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pdf

  • DB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9-18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13/T 5606-2022  河湖生态清淤工程技术规程

    表3生态清淤工程区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

    生态清淤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方法及设

    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4.6.2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的物理化学指标

    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需测定的物理化学指标及分析方法应符合表5的要求。

    DB 13/T 56062022

    表5生态清淤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DB 13/T 56062022

    DB 13/T 56062022

    4.7底栖生态健康评信

    生态系统健康是衡量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的隐喻标准,是评价生态系统状态的一种方式。底栖生 态系统健康评价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底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全 面、科学的评价。

    4. 7.2 评估原则

    a 科学性原则:基于现有的科学认知,评估指标内涵间不存在明显重复,判断评估指标变化 的驱动要素,能识别底栖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统一、标准化方法开展取样监测,准确计算 评估指标,制定相对严谨的评估标准; 适应性原则:体现普适性与区域差异性特点,可为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底栖生态健康评估互 相参考比较提供支持;密切结合河湖生态清淤工程的需求开展评估,可为清淤前、清淤中、 清淤后底栖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可操作性原则: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 根据环境条件以及评估指标特点,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的调查监测方法。

    4. 7. 3 评估流程

    开展资料收集与踏勘,确定评价区域底栖生态健康指标。组织开展底栖生态健康评估调查与监 测。系统整理分析各评估指标调查监测数据,计算各项健康评估指标并赋分,评估河湖流底栖生态 健康状况。

    4.7.4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分三个层级, 级目标层为底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反映底栖生态系统健康 总体状况;二级准则层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三类,全面地反应底栖生态系统状况; 三级指标层是具体的评价指标,具体评价内容宜符合表6的要求。

    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7.5物理指标赋分

    4. 7.5物理指标赋分

    7.5.1河流连通性赋分计算应符合附录A.1的要求,大坝或水闸阻隔赋分标准应符合表7的 7.5.2河流流量过程变异程度赋分计算公式见附录A.2,赋分标准宜符合表8的规定。

    DB 13/T 56062022

    4.7.5.3河流生态水位满足程度由评价年最小实测日均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来个 表,赋分标 准参考表9。 4.7.5.4河湖连通阻隔赋分计算公式见附录A.3,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0的规定。 4.7.5.5湖泊萎缩比例计算公式见附录A.4,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1的规定。 4.7.5.6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的确定方法有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法及水生生物空间最 小需求法等。根据最低生态水位的范围为该指标赋分,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2的规定。 4.7.5.7湖泊换水周期赋分公式见附录A.5,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3的规定。

    表7河流连通阻隔赋分

    表8河流流量过程变异程度赋分标准

    表9河流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标准

    表10河湖连通阻隔赋分标准

    DB 13/T 56062022

    表11湖泊菱缩比例赋分标准

    表12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标准

    湖泊换水周期赋分标准

    7.6化学指标计算方法

    4.7.6.1溶解氧根据《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测定,赋分标准

    7.6.1溶解氧根据《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 (第一版) 》测定,赋分标准参考表14。

    表14湖泊换水周期赋分标准

    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 赋分标准宜符合表15的规定。

    DB 13/T 56062022

    表15有机污染指标赋分标准

    表16综合营养状态赋分标准

    4.7.6.4地质累积指数定量反应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计算公式见附录A.6,赋分标准宜符合 表17的规定

    表17地质累积指数赋分标准

    7.7生物指标计算方法

    从生物组成、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 生物耐污能力 营养级组成和生境质量5个方面构建生物完 整性指数的候选指标。通过分布范围分析、 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核心指标。采用比值法 计算各核心指标分值,累积所有核心指标得分即为生物完整性指数得分。

    5.1生态清淤范围确定

    DB 13/T 56062022

    生态清淤范围的确定以工程区水质与底泥调查结果为基础,按照GB3838评价水体水质,根据各 地沉积物污染背景值对底泥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同时从经济可行性以及安全性的角度进一步确 定生态清淤范围。

    1.2清淤范围依据参数

    5.1.2清淤范围依据参

    5. 1. 2. 1 水质指标

    水体水质指标达不到相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水体功能区划所要求的水质区域。

    1.2.2底泥营养盐含

    工程区水体达到相应地表水质标准或水体功能区划所要求水质时底泥中氮、磷含量。不同河流、 湖泊的氮、磷污染底泥生态清淤控制值应根据各地背景值确定。

    5.1.2.3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

    工程区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清淤控制值应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计算,计算方法宜符合附录B的 规定,对重金属污染底泥进行等级划分。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所需沉积物毒性参数及其污染等级 划分应符合表18和表19的要求。

    表18计算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所需的重金属毒性响应参数

    表19污染指标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标等级划分

    5.1.3清淤范围确定原则

    运用多元统计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清淤范围进行综合评判,具体原则如下: 水体水质指标达不到相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水体功能区划所要求的水质区域, b 在数据数量和质量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底泥营养盐含量大于等于氮、磷污染底泥生态 清淤控制值的区域。 c 对工程区底泥中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分析,确定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为高风险的区域。 经过上述原则得到的区域即为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范围,

    5.2生态清淤深度确定

    5.2. 1氨磷污染底泥

    .2.2重金属污染底泥

    DB 13/T 56062022

    5. 2. 3 复合污染底泥

    针对高氮、磷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交叉地带,清淤深度应综合考虑,取二者中深度较深者作 合污染区的清淤深度。

    5.3.1.1工程选址应满足当地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充分遵循区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并综合考 虑自然条件、区域现状等因素, 5.3.1.2工程区域应开展满足各阶段要求的环境及生态调查工作,查明底泥污染种类、含量、分布、 释放强度等,分区域确定疏挖范围。 5.3.1.3工程区域内各功能分区应充分考虑与周边现状的关系,尽量减小对周边设施的影响,体现 集约化用地理念。 5.3.1.4总体设计应总体把控、系统设计,做好底泥疏挖、输送、脱水、余水处理、资源化利用等 各环节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各治理环节的衔接,避免出现脱节。 5.3.1.5总体设计方案应满足生态环保、安全、节能、资源利用、社会稳定等要求。

    5. 3. 2 设计内容

    5.3.2.1初步设计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主要设备与材料、工程概算和设计图纸等,具体内容如

    5.3.2.1初步设计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

    a 设计说明书应包含总论、工程概况、任务规模、设计依据、技术标准、区域自然条件、现 状调查与分析、清淤工程量确定、总体布置方案设计、清淤与输送设计、堆场设计、余水 处理和排放方案设计、环境监测方案设计、附属工程设计、环境保护、安全和节能、工程 量汇总、环境和社会效益等。 6 主要设备与材料应包含清淤、输送、余水处理、堆放、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等所需采用的 设备和材料。主要设备应说明其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对非标设备应专门说明。主 要材料应按单位单项工程分别列出数量。 工程概算应包含编制说明和工程概算表等内容。 设计图纸应包含设计图纸目录、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污染底泥分布图、清淤区设 计图、堆场平面及围堰断面设计图、污染底泥输送设计图、余水处理排放设计图、附属工 程布置及主体结构设计图、其他图纸 5.3.2.2施工图设计内容应以图纸为主,还包括说明书和主要设备材料等,具体内容如下: 施工图应包含图纸目录、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图布置图、污染底泥分布图、清淤工程区设 计详图、污染底泥输送工艺设计图、输送管线路由图、过路管设计详图、接力泵站设计详 图、转运场设计详图、堆场平面图、围堰断面设计详图、堆场余水处理及排放工艺设计图、 平面布置图及泄水口设计等细部详图、辅助与附属工程平面布置及结构设计详图、其他图 纸。 6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应包含工程概况、任务规模、设计依据、技术标准、平面和高程基准系 统、项目区域自然条件、项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区域污染底泥特点和分布、项目设 计方案和主要参数、施工工艺流程、各工序施工技术、各工序间衔接要求、施工注意事项、 环境保护和监测要求、施工质量要求、项目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等 c)主要设备材料应包含各施工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详细清单,主要设备应说明其名称、 型号、规格和数量等,对非标设备应专门说明。主要材料应按单位单项工程分别列出数,

    DB 13/T 56062022

    6.1.1施工设备选型

    6.1.1.1清淤设备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a) 满足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淤泥处理与余水处理的要求。 b)应考虑使用现有设备的可能性及调遣的困难程度,避免设备多次调遣或者设备闲置。 1.1.2清淤设备的选择应满足下列清淤尺度的要求: a)清淤设备的作业吃水应小于清淤前水深;当清淤深度在低水位时,必须满足本身作业吃水的 要求,包括清淤船和运泥设备吃水; b)应考虑清淤设备对最小清淤深度的要求; c)清淤设备的最大挖深应满足工程需求; d)应优先选择清淤设备在最佳设计挖深范围内完成大部分工程量,以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 e)清淤设备选型应满足生态清淤的要求,配备定位和监控系统以提高清淤精度,减少清淤过程 中的二次污染; f)当水深不足时,可采用多种清淤设备进行清淤; g)耙吸船宜选择在水域广阔的地区施工,挖槽长度宜大于500m,掉头宽度宜取1.5倍船长; h)当清淤区周围水深不足时,选择清淤设备应注意对最小清淤宽度的要求。绞吸船铰刀到达边 线时,船体不得与浅滩发生碰撞;链斗挖泥船最前方的切泥斗到达边线时,斗链桥架不得与 浅滩发生碰撞;斗式挖泥船施工时应考虑运泥设备在挖槽作业所需要的水域宽度。 1.1.3清淤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土质可挖性进行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清淤淤泥的开挖难易程度,应以松开土体及破坏其内聚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b)粑吸挖泥船各类粑头应根据土质选用。 c)绞吸挖泥船各类铰刀适用开挖砂、砂壤土、淤泥等土质。 d)链斗挖泥船可用于开挖各种淤泥、软粘土、砂和硬粘土。 e)对于各种难挖土和拆除围堰,可采用铲斗挖泥船挖掘。 1.1.4清淤设备的选择应满足清淤淤泥水力运输的要求: 当清淤淤泥采用管道水力运输时,无论是绞吸挖泥船、吹泥船、接力泵站及粑吸挖泥船岸 吹,均应对其输送能力进行计算; b 对泥泵管路输送能力的计算应依据如下资料: 1 泥泵机组及挖泥船的性能; 2 淤泥的特性; 3) 清淤及吹填区的位置、范围及高程; 排泥资料; 水位变化资料; 6)平均大气压力; C 泥泵及管道输运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中的泥浆输运流速应采用实用流速;最大流速应在 充许范围内; 1 清淤淤泥用于泥泵管道方式输送的,具体的输送能力应经过计算或根据实际施工经验 和性能测定资料进行计算。 2)当水上排泥管线跨越航道时,应考虑敷设水下潜管。 1.1.5清淤设备选择应与当地的水文、气象条件相适应。 1.1.6清淤设备选择应考虑下列限制因素:

    .1.1.5滑源设备选于

    6清淤设备选择应考虑下列限制因素:

    a)清淤泥土吹填宜用绞吸船; 应满足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 C 当对吹填区出水口余水排放的浓度有限制时,应当配备降低浓度的措施; d 当清淤污染土时,应从清淤现场、运输沿线及堆场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环保清淤设备 或对清淤设备进行改造:

    DB 13/T 56062022

    对清淤作业的影响具有季节性或时段性的工程,结合清淤后生态修复的要求,应安排在底 栖植物和底栖动物修复的最佳 季节或时段施工

    6.1.2生态清淤施工工艺

    半干式清淤和湿式清淤等施工工艺, 6.1.2.2干式施工工艺流程:围堰修筑→施工排水→排水沟开挖→降水施工→干式机械清淤→淤泥 翻晒脱水减容处理→脱水淤泥外运→脱水淤泥资源化利用。 工艺流程:围堰修筑→施工排水→除杂施工→泥浆泵冲挖清淤施工→ 管道输送一脱水 尾水处理达标排放一→脱水底泥资源化利用 6.1.2.4湿式生态清淤旅 程:施工准备→清淤施工→泥浆输送→清淤底泥脱水减容处理一 尾水处理达标排放→脱水底泥资源化利用 6.1.2.5湿式清淤又包括:机械式、水力式和气动泵式。机械式包括:水上抓斗、反铲和链斗等。 水力式包括:绞吸式挖泥船和粑吸式挖泥船等。气动泵式主要是利用气力泵进行吸泥和输送。 5.1.2.6十式生态清底泥输送使用机械设备倒运和使用运输车进行运输。 6.1.2.7半湿式生态清淤使用泥浆泵和封闭管道进行输送,输送距离超过泥浆泵额定排距时可串联 接力泵增大输送距离, 6.1.2.8湿式生态清淤使用泥驳进行清淤底泥输送或使用密闭管道进行泥浆输送

    6.1.3生态清淤施工质量控制

    6.1.3.1清淤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应以工程设计图和竣工的水下地形图为依据。 6.1.3.2清淤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 a 断面中心线偏移不应大于1.0m; b) 应以横断面为主进行检验测量,必要时可进行纵断面测量; C 断面开挖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 不得欠挖,超挖小于等于10cm; 对冲刷或回淤比较严重,难以完成控制指标的清淤工程,应根据具体情况按合同规定的质 ? 量标准执行: 清淤淤泥在疏挖和输送过程中不应对河道造成回淤、发生泄漏和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6. 2. 1. 1一般要求

    堆场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 应符合地方总体规划和湖泊/河流总体治理规划要求; 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应满足工程要求,包括堆场面积和容积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堆场排水是否可行等; 宜选择低洼地、废弃的鱼塘等,少占用耕地: 宜选择具有渗透系数小或对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土层的场地,对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淤泥,应进 行防渗处理。

    6.2. 1.2方法步骤

    a 初步估算污染底泥工程量和所需堆场容积: b 收集可能的堆场信息资料,一般通过在当地小比例地形图或卫星图片上进行查找,向当地 土地管理、城市规划部门咨询的方式获得; C 对可能的堆场信息资料逐个进行实地调查,从堆场使用和地质灾害等角度进行筛选,编写 堆场调查报告; d 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堆场选址专题工作会,初步确定堆场选取先后次序:

    DB 13/T 56062022

    DB 13/T 56062022

    对初选的堆场进行必要的勘测和地质调查,进行堆场选址方案比选,确定堆场场址,形成 堆场选址专题报告

    6. 2. 2 堆场布设

    6. 2. 2. 1堆场型式

    按照底泥堆存方式,可分为常规堆场和大型土工管袋堆场两种。 常规堆场是通过建造围捻而形成的堆泥场,一般宜尽量利用现成的封闭低洼地、废弃的鱼塘等 作乍为堆场,以减小围捻高度和降低围捻建造成本。 土工管袋堆场由基础和高强度土工布织成的大型管、副坝等组成,污染底泥直接存储在大型土 工管袋中。堆场底部应铺设防渗材料。

    6.2.2.2围给设计

    6. 2. 2. 3堆场排水口设计

    排水口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a)距离堆场内排泥出口应保持安全距离; 宜布设在堆场的死角位置,使堆场存泥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结合堆场容泥量、面积、几何形状、排泥管线的设置、堆场外排水通道等因素综合考虑 应满足余水监测和对不符合排放要求的余水进行应急处理的需要 排水口的一般结构型式为:溢流堰式、闸式排水口、闸箱管式排水口

    6.3.1余水处理方法

    二次自然沉淀:为了使沉积物颗粒有稳定的沉淀条件,可以在堆场沉淀的基础上,使堆场 排放余水进行二次沉淀。余水由堆场泄水管进入沉淀池,使余水中的污泥细颗粒在该沉淀 池中继续沉淀,从而进一步保证排放余水的水质, 余水投药促沉:由于污泥细颗粒粒径较小,需要沉淀时间较长,当自然沉淀条件下不足以 使细颗粒污泥沉淀时,可采用投药促沉方法保证余水达标,主要包括投加无机絮凝剂、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复配絮凝剂等

    6.3.2絮凝剂投放方式

    投药方式主要分为输泥管投药和堆场溢流口投药。 a)输泥管投放:是将絮凝剂药液用泵注入距堆场一定距离的输泥管中,利用泥浆在输泥管中 的高速流动是絮凝剂与泥浆快速混合,泥浆流出管口后进入堆场,絮凝剂与泥浆在堆场产 生絮凝反应和沉淀。 堆场溢流口投放:是在底泥堆场溢流口附近设置混合池、反应池和沉淀池,堆场排放水与 絮凝剂在混合池中快速混合后,在反应池中完成絮凝反应由小颗粒变成大颗粒,然后在沉 淀池中沉淀下来,使余水得到澄清。由于在底泥对场中大部分污泥颗粒被留存下来,而堆 场排水中含有污泥颗粒的粒径很小,自然沉降颗粒的速度很慢,投药促沉可以获得更明显 效果。

    6.3.3余水处理控制指标

    以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为余水处理的主要控制指 4污染底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

    6.4.1.1物理化学法

    主要利用物理和(或)化学过程来清除、改变或稳定污染物

    6. 4. 1.2 生物工艺

    DB 13/T 56062022

    主要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消除或降解底泥中污染物的过程。

    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消除或降解底泥中污染

    7. 1. 1 一般要求

    小贝、低 泥、水生生物和底泥堆场进行环境监测, 7.1.1.2施工期间,为了解施工过程中水质的变化及堆场的环境状况,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立对施工区水域水质、清淤作业污染扩散、水生生物、堆场污泥、排放余水、附近地下水及施工区 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监测。 .1.1.3施工后,为了对生态清淤工程的效果评价提供定量化的科学依据,需要对施工区水域水质 底泥回淤、水生生物、堆场附近地下水及施工区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监测。

    7.1.2监测点位布设

    7.1.2.1清淤区水质监测

    在清淤区布设监测点、非清淤区布设对照监测点。监测点要能反映水系进入施工区域时的水质 状况。

    7.1.2.2清淤作业污染扩散监测

    根据使用的挖泥船类型,以挖掘头为圆心,分别以50m、100m为半径做同心圆,在上、下游布设 监测点。

    7.1.2.3清淤区底泥回淤监测

    监测点应布设在清淤区和非清淤区交界处两侧

    监测点应布设在清淤区和非清淤区交界处两侧

    7.1.2.4清淤区水生生物监测

    7.1.2.5堆场排放水量及水质监测

    在每个堆场排水口设置监测点。

    在每个堆场排水口设置监测点。

    1.2.6堆场渗漏及地下

    7.1.2.7堆场土壤/底泥监测

    每个堆场按100m×100m网格均匀布设。

    检测标准DB 13/T 56062022

    7.1. 2.8空气恶臭监测

    在每个堆场围绘上及周边敏感点处布点。

    7.1.3监测因子及频次

    竟监测主要污染因子及监测频次宜符合表20的规

    表20环保清淤工程环境监测因子及频次一览表

    7.2.1竣工验收应在清淤工程完工后1年内进行。不能按期进行竣工验收的,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同意,可适当延长期限装饰标准规范范本, 7.2.2峻工验收自查报告、竣工验收技术预验收程序及内容、竣工验收及内容应符合SL223的要 求。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