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1726-2019 铁路站场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条件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图1基于LTE的站场无线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
系统应文持下列业务功能: a 呼叫处理:话音业务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b) 数据传输:数据业务的连接、传输和释放; C 图像传输:图像业务的连接、传输和释放; d) 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接入; e 迟后进人; f) 强插/强拆; 8) 直通模式; h 动态重组: i) 虚拟专网:系统应具有虚拟专网功能,可以使一个物理网络为多个铁路业务应用系统服务,铁 路业务应用系统的虚拟专网之间互相独立; j 单站模式:当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中断时,或者核心网发生故障时,单个基站应能 够处理该基站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之间的话音业务请求; K) 呼叫限制:系统应能通过设置,限制终端呼叫功能。终端只能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呼叫,超过权 限范围的呼叫将被系统拒绝。
系统应支持基于用户、基于组、基于虚拟专网和基于业务的多优先级机制。 在业务拥塞的情况下,应有基于优先级的机制支持高QoS等级用户的业务正常进行。QoS参数应 符合YD/T2620.1—2015的要求。
外墙标准规范范本应支持与下列系统互联: a)铁路业务应用系统: b)基于数字对讲的站场无线通信系统。
4.3.4网络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功能包括: a)安全管理:具有用户管理、口令管理、操作权限管理和操作日志管理功能; b)配置管理:具有网络拓扑管理和网元参数配置管理功能,包括增加或删除网元,对网元参数进 行设置、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 C 性能管理:能自动定时轮巡和随机查询网元设备的性能监测数据,具有数据存储、数据显示 门限设置和统计分析功能; d) 告警管理:能接收来自网元设备的实时告警及事件,对告警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并以可闻可视 的方式显示,具有告警信息随机查询、历史管理、确认与清除功能; e 远程管理:支持远程对各网元设备运用状况进行巡视管理,并接收相关告警信息; f 维护管理:应能通过人机命令启动系统的维护测试,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8) 话务统计功能, h 备份恢复。
4. 3. 5 其他功能
a)具有业务的监听、记录和下载功能; b)权限管理功能。
4.4.1系统工作频率
4.4.2网终性能要求
网络性能要求见表1。
核心网设备应具备下列功能:
4. 5. 1. 2性能要求
4.5.2.1功能要求
无线接入网设备应具备下列功能 a)动态资源分配、调度功能; b)移动性管理功能; c)QoS 控制功能:
无线接入网设备应具备下列功能 a)动态资源分配、调度功能; b)移动性管理功能; c)QoS控制功能;
d) 负载均衡功能; e) 功率控制功能; f) 小区间干扰协调功能; g) 支持多天线技术; h) 应支持IPv4和IPv6; i) 对主控板、电源板、载波板等关键板卡穴余热备; 其他功能应符合YD/T2571或YD/T2573的要求。
4. 5. 2. 2性能要求
表2LTE系统基站总功动态范围
表3LTE系统基站通用频段杂散发射限值
4.6.1核心网与基站之间的接口
4. 6. 2 空中接口
4.6.3核心网和固定终端的接口
核心网和固定终端之间的接口采用以太网连接方式,采用TCP/IP或UDP/IP协议。 核心网和固定终端之间的接口为D 接口时,应符合YD/T2859一2015的规定。
4.6.4核心网和接口设备的接口
4.7.1基站同步要求
基站应支持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
基站应支持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
4. 7. 1. 2 时间同步要求
1.7.1.3频率同步要
.7.2核心网、网管设备同步要求
核心网、网管设备应支持时间同步,可通过NTPv3协议等实现同步
5基于数字对讲的站场无线通信网络
基于数字对讲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固定终端、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等各类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组 成,可分别实现直通和中继工作模式。无线通信网络由基站、系统服务器、网管设备组成,在设置有线 式固定终端以及与其他系统互联的情况下需要配置系统服务器。 基于数字对讲的站场无线通信网络结构见图2。
图2基于数字对讲的站场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系统应支持下列业务: 基本业务:元 1) 点对点话音通信业务; 点对多点话音通信业务: 标准信息服务平 2) 3) 短数据通信业务; 4) 铁路紧急呼叫。 b) 话音补充业务: 1) 全呼业务; 2) 直通模式; 3) 动态重组; 4) 迟后进人; 5) 强插/强拆。
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a) 接入控制; b) 支持基于频率和基于时隙的组通信功能,不同组的话音、数据传输互不影响; C 支持呼叫优先级; d 支持呼叫提示; e 具有业务的监听、记录和下载功能; f 权限管理; g 转发话音、数据功能; h) 通信链路工作状态监视功能; i) 具有对基站、系统服务器的网络管理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 理、告警管理、远程管理、维护管理、备份恢复; j) 支持话音和数据的记录、存储和查询; 支持与铁路业务应用系统互联; 1) 支持与基于LTE的站场无线通信系统互联。
5. 4. 2双工方式
系统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
系统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
系统可采用TDMA或FDMA的复用方式。
5.4.4网络性能要求
网络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话音业务:呼叫建立时延不大于500ms; b) 数据业务: 1)直通模式下数据传输时延不大于400ms; 2)中继模式下数据传输时延不大于600ms.
基站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基站发射机电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b)基站接收机电能应符合表5规定; c)MTBF 不小手 8×1V
表数字对讲系统基站发射机电性能
注:“极限条件”指高温、低温、恒定湿热条件
表5数字对讲系统基站接收机电性能
表5数字对讲系统基站接收机电性能(续)
注:“极限条件”指高温、低温、恒定湿热条件
系统服务器应符合下列规案 a)用户容量:不小于1×10*户; b) 忙时处理:不小于100CAPS C MTBF不小于2×10°h。
5. 6. 1空中接口
平面调车业务的移动终端之间以及移动终端与基站之向的 2口应符合GB/T32659一2016的 相关规定。 其他业务的移动终端之间以及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应符个GB/T32c59一2016体制A 的规定.话音编码采用AMBE+2。
5.6.2系统服务器和基站之间的接口
6. 2.2 车载终端组成
载终端分为固定式车载终端和便携式车载终端。 定式车载终端由主机、操作显示终端、麦克风、扬声器、连接电缆、天馈单元组成。 携式车载终端由主机(含显示屏、键盘、天线、麦克风和扬声器)天馈单元、电池、充电器组
6.2.3固定终端组成
固定终端分为有线式固定终端和无线式固定
表7发射机电性能要求
6.3.2手持终端技术要求
手持终端分为GPH和OPH。 GPH主要用于铁路站场各类管理人员、与铁路站场业务相关的人员话音和数据通信。 OPH支持站场各工种工作人员话音和数据通信。
6. 3. 2. 2 技术要求
手持端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支持扬声器音量为半可调,最小音量为最大音量的10%,音频额定输出功率不低于0.5W; b LTE终端支持拍照、快速打开视频摄像和回传功能; C 手持终端整机重量配备电池时不大于500g; d) 用户不使用工具能更换电池,且更换电池不应导致存储在终端里的数据丢失; e 应具有充电接口及耳机接口,耳机接口应能连接具有麦克风和PTT按键的耳机; 具有话音功能的终端应能支持免提功能,免提功能应能快速打开; 8 OPH应提供PTT按键、紧急呼叫按键和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和紧急呼叫按键设计应防止误 操作; h) 低电量报警; OPH支持座充充电器; OPH具备录音功能,对所有通话内容进行存储,记录内容可被导出用于检索和播放: k OPH具备时问查询和校准功能,具有稳定可靠的内部时钟,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查询设备当 前时间,通过内置的卫星定位模块或其他方式进行时间校准; 1) 大屏OPH支特自适应亮度调节,OPH在阳光直射和黑暗环境中不影响使用
6.3.3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6.3.4固定终端技术要求
固定终端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支持大功率扬声器和音量调节; b)承载平面调车业务的固定终端应具有监听功能。
6. 4. 1 天线端口
6. 4. 2数据接口
所有终端应具有数据接口,用于终端设备参数配置以及机内数据下载,数据接口可通 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
6.4.3测试、维护接口
6.4.4扩展功能接口
整端需支持功能扩展接口,在不改动终端硬件
天线驻波比不大于1.5
8. 1. 2系统安全
基于LTE的站场无线通信系统应具备下列安全管理功能: a) 支持对终端设备接人网络时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 b) 支持对终端设备的设备序列号、MAC地址和IP地址进行绑定; c) 支持终端与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业务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加密; d 支持重要业务系统在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加密; e) 支持人侵防范; f) 支持对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网络流量、用户的访问进行日志记录; g) 应符合国家和铁路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
基于LTE的站场无线通信统的悠端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应具有数据加密、数据完整仕保护数据安全机制; 应具有身份认证、物理端口安全控制、禁止非授权和非安全软件安装运行安全机制; c) 系统应对用户设备可访问的网站进行控制; d) 用户设备应安装指定的防病毒软件; e) 用户设备应具备可信控制能力; 系统应能对用户设备进行智能化补丁检查与部署,自动修负漏洞,此操作应在后台进行,不影 响用户设备应用业务。
9编号与IP地址分配原则
系统编号应符合下列原则: a)系统内统一编号; b) 尽可能缩短号码长度,具有规律性,充分运用号码资源,便于用户使用; 保证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便于用户身份识别和权限限制; d) 具有相对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e) 使路由选择的方案简单; 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为网络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9.2IP地址分配原则
IP地址分配应符合下列原则: a)唯一性,网络内任何网元或终端不能采用相同的IP地址; b) 简单性,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 C 连续性,网元IP地址尽量采用连续地址段,缩减路由表的规模,提高寻址效率;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网络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 e) 可管理性,地址分配应具有层次性,提高IP地址的利用效率,便于管理和维护。
各系统设备的工作环境应符合表9规定。
注:超出以上工作环境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的其他环境和可靠性要求应遵循YD/T1539
10. 2. 2终端设备
10.2.2.1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应符合下列电源要求: a)固定式车载终端应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电源单元应能适应不同类型机车电源(蓄电池)供电条 件,标称电压为24V和110V,电压波动范围分别为19V~29V、77V~138V,电源过电压和 浪涌应符合CB/T251192010的相关要求; b 便携式车载终端应采用电池供电,标称电压为7.2V,电压波动范围为6.3V~8.5V; C 便携式车载终端电池应采用充电电池,并应具有过充和过放保护功能,充电电池电性能应符 合GB/T18287中的相关规定。
10. 2. 2. 2固定终端
固定终端应采用交流供电,标称电压为220V,电压波动范围为176V~264V,频率为5 10.2. 2.3手持终端
10.2.2.3手持终端
10. 2. 2. 3. 1一般要求
D.2.2.3.2LTE手持
表10业务分配比例表
10. 2. 2.3.3数字对讲手持终端
表11业务分配比例表
公路工程系统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网络设备、手持终端和固定终端电磁兼容应符合GB/T24338.5一2018的相关要求 b)车载终端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24338.4一2018的相关要求。
应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验中出现任一故障,应停止检验,待查出故障原因并排除后,做出标记并重新进行出厂检验 见故障,则判该设备为不合格。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转场生产时; c)产品停产2年及以上又恢复生产:
TB/T1726—2019d)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的结构、工艺和材料改变,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e)连续生产5年;f)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经过型式检验后的产品,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11.4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12,试验后应填写相应的检验报告。对于其他形式的检验,由检验方确定检验项目。表12检验项目型式出厂技术要求对应条款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检验LTE系统数字对讲系统1系统功能4.3,8.1.25. 32系统性能VV4. 45. 4 4.5. 1.1、4.5.2. 1,4. 6,4.7.1.2a) ~3网络设备功柜b)、4.7.1.3a)~b)、4.7.24.5.1.2、4.5.2.2、4.7.1.2c)~d)、4网络设备性能5. 5 4. 7. 1.3c)~ d)5终端设备功能6.3,6.4,8.1.36终端设备性能VL表6~表8无线接人网设备披5.2.2)按照表4、表5进行功率变化容限、网络设备7高温试验b)、c)、和e)进待测试载波频率误差、灵敏度性能指标测试终端设备V性能按表6~表8求进行参人敏度、功率容差测试无线接人网设备按照4.5.2.2a)、按照表4、5进行功率变化容限、网络设备8低温试验b)、c)和e)进行测试载波频率误差、灵织弯性能指标测试终端设备V性能按表6~表8求进行参考灵敏度、功率容差测试无线接入网设备按照4.5.2.2a)、按照表4、表5进行功率变化容限、恒定湿热网络设备9b)、c)和e)进行测试载波频率误差、灵敏度性能指标测试试验终端设备V性能按表6~表8求进行参考灵敏度、功率容差测试无线接人网设备按照4.5.2.2a)、网络设备按照表4、表5进行功率变化容限、V10冲击试验b)、c)和e)进行测试载波频率误差、灵敏度性能指标测试终端设备V性能按表6~表8求进行参考灵敏度、功率容差测试无线接人网设备按照4.5.2.2a)、按照表4、表5进行功率变化容限、网络设备V11振动试验b)、c)和e)进行测试载波频率误差、灵敏度性能指标测试终端设备V性能按表6~表8求进行参考灵敏度、功率容差测试自由跌落12终端设备试验V性能按表6~表8求进行参考灵敏度、功率容差测试13电磁兼容性试验V10. 3 14外壳防护等级试验V表9中的序号918
绿化标准规范范本12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12. 1. 1产品标志
....- 铁路标准 通信标准
- 相关专题: 无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