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807-2021 水工建筑物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技术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SL/T 807-2021 水工建筑物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技术规范
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4.2.1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可灌性、可操作时间、固化物性
4.2.2应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
1应根据岩体渗透性、地下水位、流速、温度及浆液输送 距离选用适宜黏度和可操作时间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2灌后岩体除应满足透水率或渗透系数要求外,对于特殊 地层,还应满足相应的渗透比降要求。 3灌后岩体除应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外,对于特殊地层 还应满足相应的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要求
1应根据混凝土缺陷性状选用适宜黏度的环氧树脂灌浆材 料:不大于0.2mm的裂缝宜选用低黏度(小于30mPa·s)的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电梯标准规范范本,0.2mm以上的裂缝宜选用中等黏度(小于
200mPa·s)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2针对潮湿和渗水环境下的混凝土裂缝处理,应选择不易 被水稀释、固化快、湿粘结强度高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3灌后混凝土应满足相应的强度和抗渗性要求
4.3.1灌浆试验应包括下列内
4.3.1灌浆试验应包括下列内谷: 1论证应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2推荐最优的浆液配比,评价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与受灌体 的适应性。 3推荐适宜的灌浆方法。 4推荐适宜的灌浆孔布置参数、灌浆工艺参数、结束标准。 5评价灌后受灌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抗渗透变形能力:研 究受灌体的灌浆特点、单位注入量、拾动变形特性等。 6研究适合本工程特点与要求的灌浆质量检查方法。 7分析灌浆工效、进度、工程造价等,并进行灌浆工程 优化。 4.3.2灌浆试验部位应具有代表性。宜选在非工程部位,受场 地条件限制时可选在工程部位,但不应对工程产生不良影响。当 存在性状不同的地质单元或复杂地层时,应布置多个试验区。选 择灌浆试验位置时还应考虑场地地形、机械材料和水电供应运输 等条件。试验区应距离岸坡临空面较远。 4.3.3灌浆试验前,应针对现场气温与受灌体内部温度、水的 流量与流速等情况,分组进行环氧树脂灌浆材料配比试验。 4.3.4当条件具备或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时,可选择直接在受 灌体上进行灌浆生产性试验。必要时,可先进行室内模拟试验: 再进行现场灌浆生产性试验。 4.3.5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于地基处理的灌浆试验宜在有盖 重条件下进行,并应控制浆液扩散范围、复合灌浆盖重可采用混
1论证应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2推荐最优的浆液配比,评价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与受灌体 的适应性。 3推荐适宜的灌浆方法。 4推荐适宜的灌浆孔布置参数、灌浆工艺参数、结束标准。 5评价灌后受灌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抗渗透变形能力,研 究受灌体的灌浆特点、单位注入量、拾动变形特性等。 6研究适合本工程特点与要求的灌浆质量检查方法。 7分析灌浆工效、进度、工程造价等,并进行灌浆工程 优化。
4.3.5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于地基处理的灌浆试验
重条件下进行,并应控制浆液扩散范围。复合灌浆盖重可采用混 凝土盖重、顶部地层加密灌浆等形式,盖重薄厚应根据灌浆压
力、岩体质量等情况综合确定。环氧树脂灌浆应在灌浆试验区域 侧向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 4.3.6灌浆试验应进行灌浆质量检查,检查时间应在灌浆结束 28d后或根据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凝胶固化特性确定。 4.3.7灌浆试验完成后应提交试验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 括4.3.1条所列的内容,应明确灌浆浆材、方法、工艺参数、合 格标准等方面的结论和处置措施
4.4.1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于地基处理的灌浆工艺参数选择 应按下列原则进行: 1应遵循先水泥灌浆,后环氧树脂灌浆的复合灌浆原则 环氧树脂灌浆开灌条件宜根据受灌体的透水率确定。 2环氧树脂灌浆压力不应天于受灌体破坏压力,不宜超过 受灌体中水泥灌浆压力的80%。 3灌浆压力设计应根据受灌体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并参考类 似工程,通过灌浆试验论证,并在施工过程中调整确定。 4钻孔排数应根据幕宽度、受灌体范围和性状等确定 多排孔灌浆时,排距宜为1~2m。同排内孔距宜为1~2m。有 特殊要求时,可根据灌浆试验调整。 5每个灌浆单元宜在1序孔中选取不少于1个孔作为先 导孔。 6灌浆结束应按照下列标准: 1)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02L/min后,继 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浆。 2)特殊地层或有其他要求时,可按灌浆试验确定。 4.4.2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于混凝土缺陷修复的灌浆工艺参 数选择应按下列原则进行:
5406一2010中附录D确定。 3灌浆结束应按照下列标准: 1)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小于0.01L/min后,继续灌 注10~30min,即可结束灌浆。 2)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灌浆试验确定
5406一2010中附录D确定。 3灌浆结束应按照下列标准: 1)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小于0.01L/min后,继续灌 注10~30min,即可结束灌浆。 2)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灌浆试验确定
5.I.环氧树脂准 利施工组织设计,土要包括 下列内容: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灌浆方案及工艺。 4 材料和配浆方法。 5 资源配置计划。 6 施工进度。 7 质量保证措施。 8 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 9 职业健康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0 应急预案。 5.1.2 灌浆过程中应不定时检测浆液黏度等参数。 5.1.3 当灌浆施工环境温度高于35℃或低于5℃时,应采取相 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5.1.4 当环氧树脂浆液不符合灌浆作业要求时,应及时调配或 更换
5.1.5浆液配制和灌浆全过程应做好记录
5浆液配制和灌浆全过程应做
5.2.1灌浆设备宜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 5.2.2浆液拌制能力应与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性能和灌浆泵排浆 量相适应。
5.2.4灌浆管耐压能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并应能 耐受化学腐蚀
设压力表外,灌浆孔孔口也应安设压力表,工作压力宜为压 最大标值的1/4~3/4。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
良好的膨胀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 段,并便于安装和拆除
5.2.7环氧树脂灌浆结束后,应选用相应的清洗剂或采用
措施,及时对灌浆设备和管路进行清洗
录化学灌浆施工过程参数。
5.2.9用于施工的灌浆设备应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
5.2.9用于施工的灌浆设备应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 工作状态,
5.3.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和
5.3.2环氧树脂灌浆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
5.3.4浆液配制场地、灌浆泵及灌浆管路等应合理布置,
5.3.5现场应备有清洗液、灌浆设备配件等备用品。
5.3.5现场应备有清洗液、灌浆设备配件等备用品。 5.3.6 灌浆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校验或检定
5.4.1浆液配制人员应熟知浆液性能和作用,掌握浆液配比及 配制方法。
5.4.2浆液配制宜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地基处理灌浆时 应根据地基透水率、初始注入率和配比确定配浆量,混凝土缺陷 修复灌浆时应根据缺陷规模和数量确定配浆量。 5.4.3浆液配制的容器应标识清楚,不应混用。 5.4.4浆液配制应将固化剂组分按规定的比例,均匀、缓慢倒 入环氧树脂组分中,边倒边搅拌均匀。 5.4.5浆液配制过程中,应控制浆液温度。浆液温度宜低于 35℃,必要时可采取降温措施
5.4.2浆液配制宜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地基处理灌浆时 应根据地基透水率、初始注人率和配比确定配浆量,混凝土缺陷 修复灌浆时应根据缺陷规模和数量确定配浆量
5.5.1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进行地基处理灌浆时,应符合下
5.5.1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进行地基处理灌浆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惟幕或固结灌浆施工均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1)由三排孔组成的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再灌注上游 排,最后灌注中间排,每排孔可分为二序施工。 2)由两排孔组成的惟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后灌注上游 排,每排孔可分为二序或三序施工。 3)单排孔惟幕可分为三序施工。 4)固结灌浆孔排与排之间和同排内孔与孔之间:可分为 二序施工。 2钻孔、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应按DL/T5406一2010中第 7章的有关规定进行。灌浆前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达到环氧树 脂灌浆开灌条件后,方可开始环氧树脂灌浆。 3环氧树脂灌浆开始前,宜先排除孔内积水再进行灌浆。 4环氧树脂灌浆升压可采用分级升压法或一次升压法,当 地质条件较差时宜选用分级升压法。 5灌浆结束标准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5.5.2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进行混凝土缺陷修复灌浆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5.5.2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进行混凝土缺陷修复灌浆时
1)立面竖向裂缝或斜缝灌浆应自下而上进行。立面水平 或近似水平裂缝灌浆应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平面裂 缝宜选择通畅性最好的孔(嘴)开灌,同时向两端依 次进行。 2)当裂缝规模较大,灌浆质量难以保证时,可采取分区 灌浆。分区方法可采取钻孔封堵、间隔灌浆分割等 形式。 3)钻孔灌浆法、贴嘴灌浆法应逐孔、逐嘴灌注,钻孔加 贴嘴灌浆法应先灌钻孔。相邻多孔、多嘴出浆时可并 联灌浆。 混凝土裂缝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使缝内通畅 ,并对裂缝表面进行封闭。钻孔、理管、贴嘴、封缝等应按 T5406一2010中第9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灌浆过程中应逐级提升灌浆压力。 灌浆结束标准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5.6.1灌浆过程中注人率过大,或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 情况可采用调凝、限流、降压、间歇等方法进行处理。 5.6.2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应对串浆孔进行阻塞封闭。若 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宜一泵一孔同时并灌,但并灌孔不宜多于 3个,并应防止混凝土或岩体抬动
5.6.3灌前应检查裂缝与混凝土内部预埋件的串通问题。若裂缝
与混凝土内部预埋件或预设孔发生串通时,应采取阻隔、阳 限量等方式进行控制,并采取冲洗等措施防止预埋件被堵塞
6.0.1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质量检查应以现场检查成果为主, 施工记录资料等检查为辅。 6.0.2 灌浆质量检查重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位: 地层复杂的部位。 2 渗漏严重的部位。 3 结构受力关键部位。 潜在的质量缺陷部位。 5 未达到灌浆正常结束标准部位。 6 外观有要求的部位。 6.0.3 质量检查时间宜按灌浆目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浆液特 性和固化物性能指标来确定。 6.0.4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质量检查内容与方法宜按表 6.0.4进行。根据工程要求,“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可单 选或多选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质量检查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7.0.1现场作业人员防护装备配备和使用应按照GB/T2 的有关规定执行。
的有关规定执行。 7.0.2作业现场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作业环境,并符合下 列规定: 1当在室内、廊道、孔洞内等通风条件差的场所进行作业 时,应配置送风、排风设备,应对通风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检 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施工过 程中,作业人员应在上风口或在自然风的下风侧作业。 2现场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等不应 侵占场内道路及影响安全防护设施的正常使用。应保证施工现场 整洁、无干扰。 7.0.3作业现场用电应符合GB50194的有关规定。 7.0.4作业现场应悬挂醒目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警示标 识。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 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写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 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7.0.5作业现场消防灭火器材配置应按GB50720的有关规定 执行,严禁使用烟火。 7.0.6作业现场应配置应急药品。作业人员受伤害时,经现场 应急处理后及时就医。 7.0.7灌浆前应研究被灌区域的生态和环境状况,应树立保护 生态和环境的意识。 7.0.8灌浆过程中或灌浆结束后,均应检查受灌体灌浆管、嘴 的密封效果,不应出现环氧树脂浆液反溢至受灌体之外的现象。 7.0.9弃浆、废浆不应随意排放,应集中存储后委托专业单位
7.0.2作业现场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作业环境,并符
进行处理。 7.0.10应严格落实灌浆工艺过程监管和各项生产防护措施,环 氧树脂灌浆材料不应进入被灌区域之外的区域,不应对水体等生 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A.0.1浆液密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附录A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1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重量杯:容量为37.00cm3。 2)电子天平:秤量不小于200g,感量0.001g。 2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用挥发性溶剂清洗重量杯并使之干燥,用电子天平称 量其重量m1。 2)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按规定配制浆液。 3)将浆液缓慢倒入重量杯,直至浆液充满重量杯,然后 盖紧杯盖,使溢流口保持开启,擦去溢出物。 4)将装满浆液的重量杯置于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量㎡2。 5)配制好的浆液应在5min内测定完毕。 3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密度按公式(A. 0. 1)计算:
式中0 密度,g/cm; m1 空重量杯质量,g; m2 装满浆液的重量杯质量,g; V 重量杯容量,cm3。 2)取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以 g/cm表示,精确至0.01 g/cm。 3)当其中任意1次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相差大于10% 时,该组试验应重做。 A.0.2浆液初始黏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旋转黏度计:测定范围 0.lmPa·s~1×10°mPa·s 其中转子应配置0号、1号、2号、3号、4号。 2)低型烧杯或盛样器:容量600mL、外径90.0mm土 2.0mm、全高125.0mm±3.0mm、最小壁厚1.3mm。 3)电子天平:秤量不小于1000g,感量0.1g。 4)计时器:精度1s。 2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标准试验环境下,采用低型烧杯或盛样器按规定配 制浆液500g。 2)选择合适的转子,将转子装到旋转黏度计上,调整旋 转黏度计的高度,使转子浸入被测浆液,直至转子上 的标记与浆液液面相平为止。 3)选择旋转黏度计的转速,控制读数在最大量程的 20%~90%;开启旋转黏度计,测定读数。 4)每次试验应控制在5min内完成。 3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取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以mPa·S 表示,精确至1mPa·s。 2)当其中任意1次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相差大于10% 时,该组试验应重做。 3浆液可操作时间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器设备配置与A.0.2条相同。 2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标准试验环境下,采用低型烧杯或盛样器按规定配 制浆液500g,从浆液双组分混合时启动计时器。 2)选择合适的转子,将转子装到旋转黏度计上,调整旋 转黏度计的高度,使转子浸入被测浆液,直至转子上 的标记与浆液液面相平为止。 3)选择旋转黏度计的转速,控制读数在最大量程的
20%~90%;开启旋转黏度计,定时记录浆液黏度 读数。 4)当浆液黏度达到200mPa:s或不再适合灌浆的黏度 时,停止计时,计时器所示时间即为可操作时间。 3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取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以min表 示,精确至1min。 2)当其中任意1次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相差天于10% 时,该组试验应重做
.4浆液接触角检验应符合下列
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接触角测量仪:测定范围0°~180°,精度为士0.1°。 2)微量进样器:容量100~250μL,进样器针头应采用直 径为0.21~0.52mm的平头针头,针头材质可选用不 锈钢或聚四氟乙烯。 3)载玻片:单头单面磨砂边载玻片,规格宜为76mm X26mm。 4)烧杯:容量100mL。 5)计时器:精度1s。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用分析纯乙醇将载玻片的光滑面擦拭干净并干燥:将 接触角测量仪连接电源,放置载玻片(光滑面朝上) 在接触角测量仪的试样台上。 2)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按规定配制浆液,在烧杯内装入 80mL待测浆液。 3)用微量进样器取烧杯内总液体深度约1/2处的浆液。 4)通过微量进样器挤出3L土1以L液滴并悬挂于针头末 端L图A.0.4(a)」,抬升试样台,使载玻片表面与 针头末端的液滴接触图A.0.4(b),下移试样台, 使液滴转移至载玻片表面L图A.O.4(c)。
5)在液滴转移后60s土10s时间内测量液滴接触角。 6)在同一载玻片随机选取5个不同位置进行接触角测定, 所有试验应在浆液混合后10min内完成
(a)液滴悬挂于微量进样器
一微量进样器;2一挤出的浆液液滴: 3一位于试样台上的载玻片
(b)载玻片表面与液滴接触
(c)液滴转移至载玻片上 8一接触角
图A.0.4浆液在载玻片表面接触角测定过程示意图
3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在5个测定结果中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取保留的3 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以表示,精确 至0. 1°。 2)当保留的3个测定值中任意1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 相差大于10%时,该组试验应重做。 0.5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试模:试模采用钢材制作,尺寸为20mm×20mm X20mm。 2)万能试验机:额定负荷100kN,精度等级0.5级,试 验速度在0.001~500mm/min内可任意调节。 3)电子天平:秤量不小于1000g,感量0.1g。 2试件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水平放置试模内壁均匀涂抹一层真空硅脂。 2)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按规定配制浆液,将浆液倒满水
平放置的试模,浆液未凝胶前应补充浆液使试模中液 面平整。 3)浆液固化后即拆模,在标准试验环境下养护至28d。 4)试件应平整、光滑、无气泡。拆模后试件出现裂纹 浆液充填不饱满或者断裂时应作废。若一组有效试件 不足5个时应重新制样。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测量试件尺寸。每个方向测量3处,取其算术平均值, 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 2)将试件放在方能试验机的下压板正中间,开动试验 机:以5mm/min的加荷速度匀速施加荷载,直至试 件破坏或试件垂直变形达到50%,读取其最天荷 载值。 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抗压强度按公式(A.0.5)计算:
式中 一一抗压强度,MPa; P一最大荷载,N; S一一试件的承压面积,mm 2)在5个测定结果中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取保留的3 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以MPa表示,精 确至 0. 1MPa。 3)当保留的3个测定值中任意1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 相差大于15%时,该组试验应重做 A.0.6拉伸剪切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万能试验机:额定负荷10kN,精度等级0.5级,试验 速度在0.001~500mm/min内可任意调节,应配置
1)万能试验机:额定负荷10kN,精度等级0.5级,试验 速度在0.001~500mm/min内可任意调节,应配置 副可自动调心的夹具。
2)角向磨光机。 3)钢片:长100mm±0.25mm、宽25mm±0.25mm 厚1.6mm±0.1mm。 4)电子天平:秤量不小于1000g,感量0.1g。 试件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用角向磨光机对钢片进行表面处理,去除钢片的氧化 层,用挥发性溶剂将钢片擦干净。 2)试件应符合图A.0.6的要求,试件的搭接长度为 12.5mm士0.25mm;在钢片上划线标记需要搭接的区 域,待搭接的钢片主轴方向应与试件拉伸剪切的方向 致。
图 A.0.6 拉伸剪切试件的形状及尺寸(单位:mm)
氢树脂灌浆材料;2一夹持区域;3一剪切区
3)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按规定配制浆液,将浆液均匀涂 抹于两片钢片上标记的待搭接区域,然后将两片钢片 待搭接区域对齐、搭接在一起,再用长尾夹夹紧搭接 区域,清除挤出的多余浆液后,平放在标准试验环境 下养护。
4)目视试件搭接面未接触充分或者两片钢片不在一条直 线上的试件应作废。若一组有效试件不足5个时应重 新制样。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件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下长尾夹,测量试件搭接面 的长度和宽度,精确到0.1mm 2)将试件对称地夹在夹具上,夹持处至距离最近的搭接 端的距离为50mm±1mm。 3)将试件安装在方能试验机上:开动试验机:以恒定速 率加载,载荷变化速率宜为8.3~9.8MPa/min,破坏 时间宜控制在45~85s:记录试件剪切破坏的最大 载荷。 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A.0.7抗拉强度检验应符合下
[1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万能试验机:额定负荷10kN,精度等级0.5级,试验 速度在0.001~500mm/min内可任意调节。 2)哑铃型试模:尺寸要求如图A.0.7所示,材质宜采用
聚四氟乙烯。 3)游标卡尺:测定范围0~100mm,分度值0.02mm。 4)电子天平:秤量不小于1000g,感量 0.1g。
图A.0.7哑铃型试件尺寸(单位:mm
试件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水平放置的试模模腔内壁均匀涂抹一层真空硅脂。 2)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按规定配制浆液,将浆液倒满水 平放置的试模,浆液未凝胶前应补充浆液使液面平整 3)浆液固化后即拆模,在标准试验环境下养护。 4)试件应平整、光滑、无气泡。拆模后试件出现裂纹 浆液充填不饱满或者断裂时应作废。若一组有效试件 不足5个时应重新制样。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件养护至规定龄期时,测定图A.0.7中50mm土 0.5mm段试样标距内任意3处的宽度和厚度,取算术 平均值,测量精确至0.02mm。 2)将试件安装在万能试验机上,夹持试件时使试件的中 心轴线与上、下夹具的对准中心线一致。开动试验机:
3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件养护至规定龄期时,测定图A.0.7中50mm土 0.5mm段试样标距内任意3处的宽度和厚度,取算术 平均值,测量精确至0.02mm。 2)将试件安装在方能试验机上,夹持试件时使试件的中 心轴线与上、下夹具的对准中心线一致。开动试验机: 以1omm/min的加荷速度匀速加载,直至破坏,读取 破坏过程中的最大载荷值。
4 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抗拉强度按公式(A.0.7)计算:
P一最大载荷,N; b一一试件宽度,mm; h一一试件厚度,mm。 2)在5个测定结果中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取保留的3 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以MPa表示,精 确至 0. 1MPa。 3)当保留的3个测定值中任意1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 相差大于15%时,该组试验应重做。 0.8粘结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拉伸试验机:额定负荷10kN,精度等级0.5级,试验 速度在0.001~500mm/min内可任意调节。 2)搅拌机:砂浆搅拌机。 3)振动台:频率50Hz士3Hz,空载时台面中心振幅 0.5mm±0. 1mm。 4)电子天平:秤量不小于1000g,感量0.1g。 5)“8”字形金属模具:如图A.0.8所示,中间用插片分 成两半。 2试件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将按质 量比1:2:0.12:0.3称取的水泥、标准砂、水、内 烯酸酯乳液倒人砂浆搅拌机内,立即开动搅拌机,搅 拌2~3min。将搅拌好的胶砂装入带有插片的“8”字 形试模中。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振实后,从振动台上 取下试模,用刮刀将试模表面多余胶砂刮去抹平,然
图A.0.8“8”字形金属模(单位
后移入标准试验环境下养护1d后脱模。将脱模后的试 件放人(20士3)℃的水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2)十粘结强度试件制备前:应将养护至规定龄期的半 “8”字形砂浆块从水中取出,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放置 2d使砂浆块干燥,再用2号砂纸将砂浆块粘结面打磨 清理待用;湿粘结强度试件制备前,将养护至规定龄 期的半“8”形砂浆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干毛巾指去 其表面水渍,晾置5min,再用2号砂纸将砂浆块粘结 面打磨清理待用。测量砂浆块粘结面的长度和宽度: 精确到o.1mm。 3)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按规定配制浆液,用毛刷将浆液 在半“8”字形砂浆块粘结面上均匀涂刷。根据材料产 品的不同可一次涂刷,也可分几次涂刷,厚度控制在 0.5~0.7mm。涂刷完成后迅速将两个半砂浆块粘结 面正向平整对接,用宽橡皮筋缠绕2圈固定。每组应 制备5个试件。 4)于粘结强度试件直立放置在标准试验环境下养护:湿
粘结强度试件直立放置在温度(20士2)℃、相对湿度 不小于90%的条件下养护。 3将养护至规定龄期的试件安装在试验机夹具上,保持试 件表面垂直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开动试 验机,以5mm/min的加荷速度匀速加载至试件拉伸破坏,读取 试件破坏过程中的最大荷载。 4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粘结强度按公式(A.0.8)计算:
式中一一干/湿粘结强度,MPa; F一一试件破坏前的最大荷载,N; a一一试件粘结面的长度,mm; b一一试件粘结面的宽度,mm。 2)取5个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以MPa表 示,精确至O.1MPa。 3)若有与算术平均值相差大于20%的测定值,则舍弃, 以剩下的不少于3个试件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 验结果。如有效试件测定结果不足3个时,该组试验 应重做。 1.0.9抗渗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置下列仪器设备: 1)圆台形金属试模:上口直径70mm、下口直径80mm、 高30mm。 2)砂浆抗渗仪:最天工作压力2.5MPa,准确度等级 1.5级。 3)电子大平:秤量不小于1000g,感量0.1g。 4)拌料锅:金属制圆底锅,内表面光滑平整,直径 400mm,深100mm。
.0.9抗渗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
6)捣棒:直径12mm、长250mm,一端为弹头形的金 属棒。 7)插刀:刀刃平直,长度足够触到试模底板。 2试件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水平放置的圆台形金属试模内表面涂一层真空硅脂。 2)用大平称量标准砂1440g倒入拌料锅。在标准试验环 境下,按规定配制浆液300g并倒入拌料锅与标准砂混 合:再搅拌至颜色均匀且拌和物无结块。 3)用拌料铲将拌和物放入圆台形金属试模内,拌和物顶 部应稍高于试模上表面,用插刀或棒插捣密实。刮 去高出的拌和物,使之与试模表面齐平。 4)在标准试验环境下养护固化后脱模,并继续养护至 28d。每组应制备6个试件。 3试件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出并在试件侧面和试模内表 面涂一层密封材料(如有机硅橡胶),把试件压人试模使两底面 齐平,再装人砂浆抗渗仪中进行抗渗试验。水压从0.2MPa开 始,恒压2h后增至0.3MPa,以后每隔1h增加0.1MPa。当6 试件中有3个试件出现渗水时,应停止试验,记下当时水压。 若加压至1.6MPa恒压1h仍未透水,应停止试验。 4试验结果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若6个试件中的第3个试件渗水时,应停止试验,将 该试件出现渗水时的水压减去O.1MPa记为该组试件 的抗渗性能。 2)若加压至1.6MPa恒压1h仍未透水,则该组试件抗渗 性能记为≥1. 6MPa。
总则 53 材料 36 材料应用设计 39 施工 43 质量检查 48 职业健康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49 附录A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性能检验方法 51
1.0.1对于水工建筑物地基加固和混凝土裂缝处理,特别是针 对复杂不良地质体和坝体深层裂缝,化学灌浆是一项更为有效的 处理措施。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粘结强度高、稳定性好,是水工建 筑物化学灌浆处理最常用的浆材之一。随着环氧树脂类材料的进 步和发展,应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解决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和混 凝土缺陷修复技术难题以确保工程质量已成为水工领域具特色 的一项先进的、特殊的技术。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促进安全生产,规 范指导正确使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仅对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在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和 混凝土缺陷修复灌浆中的应用,进行了质量技术要求、设计、施 工和质量检查等规定。 1.0.3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聚合反应速度是随温度和配浆量等 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现场操作不按规定执行容易产生爆聚、黏度 不符合设计规定、凝胶时间过快或过慢、固化物性能送不到工程 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且有些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可能含有易燃溶 剂,若操作不慎甚至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等。 因此,从事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的相关人员,即现场技 术、施工、质量检查及记录员等,必须通过专业技术、职业健 康、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一般采 用现场技术交底的形式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灌浆目 的、产品性能介绍、配浆方法、施工工艺及方法、机械操作与维 护、资料记录与整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特殊情况处理 预案等。
3.1.1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虽然具有粘结力高、在常温下可固化, 固化后收缩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因其 配合比不同,具体性能也不同,为此做此规定。 3.1.3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性能不仅要满足工程上的使用要求 而且要满足环保和安全使用的要求。随着国家对生态和环保的重 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生态环保性能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GB1519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急性经口毒性试 验》中,规定了材料毒性分为极毒、剧毒、中等毒、低毒和实际 无毒5个级别,其中实际无毒级别的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 ≥5000mg/kg体重。此标准是目前对化学材料急性经口毒性试 验的一个通用方法,化学灌浆材料的毒性检验可参照此标准。因 比,条文中规定,当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用于饮水或灌溉工程时, 由于涉及人身安全,固化物应按GB15193.3《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进行毒性检验,且检验结果应是属于实 际无毒级别,
3.2.1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双组分液体以及混合后是否均与分 层是判断浆液质量稳定性最直观的表现。因此,条文中规定“浆 液双组分以及混合后浆液应均匀、无分层”。 3.2.3由于地基处理灌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复杂的低渗透 软弱地层处理),具体工程要求不一,可在文中所述环氧树脂灌 浆材料固化物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对地层的 处理要求进行室内、现场试验确定调整材料检验项目和具体 要求。
3.2.1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双组分液体以及混合后是否均匀与分
3.2.1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双组分液体以及混合后是否均匀与分 层是判断浆液质量稳定性最直观的表现。因此,条文中规定“浆 液双组分以及混合后浆液应均匀、无分层”
软弱地层处理),具体工程要求不一,可在文中所述环氧树脂灌 浆材料固化物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对地层的 处理要求进行室内、现场试验确定调整材料检验项目和具体 要求。
3.3.1灌浆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一般通过检验来验证。考 虑到公正性,厂家的出厂检验结果仅供参考,最终的检验结果应 以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为准。因此为确保产品质 量,当有特别要求时,对现场的材料需要采取抽样的方法,交第 三方进行检验。但由于第三方送检的数量少、时间长、费用高, 不可能每批样品都进行第三方送检,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场灌 浆工作,可以在现场开展一些操作简便、且与产品最终性能有 定关系的检验项目
3.3. 1灌浆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路桥设计、计算,一般通过检验来
3.3.3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从经济性和有效性出发,
现场抽检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的20t产品为一批,不足 20t时单独为一批。抽检频次太少不利于质量控制,太多则又增 加了许多无谓的工作量。 3.3.6一般情况下,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浆液按生产厂家规定配 比来配制,以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工程应用时,浆液配比也可根
3.3.6一般情况下,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浆液按生产厂家规定配 比来配制,以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工程应用时,浆液配比也可根 据设计和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3.4.2当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存于温度高于35℃时,会导致双 组分混合后浆液固化速率加快、黏度增大,甚至产生爆聚。 3.4.3GB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对新 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施工现场的防火作了规定,包括防火间 距、消防设施、防火管理等,并对可燃物及易燃物的现场管理作 了明确规定,因此,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现场贮存仓库的消防设计 需要符合此标准
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以 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包括化学品的理 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
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目前虽然国内尚未强制要求执 行,但一些企业也提供了产品的MSDS说明书。因此若现场的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有MSDS说明书,现场贮存也需要满足其 要求。
4.1.2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设计内容可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增 或减: 1与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用有关的受灌体资料包括:受灌 体的结构特性、缝隙、孔隙、裂隙、孔洞发育特点;受灌体与周 边环境的相对位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渗水情况、处理范 围、水质分析结果等;灌浆应用目的包括地基处理、混凝土缺陷 修复等。 2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性能指标有浆液性能(如黏度、密度、 可操作时间、接触角等)和固化物物理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 粘结强度等)。 3灌浆技术要求,应针对材料应用过程中的要素,如压 力~灌人率、变浆原则等进行控制性规定。 4针对灌浆目的,对受灌体的灌后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如 力学指标、渗透性指标等进行明确性规定,并拟定达标的百分数 作为工程合格的判据。
温度和黏度会逐渐增加从而失去可灌性。因此轨道交通标准规范范本,采用纯压式灌浆 法在短时间内一次将浆液灌入受灌体内是达到灌浆目的的最优 方法。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