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189-2013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替代SL 189-96,清晰,附条文说明)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SL 189-2013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替代SL 189-96,清晰,附条文说明
在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顶穿或粗细颗粒同时浮 动而流失的现象。
土体中的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骨架孔隙通道流失的现象
渗流沿看不同渗透系数的土层接触面流动时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沿层面 颗粒的现象。
3.1.1坝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建筑材料、枢纽布置 及上、下游情况等,经方案比较后确定。 3.1.2坝址宜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的岩基、厚度不大的砂砾石 地基或密实的土基上。
地基或密实的土基上。 3.1.3坝址不宜选在深厚的强透水砂砾石层、岩溶发育地区、 严重风化破碎的岩层、活动性断层带以及软基上,如不能避开, 应采取处理措施
3.1.3坝址不宜选在深厚的强透水砂砾石层、岩溶发育
严重风化破碎的岩层、活动性断层带以及软基上,如不能避开, 应采取处理措施。
3.1.4选择坝址时,应考虑水库蓄水后,不会在库区产
3.1.4选择坝址时,应考虑水库蓄水后,不会在库区产生大规 模珊塌、滑坡。在丘陵和平原地区,应避免浸没面积过大。 3.1.5坝址区的地震动参数应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的规定确定。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及VI度以上的地 区,建筑物应根据SL203的有关规定采取抗震措施
3。2.1土石坝枢纽一般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洞和水电站等 组成,可结合输水洞设置泄洪洞。枢纽布置应力求紧凑,满足功 能要求,节省工程量,并方便施工和运行管理。 3.2.2坝轴线和坝型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枢纽总体布置 等因素确定。 坝轴线宜选用直线,如需转折,在转折处宜布置成曲线。坝 轴线两端的岸坡要有足够的高度和厚度,两岸坝肩宜选择较缓
坝轴线宜选用直线,如需转折,在转折处宜布置成曲线。坝 轴线两端的岸坡要有足够的高度和厚度,两岸坝肩宜选择较缓 岸坡。
3.2.3泄水建筑物应能满足设计规定的运用条件和要求。泄洪
能力应满足宣泄设计洪水、校核洪水的要求,以及排沙、 排冰的要求。
规模、水头大小和防沙要求等综合比较后选定,宜优先布置开 式溢洪道。
布置在靠近坝肩处。溢洪道进口附近坝坡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 施,出口应采取可靠的消能措施,消能后的水流不应淘刷坝脚和 岸坡。确无上述布置条件时,经论证可采用坝面泄流。
3.2.6溢洪道宜布置成直线。如设置弯道,宜设在进水渠段
3.2.7溢洪道不设置闸门时,堰顶高程宜取正常蓄水
游有防洪要求或汛后需抬高水位,溢洪道可设置闸门,但应采取 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3.2.12坝下理管宜采用明流。管身尺寸应根据水力计
流,应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坝下理管沿线应采取防正 接触渗流破坏的构造措施。
4.0。1小型碾压式土石坝可采用均质土坝、土质材料防渗体分
4.0。1小型碾压式土石坝可采用均质土坝、土质材料防 区坝、非土质材料防渗体坝等型式。
坝、非土质材料防渗体坝等型式
4.0.2坝型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
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过水土石坝, 4。0。7根据地质、地形及料场的具体条件,土石坝可分段采用 不同坝型,但在坝型变化处应设置渐变段。
5.1.2筑坝土石料选择应遵循下列
1填筑坝体的土石料应具有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的物理力 学性质,并具有长期稳定性。 2就地、就近取材,优先使用坝址附近的天然材料和开控 料,少占或不占农田。
5.1.3干硬性黏土、膨胀土、分散性土、软黏土等不宜直接
1.3干硬性黏王、膨胀土、分散性土、软黏土等不宜 瓷坝。
5.1.4土质材料防渗体可用黏性土、砾石土(含岩石
1.4王质材料防渗体可用黏性王、砾石王(含岩石风化 筑。防渗土料中水溶盐(指易溶盐和中溶盐,按质量计)合 大于5%;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不大于5%, 贝、斜墙坝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
1.5防渗体宜选用塑性指数I.三7~20的土料填筑,如买 性指数较小的土料,应适当加大防渗体厚度,并做好反滤 料的含水量宜与最优含水量相近,如相差较大应进行处理
5.1.8当地缺少天然防渗土料时,可采用黏性土、砂质
5.1.9红黏土可用于填筑土石坝的防渗体
护层。 5.1.11 使用黄土类土筑坝,应破坏其原状结构,压实后应不再 具有湿陷性。
5.1.11使用黄土类土筑坝,应破坏其原状结构,压实后应不再
5.1.12坝壳应满足坝体稳定和排水的要求。宜使用中粗砂、砂
。12坝壳应满足坝体稳定和排水的要求。宜使用中粗砂、 石、石渣或堆石填筑。 。13均匀的中、细砂及粉砂可用于坝壳干燥区,但地震区 采用。
5.1.14软岩可作为坝壳筑坝材料,但
5.1.16上游护坡和排水设施宜选用抗压强度较高和而
5.1.1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及趾板应满足防渗性、而
和抗冻性的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W6,宜采用普 通硅酸盐水泥。面板可采用300mm的等厚板。 5.1.20沥青混凝土防渗体应满足防渗、抗裂、稳定和耐久性的 要求。粗骨料宜采用碱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轧制的碎 石。细骨料可选用天然砂、人工砂。骨料应坚硬、新鲜。粗骨料 含泥量不宜大于0.5%,细骨料含泥量不宜大于2%。填料可采 用石灰岩粉、白云岩粉或滑石粉等。
掺合料应根据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和提高沥青混凝土 理力学指标等要求,通过试验选定。 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等性能指标应参照SL501选定
理力学指标等要求,通过试验选定。 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等性能指标应参照SL501选定。 5.1.21土石坝防渗王工膜和反滤排水土工织物应满足与工程要 求相适应的物理力学特性、水力特性和耐久性,依据SL/T225 选定。 利用土工织物作为反滤材料,与被保护土的颗粒级配之间应
利用土工织物作为反滤材料,与被保护土的颗粒级配之间应 满足反滤准则
经济比较确定。 6.1.2坝体各种不同材料应有明确的分区,对各区材料的性质 和施工质量等应有具体的技术指标要求。 6.1.3当防渗体下游坝体不设置专门排水体时,坝体渗透性 填筑料粒径应沿远离防渗体方向逐步增大。
填筑料粒径应沿远离防渗体方向逐步增大。
式中Y一一坝顶超高,m; R一一波浪沿着坝坡的最大爬高,m,可按附录A计算; A一一安全加高,m,正常运用条件取A=0.50m,非常 运用条件取A=0.30m。 6.2.2 坝顶高程应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计算,取其最大值 1 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2 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3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再加按6.2.3 条规定的地震安全加高。 6.2.3地震安全加高可根据设计地震烈度和坝前水深,取0.5 ~1.0m。
6.2.4库区内可能因塌岸和滑坡
顶超高的影响及其对坝面的破坏等作专门研究,并采取 措施。
的要求。但在正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高出静水位0.5m;在非 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不低于静水位。
常运用条件下,坝顶应不低于静水位。 6.2.6计算波浪爬高所采用的设计风速应根据历年实测最大风 速资料,按下列规定采用。如当地无实测风速资料,可按风力等 级表,根据本地区已发生过的风力估算风速,进行风浪计算。 1正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 2非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 6.2.7坝顶高程应预留沉降超高。沉降超高应根据沿坝轴线方 可坝基地质条件变化、坝体材料及坝高变化等因素,按8.3节的 规定计算后分段确定,预留泾降超高不应计入的计算高度
6.2.6计算波浪爬高所采用的设计风速应根据历年实测量
速资料,按下列规定采用。如当地无实测风速资料,可按风力等 级表,根据本地区已发生过的风力估算风速,进行风浪计算。
级表,根据本地区已发生过的风力估算风速,进行风浪计算 1正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 2非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 抗预音租
可坝基地质条件变化、坝体材料及坝高变化等因素,按8.3节的 规定计算后分段确定。预留沉降超高不应计入坝的计算高度。
定,可采用4~6m。 6.3.2 坝顶上游侧宜设防浪墙。防浪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浪墙坝顶以上部分的高度可采用1.0~1.2m; 2 防浪墙应坚固不透水,并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3 防浪墙底部应与防渗体紧密结合,墙身应设置伸缩缝和 正水,与防渗体一同构成整体封闭的防渗系统。 5.3.3坝顶面上游侧不设防浪墙时宜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下游 则宜设置路缘石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6.3.4坝顶路面可采用碎石、砂砾石或沥青混凝土等柔性材料。 项顶路面宜向上、下游或下游侧倾斜2%~3%,并应做好向下 游的排水系统。 抗商游俪信
6.3.2坝顶上游侧宜设防浪墙。防浪墙的设计应符合
坝顶路面宜向上、下游或下游侧倾斜2%~3%,并应做好向下 游的排水系统。 6.3.5坝顶上游侧宜设置照明设施。
6.3.5坝顶上游侧宜设置照明设施
6.4.1坝坡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设计中可通过工程
1坝坡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设计中可通过工程类比初 皮,再经稳定计算确定。沥青混凝土面板坝的上游坝坡不宜院
于1:1.7。 1 坝型、坝高。 2 坝体和坝基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 3 坝体所承受的荷载。 施工情况和运用条件。
于1:1.7。 1 坝型、坝高。 坝体和坝基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 3: 坝体所承受的荷载。 4 施工情况和运用条件。 6.4.2上、下游坝坡马道的设置应根据坝面排水、检修、观测 等需要确定。 土质材料防渗体分区坝和均质坝上游坝坡宜少设马道,非土 质材料防渗体面板坝上游坝坡不宜设置马道 马道宽度不宜小于1.0m,各级马道之间的高差可采用8 ~12m。 6.5防渗体 6.5.1土质材料防渗体的断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渗流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满足渗透稳定要求。 2满足施工要求。 3防渗体与坝基、岸坡或混凝土建筑物的连接部位满足渗 透稳定要求。 4经济合理 6.5.2土质材料防渗体应自上而下逐渐加厚,顶部宽度不宜小 于1.5m。 6.5.3土质材料防渗体顶部和土质斜墙上游应设保护层。保护 层厚度应不小于当地冻结和干燥深度。 6.5.4土工膜防渗体应在其上、下分别设置保护层和支持层。 保护层分面层和垫层。保护层应能保护土工膜不受紫外线辐射。 支持层应使土工膜受力均匀,免受局部集中应力的破坏。 6。5.5防渗土工膜应与坝基、岸坡或其他相接的混凝土建筑物 形成封闭的防渗系统。周边缝的处理及其结构尺寸应能满足渗透 比降和变形的要求。
6.5.3土质材料防渗体顶部和土质斜墙上游应设保护层。
形成封闭的防渗系统。周边缝的处理及其结构尺寸应能满足渗透 比降和变形的要求。
3m,且不低手非常运用茶件的静水位 如防渗体顶部设有防浪墙,防渗体顶部高程可不受上述限 制,但不应低于正常运用条件的静水位
与坝壳排水体或坝基透水层之间,以及下游渗流出逸处应满足反 滤准则要求,如不满足,应设置反滤层。 6.6.2坝壳与坝基之间,如不满足反滤准则要求,应设置反 滤层。 6.6.3 当采用几种不同性质的土石料分区填筑坝体时,浸润线 以下各分区之间应满足反滤准则要求 6.6.4 反滤层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防止被保护土发生渗透变形,反滤层材料应为非管涌土。 透水性大手被保护土,能通畅排除渗透水 3 不被细颗粒(d<0.075mm)淤堵失效 4 耐久性和稳定性满足工程运行期的正常运用要求。 6.6.5 反滤层的厚度应根据材料用途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水平反滤层每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0.3m。竖向或倾斜反滤层每 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0.4m。采用机械填筑时,最小水平宽度应 根据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确定。软土地基上填筑的反滤层应适当 加厚。
6.6.3当采用几种不同性质的土石料分区填筑坝体时,浸
3不被细颗粒(d<0.075mm)淤堵失效 4耐久性和稳定性满足工程运行期的正常运用要求。 6.6.5反滤层的厚度应根据材料用途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水平反滤层每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0.3m。竖向或倾斜反滤层每 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0.4m。采用机械填筑时,最小水平宽度应 根据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确定。软土地基上填筑的反滤层应适当 加厚。
D15/d85≤5 D15 / d15 ≥ 5
式中D15 反滤料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15%; dg5(d15)— 被保护土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 85%(15%)。
2当被保护土为一般土(小于0.075mm粒径含量为40% ~85%),应使其第一层反滤层D15≤0.7mm,不均匀系数应为 5~8。 3对于不均匀系数Cu>8的被保护土,可取级配曲线中不 均匀系数C<5~8的细粒部分的d85、d15作为计算粒径。 4对于级配不连续的被保护土,应取级配曲线平段以下 (d=1~5mm)粒组的d85、d15作为计算粒径。 5当第一层反滤料采用不均匀系数Cu>5~8的砂砾石时 砾石(d≥5mm)含量应小于60%,且应取其细料(d<5mm 部分的D作为计管粒径
6.6.7反滤材料可采用土工织物,但应防止淤堵
6.6.8土石坝的过渡层应具有协调相邻两侧材料变形的功 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垫层和堆石之间,沥青混凝土心墙 和坝壳之间均应设置过渡层。土质材料防渗体分区坝是否设 过渡层应根据防渗体和坝壳材料特性及反滤层厚度经综合研 究确定。
6.7.1土石坝应按下列要求设置坝体排水设施: 1 能自由排出全部渗水。 2 按反滤要求设计。 6.7.2 坝体排水设施型式应综合下列因素确定 1 项型及坝体、坝基材料的性质。 2 坝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 下游水位。 4 排水设施的材料及施工条件。 5 坝址区的气候条件。 6.7.3 坝体排水可采用下列形式: 1 棱体排水。 2 贴坡排水。
3 坝内排水,包括褥垫排水、竖向排水、网状排水等。 4 综合排水,由上述型式中的两种或多种综合组成。 6.7.4 棱体排水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棱体排水顶部高程应超出下游最高水位不小于0.5m。 坝体浸润线与坝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本地区的冻结深度。 3 顶宽满足施工和观测的需要,且不宜小于1.0m。 4 棱体排水的内、外坡可根据石料和施工情况确定,内坡 可取1:1.0,外坡可取不陡于1:1.5。
。7.5贴坡排水设计应遵守下
1部高程高出浸润线逸出点,超出高度应使坝体浸 在冻结深度以下,且不小于1.5m。 2厚度应大于冻结深度。
1褥垫排水适用于下游无水的情况。 2在褥垫排水的坝脚处,应设置与之相连通的纵向排水明 沟,沟底面应低于褥垫排水的底面,在寒冷地区,排水明沟结冰 后,应保证冰层以下有足够的过水断面。 3对于均质土坝,褥垫排水可采用中粗砂或砂砾料填筑, 砂砾料应满足反滤要求,不应有砾石集中现象,较大的颗粒应剔 除,含泥量(d<0.075mm)应小于5%,渗透系数应大于坝基 和坝体渗透系数的100倍。 4褥垫厚度可按排除2.0倍入渗量确定,易产生不均匀沉 降的坝基应适当增加褥垫排水厚度。 5褥垫排水伸入坝体内的长度可为坝底宽度的1/4~1/3。 6在两岸坝基面应增设横向排水暗沟,暗沟顶面应低于褥 垫的底面,分段将褥垫中的渗水汇集并引至坝脚排水沟内。 6.7.7均质土坝坝体内设置竖向排水时宜与褥垫排水的上游端 连接。 6.7.8网状排水带中纵横向排水带的尺寸应根据渗流计算确定,
6.7.8网状排水带中纵横向排水带的尺寸应根据渗流讠
其排水能力应不小于入渗量的2.0倍。横向排水带的宽
0.5m,间距为20~50m,坡度不大于1%。 网状排水带计算尺寸过大时,排水带内可设置混凝土排水 管,管壁开孔,管径不小于150mm。管内流速为0.2~1.0m/s: 管身四周应填筑反滤料
1 坝体表面为土、砂、砂砾石等材料时应设置护坡。 2 上游护坡可采用下列型式:
6.8。1坝体表面为土、砂、砂砾石等材料时应设置护坡。 6.8.2上游护坡可采用下列型式:
6.8.2上游护坡可采用下列型式:
1 堆石护坡。 2 干砌石护坡。 3 浆砌石护坡 4 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护坡。 6.8.3 下游护坡可采用下列型式。如坝体为堆石、碎石或卵石 填筑, 可不设护坡 1 草皮护坡 2 碎石或卵石护坡 3 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6.8.4 堆石、干砌石护坡与被保护料之间不满足反滤要求时, 护坡下应按反滤要求设置垫层。 6.8.5 上游护坡的覆盖范围,上游面上部自坝顶起,如设防浪 墙时应与防浪墙连接,下部至死水位以下不宜小于1.5m,最低 水位不确定时应护至坝脚;下游面应由坝顶护至排水棱体,无排 水棱体时应护至坝脚。 6.8.6寒冷地区的黏性土坝坡,上、下游护坡和垫层的厚度应 大于冻结深度。 6.8.7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应设置纵横缝和排水孔。
6.8.7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应设置纵横缝和排水孔。
6.8.9护坡厚度和粒径应按附录A的方法计算,风浪计算应符 合6.2.6条的规定。
6.9.1下游坝坡应设置纵横向排水沟,排水沟布置应满足以下 要求: 纵向(顺坝轴线方向)排水沟应设在马道内侧。 2 横向排水沟应从坝顶延伸至坝脚排水沟或下游最低水位 以下。 3 横向排水沟可每隔50100m设置一条,纵、横向排水 沟应互相连通。
6.9.2坝体与岸坡连接处应设置排水沟,其集水面
1坝体断面范围内应清除坝基与岸坡上的草皮、树根、含 有植物根系的有机土、乱石、蛮石或其他废料,并将清理后的坝 基土层压实。 2防渗体范围内应清除与岩石地基和岸坡连接处表面松动 的石块、凹处积土和突出的岩石。 3防渗体应与岩面紧密接触,如基岩裂隙发育,应在防渗 本与基岩接触面间浇筑混凝土盖板,必要时应对基岩进行灌浆 处理。
1岩坡宜平顺,不应出现台阶、反坡或突然变坡,岸坡上
缓下陡时,凸出部位的变坡角应小于20°。 2与防渗体接触的岩石岸坡不宜陡于1:0.5,土质岸坡不 宜于1:1.5,与混凝土建筑物结合面坡度不宜于1:0.25。 3坝壳透水料与岸坡连接处,岸坡应能保持自身稳定。 6.10.4在土质材料防渗体与岸坡连接处,宜扩大防渗体的断面 和加强下游反滤层。 6.10.5坝基覆盖层或岸坡岩石裂隙充填物与透水坝壳之间如不 符合反滤准则时,应设置反滤层。 6.10.6坝体与混凝土坝、溢洪道、船闸、涵管等建筑物连接 应防止接触面产生冲刷,避免因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及其他有害 影响。 6.10.7坝体和混凝土坝、船闸、溢洪道等建筑物的连接可采用 则墙式、插入式或其他经过论证的连接形式。土质材料防渗体与 混凝土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应有足够长的渗径。 6.10.8地震区的土石坝与岸坡和混凝土建筑物的连接应遵照 SL203的相关规定执行。
6.11.1过水土石坝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过小工石项应付日下列安求: 1过水土石坝宜采用斜墙坝型,下游坝体应使用砂砾料或 堆石填筑,并碾压密实,溢流面板宜在坝体断面填筑完成后 施工。 2溢流面护面宜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 3面板表面应平整,连接处应防止下游块高于上游块,接 缝处应设置止水,面板下铺设反滤排水垫层,其上游可设齿槽嵌 入坝体。 4过水土石坝宜修建在岩基上,在砂砾石覆盖层上修建时 应做好消能与防冲刷设施。 5沥青混凝土过水护面应满足抗冲蚀要求,严寒地区应采 取防冻裂措施;炎热地区应采取预防沥青流尚的措施
6.11.2过水土石坝溢流面结构型式应根据坝高及单宽流量按表 6.11.2选取。
过水土石坝溢流面结构型式选取
7.1.1坝基处理应满足渗透稳定、控制渗流量、静力和动力稳 定、充许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等方面要求,保证坝的安全运 行。处理的标准与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中确定。 7.1.2坝基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慎重研究和处理:
1 深厚砂砾石层。 2 软黏土。 3 湿陷性黄土 4 疏松砂土及少黏性土。 5 喀斯特 (岩溶)。 6 有断层 破碎带、透水性强或有软弱夹层的岩石。 7 含有大量可溶盐类的岩石和土 8 透水坝基下游坝脚处有连续的透水性较差的覆盖层。 9 矿区井、洞、暗沟、故河道、塌陷区、 杂填土等隐患。 砂砾石地基处理 7.2。1地基处理前,应查明坝基砂砾石层的平面与空间分布, 砂砾石的级配、密度、渗透系数、充许渗透比降、有无软弱夹 层、有无集中渗流带,以及基岩情况等。在地震区,还应了解标 准贯入击数、剪切波速、动力特性等指标。 7.2。2砂砾石坝基渗流控制采用坝基防渗和下游排水设施时 应根据坝型、坝基覆盖层的性质、充许渗流量、施工条件和工程 造价等经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 坝基防渗可采用截水槽、铺盖,或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形 成的防渗墙,也可采用混凝土防渗墙等措施。下游排水设施可采 用水平排水垫层、棱体排水、坝趾排水沟、减压井和透水盖重
等。经技术经济论证后,也可采用其他安全有效的基础防渗和排 水措施
7.2.3当砂砾石覆盖层厚度不大于15m时,宜采用明
土截水槽处理,也可选用其他防渗措施;当砂砾石覆盖层厚度大 于15m时,开挖截水槽困难或设置截水槽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渗 效果时,宜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或高压喷射灌浆形成防渗墙,或采 用截水槽和防渗墙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
7.2.4截水槽应布置在坝体的防渗体下面。均质土坝的截水槽
进行压实和平整,且不得有砾石集中。 铺盖与坝基砂砾石之间应满足反滤准则要求,否则应设置反 滤层。
确定其防渗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补设人工铺盖或其他加固措施。 在坝的上游取土筑坝,应限制在上游坝脚一定范围以外 取士。
7.2.12土工膜铺盖的铺设、粘接和防护,应满足SL/T225的 相关要求。
7.2.12土工膜铺盖的铺设、粘接和防护,应满足SL/T225的
7.2。13应在黏土铺盖表面铺松土或渣料保护,避免在施工和运 行期间发生干裂、冰冻。对于可能受到波浪冲刷的部位,铺盖上 应采取抗冲刷保护措施。
7.2.14所有排水体的底部应设置在透水地基上。如坝
透水层或不透水层,应将其挖穿,或采用伸入透水层一定深度的 减压井将渗水引至下游坝脚排水沟。排水沟沟底应设有适当的纵 坡,并从沟底最低处连通横向排水沟,顺通至下游河槽。减压井 深人透水层内的深度宜不小于透水层厚度的1/2。如果透水层厚 度太大,经计算减压井深度取值应满足透水层渗流稳定要求。
7.2.15在坝体下游出逸比降大于容许值的地基范围内
滤保护层。必要时还应铺设透水盖重层铁路标准规范范本,透水盖重层与地基 应满足反滤准则要求。
7.2.16高压喷射灌浆或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可参照SL62及 SL274执行。
7.3.1位于地震区的饱和无黏性土地基和少黏性土地基应考虑 地震液化的影响。液化评价方法应按GB50487执行。 7.32对于可能发生液化的土层,宜挖除并换填符合要求的王 料。在挖除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应采取加固措施,达到与设计地 震烈度相适应的密实状态。加固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措施:
料。在挖除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应采取加固措施,达到与设 震烈度相适应的密实状态。加固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措施
1 表面夯实法。 2 表层振动压密法。 3 深层爆炸法。 4 砂桩挤密法。 5 振冲加固法。 6 强夯法。
或多种方法: 换砂法。 2 镇压平台法。 3 砂井加水平排水褥垫法。 4 振冲加固法。 5 土工合成材料铺垫法。 6 插塑料排水板法。 7 预压法。
为确定安全填筑速率出口标准,应在上、下游坝脚设置坝基沉降位移 监测点。必要时可设置孔隙水压力观测设施。
7.5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7.5.1湿陷性黄土地基应进行处理。 7.5.2对于厚度不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可采取挖除、翻压或 表面实等方法消除其湿陷性。 7.5.3当坝基湿陷性黄土较厚时,宜采用预浸水法处理。厚度 超过15m时,可采用钻孔或竖井深层预浸水法加速浸水过程。 预浸水处理范围应大于坝基范围,宜以坝基上、下游方向各 超出一倍浸水深度为预浸边界。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