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R 9247-2016 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将风险估计的结果与预先建立的控制原则进行比较,确定风 险的排序及等级
2.0.20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
对风险进行辨识、估计和评价,是辨识风险不确定性及评价! 验影响程度的过程。
无损检测标准规范范本2:0.21.风险控制
铁路工程峻工后开展的项目风险管理效果确认、评价和 工作,
在工程实施阶段及时、准确地将风险因素、风险事件等信息采 用适当的方式向相关单位人员发布。
3.2风险管理内容与流程
.1 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准则; 2 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 3 开展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估计和后果分析; 4 确定风险等级;
5 通过接受准则确定风险处理原则; 6 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监测和检查; 7工程竣工后开展风险后期评估。 2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流程和节点应与项目建设管理相 ,并应遵循图3.2.2所示基本流程
图3.2.2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图
3.3.1铁路建设工程风险分级应根据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等
3.3.1铁路建设工程风险分级应根据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等级 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的等级,评定相应风险的等级。 3.3.2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等级可按定量或定性的标准进行判别
并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注:“~”含义为包括上限值而不包括下限值,以下各表均同。
3.3.3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按严重程度分为五级,并应符合表 3. 3. 3 的规定。
表3.3.3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标准
表3.3.41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死亡人数,“SI”代表重伤人数,“MT"代表轻
2稳定影响等级标准。稳定影响是铁路项目建设和运营 可能诱发社会矛盾、群体性或个体极端事件等造成的负面影响, 根据其涉及范围、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表3..3.4一2的 规定。
表3.3.4一2稳定彩响等级标准
3环境影响等级标准。环境影响是指铁路工程施工对环境 可能造成的破坏、污染或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根据其涉及范围、 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表 3.3.4一3的规定。
注:后果等级取自然环境影响或社会环境影响中对应的最高等级
4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 工程项目各种费用的总和,可按绝对经济损失或相对经济损失进
行评定,并应符合表 3. 4. 44 的规定。
注,1“EL”指经济损失。
注:1相对工期延误的基数为原工程的工期。 2后果等级取绝对延误时间或相对延误时间中对应的最高等级。 3 如非控制工期工程因延误而转变为控制工期工程,应按控制工期工程进行 管理。
注:1相对工期延误的基数为原工程的工期。 2后果等级取绝对延误时间或相对延误时间中对应的最高等级。 3 如非控制工期工程因延误而转变为控制工期工程,应按控制工期工程进行 管理
6功能缺陷等级标准。功能缺陷是指质量风险事件可能 致的工程预定功能的丧失或缺失,是质量风险发生的后果,可按
能缺陷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表3.3.4一6的规定。
注:主要功能是指满足安全和结构耐久等方面需求的属性;辅助功能是指工程满足 运营维护等使用方面带求的厚性,
3.3.6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等级可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级 和后果等级分为极高、高度、中度、低度四级,并可按表3.3.6 确定。
3.4 风险接受准则
3.4.1铁路建设工程应根据其工程性质和环境条件,分阶段制定 风险接受准则和风险控制原则 3.4.2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应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用不同 的风险接受准则。各等级风险的接受准则与控制原则可按表 3.4.2确定。
表 3.4.2风险接受准则与控制原则
3.5建设各方风险管理
1制定项目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制定项目风险接受准则和风 险控制原则; 组织指导监督参建各方开展风险管理; 组织设计单位进行风险技术交底; 4 审查风险管理成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5 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风险监测; 6 监督检查、协调处理参建各方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7完善用工管理制度,并检查参建各单位规范用工、合法分 包、文明施工等情况; 8与地方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和处置预案,及时处理建设过程 中的稳定风险; 9组织参建各方或委托专业机构开展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1制定设计阶段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按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防范 注意事项; 3优化工程措施,重点评价导致稳定风险的征地拆迁、环境 污染水系破坏等问题;
4向施工单位进行有关风险的技术交底; 5结合施工期间的风险管理,动态调整风险设计措施; 6编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报告或 成果文件; 7 参与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3.5.5 施工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核实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结果; 2制定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3开展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防范 工作要求; 4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5动态跟踪风险变化状态,及时上报经监理单位确认风险监 测情况和风险管理资料,及时启动风险预警或应急预案; 6对施工人员进行风险交底和岗前培训,负责施工现场风险 公告; 7完善用工管理制度,规范分包行为;加强文明施工; 8与地方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和预案,及时处理建设过程中的 稳定风险; 9编制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报告; 10参与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3.5.6监理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制定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参与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3审核施工风险处置措施、风险监测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和 应急预案; 4监督检查用工管理、分包行为、文明施工情况; 5监督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6参与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4.1.1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工程的安全、稳定、工期、投资、环境 有重大影响的控制性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 4.1.2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综合选线,对控制性隧道多方案比 选,评估各方案存在的安全、稳定、环境、工期、投资、第三方风险 产么
4. 1.3可行性研究阶段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与现场调查、方
4. 2. 1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以下风险管理L作
1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人员培训等; 2实施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风险因素进行筛选; 3评价重大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后果等级,并最终确定初 始风险的等级; 4针对初始风险,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制定风险处理措施和对 策,开展方案设计,并进行综合比较; 5明确残留风险,提出下阶段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图4.2.2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流程图
4.3.1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编制风险计划。
1提出应重点识别的自然风险、地质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 险因素; 2明确控制性隧道工程的目标风险,并提出目标风险的控制 原则。
4.4.1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辨识可采用核对表法、头脑风暴法 等,初步辨识与排查重大风险因素,风险因素表可参照表4.4.1 进行
表 4. 4. 1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因素表
4.4.2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估计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 头脑风暴法等,对多方案比选开展定性的风险概率估计和后果 评估。 4.4.3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评价应根据定性的概率估计和后果 分析,采用表3.3.6确定风险等级。
.人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处理应以规避风险为主,对极高、高 度风险提出线路优化调整方案。特长隧道和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 隧道应进行深人的地质调查,开展地质综合选线,合理确定隧道通 过的平面位置与高程
4.5.2地质风险管理应符合下
·3岩溶地区隧道优先选择从岩溶垂直渗流带内通过,岩溶斜 坡地区隧道优先选择在岩溶安全带通过; 4绕避大型密集、难以查明、治理困难的采空区,并设置在其 塌陷影响区范围外一定距离,必须通过采空区时,绕避采空区地表 变形活跃、移动盆地边缘地带; 5绕避可能大范围出现严重热害的高地温地区(段、带),选 择在常温带或相对较低地温带通过,隧道通过高地温区(段、带) 时,最大可能减少隧道埋深; 6尽量绕避高地应力、高瓦斯、强放射性等不良地质、特殊岩 土和含有害气体地层。 4.5.3自然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下穿江河、湖泊时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风险较小的 方案; 2下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时应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3 下穿地下水敏感区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下水流失和 污染; 4 下穿生态环境脆弱区时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5下穿既有重要建筑(构)物、管线时进行功能调查,并征求 产权单位意见。 4.5.4技术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3岩溶地区隧道优先选择从岩溶垂直渗流带内通过,岩溶斜 坡地区隧道优先选择在岩溶安全带通过; 4绕避大型密集、难以查明、治理困难的采空区,并设置在其 塌陷影响区范围外一定距离,必须通过采空区时,绕避采空区地表 变形活跃、移动盆地边缘地带; 5绕避可能大范围出现严重热害的高地温地区(段、带),选 择在常温带或相对较低地温带通过,隧道通过高地温区(段、带) 时,最大可能减少隧道埋深; 6尽量绕避高地应力、高瓦斯、强放射性等不良地质、特殊岩 土和含有害气体地层。
1下穿江河、湖泊时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风险较小的 方案; 下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时应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3 下穿地下水敏感区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下水流失和 污染; 下穿生态环境脆弱区时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5下穿既有重要建筑(构)物、管线时进行功能调查,并征求 产权单位意见。
4. 5. 4 技术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
1 比选特长隧道分合修方案; 2 比选特长隧道辅助坑道方案; 3 比选穿越河流、水库、不良地质发育区修建方法; & 评估重要车站隧道工程可实施性; 5 分析隧道的涌水、有害气体、高地温、高地应力等控制措施 的可靠性。
4.5.5社会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要习
1防范大型弃土场选址征地拆迁、次生灾害引发群 事件;
2评价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水系破坏,并制定控制措施 3比选文教区及大规模的居民住宅区的穿越方案,采取有效 的减振降噪和变形控制等措施; 4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分析,征询相关群众意见,查找并 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风险控制方案和措施。
5.1.1初步设计阶段应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施工图阶段应根据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对设计方案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隧道进行评估。 5.1.2初步设计审查后施工图阶段隧道风险因素和风险等级无 重大变化时,施工图阶段可不再进行风险管理成果文件专项审查。 5.1.3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开展隧道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结 合相应阶段的勘察资料和设计原则,对不同工法的典型风险进行 评估
5.1.1初步设计阶段应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施工图阶段应根据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对设计方案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隧道进行评估。 5.1.2初步设计审查后施工图阶段隧道风险因素和风险等级无 重大变化时,施工图阶段可不再进行风险管理成果文件专项审查。 5.1.3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开展隧道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结 合相应阶段的勘察资料和设计原则,对不同工法的典型风险进行 评估。 5.1.4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与现场 勘测、线路方案优化等勘测工作相结合,并收集下列资料: 1上阶段文件及其批复意见; 2上阶段风险管理成果及其审查意见; 3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防洪影响评价、通航论 证等单项报告及其审批(批复)意见; 4勘测资料; 5其他。 5.1.5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成果应包含以 下内容:
5.1.4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与现场
1上阶段文件及其批复意见; 2上阶段风险管理成果及其审查意见; 3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防洪影响评价、通航论 证等单项报告及其审批(批复)意见; 4勘测资料; 5其他。 5.1.5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成果应包含以 下内容: 1一般隧道风险管理成果表; 2控制性隧道专项风险管理报告。
5.2风险管理内容与流程
1开展隧道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对地质风险因素 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2根据隧道地质资料分段评估,确定初始风险等级,提出相 应的设计措施;“, 3根据设计措施进行再评估,确定残留风险; 4提出下阶段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5.2.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宜按图5.2.2所示流程开展
2.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
5.3.1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上阶段风险评估 成果等编制风险计划。 ?
5.3.1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上阶段风险评估
1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上阶段风险评伺 等编制风险计划。 ?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提出需识别的自然风险、地质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因素: 明确隧道需评估的典型风险; 提出风险控制原则,采取措施减轻风险
续表 5. 4. 11
续表5.4.1—1风险事件瓦斯突水大变基底第三方塌方岩爆其他风险因素事故(泥、石)形变形损失水系破坏★社会因素其他注:“★”表示该风险因索对风险事件有影响,以下表同。表 5.4.1—2明挖法隧遵风险因素核对表风险事件流土围护结主体结基底第三方塌方涵水其他风险因素(砂)构变形构破坏变形损失地形地貌★★★江河、湖泊★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地下水★★★★★★因素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有建(构)筑物、★★管线桑雨、洪水★★★★★★其他岩性及风化程度★★★★构造(单斜、向斜、背★★★★斜、断层等)地质高灵敏度淤泥厚层、因索富水粉细砂层等软弱★★★★★地层可液化地层*★★★★顺层★★★.23:
续表 5.4.1—3掘进与缺氧、盾构机风险事件进出洞地表涌水出渣有害气;姿态其他风险因素风险变形涌砂困难体危害变化既有建(构)筑物、★★管线白然因素暴雨、洪水★★★其他岩性及风化程度★★★★构造(单斜、向斜、★★★★背斜、断层)地下水★★★★有害气体★顺层★★★地质因索岩溶★★★★挤压性地层★★复合地层★★膨胀岩(土)、冻土、★★★★★软土其他常规设计★★★★★★特殊设计★★★.★★★监控量测设计★★★★★★设备选型★★★★★技术小净距施工★★因素辅助工法★★★★*洞室及通道★★★工作井★·★★断面★★★·25·
注:工作井为盾构法箭辨识的风险因素
5.4.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估计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 查法、蒙特卡罗法、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等,开展定量或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概率估计和后果评估
5.4.3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价应根据定量或定性
5.5.1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对上一阶段所确定的风险和新 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优化设计方案,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切实 可行的工程措施,为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创造条件。 5.5.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对地质勘察孔位与数量、钻探与 原位测试技术、室内土工试验方法等进行评估,控制因勘察遗漏、 失误或环境调查不准、室内试验方法及参数获取失误等引起的工 程设计与施工风险。
5.5.3一般隧道塌方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岩石力学参数等因素 对塌方的影响; 2评估开挖工法、支护体系、预注浆等防塌措施; 3提出针对性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和变形监控量测要求。 5.5.4瓦斯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瓦斯封闭条件、吨煤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涌出量 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揭煤、过煤和瓦斯突出隧道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专项 措施与预案;
3提出针对性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和变形监控量测要求。 5.5.4瓦斯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瓦斯封闭条件、吨煤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涌出量 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揭煤、过煤和瓦斯突出隧道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专项 措施与预案; 3提出施工通风、瓦斯监测要求。 5.5.5岩溶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隧道涌水量及溶洞暗河、可溶 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向斜核部、断层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排水、堵水措施及地下水水压对衬砌结构的影响; 3提出岩溶发育段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安全应急要求。 5.5.6黄土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评价湿陷性等级、黄士厚度、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开挖工法、支护体系、衬砌结构、截排水及湿陷性处理 等措施。 5.5.7高地应力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评价地层岩性、岩石抗压强度、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2 评估支护体系、地应力释放等防岩爆专项措施; 3评估围岩加固、支护体系、衬砌结构等大变形整治专项 措施; 4 提出高地应力段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要求。 5.5.8下穿或邻近既有建(构)筑物、管线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应包括:
5.5.5岩溶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隧道涌水量及溶洞暗河、可浴 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向斜核部、断层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排水、堵水措施及地下水水压对衬砌结构的影响; 3提出岩溶发育段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安全应急要求
1评价湿陷性等级、黄士厚度、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开挖工法、支护体系、衬砌结构、截排水及湿陷性 等措施,
1评价地层岩性、岩石抗压强度、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支护体系、地应力释放等防岩爆专项措施; 3评估围岩加固、支护体系、衬砌结构等大变形整治专项 措施; 4 提出高地应力段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要求。 5.5.8下穿或邻近既有建(构)筑物、管线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应包括:
对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隧道结构与建(构)筑物、管线的相互影响及隧道防 塌、变形控制专项措施与预案; 3提出隧道与建(构)筑物、管线监控量测要求。 5.5.9下穿松散地层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地层颗粒组成、含水率、孔隙率、固结度、承载能力、变 形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围岩加固、开挖工法、支护体系、变形控制等措施。 5.5.10明挖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地层岩性、岩层产状、水环境、开挖深度、既有建(构) 筑物、管线等因素的影响; 2评估开挖工法、支护体系、基础处理、截排水等措施; 3提出监控量测和变形控制要求。 5.5.11掘进机与盾构法隧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评价地层条件、水环境、隧道埋深、建(构)筑物、管线等因 素的影响; 2评估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地温、断层破碎带、复杂地层等 特殊地段处理措施; 3评估辅助施工方法及设备进出洞处理措施。
1评价地层条件、水环境、隧道埋深、建(构)筑物、管线等因 素的影响; 2评估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地温、断层破碎带、复杂地层等 特殊地段处理措施; 3评估辅助施工方法及设备进出洞处理措施
5.1.1施工阶段应根据施工图阶段的风险管理报告开展风险管 理,重点结合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调查对风险因素进行核对,对 施工方案和地质因索有重大变化的风险进行评估。 6.1.2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风险控制应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 基本原则开展。施工阶段应全面落实设计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 险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确保对风险的有效管理。 6.1.3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应收集下列资料: 1 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技术交底资料; 2 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评估及其审查意见; 3施工前及施工过程调查资料; 4 相关协议; 5其他。 6.1.4 施工阶段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成果应包含以下内容: 1 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报告; 2风险后期评估报告。 6.2风险管理内容与流程 6.2.1施工阶段应开展以下风险管理工作: 1 编制风险计划; 2# 核对设计提出的风险,评估新出现的风险; 3 制定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及应急预案; 4 风险公告及人员培训;
5施工中进行动态评估,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6明确残留风险工程监理标准规范范本,提出运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6.2.2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宜按图 6.2.2所示流程开展
6.2.2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宜按图6.2.2所示流程开展
6.2.2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图
6.3风险计划6.3.1施工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成果等编制风险计划。6.3.2施工阶段风险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1明确需再评估的典型风险,提出风险控制原则;2明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3确定工程风险管理组织构架、参与人员的职责及工作沟通协调机制。6.4风险评估6.4.1施工阶段风险因素辨识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全面辨识与排查风险因索。6.4.2施工阶段风险估计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蒙特卡罗法、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等,开展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概率估计和后果评估。6.4.3施工阶段风险评价应根据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概率估计和后果分析,采用表3.3.6确定风险等级。6.4.4施工中应结合现场踏勘、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等手段对自然、地质、技术和社会风险因素进行动态识别。6.4.5矿山法施工隧道风险因素识别可参照表6.4.5进行。表6.4.5矿山法施工隧道主要风险因寮核对表风险事件瓦斯突水基底第三方塌方大变形岩爆其他风险因素事故(泥)变形损失地形地貌★自然江河、湖泊★★因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31:
续表 6. 4. 5
续表 6. 4. 5
人孔标准续表 6. 4. 5
续表 6. 4. 5
....- 铁路标准
- 相关专题: 铁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