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pdf

  • 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9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7-11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0.1用水审计对象应为区域层次的水事活动,包括供水、取 水、用水、节水、耗水、退(排)水等过程。 3.0.2用水审计主体应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用水审计报告 编制应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构负责,必要时,可 聘请其他业务部门或审计公司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为确保用水 审计的公正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构应对上一级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构负责,业务上接受其指导和监 督,用水审计报告审查应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机 构负责。

    1普适性原则。选取的用水审计指标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 普遍适用的意义。 2全面性原则。选择的用水审计指标应能够全面反映区域 水资源利用系统的指标特征。 3层次性原则。选择的用水审计指标应层次分明,既应反 映各用水子系统的特征,又应体现水资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 相互关系。 4可操作性原则。在选择用水审计指标时,应充分考虑用 水基础信息的可获取性及其在现行用水统计体系中的权威性和通 用性,使用水审计指标简洁明确,易于计算和分析评价。

    水、退(排)水全过程监督和审计矿山标准规范范本,对采取的节水措施进行 估,促进取水、用水、退(排)水管理与节约用水管理,提高 水效率和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通过用水审计,促进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 配置与管理政策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 2通过用水审计,诊断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 配置与管理等环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取用水管理制 度,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平。 3通过用水审计,分析评价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合理 性,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公平、公正、持续和 高效利用。 4通过用水审计,贯彻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 率控制红线,坚决遇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严格控制人河排污总量。 5通过用水审计,提高供水效率与效益,降低供水成本, 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6编制用水审计报告书,上报有关部门审批或备案。

    取的各种类型审计证据的记录等

    4.4.1开展用水审计工作,应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用水现状进 行审计评价分析。

    4.4.2用水审计评价,应完成以下工作:

    1开展合规性评价。 2开展经济性评价。 3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经过综合评价,分析区域用水所处水平,指出用水表现 先进之处,查找用水表现不足的地方。 5形成审计初步意见。

    4.5.1应综合分析用水审计证据,整理审计工作底稿,起草审 计报告。 4.5.2应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修改报告。 4.5.3应审核、审定审计报告,做出审计结论,根据审计结论, 有针对性地提出节水实施方案和提高用水效率的措施、建议,全 面总结审计工作。

    5.1.1用水审计工作应围绕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为重点,结 合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用水定额管理和水功能区管理,紧扣水资 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开 展工作。

    水的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用水 定额管理、退(排)水管理和节水管理,而且应对这些工作的结 果结合预设目标进行复查和评价,指明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 方向,

    5.1.3用水审计内容应包括合规性审计、经济性审计和生态环 境性审计。

    5.1.3用水审计内容应包括合规性审计、经济性审计和

    5.2.1合规性审计应主要审计取水、用水、退(排)水、节水

    5.2.1合规性审计应主要审计取水、用水、退(排)水、节水 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 5.2.2合规性审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检查取水是否符合总量控制管理指标,水量分配方案是 否出台并得到严格贯彻执行。 2检查用水是否进行定额管理,区域是否颁布了用水定额 标准,执行的实际情况如何。 3检查退(排)水是否符合水功能区水质标准要求,区域 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04年水利部令第22号)和 《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的落实和执行情 况如何。 4检查节水管理机构是否建立,促进节水的管理体制和水

    5.3.1经济性审计,应主要审计现状用水管理是否达到节约用 水水平,评价用水效率。

    5.3.2经济性审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5.3.2经济性审计应包括以下内

    1 检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情况。 2 检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情况。 3 检查农田亩均用水情况。 4 检查万元GDP用水情况。 5 检查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情况。 6 检查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 7 检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8 检查城市管网漏损率

    5.4.1生态环境性审计,应主要审计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 治理、配置、保护、节约、管理等有关水事活动对水生态与水环 境的影响。

    5.4.1生态环境性审计,应主要审计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

    5.4.2生态环境性审计应包括以下内

    1检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情况;检查水资源开发、利用、 治理、配置、保护、节约、管理等有关水事活动对水生态与水环 境的影响情况。 2检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情况。 3检查水功能区划的编制、批复及实施情况,水功能区划 方案编制只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评价和考核。 4检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5检查地下水超采区压采实施计划。

    6.1.1用水审计指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全面反映用水审计 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用水审计的主要特征 和状况。

    件下的用水水平,又能够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各个主要影响 素,切实保证选取指标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6.1.3用水审计指标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涵义、求

    算方法等方面的相对稳定性,以便于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从而 定所处水平、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6.1.4用水审计指标应便于用水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指标描 述应简洁准确,指标含义应明确具体

    6.1.4用水审计指标应便于用水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

    6.2.1用水审计的目的是审计用水管理工作是否利于节水防

    6.2.1用水审计的目的是审计用水管理工作是否利于节水防污 型社会建设的开展与深人,是否利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 实,是否利于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6.2.2应根据用水审计的目的、对象和内容,设置合规性审计、

    1合规性审计类指标应包括总量控制管理指标、定额管理 指标、退(排)水管理指标和节水管理指标等4项指标。 2经济性审计类指标应包括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平水年) 指标、万元GDP用水量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农 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标和城镇管网漏 损率指标等8项指标

    3生态环境性审计类指标应包括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指标、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达标率指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地表 水开发利用指标和地下水超采控制指标等5项指标。

    水开发利用指标和地下水超采控制指标等5项指标。 6.2.3合规性审计应主要用定性指标来评价;经济性审计与生 态环境性审计应主要用定量指标来评价,其中,地表水开发利用 指标和地下水超采区控制指标两项指标应用定性指标来评价,

    态环境性审计应主要用定量指标来评价,其中,地表水开发利用 指标和地下水超采区控制指标两项指标应用定性指标来评价,

    7.1.1二般审计方法中审查书面资料、证实客观事务和审计调 查等方法均适用于用水审计。 7.1.2除一般审计方法外,用水审计还应借助于经济活动分析 效率分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取水、用水、退(排) 水、节水的全过程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 7.1.3用水审计的评价可采用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层次分析法等方法。 电国

    7.1。4用水审计应借鉴其他专项审计的经验,宜选用适用性强、 可操作性强,既能够用于定性指标评判、又能够用于定量指标评 判的综合评价法,各级行政区域也可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选择 适用其他评价方法。

    7.2.1综合评价法是审计人员对照相应审计事项的标准,对用 水审计作出评价性结论的一类审计技术。

    百计作出评价性结论的一类审计技术。

    7.2.2综合评价应完成以下工作

    1结合合规性审计评价分级标准与当地实际情况,对合规 性审计指标进行打分。 2考虑当地特点,确定所在片区,结合实际情况和所在片 区的经济性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对经济性和生态环境性审 计的各项指标逐项打分。 3指标整合运算。对各指标进行整合运算,算得总分,见 式(7. 2. 2) ,

    式中E评价对象综合得分

    式中E评价对象综合得分:

    A:一一评价对象第i项指标得分。 4综合得分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60分以下评为不合 格,60分以上(含60分)评为合格,70分以上(含70分)评 为较好,80分以上(含80分)评为良好,90分以上(含90分) 评为优秀。

    7.2.3用水审计合规性评价标准见附录A。

    8.1.1用水审计报告内容与格式首先应满足一般审计的

    8。1.1用水审计报告内容与格式自先应满足一般审计的要求。 8.1.2用水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标题、主送单位或 收件人、正文、附件、审计组组长签名及签章、报告日期。 8.1.3用水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结论,出具以下类型之一的用水 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 8.1:4当审计情况同时符合下列情形时,用水审计人员应出具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用水数据符合国家颁布的用水法规和相关定额、标准、 指标的规定,在所有重天方面公充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取水、用 水、退(排)水、节水情况。 2用水审计人员已经按照相关审计准则计划实施了审计工 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3不存在应当调整或披露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或披露的 重要事项。

    8.1.5当用水数据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

    8.1.5当用水数据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充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

    1用水政策不符合国家布的用水法规及相关制度,虽影 向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对用水数据报表发表

    意见时,用水审计人员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8. 2 报告主要内容

    8.2.1用水审计报告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报告的主要内容, 准确反映出用水审计活动的主题,让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审计 内容、审计时间一目了然。标题可为“关于××部门(单位)× X××年度用水审计报告”

    8.2.2主送单位或收件人应因审计单位、审计授权人、委托人、

    审计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授权审计的主送单位或收件人应为授权机关。 2委托审计的委托人应为收件人。 3审计目的为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 位提高用水效率或效益时,收件人应为被审计单位。 4审计目的为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处理建议时,收件人应为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监督管理部门。 5审计目的为主管部门了解所属单位的执行用水法规情况 用水情况时,收件人应为相关审计主管部门。

    8.2.3正文是用水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说明审计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文水资源与 生态环境和用水等基本情况。 2应说明用水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 审计标准和起时间等内容。 3应说明用水审计采用的审计依据及其相关性、合法性。 4应根据已查明的事实,给出被审计单位用水合规性、经 济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审计结论,提出发现的主要问题。 5应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执行国 家用水法规、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加强节约用水的意见和建议。

    8.2.3正文是用水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应包括以

    用水审计过程与审计发现问题的具体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 见等内容

    机电标准规范范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化

    总则 35 用水审计指标. 36 用水审计方法, 39

    6.2.2 用水审计评价指标内涵详见表1。

    表1用水审计评价指标内涵(试行)

    7.1.3综合评判是对多种属性的事物,或者说其总体优劣受多 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一个能合理地综合这些属性或因素的总 体评判。而模糊逻辑是通过使用模糊集合来工作的,是种有效 解决不够精确、不完全信息的评判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用它可 以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和模糊性。层次分析法 (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 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 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 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 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它比较适合于那些难于完 全定量分析的间题

    1.4推荐使用综合评价法的理由

    用水审计是对错综复杂的行为的定量与定性评价,·属于多目 标、多层次、多指标的复杂系统问题,必须使用专门的技术与方 法进行处理。模糊综合评判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量化工具, 但存在一个严重的不足,即对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有效的手段, 只能凭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定。 层次分析法虽然可以使决策者对复杂问题的思维过程系统 化、模型化、数学化,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于因素, 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 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但是层次分析法也存在诸多 缺陷: (1)和一般的评价过程,特别是模糊综合评价相比,AHP 客观性提高,但是,当因素多(超过9个)时,标度工作量太 大,易引起标度专家反感和判断混乱。 (2)没有充分利用已有定量信息。层次分析法通常都是研究

    专门的定性指标评价问题,对于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的问 题(这种问题更普遍)讨论得不够。事实上,为使评价客观,评 价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定量指标,实在没有定量指标才用定性 判断。 相比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具有简便易 行的特点,无需进行大量计算工作。并且,综合评价法也充分考 虑了人的主观意志及客观实际药品标准,能够比较好地将主客观结合起 来。所以,本导则推荐使用综合评价法。 7.2.3合规性审计类指标中每项指标分为5个等级,审计主体 应根据相应的等级予以评分,详见附录A。 7.2.4经济性审计类指标的评价等级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 差异,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片区分别 设置了相应的指标评价等级,详见附录B;生态环境性审计类指 标也分片区设置了相应的指标评价等级,详见附录B。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