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747-2016 采矿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pdf

  • SL 747-2016 采矿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0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7-11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5矿坑涌水外排影响范围

    3.5.1矿坑涌水外排影响范围,应根据矿坑涌水外排与接纳水 本的分布及其可能影响区域和程度合理确定。 3.5.2在水功能区或者水系图的基础上绘制矿坑涌水外排影响 范围图,宜标注入河排污口位置、受影响的水域范围,取用水户 取水口位置以及可能影响其他利益的影响范围,并附表说明受影 响的主要取用水户基本情况。

    4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建筑标准规范范本4.1.1 阐述分析范围水资源状况、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水质与 水功能区划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内容。

    4.1.2阐明分析范围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

    4.2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质工作成果,阐述分析范围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岩浆岩等 内容。 2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含(隔)水岩(层)组划分与分 布、不同含水岩(层)组之间及其与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内容。

    4.2.3阐明主要开发利用含水岩(层)组、主要充水含水岩

    4.2.3闸明主要开发利用含水岩(层)组、主要充水含水岩 (层)组的理藏条件、富水性和补径排条件,分析其水位、水质 动态等

    4.2.4应附分析范围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测

    于1:200000)及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面图应充分反映 分析范围内各类主要含(隔)水岩(层)组及其水文地质 结构。 4.2.5应附分析范围水文地质试验综合成果表、地下水动态观 测综合成果表。

    4.2.5应附分析范围水文地质试验综合成果表、地下水动态 测综合成果表。

    4.3.1简述分析范围地表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

    4.3.1简述分析范围地表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 阐述分析范围内水功能区划的现状及管理目标。 4.3.2阐述分析范围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动态 特征。

    4.4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4.1简述分析范围各类供水工程现状,包括地下水开发利用 工程、地表水供水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外调水工程等。 4.4.2阐述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地下水源地情况,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类型、数量、位置,地下水开采量以及地下水 超采情况笑

    4.4.1简述分析范围各类供水工程现状,包括地下水开发利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类型、数量、位置,地下水开采量以及地下水 超采情况等。

    3调查分析范围内已有矿坑涌水的综合利用状况,分析其 利用潜力

    4.4.3调查分析范围内已有矿坑涌水的综合利用状况,分机

    4.4.4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分析范围用水总量控制、

    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状况和纳污指标落实情况以及地下水管 理要求,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采矿业的生产用水应优先使用矿坑涌水,当矿坑涌水水 质不能满足矿山生产用水或环境用水时,宜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再 综合利用。

    综合论证建设项目取用矿坑涌水水源和其他水源的合理性

    5.2.1根据采矿业建设项目生产需要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分析 建设项目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的合理性。 5.2.2根据项目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等,逐遂项分析矿区办公楼 食堂、浴室、洗衣房、公寓等生活用水,确定生活用水的合理用 水量。

    建设项目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的合理性。 5.2.2根据项目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等,逐项分析矿区办公楼 食堂、浴室、洗衣房、公寓等生活用水,确定生活用水的合理用 水量。 5.2.3根据矿产开发利用方案等技术资料,分析采矿和选(洗) 矿工艺、设备、技术的先进性,确定生产用水的合理用水量。 5.2.4根据矿区(山)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恢复治理方案等, 逐项分析矿区(山)所在区域的生活区绿化、生态修复、大气控 尘等用水,确定合理用水量。 5.2.5绘制项目水量平衡图与水量平衡表,分析取水、用水、 耗水、退水过程。对于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绘制 不同季节的水量平衡图

    5.2.4根据矿区(山)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恢复治理方案等, 逐项分析矿区(山)所在区域的生活区绿化、生态修复、大气控 尘等用水,确定合理用水量。 5.2.5绘制项目水量平衡图与水量平衡表,分析取水、用水、 耗水、退水过程。对于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绘制 上司平

    逐项分析矿区(山)所在区域的生活区绿化、生态修复、大气控 尘等用水,确定合理用水量。

    5.2.5绘制项目水量平衡图与水量平衡表,分析取水、用水、 耗水、退水过程。对于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绘制 不同季节的水量平衡图

    5.2.5绘制项目水量平衡图与水量平衡表,分析取水、用

    5.2.6根据水平衡分析结果,计算相关用水指标。

    1依据生产规模,计算吨矿石开采用水量指标。 2依据选矿工艺用水、选矿设备用水、尾矿库与充填用水 的尾水处理与回用(或外排)方案,计算吨矿石选(洗)用水量 指标。

    5.3.1结合建设项目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分析项目工艺尾水 回用、生活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分析节水潜力。 5.3.2明确可节水的用水过程或环节,分析计算取水、用水、 耗水和排水等指标,计算可节省的水量,核定建设项目的合理取 用水量。

    5.3.1结合建设项目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分析项目

    5.3.3参考用水水平先进的类似矿山,分析项目采、选矿

    水平,综合评价项目用水水平

    6.1.1根据矿坑涌水水源论证范围内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重点分析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与充水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 6.1.2应根据表2.2.1中“水文地质条件”的分类等级,确定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工作深度,矿坑涌水量预测分级论证的深度要 求见表6.1.2。

    表6.1.2矿坑涌水量预测分级论证的深度要求

    注:表中所列抽水试验、水质全分析、水位动态观测要求,适用于受矿坑涌水 可能产生比较明显影响的各重要含水岩(层)组;重要含水岩(层)组指 现状或规划利用的含水岩(层)组、与地质环境问题关系密切的含水岩 (层)组、矿坑涌水直接充水岩层和主要充水水源。 : 二、三级对应的1个面积计量单位分别为1km、5km、10km;小于1 个计量单位时,按1个计量单位计;大于2个计量单位时,从第3个计量单 位开始,密度和频次可为上一个计量单位的1/2。

    6.1.3依据矿床开发利用方案,预测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最小涌水量及其变化。

    6.2.1收集矿床基本情况、开采历史与矿产开采现状资料,应 收集下列资料: 1收集矿石种类、矿产资源储量规模,矿区分布范围及其 所在行政区位置等矿床基本情况。 2收集矿床以往的开采时间、开采范围与规模、开采层位 与方式等矿床开采历史情况。 3收集矿产当前保有资源量及其分布范围、层位,论证项 目与整个矿区或矿段的关系等矿产现状情况。

    6.2.1收集矿床基本情况、开采历史与矿产开采现状资料,应 收集下列资料: 1收集矿石种类、矿产资源储量规模,矿区分布范围及其 所在行政区位置等矿床基本情况。 2收集矿床以往的开采时间、开采范围与规模、开采层位 与方式等矿床开采历史情况。 3收集矿产当前保有资源量及其分布范围、层位,论证项 目与整个矿区或矿段的关系等矿产现状情况。 6.2.2收集论证范围地质与水文地质成果,重点收集矿区各勘 查阶段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以及相 关科研成果等,并系统分析、整理与综合评述所收集到的资料与 成果。 6.2.3应附论证范围水文地质图及剖面图,图件应充分反映论 证范围各类主要含(隔)水岩(层)组以及矿体的空间分布。所 附图件应满足矿坑涌水量预测分级论证的深度要求,现有成果不 能满足要求时,应补充必要的水文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钻探等工 作,并修编相应的水文地质图。

    查阶段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以及相 关科研成果等,并系统分析、整理与综合评述所收集到的资料与 成果。

    6.2.3应附论证范围水文地质图及剖面图,图件应充分反

    证范围各类主要含(隔)水岩(层)组以及矿体的空间分布。所 附图件应满足矿坑涌水量预测分级论证的深度要求,现有成果不 能满足要求时,应补充必要的水文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钻探等工 作,并修编相应的水文地质图

    6.2.4应附论证范围水文地质试验综合成果表和地下水动态观

    6.2.4应附论证范围水文地质试验综合成果表和地下水动态观

    测综合成果表;所附成果表应符合相应论证等级要求,现有成果 不能满足的,应补充必要的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等 工作。

    6.3.1阐述论证范围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 矿床充水条件等,其中水文地质条件,以矿区为主,矿区以外可 适当从简,主要阐述下列内容:

    1阐述论证范围(以矿区为主)在大地构造中的位置、矿 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概况。 2、阐述矿床成因类型、矿体特征、矿石特征、项底板围岩 岩性特征等矿床地质特征。 3简述矿床充水类型,阐述充水岩层的岩性、构造与空隙 发育特征,充水岩层的地下水类型与补给条件,以及充水水源和 充水途径随矿床开采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化。 6.3.2依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床充水条件,结合矿床开发 利用方案,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应符合 下列要求: 1充分分析矿床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等资料,建立水文 地质概念模型。 2依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常采用均 衡法、解析法、数值法。 3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时,应阐明比拟条件。 6.3.3利用水文地质试验、动态观测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类 似的矿坑涌水量、水位动态监测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识别。 6.3.4利用识别后的数学模型,结合矿床开发利用方案,预测 矿坑涌水量;有多个开采水平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预测 不同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 6.3.5应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预测矿坑涌水量,并对预测结果

    1阐述论证范围(以矿区为主)在大地构造中的位置、矿 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概况。 2、阐述矿床成因类型、矿体特征、矿石特征、顶底板围岩 岩性特征等矿床地质特征。 3简述矿床充水类型,阐述充水岩层的岩性、构造与空隙 发育特征,充水岩层的地下水类型与补给条件,以及充水水源和 充水途径随矿床开采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化

    利用方案,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开

    1充分分析矿床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等资料,建立水文 地质概念模型。 2依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常采用均 衡法、解析法、数值法。 3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时,应阐明比拟条件。 6.3.3利用水文地质试验、动态观测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类 似的矿坑涌水量、水位动态监测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识别。 6.3.4利用识别后的数学模型,结合矿床开发利用方案,预测 矿坑涌水量;有多个开采水平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预测 不同开采水平的矿坑浦水量。

    6.3.5应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预测矿坑涌水量,并对预测结果 进行合理性分析。

    7.1.1在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矿坑涌水水量动态和 水质状况,确定矿坑涌水可利用量。 7.1.2根据生产用水要求,应论证矿坑涌水作为水源的可行性 和可靠性

    7.2矿坑涌水水质评价

    7.2.1根据水质实测资料评价矿坑涌水水质;改建、扩建矿山 可利用实测的涌水水质资料;新建矿山可采用矿山勘察成果,或 可类比分析周边类似矿山的水质资料。 7.2.2根据采矿和选矿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结合水处理设计 方案,评价利用矿坑涌水的可行性

    7.3矿坑涌水可利用量评价

    7.3.1根据矿坑正常涌水量大小、建设项目用水总量中矿坑涌 水水源所占的比例,提供相应精度的矿坑涌水可利用量成果;矿 坑涌水可利用量评价成果,应符合GB50027所规定的C级精度 要求,下列情形应符合B级精度要求: 1正常涌水量大于等于10000m3/d的建设项目,且建设项 目用水总量中矿坑涌水水源所占的比例大于等于50%。 2正常涌水量为3000~10000m/d的建设项目,且建设项 目用水总量中矿坑涌水水源所占的比例大于等于75%。 7.3.2根据GB50027,结合采矿业特点,矿坑涌水可利用量评 价结果需满足B级精度要求的项目,应开展下列工作: 1根据一个水文年以上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和群孔抽水试验 或大降深多孔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计算参数,分析充水条件

    价结果需满足B级精度要求的项目,应开展下列工作: 1根据一个水文年以上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和群孔抽水试验 或大降深多孔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计算参数,分析充水条件

    及充水水源。 2结合具体的矿床开发利用方案,建立和完善数值模型, 预测矿坑涌水量,确定矿坑涌水可利用量。 3预测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 7.3.3根据GB50027,结合采矿业特点,矿坑涌水可利用量评 价结果需满足C级精度要求的项目,应开展下列工作: 1根据多孔抽水试验或枯水期的地下水动态资料,确定有 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参数。 2结合开采方案,在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 矿坑涌水可利用量。 7.3.4改建、扩建矿山项目,应充分利用早期矿坑涌水量数据 新建矿山可参考邻近矿山或水文地质条件类似矿山的矿坑涌水量 数据,进一步分析矿坑涌水可利用量评价成果的合理性。 7.3.5在进行矿坑涌水可利用量评价时,应考虑输水和处理过 程中的水量损失。 7.3.6分析矿坑涌水水源利用的可靠性时,应充分考虑区域水 资源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以及周边其他用水户的约束。 7.3.7应考虑矿坑涌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矿坑涌水量变化幅 度较大且有可能导致不能满足某时段需水要求时,应分时段评价 矿坑涌水可利用量。

    度较大且有可能导致不能满足某时段需水要求时,应分时段评价 矿坑涌水可利用量。

    8矿坑涌水及外排影响论证

    8.1.1根据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结合区域水资源条件、水文 地质条件、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等,分析建设项目矿坑涌水及外排 影响。 8.1.2根据表2.2.1中“矿坑涌水及外排影响”的分类等级 确定矿坑涌水及外排影响论证的工作深度。矿坑涌水及外排影响 分级论证深度要求见表8.1.2

    表8.1.2矿坑涌水及外排影响分级论证深度要求

    8.1.3矿产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对论证范围内所有已建、改扩 建的采矿业项目,应分析矿坑涌水及外排的叠加影响。 8.1.4矿产开发导致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径流条件、地表径流

    8.1.4矿产开发导致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径流条件、地表径流

    8.1.4矿产开发导致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径流条件

    条件改变,致使水资源量或水质发生明显变化的,应开展专题论 证,作为水资源论证的支撑性材料。 8.1.5矿坑涌水外排时,应采用清污分流方式,并按接纳水体 水功能管理要求,进行相应的分析论证。需设置入河排污口的 应满足SL322的相关规定。

    8.2矿坑涌水影响论证

    8.2.1根据矿产开发利用方案,客观分析矿坑涌水可能影响 对象和范围,

    8.2.2依据矿床充水条件,评价矿坑涌水对直接和间接

    层中地下水水位和水量的影响范围、程度以及发展过程,重点分 析对重要的含水岩(层)组的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质的影响。 8.2.3根据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位降低对周 边生态造成的影响。

    层中地下水水位和水量的影响范围、程度以及发展过程,重点分 析对重要的含水岩(层)组的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质的影响。

    8.2.3根据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位降低对周 边生态造成的影响。

    合影响区域范围内的相关用水户分布,评价矿坑涌水对相关用 水户、供水水源地、河川径流和重要泉域等的影响程度及 过程。

    8.3矿坑涌水外排影响论证

    8.3.1分别阐述不同生产工况下的矿坑涌水外排量及主要污染 物情况,主要包括矿坑涌水在被采选矿生产利用后需外排的正常 外排水量,在采选矿生产需水量临时减少期间(如法定休假期 间、生产设备检修期间等)需直接外排的间歇性外排水量和发生 矿坑突水条件下形成的突水外排水量。 8.3.2根据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结合不同生产工况下的矿坑涌

    水外排量和水处理方案,分析外排水对受纳水体和周边地下水 影响。

    8.3.3突水外排水量可采用矿床勘探或详查阶段成果,并对其 影响进行分析论证。

    8.4.1根据建设项目取水、矿坑涌水及其外排影响的论证结果, 提出补救措施;采取必要措施后,仍对第三方构成影响时,应提 出补偿方案建议

    8.4.2建设项目产生的间接影响或潜在的长期影响难以定量评 估时,应定性说明可能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补救方法或补偿 措施建议。

    8.4.2建设项目产生的间接影响或潜在的长期影响难以定

    影响的,应提出可行的补救措施和补偿方案

    9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

    9.1.1针对采矿业建设项目矿坑涌水及外排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提出相应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并根据水资源开发、利 用和保护要求,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9.1.2矿坑涌水对水资源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应提出可行的 矿坑涌水应对措施,有效减少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 影响。

    9.2.1按照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的要求,结合采矿业建设 项目用水工艺和过程,明确节水措施方案和配套节水设施的内 容,提出配套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产的要求。 9.2.2改建、扩建项目,应提出整个项目的节水措施方案和配 套节水设施。

    9.2.1按照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的要求,结合采矿

    9.2.3提出水平衡测试和取水、用水、退水水量与水质监测要

    9.2.3提出水平衡测试和取水、用水、退水水量与水质

    9.3.1根据矿坑涌水影响和矿坑涌水外排影响的论证结论,针 对影响的对象、程度和范围,从加强水资源保护角度,提出针对 性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9.3.2按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和水资源保护要求,提出选矿 洗矿等生产座水处理方室 广活动滤及的重要供水水源

    9.3.2按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和水资源保护要求,提

    9.3.2按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和水资源保护要求,提出选矿、 洗矿等生产废水处理方案,以及采矿活动涉及的重要供水水源 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措施,

    9.3.3矿山固体物堆放对水资源产生影响的,应提出相应的水

    10.0.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区域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以及用水总量控制、水资源节 约保护和管理等的符合性。 10.0.2结合矿坑涌水规模与用水合理性分析、矿坑涌水及外排 影响以及相应补偿措施等方面的论证,从水资源管理角度,综合 评价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出水资源论证结论。 10.0.3除应符合SL322的规定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采矿 业建设项目取水不可行: 1对水资源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且危害重大的。 2对供水水源地、重要泉域、重要湿地及重要用水户造成 重大影响,且难以补救的。 3对重要的含水岩(层)组产生重大影响,且无有效保护 措施的。 4水资源短缺地区,矿坑涌水量大于1×10*m/dpvc标准,综合利 用率低于75%且无规划利用的。 5可能导致重大水事纠纷,且无合理解决方案的。 10.0.4采矿业建设项目应征求矿坑涌水影响范围内的利益相关 方意见。

    附录A《采矿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报告书》编写提纲

    表A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基本情况表

    1.1建设项目概况 1.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2 矿床开采历史与现状概况 1.1.3 矿床开发利用方案概况 1.1.4 取用水方案 1.1.5 退水方案 1.2项目来源 1.2.1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 1. 2. 2 报告书编制单位

    1.3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1.4 编制依据 1.5工作等级与水平年 1.6水资源论证范围 2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2.1 基本概况 2.2 水资源状况 2.3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5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用水合理性分析 3.1用水量分析计算 3.2用水水平评价 4矿坑涌水量预测 4.1# 矿坑涌水量预测 4.2石 矿坑涌水水质条件分析 4.3矿坑涌水可利用量评价 5取水水源论证 5.1石 矿坑涌水水源论证 5.2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 5.3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 5.4其他水源论证 6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 6.1矿坑涌水影响论证 6.2其他取水影响论证 6.3退水方案及退水影响 6.4影响补偿 7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 7.1节水措施 7.2保护措施 7.3管理措施

    图 附图1分析范围图(含矿区地理位置、主要河流水系、主 要水利工程等信息) 附图2 分析范围水文地质图及相应的水文地质面图 附图3取水水源论证范围水文地质图及相应的水文地质部 面图 附图4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或矿区)基岩水文地质图及相 应的水文地质部面图(或基岩地质图及相应的地质 剖面图) 附图5 矿坑涌水影响范围图(含主要用水户等信息) 附图6 矿床地质图及相应的矿床地质部面图 附图7 矿床不同水平开拓方案平面布置图 附图8 取水口位置示意图(可根据实际进行取舍) 附图9 退水系统组成和退水口位置示意图(可根据实际进 行取舍) 寸表 附表1 水位动态观测成果统计表 附表2 矿坑涌水量动态观测成果统计表(可根据实际进行 取舍) 附表3天 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附表4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

    桥梁工程155170.285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