500mm空间场强)宜不超过10kV/m,少部分地区可 允许达到15kV/m。 配电装置围墙外侧处(非出线方向,围墙外为居民区时)的 静电感应场强水平(离地1500mm空间场强)宜不大于5kV/m。 8.0.4屋外配电装置绿化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防止水土流失, 但应严防绿化影响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为防止油泄漏污染,应设 置事故储油池,对油污进行处理回收。应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 排放。

    8.0.1配电装置及进出线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应符合GB 3702、GB9175及GB15707的要求。 8.0.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配电装置的噪声对周 边环境影响应符合GB12348或GB3096的要求。 8.0.333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内设备遮栏外的静电感应场强 水平(离地1500mm空间场强)宜不超过10kV/m,少部分地区可 允许达到15kV/m。 配电装置围墙外侧处(非出线方向,围墙外为居民区时)的 静电感应场强水平(离地1500mm空间场强)宜不大于5kV/m。 8.0.4屋外配电装置绿化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防止水土流失, 但应严防绿化影响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为防止油泄漏污染,应设 置事故储油池,对油污进行处理回收。应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 排放。

    .0.5选在山区的配电装置不宜过多破坏山体自

    附录A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

    注1: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爬电比距计算时取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表中()内 数字为按系统标称电压计算值。 注2:对电站设备0级(220kV及以下爬电比距为1.48cm/kV、330kV及以上爬 电比距为1.55cm/kV),目前保留作为过渡时期的污级。 注3:对处于污移环境中用于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其 外绝缘水平一般可按高一级选取。 注4:本表适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

    注1: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爬电比距计算时取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表中()内 数字为按系统标称电压计算值。 注2:对电站设备0级(220kV及以下爬电比距为1.48cm/kV、330kV及以上爬 电比距为1.55cm/kV),目前保留作为过渡时期的污级。 注3:对处于污移环境中用于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其 外绝缘水平一般可按高一级选取。 注4:本表适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

    附录B裸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注1:最高允许温度分70℃、80℃、90℃三种。 注2:载流量系按基准环境温度40℃、日照0.1W/cm、风速0.5m/s、辐射散热系数 与吸热系数为0.9条件计算的。

    1:载流量系按最高允件温度70C、基准环境温度25C、无风 主2:表中截面尺寸,为槽形铝导体高度,6为宽度,c为壁厚,

    尺寸,为槽形铝导体高度,b为宽度,c为壁厚,T为弯曲半径

    铝锰合金、铝镁硅合金、铝镁合金管形导体长期允许载流

    注2:最高允许温度80℃的载流量,系按基准环境温度25C、日照0.1W/cm、风速0.5m/s、海拨1000m、辐射散热系数与吸 系数为0.5、不涂漆条件计算的。 注3:表中导体尺寸,D为外径,d为内径。

    注:系统标称电压3~15kV所对应设备的系列I绝缘水平,在我国仅用于中性点直 接接地系统。 a:斜线后数据仅用于变压器类设备的内绝缘。 b:220kV设备,括号内的数据不推荐选用。 C:为设备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之耐受电压。

    路桥设计、计算附录D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水平

    注:表中给出的330~500kV设备之短时工额耐受电压仅供参考。 a:斜线后数据为该类设备的内绝缘和外绝缘于状态之耐受电庄。 b:斜线后数据为该类设备的外绝缘干耐受电压。

    表D4各类设备的短时(1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

    附录E海拨大于1000m时,A值的修正

    A2值和屋内的41、A2值可按本图之比例速 图E海拨大于1000m时特种设备标准规范范本,A值的修正

    执行本标准时,标准用词应遵守下表规定。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