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464-2009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酞酸酯类化合物.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17带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GC)
不含有机物的二次蒸馏水,将碱性高锰酸钾溶液加人水中再蒸馏,在再蒸留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 水中高锰酸钾的紫红色不得消褪,否则应及时补加高锰酸钾。蒸馏过程在全石英或玻璃容器中进行, 承接冷凝水的容器也应用玻璃瓶
在500℃加热4h,冷至100℃左右,放人干燥器中备用,最好是硫酸干燥器。 7.3盐酸
测绘标准7.7标准储备液(1000mg/L)
准确称取各化合物纯品0.1g(准确至0.1mg),用正已烷定容至100mL,储存在棕色玻 4℃以下避光保存
7.8回收率指示物标准溶液(500mg/L)
准确称取0.05g(准确至0.1mg)邻苯二 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苯甲酯),用正已烷溶解 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并转移至带聚四氟乙烯内衬垫的旋盖样品瓶中,4℃以下避光保存
个浓度接近并高于方法检出限,其他的浓度应包括实际样品中化合物的预计浓度范围。推荐的标准 曲线工作液浓度如下:0.05μg/mL、0.1μg/mL、0.5μg/mL、1.0μg/mL、2.0μg/mL和5.0μg/mL。 向每个标准工作溶液中加入回收率指示物,使得每个标准工作溶液中回收率指示物的浓度均为 2.0μg/mL。将这些溶液储存在棕色玻璃瓶中,4℃以下避光保存。
8.1若采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出至水温稳定(通常需要3~5min)后,调整流速至大约 500mL/min,采集水样至满瓶。 8.2若从开放水体采集水样,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采集水样至采样瓶中。若用采样器采集样品,采 样器与水接触部分必须是情性材料,如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等,不得含有塑料管、橡胶垫片等。 采样器及样品瓶应在使用前清洗干净备用,采样时不应用水样淋洗瓶子。 8.3如果水样中含余氯等氧化性物质,应先往每升水样中加50mg硫代硫酸钠,待完全溶解后,向 水样中加人数滴6mol/L盐酸,使水样的pH<2,防止某些待测组分的生物降解。 8.4采集完的样品,在富集之前应保持样品瓶密封,并在4℃以下避光冷藏保存。所有样品必须在
SL 4642009
采集后7d内完成富集萃取,并在40d内完成最终的分析。 8.5现场空白样和现场平行样:每批水样应至少采集一个现场空白样,并采集约10%的 样。若要向采集的样品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和盐酸,空白样品和平行样品中也应按相同的步
9.1样品处理前平衡至室温,根据需要,选择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 9.2液液萃取
先于样品瓶外壁上做好水样体积测定的标记,然后将水样转至2L的分液漏斗中,向样品中加入 4μL回收率指示物(见7.8),混匀。 向样品瓶中加60mL二氯甲烷,密封,振摇30s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振摇分液漏斗2min,振 摇过程中注意放气,静置(10~30)min分层,分层后将二氯甲烷有机层转移至250mL锥形烧瓶中, 然后再继续重复两次上述萃取步骤,最后将萃取液混合收集至250mL锥形烧瓶中,
萃取液中含有水分,在浓缩前应进行干燥脱水。在层析柱底部放置少许玻璃棉,然后填入(8~ 12)cm高的无水硫酸钠,用二氯甲烷预淋洗无水硫酸钠柱,弃去这部分溶液,在干燥柱下方放置干 净烧瓶,将萃取液加入干燥柱中,然后用(20~30)mL二氯甲烷分三次清洗锥形烧瓶和干燥柱,收 集这部分液。
9.2.4水样体积测量
若水样中的悬浮物较多,则先用微孔滤膜(见6.12)过滤水样,再用约10mL甲醇清洗样品 壁和滤膜,并将清洗液合并到过滤后的水样中。 用量筒测量过滤后水样的体积(准确至5mL),重新转移至样品瓶中,向样品中加入4μL回 示物,混勾,用铝薰纸密封
9.3.2固相茎取柱的清洗
将固相萃取柱(C18柱或HLB柱)安装在回相萃敢装置上,分别向每个革取柱中加人5mL 烷,不要启动真空泵,让二氯甲烷自然流出。再用二氯甲烷重复上述清洗过程2次,清洗结束 掉所有的溶剂。
.3.3固相萃取柱的活
向每个萃取柱中加人5mL甲醇,让甲醇浸泡柱中吸附剂30s,打开出口阀,让甲醇慢慢流出, 在吸附剂上方暴露于空气之前,用甲醇重复上述活化步骤3次,接着再用高纯水重复上述活化步骤2 次。活化结束后,加人3/4柱体积的高纯水,关闭出口阀,准备开始上样富集。从萃取柱的活化开始 直到样品萃取结束,不要让萃取柱变干,即萃取柱中要始终充满溶液。(对于C18柱,萃取柱的活化 过程非常重要,会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在活化的过程中萃取柱变干,应重新
进行活化。而对HLB柱,可略去活化步骤。
9.3.4样品的吸附萃取
通过聚四氟乙烯管线将水样(见9.3.1)与萃取柱(见9.3.3)相连,聚四氟乙烯管线带重物端 放入样品瓶底部。打开真空泵,调节水样的流出速度约为10mL/min。当所有的样品穿过萃取柱后, 加人10mL高纯水到每个样品瓶中洗涤内壁,继续抽吸10min,至柱子干燥后,关闭真空泵。
9.3.5萃取柱的洗脱
保持连接管线相连,打开真空歧管装置的顶部,将收集用的试管或收集瓶放在萃取缸中。加 5mL二氯甲烷到样品瓶中,摇晃样品瓶,清洗瓶子内壁,打开真空泵,让二氯甲烷流过聚四氟乙烯 连接管线,并让二氯甲烷浸泡萃取柱中的吸附剂30s。控制真空度,让洗脱液慢慢滴流至收集管中; 接着再用5mL二氯甲烷清洗瓶子内壁,收集洗脱液;然后去掉连接管线,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 (1:1,V/V)混合溶液清洗萃取柱两次,每次3mL,洗脱液一同进人收集管。
10.1.1毛细管色谱柱宜使用2根毛细管色谱柱。柱1作为首选的分析柱,柱2.作为辅助柱用于样品 未知色谱峰的再证实。 10.1.2柱1(分析柱)固定相为(5%苯基)一甲基聚硅氧烷,膜厚0.25um,内径0.32mm,长 30m的熔融二氧化硅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或相当物。 10.1.3柱2(辅助柱)固定相为100%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厚0.25μm,内径0.32mm,长30m的熔 融二氧化硅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或相当物
我气:资气 柱流速:1.0mL/min。 进样量:1μL。 进样方式:无分流进样。 进样口温度:250℃。 色谱柱升温程序:初温150℃,保持1min,然后以5℃/min程序升温至275℃,保持4min。 检测器温度:300℃。
11.1将各个浓度的标准工作液分别进样1μL于GC中,用各测定物质的峰面积(峰高)制作各待领 组分的标准曲线
2图1为酞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图,色谱分析条件见第10章。通过比较样品的保留时 考谱图中的保留时间,来确定样品中的组分。
图1然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图
11.3对某化合物的检出有疑问时,宜使用双柱定性,或利用其他合适的技术帮助峰的鉴定。 1.4绘制标准曲线工作液中各组分浓度(E,)对该组分峰面积或峰高(A,)的标准曲线,用线性 回归方程得出的标准曲线方程进行定量计算,得到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上机检测浓度(C),若线性 达不到0.999以上,宜使用两点校准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则样品中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原始浓度(X)按式(1)计算:
X,水样中组分i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C,—萃取浓缩液中组分i的检出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萃取液浓缩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Q 萃取用水样体积,单位为升(L)
12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X,=Cxg/(Qx1000)
2.1.1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是首先证明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并在实验室例行检验中讲行现场空 白、实验室试剂空白、实验室加标空白、实验室样品基质加标、现场重复样和质量控制样分析,空白 分析要采用平行双样测定。对于每一种标化合物都要测定国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最 低方法检出限(MDL),验证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并且对所获得数据应做数据质量文档 记录。 12.1.2每批样品应有一个现场空百,以确定样品在采样、运输、保存及分析的过程中是否受到沾 污。现场空白分析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如果测定结果表明有不可忽略的沾污,应查明污染源进行消 徐,重新采样。 12.1.3在处理样品之前,应做试剂空白,确保分析系统和玻璃器血没有污染,每处理一批样品或更 换试剂,都应进行试剂空白分析,如果试剂空白在待测物的保留时间附近出现杂峰,影响了待测物的 分析,在分析之前,应找出污染原因,进行消除。
标化合物回收率有干扰。 12.1.6每批样品(不宜超过20个,若超过20个,则每20个采一个现场平行样)采样时应至少采 一个现场平行样,用来检查与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有关的精度。现场重复样(FD1,FD2)分析结果相 对偏差(RD)的计算,按式(3)计算
结果应在士30%范围内。对痕量或基质复杂样品
每天分析样品前,选取标准曲线的中间浓度点,进行标准曲线校核,用于评价仪器的灵敏度和 确认标准曲线的适用性,校核结果应符合初始标准曲线的允许标准,否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13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C一一加标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各目标化合物方法检出限应满足式(5)要求,若不满足,说明加标浓度不合适,应重新选择加 标浓度,再进行平行空白实验,以得到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数据见表2。
垫圈标准SL 4642009
3.2精密度和准确度:制备和分析5~7个加标平行空百样品,其浓度天概在校准曲线的中间范围 内。计算每个组分的测定浓度、平均浓度、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和准确度(回收 率,%)。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数据见表 3。
表3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3.3组织了多个实验室开展方法验证工作,不同浓度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数据分别 见表2和表3。各实验室的方法验证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人员素质、环境条件和所使用的色谱 系统的特性(比如说,柱子的种类,使用寿命,检测器条件,进样器的模式和条件等),分析者应通 过对加标的样品进行方法验证,来证明此方法在本实验室的可行性
,1酞酸酯类化合物及实验中所用的各种试剂均具有毒性或潜在致癌性,试验人员必须尽可能 这些化合物的曝露,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通风厨、防护服、抗溶剂手套等),以确保试验, 2实验室日常防护应符合SL/Z390的规定。
数据标准安全。 14.2实验室日常防护应符合SL/Z390的规定
14.2实验室日常防护应符合SL/Z390的规定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