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777-2021 灌区输水建筑物降糙防护技术导则.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1.1降糙防护作业环境温度宜不低于5℃,相对湿度宜不超过85%,且基面温 高3℃。不应在雨天及大风扬尘天气下露天施工。露点温度的确定见附录B.1。 6.1.2混凝土表面需要强化时,宜采用渗透型环氧涂料进行渗透处理。 6.1.3混凝土基层裂缝修补、渗漏处理、剥蚀修补等应按DL/T5315的规定进行。 6.1.4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和降糙防护材料施工工艺要求确定采用涂刷、滚涂、喷涂或刮涂等适合的施 工方法。
2.1渡槽等伸缩缝、结构缝的处理宜采用附录C描述的方法进行。 2.2涵洞、隧洞等伸缩缝、结构缝的处理宜采用DL/T5315中给出的凿槽粘贴法或内部锚固法进
6.3降糙防护涂层施工
6.3.1降糙防护前应进行基面清理,去除混凝土表面浮尘、油污或其他污染物。 6.3.2混凝土松动、劣化部位应清除,宜采用环氧树脂砂浆或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进行修复。 6.3.3基层混凝土气孔、局部微缺陷等部位宜采用环氧树脂腻子进行封闭、修补。处理后的基面应坚 固、平整,平整度应符合GB50204规定的要求。 6.3.4施工工艺和方法应按照降糙防护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多层施工的层间间隔时间应按产品技术 要求控制。 6.3.5降糙防护涂层施工后的涂层表面应平整、无流挂、无漏涂,如发现缺陷应及时修补。 6.3.6施工后24h内应避免雨淋、触碰,以防止对降糙防护涂层性能和完整性造成影响。 6.3.7降糙防护施工后应按材料养护要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避免浸水和外力冲击,达到养护时间 三方可通水运行差拍期宣为7d~14d最高气温在10℃以下时,可根据产品特点适当延长时间
文求拉 6.3.5降糙防护涂层施工后的涂层表面应平整、无流挂、无漏涂,如发现缺陷应及时修补。 6.3.6施工后24h内应避免雨淋、触碰,以防止对降糙防护涂层性能和完整性造成影响。 6.3.7降糙防护施工后应按材料养护要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避免浸水和外力冲击工字钢标准,达到养护时间 后方可通水运行。养护期宜为 7d~14d,最高气温在10℃以下时,可根据产品特点适当延长时间。
7.1降糙防护涂层存在流挂、针孔、鼓包、开裂、剥落及损伤等缺陷时,应进行修补处理。 7.2修补时应首先确定缺陷部位并划定缺陷范围,割除表面涂层材料,并对露出的混凝土基面和割口 周边15cm~20cm范围内涂层进行打磨和清理,修补前基面应干燥、洁净。 7.3在修补范围内重新涂覆降糙防护材料。为保证新老材料层间结合牢固,可涂刷层间结合剂。
8.1基础处理和界面剂涂刷质量
8.1.1目测基层应无油污、灰尘、污物、浮浆和松散颗粒,表面应平整、坚实、洁净、干燥 8.1.2目测界面剂应均匀、无漏涂、无流挂、无堆积。
8.2降糙防护涂层质量
油污、灰尘、污物、浮浆和松散颗粒,表面应 均匀、无漏涂、无流挂、无堆积。
8.2.1使用界面剂时,降糙防护涂层的施工与界面剂涂覆间隔时间应按照产品说明进行
8.2.1使用界面剂时,降糙防护涂层的施工与界面剂涂覆间隔时间应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控制。 8.2.2降糙防护涂层的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外观应平整,无流挂、漏涂、针孔、鼓包、开裂等缺陷。涂层平整度应符合GB50204的规 定; 一涂层与基层粘接强度应不小于2.5MPa,或破坏形式为混凝土基层内聚破坏; 涂层平均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最小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90%,小于设计厚度的测定比 例不应大于5%。 8.2.3降糙防护涂层的粘接强度宜在达到养护期后进行。每400m取5个测点进行检测,不足400m 按400m计。粘接强度的现场检测应按照附录D描述的试验方法进行。 8.2.4涂层厚度测定频度宜与粘接强度相同,数值可通过直接测量拉拔试柱上的涂层厚度得到。
9.1施工应符合DL/T5370和DL/T5373的有关规定。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DL5162的有关规定。 9.2对产生粉尘、噪声、有毒、有害物质及危害因素的施工生产作业场所,应制定职业健康与环境保 护措施。 9.3施工中有机材料的储存应符合DL/T5370中有关易燃物品的规定。 9.4施工作业时应穿防护服,正确佩戴防尘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施工物料。存在飞溅危险时, 应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 9.5封闭或半封闭空间施工应配备通风设施,确保施工区域内粉尘、烟尘、废气及时排除。 9.6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废弃原材料、施工弃渣、清洗剂等应按有关要求 统一处理。
A. 1常用基层修补材料与用途见表A. 1.
DB 64/T 17772021
附录A (资料性) 常用基层修补材料与用途
表A.1常用基层修补材料与用途
B.1露点温度见表B.1。
附录B (资料性) 露点温度对照表
附录C (规范性) 渡槽降糙防护伸缩缝处理方法
槽降糙防护伸缩缝处理方
1本方法适用于渡槽降糙防护中伸缩缝和结构缝部位的降糙防渗处理。 2伸缩缝宜采用表面涂刷弹性降糙防护涂层方法处理,伸缩缝降糙防渗结构见图C.1所示。 3伸缩缝部位的降糙防渗按下列步骤处理:
C.2伸缩缝宜采用表面涂刷弹性降糙防护涂层方法处理,伸缩缝降糙防渗结构见图C.1所示。
a) 对伸缩缝两边200mm范围内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清除接缝内杂物; b 对缝内及缝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晾干,如有缺陷应进行修补; c) 缝内涂刷界面剂后嵌填柔性密封材料,要求嵌填密实; d) 跨缝100mm范围内涂刷界面剂,并粘贴丁基胶带作为空隔层; e) 设置空隔层后,接缝部位应涂覆弹性降糙防护材料,并宜与槽内降糙防护一并整体实施。 伸缩缝部位表面弹性降糙防护涂层的厚度应不小于4mm,并在中间复合胎基布,胎基布宽度应 超出空隔层边界50mm以上,
图C.1伸缩缝降糙防渗结构示意图
D.1.2本方法也可用于混凝土表面抗拉强度的测定。
0.2.1表面防护涂层粘接强度现场检验宜在达到涂层养护期后进行。
附录D (规范性) 防护涂层粘接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D.3.1 检测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附着力测试仪(拉拔仪)的精度在±2%以内: b 取芯尺寸为(50.0±1.0)mm供水标准规范范本,钻筒刀口宽(1.5±0.5)mm; C 圆柱形试柱,尺寸为(50.0±0.5)mm,钢制试柱厚度不小于20mm,铝制试柱厚度不小于30mm 粘接面平直度50mm内0.1mm。 D.3.2快凝强力胶黏剂,与试柱、涂层表面粘接性能良好。
D.3.1检测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附着力测试仪(拉拔仪)的精度在±2%以内: b 取芯尺寸为(50.0±1.0)mm,钻筒刀口宽(1.5±0.5)mm; C 圆柱形试柱,尺寸为(50.0±0.5)mm,钢制试柱厚度不小于20mm,铝制试柱厚度不小于30mm, 粘接面平直度50mm内0.1mm。 D.3.2快凝强力胶黏剂,与试柱、涂层表面粘接性能良好。
D.3.1检测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D.4.1用取芯钻垂直钻孔,深度应透过表面防护涂层并深入混凝土基层10mm~20mm,切割时应尽量 减小对混凝土基层的扰动。 D.4.2用砂纸打磨待测试防护涂层表面,并用溶剂擦拭干净,用快凝强力胶黏剂将直径为50mm的标准 试柱黏结到防护涂层待测面上。胶黏剂固化前不应受到扰动,固化时间根据胶黏剂性能确定。 D.4.3连接好拉拨仪,并以(0.10土0.02)kN/s(相当于0.05MPa/s)的速率持续加力直至破坏,过程 中应避免波动。记录破坏拉力值及破坏类型。
D.5.1测点结构分为两层
D.5.1测点结构分为两层: 混凝土基材,记为A; 一降糙防护涂层(包括可能使用的界面剂层),记为B。 D.5.2测点破坏形式包括以下3种类型,测点数据均为有效值。 混凝土基层内聚破坏,记为A型破坏; b) 混凝土基层与防护涂层之间粘接破坏,记为A/B型破坏; c 降糙防护涂层内聚破坏,记为B型破坏。 D.5.3如果粘接破坏发生在涂层与试柱之间,则测定数据为无效值,应予以舍弃。
混凝土基材,记为A; 降糙防护涂层(包括可能使用的界面剂层),记为B。 D.5.2测点破坏形式包括以下3种类型,测点数据均为有效值。 a) 混凝土基层内聚破坏,记为A型破坏; b) 混凝土基层与防护涂层之间粘接破坏,记为A/B型破坏; c 降糙防护涂层内聚破坏,记为B型破坏。 D.5.3如果粘接破坏发生在涂层与试柱之间,则测定数据为无效值,应予以舍弃。
式中:の一一粘接强度测定值(MPa); F破坏荷载(N); A粘接面积(mm)。 b) 粘接强度检测结果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确定: 1)粘接强度值取一组5个测点检测有效值的算术平均值; 2) 一组测点中应至少有3个检测有效值,如不足3个,应重做试验: 3 如果测点为A型破坏机械标准,且检验值低于设计值时,应不计入平均值计算,但应记为粘接合格 测点。 c)现场检测报告应包括每个测点的破坏形式、粘接破坏载荷和粘接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式中:の一粘接强度测定值(MPa); F破坏荷载(N); A粘接面积(mm)。 b 粘接强度检测结果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确定: 1)粘接强度值取一组5个测点检测有效值的算术平均值; 2)一组测点中应至少有3个检测有效值,如不足3个,应重做试验: 3) 如果测点为A型破坏,且检验值低于设计值时,应不计入平均值计算,但应记为粘接合格 测点。 C)现场检测报告应包括每个测点的破坏形式、粘接破坏载荷和粘接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