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R 518-2016 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pdf

  • Q/CR 518-2016  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9-2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7.1.3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e)不应存在同一股道、同一区间的多列车冲突使用情况; f)电力牵引机车不应经过停电的股道/区间; g)其他有效性检查。 7.1.3.4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下达功能,计划的接收方包括自律机、车务终端 等。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是自律机自动排列进路的依据,自律机只接收唯一来源的计划,遵循单一指挥 的原则。 7.1.3.5调度集中系统在列车调整计划下达前应进行计划有效性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调度员明 确提示,计划的下达应经调度员确认。 7.1.3.6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计划操作界面应具备直接变更指定列车自动触发标志的功能。 7.1.3.7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计划操作界面上应可显示进路触发状态,对于已经触发进路的列车,在计 划调整操作时应受到一定限制;对于已经报点完成的列车运行实绩不准许修改。 7.1.3.8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计划操作界面应具备设置各种施工、限速、封锁、停电标记的功能,并可作 为计划有效性检查的条件。 7.1.3.9当具备信息来源时,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在列车计划操作界面显示编组、乘务、载客等列车 附加信息的功能。 7.1.3.10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自动采集列车到发时刻的功能,并可据此自动生成实际运行图。采集 列车到发时刻应采用可靠的列车停稳、启动信息,当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以下逻辑推算方法: a)列车到达时刻:列车完全进人股道后,旅客列车延后1min,货物列车延后2min; 列车出发时刻:列车压过出站信号机后,提前1min; 列车通过时刻:列车进入股道和列车压过出站信号机的中间时刻。 对于特殊站形情况,延后或提前时间参数可按照具体要求配置。 7.1.3.11 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邻台计划复示、发送和接收功能。在接收邻台计划时,应检查列车属 性、股道、到发属性、径路等信息;当邻台计划与本台计划不一致时应产生相应提示,不做自动更改;当 接收到的列车计划时刻不一致时,经人工确认后可根据邻台时刻更改本台计划时刻。 7.1.3.12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列车速报管理功能,并可将速报信息自动关联到列车运行计划。 7.1.3.13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阶段记事管理功能。 7.1.3.14 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从TDMS接收阶段调整计划的功能。 7.1.3.15 对于作业复杂的车站,调度集中系统可按照实际运输需求提供车站操作方式下的车站列车 计划管理功能,即车务终端可具备按照基本图、日班计划、调度所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编制车站列车运行 计划,并经车站值班员确认后下达至自律机或者车站其他岗位的功能。 7.1.3.16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列车开行对数、正晚点等统计功能。 7.1.4调度命令 7.1.4.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手段,向管辖区段的各受令单位或向辖区内运行的列 车下达调度命令的功能。 7.1.4.2调度集中系统应提供文本编辑和格式化输入两种模式进行调度命令的输入,在文本编辑模 式下,系统提供常用模板。格式化输入模式下调度员应严格按模板要求输人车站、线路、里程、时间、速

    7.1.4.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手段,向管辖区段的客受令单位或向辖区内运行的列 车下达调度命令的功能 7.1.4.2调度集中系统应提供文本编辑和格式化输人两种模式进行调度命令的输入止回阀标准,在文本编辑模 式下,系统提供常用模板。格式化输入模式下调度员应严格按模板要求输入车站、线路、里程、时间、速 度值等命令内容

    津机依据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自动生成列车进路指全 7.2.1.2调度集中系统在自动排列列车进路时

    满足分散自律约束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约束条件: 对于旅客列车:旅客列车应接入具备接发客车条件的股道,办理客运时应接人有站台的股道, 发车应发往允许办理旅客列车的方向。 b) 对于动车组列车:动车组列车应接入具备接发动车组条件的股道,办理客运的动车组应接入 有高站台的股道,发车应发往允许办理动车组列车的方向。 c) 对于超限列车:超限列车应接入具备接发超限列车条件的股道,两超限车不应在禁止同时接 入超限车的股道交会,超限车发车应满足区间交会条件。 d) 对于电力牵引列车:电力牵引列车应仅向电力牵引接触网有电的区段、区间排列进路。 e) 其他约束条件如下: 1)列车进路不应经过未确认空

    )办理发车的联锁条件

    b)对于到开作业的列车,应判断列车停稳且避让列军的发车进路全部出清。 7.2.1.13调度集中系统对于计划通过列车,可以采用接发车进路分开办理或者一次性办理通过进路 的方式。应按照以下要求: a) 接发车进路均满足触发条件时:先办理发车进路,再办理接车进路,或一次性办理通过进路。 b) 接车满足条件,发车不满足时:先办理接车进路,当发车满足条件时,再办理发车进路;办理接 车进路的前提为同一股道不存在其他列车的发车进路(含正在办理)。

    1)列车已进人接车区间; 2)列车越过邻站出站信号机; 3)列车在邻站的发车进路已排列或者邻站已报发车点。 b)发车进路自动触发时需检查闭塞办理条件是否满足发车条件。 7.2.1.15调度集中系统自动排路的相关参数应依据线路实际情况和运输需求合理配置 7.2.1.16调度集中系统站场实时监视界面应可直观显示当前进路序列状态。

    7.2.2列车进路人工控制

    7.2.2.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列车进路的人工控制功能,包括进路序列控制和按钮控制。人工控制 的操作权限严格受限于当前车站的控制模式和操作方式。 7.2.2.2进路序列控制包括进路序列的人工触发、变更自动触发标志、变更股道、删除进路等操作 余运行时刻外,人工变更的进路序列不应随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更新 7.2.2.3人工触发进路序列中的列车进路时,由操作者确认办理时机和条件,系统应按照分散自律约 束条件和计划顺序进行检查和提示。 7.2.2.4人工按钮排列列车进路时,由操作者确认办理时机和条件,并且办理前应输入正确列车车次 号。系统应可按照列车车次号办理进路 列进行重新

    7.2.3.1调度集中系统不应具 7.2.3.2对于已人工取消的列车进路,调度集中系统不应再行自动办理,需恢复时,应由人工干预 操作。

    7.3无线接车进路自动预告

    7.3.1调度集中系统在分散自律模式下应具备自动发送接车进路预告功能,通过数字无线通信系统, 以文字方式向司机提供接车进路预告信息 7.3.2无线接车进路自动预告信息发送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 系统检查进路序列中的进路状态,进路办理成功; b) 当列车运行于接车方向的区间,列车运行前方无其他车次且闭塞分区空闲; ) 收到正确的无线车次校核信息。 7.3.3 无线接车进路自动预告包括以下信息内容: a) 列车计划为到开或终到时,预告内容为“××次,××(站/线路所)××道停车”; b) 列车计划为通过,且已排列完整通过进路时,预告内容为××次,××(站/线路所)××道 通过”; ) 列车计划为通过,且只排列了接车进路时,预告内容为“××次,××(站/线路所)××道进 站信号已开放,注意出站信号”; d) 接车进路被取消时,预告内容为“××次,××(站/线路所)进路取消”。

    在15s内收到机车的自动回执视为发送成功,否则系统应重发进路预告,直到发送成功或列 车压过进站信号机发送条件不满足为止; b 如果进路状态发生变化,则根据变化后的进路状态再次发送进路预告; 息未成功时应在车务终端和调度终端报警

    7.4.1调度集中系统集控站应具备和相邻TDCS车站办理自动发车预告的功能。 7.4.2调度集中系统集控站在自动办理发车进路时,提前指定时间向列车前方TDCS车站自动发送 发车预告信息,并可接收、显示对方的响应信息。 7.4.3调度集中系统应能接收相邻TDCS车站发车预告信息,并可在调度终端或车务终端上显示并 向对方发送响应信息。 7.4.4取消发车预告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应由人工办理 7.5列车车次号处理 7.5.1列车车次号是调度集中系统实现调度指挥、列车运行追踪、自动排列进路的重要基础信息,应 保证及时、准确无误。 7.5.2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独立完整的列车车次号输人、修改、校核、确认以及逻辑跟踪功能,RBC系 统等外部设备车次号不应影响调度集中系统车次号逻辑跟踪。 7.5.3调度集中系统车次号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输入、系统内部信息交换和计划自动生成、 无线车次校核、系统假车次。低优先级的车次号不应修改、覆盖高优先级的车次号。 7.5.4在通道、采集等设备故障导致车次号丢失、车次号滞留或者产生假车次号时,调度集中系统应 具备必要的容错、校核、人工干预等手段。 7.5.5在具备无线车次校核设备时,系统可自动对假车次号进行校核更正,自动校核更正后的车次号 需人工确认。 7.5.6调度集中系统提供车次号的人工输入、修改、确认功能,当发生车次号与计划不一致、车次号丢 失或产生假车次号时,系统应报警,应能通过调度终端或车务终端人工输入、修正、确认车次号。只有 人工确认后的车次号才能作为自动排路的依据

    7.4.4取消发车预告

    7.6.1列车停稳是到开列车自动办理发车进路的必要条件。

    7.7牵引供电接触网状态处理

    7.7.1调度集中系统应能显示线路的接触网的有网、无网、有电、无电状态,无网和无电线路在站场界 面以醒目显示。 7.7.2调度集中系统应人工设置接触网有电、无电状态,设置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岔区段应接道岔定反位分别 方式可在调度终端、车务终端操作 7.7.3调度集中系统应通过人工操作设置列车运行线(可分段设置)和列车车次号的电力牵引属性, 当二者不一致时应产生报警。 7.7.4调度集中系统在办理电力牵引列车进路时,应检查进路所经过区段以及进路前方区间是否为

    7.8分路不良区段处理

    7.8.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站内轨道电路区段分路不良的人工标记、显示、确认空闲等功能。道岔区 段可以按照岔前、定位和反位分别进行标记。 7.8.2调度集中系统检测到站内分路不良区段锁闭或占用后,自动设置为“未确认空闲”状态,该区 段再次使用前,需人工再次进行“确认空闲”操作。 7.8.3当车站由非常站控转为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后,站内标记为分路不良的区段均自动设置为“未确 认空闲”状态。 7.8.4当车站TCC具备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时,调度集中系统应能根据接收到的TCC信息实现相 关状太显示功能并可实现相关人工确认损作功能

    7.9线路和设备封锁处理

    7.9.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对按钮、股道、道岔、无岔区段、区间的封锁操作功能,并应在站场图界面 显示封锁状态。 7.9.2调度集中系统在办理列车进路时,如果检测到本站进路相关设备处于封锁状态,系统应及时给 报警。 7.9.3当计算机联锁系统具备条件时,调度集中系统应将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的封锁操作指令发送 至联锁系统

    7.11列控临时限速操作显示

    7.11.1调度集中系统通过与列控系统的TSRS设备接口,实现临时限速调度命令的拟定、下达、激 活、执行、取消、TSRS初始化、临时限速时机提示、临时限速状态站场界面显示、列控设备报警信息显示 等界面操作功能。 7.11.2调度集中系统负责将人工输入的临时限速操作命令正确传送给TSRS,临时限速操作命令的 完整性和安全性校验、限速范围归档、限速命令执行等由列控设备负责。 7.11.3调度集中系统的调度终端可实时查询TSRS存储的限速命令,并可在站场界面上显示当前正 在执行的临时限速状态。 7.11.4 临时限速状态站场界面显示应满足以下规则: a 调度集中系统接收来自TSRS的限速状态信息,按照限速线路号、公里标计算站场图上的显示 范围,正线限速采用黄色光带表示方式,侧线限速采用黄色指示灯表示方式。 b 正线限速显示黄色光带最小单位是站内列车信号机防护范围或者区间闭塞分区.仅示意限速

    7.11.4临时限速状态站场界面显示应满足以下规则

    调度集中系统接收来目TSRS的限速状态信息,按照限速线路号、公里标计算站场图上的显示 范围,正线限速采用黄色光带表示方式,侧线限速采用黄色指示灯表示方式。 b) 正线限速显示黄色光带最小单位是站内列车信号机防护范围或者区间闭塞分区,仅示意限速 位置;侧线限速黄色指示灯分不同区域显示。 C 稳定的黄色表示限速命令完整执行,即所有受令列控设备均已执行完成。 d) 闪烁的黄色表示限速命令部分执行,即调度集中系统未接收到完整的限速执行状态。 7.11.5 调度集中系统一个调度台只对一个TSRS进行临时限速操作。对于涉及局间分界口的临时

    速,调度集中系统对本局接口的TSRS进行设置,并从本局接口的TSRS中获取临时限速状态。 1.6调度集中系统应同时提供以下针对限速命令有效性的确认方式: a)在激活、执行限速命令时,可直观显示TSRS的反馈信息; b 可随时调阅、查询TSRS内部的限速命令状态; c)站场监视画面上具备直观的临时限速状态显示

    8.1.1调度集中系统的调车作业计 时分等信息,以满足自动排列调车进路需要 8.1.2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调车作业计划的下达功能,调车作业计划可在车务终端打印,可通过无线 传输系统发送至调车机车,也可下达到相关车站自律机由系统自动执行。

    9调度集中站场信息采集、实时显示与按钮控

    .1.1信号机状态包括绿、黄、绿黄、双黄、双绿、黄闪黄 丝、点灭灯等。

    9.1.3轨道区段状态包括占用、锁闭、空闲等。

    9.2站场信息实时监视

    3.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人工直接按钮控制功能,包括进路操作按钮、道岔操作按钮、闭塞操作 故障解锁按钮、心轨按钮、尖轨按钮以及其他功能按钮。 3.2对于引导总锁闭或道岔总锁按钮、区段事故解锁按钮、坡道解锁按钮等铅封按钮,调度集中 应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人工误操作。

    9.4联锁控制指令输出

    .1调度集中系统向联锁系统输出控制指令时,调度集中系统应保证输出指令正确反映列车计 人工操作意图,及时、完整地发送给联锁系统执行。 4.2调度集中系统不应自动处理联锁系统执行失效或者其他非正常情况下的遗留按钮

    10非正常作业技术要求

    10.1现场信号设备故障

    10.1.1调度集中系统自动办理进路时,当检测到指定时间内信号无法正常开放,系统应给予报警。 10.1.2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非正常情况下的信号设备操作功能,包括道岔单操、道岔单锁、引导进路 办理、引导总锁、区段故障解锁、区间改方、闭塞复原、计轴复零等,系统应将人工操作指令直接发送给 联锁系统。 10.1.3调度集中系统在车站调车操作方式下时,车务终端上不具备解锁调度办理的列车进路的权 限,调度终端上不具备解锁车站办理的调车进路的权限。 10.1.4调度集中系统应提供信号设备故障影响辅助分析功能,可按照人工指定的故障设备自动分析 所影响的列车进路和列车计划车次,并可提供非正常作业流程、作业方法提示

    10.2调度集中系统故障

    在调度终端、车务终端上报警。 10.2.2当车站与中心通信中断后,车站自律机应具备按原接收到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继续自动排列 进路的功能。 10.2.3当与相邻路局通信中断后,调度集中系统应在调度终端、车务终端上报警,相关邻局的站场显 示为故障状态。 10.2.4调度集中应用软件应具备应急工作模式,即列车调整计划、调度命令等重要数据应支持数据 库、本地同时存储的穴余模式,当数据库服务器短时间故障时,当前工作数据不丢失;当服务器故障或 者网络中断时,可以利用本地数据短时间维持列车计划显示、编辑的基本工作状态

    11行车辅助报警技术要求

    11.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列车紧跟踪报警功能。当系统检测到区间运行列车前方相邻区段占用且 在指定时间内未出清时,则应在相关调度终端和车务终端上产生列车紧跟踪报警。在系统边界或其他 不具备可靠占用检查条件的区间,可不产生报警。 11.2调度集中系统可接收联锁、列控等系统发送的现场信号设备故障状态,对影响行车的故障应具 备报警、提示、记录等功能。 11.3调度集中系统检测到区间红光带但无车次号或者车次号丢失时,应产生假车次号,并在相关调 变终端和车务终端上产生报警。 11.4调度集中系统在非常站控模式下应具有列车进路错办报警。在非常站控模式下,系统应根据车 站采集的站场表示、车次跟踪信息、调度员下达的阶段计划以及相关行车约束条件对车站办理的列车 接发车进路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约束条件的进路,系统应及时给予报警。 11.5对列车进路错办报警,系统应从股道条件方面对车站办理的进路进行检查,检查条件如下: a 接车股道的允许接发车类型(客车、货车、动车、超限车)应与列车类型匹配; 接车股道应与计划或者车务终端行车日志一致; c) 办理客运业务的旅客列车应接人有站台的股道,办理客运业务的动车应接人有高站台的 股道; d) 计划通过的客车应办理正线通过进路; e) 接车股道应与发车口连通 11.6对列车进路错办报警,系统应从进路条件方面对车站办理的进路进行检查,检查条件如下: a) 办理接发车进路的车次应存在于当前列车计划中; b) 进路连接的接发车口应与计划、列车类型一致; ) 电力机车不应接人无电区段; d) 列车不应接入未确认空闲的分路不良区段,并且列车进路上分路不良的道岔应单锁; e) 不应向设置为封锁的区间发出列车; f) 不应利用设置为封锁的股道接车; g) 客车侧向经过道岔的辙岔号不应小于12号,其他列车侧向经过道岔的辙岔号不应小于9号; h) 需要办理客运或者货运业务的列车不应办理通过进路; i) 办理发车进路时需撤除系统内防溜标记。 11.7 对列车进路错办报警,系统应从交会条件方面对车站办理的进路进行检查,检查条件如下: a) 站内交会:超限列车不应接人禁止交会的股道; b 区间交会:超限车与动车、超限车与超限车不应在区间交会。 11.8对列车进路错办报警,系统应按照运输具体要求根据地点或时间条件,对于接近列车未及时办 理接车进路的情况进行报警提示。 11.9对列车进路错办报警,系统应具备文字和语音两种报警方式,报警状态未解除时,系统应定时重 12

    11.10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列车占用丢先 到区间运行列车占用红光带丢失,并 且在规定时间内,本列车未占用前方相邻区段时, 应在相关调度终端和车务终端上产生列车占用丢失 报警。在系统边界或其他不具备可靠占用检查条件的区间,可不产生报警,当区间设备具备区间占用 罗辑检查功能后,不再保留此功能。 11.1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对报警信息分级分类处理的功能

    逻辑检查功能后,不再保留此功能。 11.11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对报警信息分级、分类处理的功能。

    12.1系统应具备从TDMS获取施工(维修)日计划、施工(预编)调度命令的功能,并能实现施工标记 的运行图显示。 12.2系统应具备车站封锁/慢行、区间封锁/慢行、接触网停电、维修天窗等施工标记的人工标注功 能,并且具备施工标记与相关施工调度命令关联的功能。 12.3系统应具备施工登记、施工上报、施工审核、施工销记等功能,形成完整的施工登销记记录,满足 集控站施工管理的要求。 12.4系统应具备施工登记信息打印及天窗统计以及施工作业模板维护功能。 13运维技术要求 13.1调度集中系统应配置运维子系统,具备系统运行状态监控、运行日志存储和分析、网络管理等功 能,满足各级维护部门需要。 13.2运维子系统应提供友好、直观的界面,采用图形、表格、语音等方式,具备灵活的输入、修改、查询 以及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 3.3状态监控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对设备CPU负荷率、内存使用率、硬盘使用率、活动进程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可设定阈值,当达 到阅值时自动产生报警; b) 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工作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 ) 对内部子系统之间、与外部系统之间的通信接口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通信异常或者中断时 自动产生报警。 13.4运行日志存储和分析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可存储各应用系统的运行日志、用户操作日志、接口通信日志,存储信息的粒度和容量应能满 足故障分析需要; b) 日志存储应包括日志产生的时间、设备、类型、级别,并提供灵活、有效的日志检索、查询手段; 系统应按照一定策略自动删除过时的日志。 13.5 网络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网络管理应支持SNMP通用网络管理协议,提供对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的监控和管理 功能; b) 网络管理应具备针对网络设备的CPU负荷、内存使用率、路由表、网络地址、端口状态的实时 监控功能,当发生异常或者中断时应自动产生报警; 网络管理应具备动态数据流量分析、数据误码率分析功能,并可从通信质量监督设备采集相 关数据。 13.6运维子系统可与通道质量监督设备、机房环境及电源监控设备接口,获取通道、机房环境、电源 等状态信息。

    13.5网络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4仿真测试技术要求

    14.1调度集中系统应配置仿真测试系统,具备软件和数据的仿真测试功能,并可对维护、使用人员进 行操作演练和仿真培训。 14.2仿真测试系统应独立组网,不应与运用中的设备连接 14.3仿真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应与在用系统完全兼容,可以直接承载运行调度集中应用软件,实现 软件、数据的测试验证功能。 14.4仿真测试系统应具备调度集中全部功能的操作和模拟功能,仿真测试系统的软件操作界面、配 置数据应和实际环境在用系统完全一致。 14.5仿真测试系统应具备调度集中外部接口设备的模拟功能,包括计算机联锁系统、列控系统、无线 车次校核系统等外部设备的模拟功能。 14.6仿真测试系统应具备列车运行模拟功能,可按照系统排列的进路模拟运行,并自动产生相应的 轨道区段占用、移动授权等相关模拟信息。 14.7仿真测试系统可具备故障模拟功能,可按照人工设定产生相应故障现象,包括轨道区段故障、道 岔故障、信号机故障、列车故障等。 14.8仿真测试子系统安装数量可按照运输部门和电务部门需求设置。

    调度集中系统由铁路局中心系统、车站系统和网络系统三大主要部分组成,铁路局分别设置高铁 调度集中中心系统(以下简称高铁中心)和普速调度指挥/调度集中中心系统(以下简称普速中心),另 外还包括查询子系统、运维子系统、仿真测试子系统以及应急备用系统等辅助配套系统,高铁中心和普 速中心可共用相关辅助配套系统。

    15.2铁路局中心系统

    15.2.1铁路局高铁中心系统设备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信前置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对 外信息提供服务器、对外时间服务器等服务器设备;包括调度员工作站、助理调度员工作站、综合维修 工作站、站场显示工作站、综合查询工作站、值班主任工作站、计划员工作站、调度维护工作站等用户终 端设备;另外还包括网络通信、信息安全、通信质量监督、电源、防雷、授时设备、机房综合监控等配套设 备,以及根据需要设置的大屏幕投影系统和绘图、打印设备。结构参见图A.1,基本配置见表B.1。

    15.2.2铁路局普速中心系

    a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功能是集中存储列车运行计划、运行实绩、调度命令以及其他调 度集中业务数据。数据库服务器均应采用企业级高性能设备,双机并行工作,配置双套磁盘 阵列和仲裁设备。 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功能是调度集中核心业务逻辑处理和信息分发。应用服务器应按照 处理业务、处理范围(线别、区域)分开设置,满足故障隔离原则。应分别设置实时数据处理服 务器、运行图和调度命令处理服务器、综合信息处理服务器三类应用服务器。设备数量应按 照调度台和车站数量合理确定,一套应用服务器原则上处理范围不超过三个调度台。每套应 用服务器均应双机热备 C 通信前置服务器:通信前置服务器功能是实现中心系统与车站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信前 置服务器应按不同线别或区域分别设置,并且每套通信前置服务器处理车站原则上不超过64 个;每套通信前置服务器均应双机热备。 d)接口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功能是实现调度集中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接口

    15.3.1调度集中车站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车站自律机、车站服务器、车务终端(值班员终端和 筛)、电务维护终端、车务管理终端、网络设备、信息安全设备、通信质量监督设备、电源设备、 等。结构参见图A.2.基本配置见表B.5

    15.3.2主要设备配置如下:

    车站自律机:功能包括列车跟踪、自动排路、分散自律逻辑检查、外部系统接口以及控制指 输出等,是调度集中核心设备。车站自律机应双机热备,采用工业控制专用硬件平台和模 化结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开关量采集设备。调度集中区段的车站应设置自律机,中

    站、配套衔接车站按需要设置自律机。 b)车站服务器:车站级行车指挥、车站级数据处理和集中存储管辖范围内车站的行车数据,行车 数据包括列车运行计划、调车作业计划、行车日志、调度命令、施工登销记、行车事件报警日志 以及相关规章、资料等。车站服务器应双机热备,配置大容量的网络存储器,安装于信号机 房。调度集中区段一个直属站或车务段的多个车站共用一套车站服务器,车站数目不应超过 15个。 c)车务终端:提供行车作业操作界面,具体包括车站行车作业计划(列车、调车)管理、行车日志 生成、阶段计划和调度命令签收、站间透明显示、车站控制模式转换、进路序列控制、按钮控制 等功能。TDCS区段的车站实施调度集中车站系统时,车务终端可按需提供占线板界面,采用 股道视图方式显示和设置作业状态、股道防溜标记等,并可在该界面进行进路序列的人工触 发。应采用工业级计算机,双机热备并配置双屏显示,显示器尺寸应参考联锁显示器。调度 集中区段的非集控车站应设置值班员车务终端,设信号员岗位的大型车站应设置信号员车务 终端。 d) 电务维护终端:提供车站电务维护操作界面,具体包括设备状态监控、日志记录和查询、相关 数据输人维护等。调度集中区段每个车站设置一套。 e 车务管理终端:提供车站运输管理数据、站细等资料信息维护以及施工和故障处理登销记操 作界面。调度集中区段每个车站设置一套。 网络设备:车站系统应设置网络设备,满足调度集中组网要求。 信息安全设备:车站系统应设置信息安全设备,满足调度集中信息安全要求。 h 通信质量监督设备:车站系统应配置通信质量监督设备,具备应用流量采集、通信质量数据采 集等功能,满足调度集中运维数据采集要求。点 电源、防雷、环境监控设备:车站机房应配置电源、防雷、环境监控设备,满足调度集中设备对 机房环境的要求。

    15.3.3自律机符合以下要求

    1)车站控制模式与操作方式; 2) 关键逻辑状态:轨道电路区段分路不良、信号设备封锁、接触网停电状态; 3) 列车进路序列; 4) 调车作业单与调车进路序列。 b 车站自律机应将本站采集信息、车次号、区间封锁状态等数据同步至与相邻车站的自律机。 C 车站自律机宜具备看门狗机制,当发生严重软件和硬件故障导致自律机无法正常工作时自动 重新启动。 d) 自律机运行过程中应保存轨道电路区段分路不良、信号设备封锁、接触网停电等关键逻辑状 态,并可在重新启动时恢复。 e 自律机备机发生死机、掉电等故障或者重新启动时,不应影响主机正常工作。 f 自律机实时表示完整信息刷新发送周期不超过60:

    15.4.1.1调度集中网络系统由铁路局中心局域网、车站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组成,其中高铁中心和普 速中心应分别独立组网。 15.4.1.2调度集中内部通信协议采用基于TCP/IP的专用协议。调度集中网络地址和路由协议分 配由铁路总公司业务主管部门集中管理。调度集中网络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均应能支持基 于SNMP的远程集中管理。

    通道 15.4.1.4调度集中系统应充分利用允余通道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2铁路局中心局域区

    15.4.2.1铁路局高铁中心局域网由核心交换机、楼层交换机、列头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局间互联路 由器、接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组成,应采用余双网结构,中心局域网的计算机设备均配置双网卡,分 别通过独立网线连接。 15.4.2.2铁路局高铁中心局域网的核心交换机应具备虚拟局域网(VLAN)、链路聚合以及三层交换 能力,并支持光、电以及不同速率的设备接口,网络速率不低于1000Mbit/s。

    15.4.3车站局域网

    15.4.3.1车站局域网由车站交换机和车站路由器组成,应采用完余双网结构,车站局域网

    15. 5 相关辅助子系统

    15.5.1查询子系统

    15.5.1.1查询子系统为其他生产岗位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主要设备包括查询数据库服务器、查询应 用服务器、隔离通信机、查询终端以及相关网络设备。基本配置见表B.2。 15.5.1.2查询子系统应单独组网;同一个铁路局,调度集中与TDCS系统可共用查询子系统。 15.5.1.3查询子系统通过接口通信机和专用单向传输协议和调度集中系统接口,并且在查询系统汇 聚路由器的边界处设置网络隔离设备

    15. 5. 2运维子系统

    15.5.2.1运维子系统提供设备管理和维护功能,主要设备包括软件和数据管理服务器、维护综合服 务器、IT集中监测设备、网管工作站、中心维护工作站、站段维护终端以及相关网络设备。基本配置见 表B.3。

    15.5.2.2调度集中与TDCS系统可共用运维子

    15.5.2.3运维子系统应建立铁路总公司、铁路局维护中心两级结构,为各级电务管理和维护部门提 供相应技术手段

    15.5.2.4运维子系统宜独立组网

    15.5.2.4运维子系统宜独立组网

    5.5.3仿真测试子系统

    服务器、数据模拟服务器、培训终端、维护工作站、车站综合处理机柜、网络设备以及其他实际需要的设 备。基本配置见表B.4。 15.5.3.2仿真测试子系统应独立组网,不应与在用生产系统连接。仿真测试子系统设备配置相比在 用系统同等设备降低,具体数量按照铁路局的实际需求确定。 15.5.3.3仿真测试子系统原则上应可模拟仿真铁路局管内任意调度区段和车站

    15.5.4应急备用 15.5.4.1铁路局中心机房应配置备用数据库服务器;正常情况下,调度集中业务数据同时写入主用、 备用数据库服务器(或采取数据库同步方式),以主用数据库支撑生产业务;在主用数据库故障时切换 至备用数据库。 15.5.4.2针对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接口服务器、调度台工作站、核心交换机、接入路由器等关键 设备配置N+1备份设备。备份设备应按在用设备同等性能要求配置,安装位置可在所备用目标机器 范围附近的机柜内,电源、网线均应完整配套。基本配置见表B.4。 15.5.4.3调度集中系统可按照需求设置中心应急备用系统,用以当中心机房全面故障时,启用备用 系统接管,维持调度指挥基本功能运行。具体要求如下: a 应急系统必须完全独立于主用系统建设;具体包括供电、网络、机柜、主机等,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应考虑设立独立机房。确保主用系统的故障不会对应急系统造成影响。 b) 应急系统的逻辑结构与主用系统基本一致;应急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通信、接口服务 器等设备构成,但在设备配置档次、设备容量、设备数量等方面可合理缩减。 ) 应急系统的数据应和主用系统实时同步;主用系统正常时,主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实时向应急 数据库同步 d) 应急系统应和车站系统保持稳定可靠连接;车站系统的抽头车站或者通信汇聚点应配置应急 专用通道与应急中心连接,并保持数据心跳激活状态。 e) 调度台安装应急调度终端;应急调度终端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机状态,不参与生产运营。应 急调度终端应设置专用电源和网线,

    调度集中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应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配置,包括安全计 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管理中心等。

    16.2.1调度集中系统服务器、终端等通用计算机设备应部署安全计算环境 16.2.2安全计算环境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保护、程序白名单、程序安装控制、执行程 序可信度量、网络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移动介质权限管理、外联控制等功能

    16.2.1调度集中系统服务器、终端等通用计算机设备应部署安全计算环境。

    16.3.1调度集中系统铁路局中心局域网、车站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应部署安全区域边界;调度集中 系统与外部其他系统通过TCP/IP网络协议接口时,应在调度集中系统一侧部署安全区域边界。 16.3.2安全区域边界包括身份鉴别、基于标记的强制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保护、安全审计、客体安 全重用、可信接人控制、协议过滤、数据过滤、传输数据完整性、可信路径、边界完整性、硬件标识识别等

    满足业务数据的最大流量要求

    16. 4安全管理中心

    16.4.1 一个铁路局部署一套安全管理中心设备,普速线和高铁可共用安全管理中心。 16.4.2安全管理中心包括审计策略管理、审计信息分析、安全策略管理、标记管理、授权管理、安全事 件集中监测、用户身份管理等功能。 16.4.3安全管理中心的客户端容量应满足调度集中系统运用要求

    17.1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口

    17.1.1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7.2 TCC 接口

    17.2.1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7.3信号集中监测接口

    招标投标7.3信号集中监测接口

    17.4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接口

    17.4.1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7.5RBC系统接口

    17.5.1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a)调度集中系统通过设置在中心的RBC接口服务器与RBC系统连接; b)采用专用数字通道与RBC系统交叉连接,同时应设置安全隔离设备。 17.5.2通信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 a)调度集中从RBC接受列车信息、诊断信息及连接报警等消息。列车信息包括列车的车次号

    列车长度、车载设备工作模式、列车速度、列车位置及移动授权终点位置等信息。 b)调度集中向RBC发送时间校核等信息

    档案标准I7. 6 TSRS 接

    ....
  • 相关专题: 调度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