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pdf

  • 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5.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3-04
  • 发 布 人: Lee840514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

    a)具有良好的密封、防火、防尘、防水、系统防雷、防静电、防 鼠害、防虫害等措施。 b)安装有计算机、自动闭塞、列控设备、电源屏等微电子设备的 机房应有机房专用空调设施,并符合有关标准;零、地电位差(三相交 流弓人零线与综合地线或安全地线)应小于1V;温度、湿度、洁净度 新风量应满足计算机设备工作的要求。 c)机柜(架)、控制台、表示盘等固定良好、安装牢固、不倾斜,并 有防震措施;同一排机柜(架)平直,且连接牢固;室内及设备应清洁。 d)室内设备布置须满足 1)机柜(架)排与排的净间距≥1m。 2)机柜(架)、控制台与墙的净间距: 主通道≥1. 2 m; 次通道及尽端柜(架)≥1m。 3)电源屏排与排或电源屏与机柜(架)的净间距≥1.5m,电源屏 与墙的净间距≥1.2m 1.0.22信号器材在电路中,其可靠动作的电压(电流)应满足器材额 定值或大于工作值的要求;其可靠落下的电压(电流)应小于释放值或 洛下门限值的要求。 1.0.23本标准未列的信号设备,按铁路局(公司)制定的技术标准

    1. 0. 23 本标准未列的信号设备,按铁路局(公司)制定的技术标# 执行。

    2.1.1信号机(含信号表示器,下同)的设置位置和显示方向,应使 接近的列车或车列容易辨认信号显示,并不致被误认为是邻线的信 号机。

    2.1.2各种信号机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

    a)进站、通过、接近、遮断信号机,不得小于10oom; b)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小于800m; c)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小于400m; d)调车、矮型进站、矮型出站、矮型进路、矮型通过、复示信号 机,容许、引导信号及各种表示器,不得小于200m。 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通过、接近、预告、遮断信 号机的显示距离排水标准规范范本,在最坏条件下,不得小于200m。 2.1.3非自动闭塞区段,进站信号机为色灯信号机时,应设色灯预告 言号机或接近信号机。 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的区段,预告信号机与其主体信号 机的安装距离不得小于800m;当预告信号机的显示距离不足400m时 其安装距离不得小于1000m。 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区段,在第一接近区段和第二接近 文段的分界处,应设接近信号机

    信号机的安设应符合下列要

    a)水泥信号机柱不得有裂通圆周的裂纹,裂纹超过半周的应采取 加固措施;纵向裂纹,钢筋不得外露。机柱顶端须封闭,不进雨雪。 b)水泥信号机柱的埋设深度为柱长的20%,但不得大于2m。卡 盘的埋深应符合安装标准和设计要求。机柱周围应夯实,

    c)设在路堤边坡的信号机,如有影响信号机稳固的因素时,应以 砌石或围桩加固。当用片石、水泥砂浆砌围时,砌围边缘距信号机柱边 缘不小于800mm。 d)信号机梯子中心线与机柱中心线应一致,梯子无过甚弯曲,支 架应水平安装。 2.2.2同一机柱上的色灯信号机构,其安装位置应保证各灯显示方向 致;两个同色灯光的颜色应一致。 2.2.3 信号机构的灯室之间不应窜光,并不应因外光反射而造成错误显示, 2.2.4 信号机构的光源应正确调整在透镜组的焦点上。 2.2.57 机构门应密封良好,且开启灵活 2.2.67 机构的各种透镜、偏散镜不得有裂纹和影响显示的剥落。 2.2.7 色灯信号机灯泡的端子电压为额定值的85%~95%(调车信号 为75%~95%,容许信号为65%~85%)。 2.2.8双丝灯泡的自动转换装置,当主丝断丝后,应能自动转至副丝 有断丝报警功能的,应报警。

    2.3.2信号灯泡符合下列要求时,方准使用:

    2.3.2信号灯泡符合下列要求时,方准使用:

    a)检验灯丝达到标准: b)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条件下,主灯丝经过2h,副灯丝经 1 h 的点灯试验良好。

    4)主灯丝断丝时,点灯单元应能自动转至副灯丝,转换时间不 应大于 0.1 s。 5)在点灯电路中,点灯单元的继电器线圈有效压降不应大于 1.2V,主、副灯丝点灯的电压差值不应大于1.1V。 c)点灯单元继电器无故障转换次数不应少于50方次。 2.4.2信号点灯单元主灯丝采集装置应具有主灯丝断丝定位报警功能 并符合下列要求: a)采集装置应与点灯电路隔离,并不应从点灯电路中取电,不得 影响点灯电路工作。 b)单个采集装置故障时不影响其他采集装置正常工作。 c)采集装置应与点灯单元分单独设置。 d)应满足集中监测系统通信的标准接口要求,灯丝断丝报警延时 不大于5S。 e)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 年。

    2.4.2信号点灯单元

    a)采集装置应与点灯电路隔离,并不应从点灯电路中取电,不得 影响点灯电路工作。 b)单个采集装置故障时不影响其他采集装置正常工作, c)采集装置应与点灯单元分开单独设置。 d)应满足集中监测系统通信的标准接口要求,灯丝断丝报警延时 不大于5S。 e)使用寿命应不低于 10 年。

    a)轨道电路调谐区标志、四显示机车信号接通标、四显示机车信 号断开标、级间转换标等信号标志,应设在其内侧距线路中心不少于 3.1m处,标牌面与线路垂直。 b)四显示机车信号接通标、四显示机车信号断开标、级间转换标 等应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c)各种信号标志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应予更换

    图2.5. 2 (a)

    图 2. 5. 2 (b)

    3)在单线分割点处,两个轨道电路调谐区标志分别设在线路的 左侧;在复线分割点处,两个轨道电路调谐区标志正方向运

    图 2. 5. 2 (d)

    1)型为反方向区间停车位置标。 2)Ⅱ型为反方向行车困难区段的容许信号标。 3)型用于反方向运行合并轨道区段之间的调谐区或因轨道电 路超过充许长度而设立分隔点的调谐区。 四显示机车信号接通标,在由非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进人四显 闭反段的入口外应设原示机车信品控通标,半白动闭宝成点

    2.5.3四显示机车信号接通标,在由非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进入四 示自动闭塞区段的入口处应设四显示机车信号接通标;半自动闭塞或 动站间闭塞区段,当进站设置两个接近区段时,在第一接近区段人口 100m处应设机车信号接通标。

    动团塞区段的入口处应设四显示机车信号接通标;半自 间闭塞区段,当进站设置两个接近区段时,在第一接近 m处应设机车信号接通标

    的级间转换应答器组对应的线路左侧设级间转换标志

    3.1.1联锁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应保证道岔的正常转 正确表示。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应保证道岔的正常转换、可靠锁

    3.1.2联锁道岔转换设备的安装应方正,并符

    a)道岔转换设备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直股延长线、双开对 称道岔股道中心线相平行。各种类型转辙机及转换锁闭器外壳所属线路 侧面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心线垂直距离的偏差:内锁闭道岔不大于 10mm;外锁闭道岔不大于5mm。 b)各种类型的道岔杆件均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首股延长线 双开对称道岔股道中心线相垂直。各杆件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心线的垂 直偏差:内锁闭道岔的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不应大于20mm; 分动外锁团道岔各牵弓/点的锁团杆、表示杆不应大于10mm c)道岔的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拉杆及外锁闭装置的锁 团杆、表示杆,其水平方向的两端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以两基本 轨工作面为基准)。 d)接轨枕的托板与两基本轨轨顶面的延长线平行,托板两端及 两托板的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 e)道岔转换设备的锁团及安装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 装装置宜有减震措施并采用防松螺栓、螺母;60kg/m及其以上钢轨的 道岔采用角钢安装时,其转辙设备安装装置应采用125mm×80mm× 12 mm的角钢。

    3.1.5道岔转换设备的各种杆件及导管等螺纹部分的内、外调整余量 不应小于10mm。表示杆的销孔旷量应不大于0.5mm;其余部位的销 孔旷量应不大于1mm。 3.1.6密贴调整杆动作时,其空动距离应在5mm以上。 3.1.7穿越轨底的各种杆件,距轨底的净距离应大于10mm。 3.1.8多点(两点及以上)牵引的道分,应采用多机牵引方式。单 可动心轨道岔,应采用外锁团转换装置。 3.1.9挤岔时,道岔转换设备(快速转辙机除外)应可靠断开道岔 表示。 3.1.10多机牵引道岔使用的不同动程的转辙机,应满足道岔平稳动 乍、同步转换的要求, 3.1.11凡用于正线道岔尖轨、心轨第一牵点的转辙机,表示杆必须 具备锁闭功能, 3.1.12列车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h线路上,道分应采用外锁闭 装置和三相交流转辙机。 3.1.13采用电动、电液转辙机牵弓的道岔,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心轨 与翼轨应密贴。牵弓点(分动外锁团锁团耗处,联动尖轨牵弓点尖轨连 妾杆处)及密贴检查位置处,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在下列情况下 立满足的要求: a)单点牵弓|道岔牵弓/点及多点牵弓|道岔第一牵弓点中心线处密贴尖 轨(心轨)与基本轨(翼轨)间有4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其余密贴段 率弓1点中心线处有6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锁闭或接通表示。 b)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h小于或等于160km/h的道岔,尖 轨率弓点间有10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接通道分表示。 c)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60km/h的道岔,尖轨的密贴段,在牵引点 可设密贴检查器,有5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接通道岔表示。 3.1.14道岔尖轨(心轨)与基本轨(翼轨)的密贴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3采用电动、电液转辙机牵引的道岔,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心

    与翼轨应密贴。牵弓点(分动外锁团锁团秆处,联动尖轨牵弓点尖轨连 妾杆处)及密贴检查位置处,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在下列情况下 应满足的要求: a)单点牵弓|道岔牵弓/点及多点牵弓|道岔第一牵弓点中心线处密贴尖 轨(心轨)与基本轨(翼轨)间有4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其余密贴段 笔弓1点中心线处有6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锁闭或接通表示。 b)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h小于或等于160km/h的道岔,尖 率弓点间有10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接通道分表示。 c)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60km/h的道岔,尖轨的密贴段,在牵引点 可设密贴检查器,有5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接通道岔表示。 3114道分尘轨(心渐)与基本堑(翼)的密贴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a)内锁闭道岔第一牵引点应满足“2 mm锁闭",尖轨与基本轨密 贴力相当于1000N。 b)外锁闭道分在密贴状态下,第一牵弓点尖轨(心轨)与基本轨 (翼轨)的缝隙应不大于1mm。 3.1.15用于道分表示系统的密贴检查装置,第一牵引点处尖轨与基本 轨、心轨与翼轨密贴有4mm及以上间隙时,不得接通道分表示。 3.1.16附有绝缘的密贴调整杆、尖端杆、角形铁、角钢、分动道岔中 的锁团秆和带绝缘的销孔等,绝缘应装设完整、性能良好。 3.1.17道分表示电路中应采用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 于300mA带几余措施的整流元件;三相交流转辙机表示电路中应采用 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1A带亢余措施的整流元件。 3.1.18各种类型的转辙机、转换锁闭器或道岔表示及密贴检查装置应 符合下列要求: a)能可靠地转换道岔。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将道岔锁团在规 定位置,并给出道岔位置的表示。 b)正常转换道分时,挤切销、挤脱器或保持联结装置应保证不发 生挤切或挤脱。当道分被挤时,同一组道分上的转辙机(采用不可挤型 转辙机时除外)或转换锁闭器、密贴检香装置的表示接点必须断开。 c)安全接点应接触良好。在插入手摇把或钥匙时,安全接点应可 靠断升,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 d)齿轮装置的各齿轮啮合良好,传动不磨卡,无过大噪声。 e)各种类型的电液转辙机的油路系统不得出现渗漏和堵塞现象。 f)整机密封性能良好,能有效防水、防尘。手摇把孔和钥匙孔处 不漏水,不进尘土,机内无积水、无粉尘及杂物。各种零部件无锈蚀。 g)机内配线的接线片和接线端子的螺母无松脱、虚接和滑扣现象 配线的绝缘层无损伤

    3.1.19道岔工、电结合部应满足下列要求:

    a)道岔各部框架轨距、牵弓点处开程、锁团量应符合标准 b)尖轨、心轨、基本轨的爬行、窜动量不得超过20mm,限位铁 两边应有间隙,尖轨、心轨、基本轨爬行、窜动不得影响道岔方正,造 成杆件别劲、磨卡及外锁闭锁闭框调整孔无调整间隙

    c)道岔的转换阻力不得天于电动(液)转辙机的牵力,转辙机 的牵弓力应符合规定标准。 d)尖轨、心轨无影响道分转换、密贴的翘头、拱曲、侧弯、肥边 和反弹,甩开转换道岔杆件,人工拨动尖轨、心轨,刨切部分应与基本 轨、翼轨密贴。心轨、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其缝隙不应大于 0.5mm,其余部位不应大于1mm。 e)尖轨、心轨顶铁与轨腰的间隙均不应大于1mm,且间隙均匀。 f)道分转辙部位的轨枕间距符合标准,窜动不得造成杆件别劲 替卡,影响道岔方止和道岔的止常转换。 g)道岔转换时基本轨横移不得导致道岔的4mm锁闭。道岔尖轨 防跳限位器、各部轨距调整块作用良好,不得影响道分正常转换,离 轨游离不得造成道岔静态失去表示。 h)尖轨、心轨底部与滑床台、辊轮间隙符合要求。 i)滑床板无影响道岔转换的脱焊、断裂、塌陷、凹槽、侧斜等

    3.2.1电动转辙机的主要技术特性应符合表3.2.1的要求。

    a)减速器的输人轴及输出轴在减速器中的轴向窜动量不应大于 1.5mm,动作灵活,通电转动时声音正常,无异常噪声。 b)减速器内的润滑脂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3.2.3摩擦联结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道岔在正常转动时,摩擦联结器不空转;道岔转换终了时,电 动机应稍有空转;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换到位时,摩擦联结器应空转。 b)在规定摩擦电流条件下,摩擦联结器弹簧有效圈的相圈最小 可隙不小于1.5mm;弹簧不得与夹板圆弧部分触碰 C)磨擦带与内齿轮伸出部分、应经堂保持清洁、不得锈蚀或沾油

    3.2.4自动开闭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点座不松动,绝缘座安装牢固、完整、无裂纹;静接点片勿 长短一致,左右接点片对称,接点片不弯曲,不扭斜,辅助片(补张 片)作用良好。接点片及辅助片(补强片)均应采用铍青铜材质。

    b)动接点在静接点片内的接触深度不小于4mm,用手扳动动接 点,其摆动量不大于3.5mm;动接点与静接点座间隙不小于3mm;接 点接触压力不小于4.ON;动接点组打入静接点组内,动接点环不低于 静接点片,同时静接点片下边不应与动接点绝缘体接触;速动爪落下 前,动接点在静接点内有窜动时,应保证接点接触深度不少于2mm。 c)速动爪与速动片的间隙在解锁时不小于0.2mm,锁团时为1~ 3 mm,如图 3. 2. 4 所示。

    d)速动片的轴向窜动,应保证速动滚轮与滑面的接触不少于2mm: 转辙机在转动中速动片不得提前转动。 e)速动爪的滚轮在传动中应在速动片上滚动,落下后不得与启动 片缺口底部相碰。 )在动作杆、表示杆正常伸出或拉入过程中,拉簧的弹力适当 乍用良好,保证动接点迁速转接,并带动检香柱上升和下落 g)左、右拐轴与左、右支架应采用花键连接,拐轴与接点座的配 合处应采用复合衬套等滑动轴承,以保证转动灵活。

    .2.5动作杆应符合下列要

    a)动作杆不得有损伤。 b)动作杆与齿条块的轴向移位量和圆周方向的转动量均不大于 0.5mm。 c)齿条内各部件和联结部分须油润,各孔内不得有铁屑及杂物 济切销固定在齿条块圆孔内的台上,不得顶住或压住动作杆。 d)锁团齿轮圆弧与动作齿条削尖齿圆弧应吻合,无明显磨耗,接 触面不小于50%,在动作齿条处于锁团状态下,两圆弧面应保持同 圆心

    3.2.6检查块的上平面应低于表示杆或锁闭表示杆白

    .7移位接触器应符合下列

    a)当主销折断时,接点应可靠断开,切断道岔表示。 b)顶杆与触头间隙为1.5mm时,接点不应断开;用2.5mm垫片试 验或用备用销带动道岔(或推拉动作杆)试验时,接点应断开,非经人 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其“复位按钮”在所加外力复位过程中不得弓起 接点簧片变形 c)安装挤切销防护装置的 ZD6 转辙机,顶杆与触头间隙为 1.3mm 时,接点不应断开:用2.1mm垫片时,接点应断开,非经人工恢复不

    3.2.12圆孔套与杆件的间隙不应大于0.5mm,方孔套与杆件的间隙 不应大于 1 mm。

    3.2.12圆孔套与杆件的间隙不应天于0.5mm,方孔套与杆件的间

    3.3ZD(J)9系列电动转辙机

    注:应根据道岔类型选用锁闭(表示)杆。

    3.3.2交流电动机转子转动应自如,无磨卡;动作时无过大异常杂音

    3.3.2交流电动机转子转动应自如,无磨卡;动作时无过大异常杂音。 交流电机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3.3.2的要求

    3.3.2交流电动机转子转动应自如,无磨卡;动作时无过大异常杂音。 交流电机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3.3.2的要求

    3.3.3ZD9直流电动转辙机的主要技术特性应符合表3.3.3的要求。

    3.3.3ZD9直流电动转辙机的主要技术特性应符合表3.3.3的要求

    3.3.4直流电机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3.3.4的要求。

    3.3.5转辙机在供给额定电源电压、输出额定转换力条件下,滚珠丝 江应转动灵活,回珠无卡阻,丝杠母两端密封应良好。 3.3.6道岔在正常转动时,摩擦联结器不空转,摩擦联结作用良好: 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换到位时,摩擦联结器应空转。交、直流电动转辙

    机的摩擦转换力应调整至表3.3.6(a)的要求,并应用锁紧片锁定: 做红漆标记。直流电动转辙机的摩擦电流应符合表3.3.6(b)的要求

    表 3. 3. 6 (a)

    3.7自动开闭器应符合下列

    a)动接点不松动,绝缘座安装牢固、完整、无裂纹;静接点片须 长短一致,左右接点片对称,接点片不弯曲,不扭斜,辅助片(补强 片)作用良好。接点片及辅助片(补强片)均应采用铍青铜材质。 b)动接点在接点片内的接触深度不小于4mm,用手扳动动接点,其 摆动量不大于3.5mm;动接点与静接点座间隙不小于3mm;接点接触压 力不小于4.ON;动接点组打入静接点组内,动接点环不低于静接点片: 司时静接点片下边不应与动接点绝缘体接触;滚轮落下前,动接点在静 妾点内有窜动时,应保证接点接触深度不小于2mm。 c)滚轮在动作板上应滚动灵活。当滚轮在动作板上滚动时,启动 片尖端离开速动片上平面的间隙应为0.3~0.8mm。 d)当转辙机转换终了时,启动片尖端离开速动片时,应快速切断 动作接点。 e)当锁团杆从终端位往回移动,锁团杆斜面与检查柱斜面接触后, 锁团杆再移动12mm时(图3.3.7),表示接点组应可靠断开开关的常 闭接点

    3.3.8转辙撤机的检查(锁团)柱与表示杆之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锁闭)柱的下平面在接点组动作位时,离杆上平面应不小于 mm,在检查(锁团)位时进入表示杆检香查块缺口应不小于6mm,并 不打底面(图3.3.8)。当检查(锁闭)柱因故落在杆上平面时,动接 点环的断电距离应大于2.5mm。检香(锁闭)柱与表示杆检香块缺口 之间间隙之和:B、D、E型机为8mm;其他型机为4mm。且锁闭柱与 锁闭杆直缺口两侧的间隙调整为2mm土0.5mm,检查柱与表示杆检查 块缺口两侧的间隙调整为4mm土0.5mm。

    3.3.9遮断器的常闭接点应接触良好,在插入手摇把时,常闭接点应 能可靠断升。手摇把取出后,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常闭接点。 3.3.10挤脱器挤脱力应调整为28kN2kN,并用红漆标记。挤岔时 表示接点动接点环的断电距离应大于1.5mm。挤岔恢复后,应使调整 螺母恢复到原来位置。

    3.3.11转辙机内滚珠丝杠副、动作杆、表示杆、齿轮组、锁闭铁、 推板等均应保持润滑,润滑材料应采用ZD9规定的润滑脂。 3.3.12 动作杆与圆孔套、表示(锁团)杆与方孔套的间隙不应大于 1mm。

    3.4.1ZY4型、ZY6型转辙机规格参数应符合表3.4.1(a)的要求; ZYJ7、ZYG7、ZYS7型转辙机规格参数应符合表3.4.1(b)的要求; 转换锁团器规格参数应符合表3.4.1(c)的要求;交流电液转辙机基 本配置及参数见表3.4.1(d);直流电液转辙机基本配置及参数见表 3.4.1(e);电液转辙机动作压力、溢流压力及转换力的关系见表 3. 4. 1(f)。

    表 3. 4. 1 (c)

    表 3. 4. 1 (d)

    注:配置形式可根据要求另外进行组合。

    注:配置形式可根据要求另外进行组合。

    表 3. 4. 1 (f)

    3.4.2电机油泵组应符合:电机、油泵间联轴器配合良好,转动时无 卡阻、别劲,无过天噪声。油路系统应符合:油缸、动作杆动作平稳 无颤抖。油路系统各接头部分无泄漏。油缸的动密封应满足:油缸连续 往复动作20次后,活塞杆两端油膜不成滴。

    1.3溢流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a)道岔在止常转换时,保证液压系统有足够的压力;道岔尖轨 故不能转换到位时,溢流阀应溢流。 b)溢流阀调整灵活,溢流压力应调整为额定转换力时压力的1.1 1.3倍,最高不应超过表 3.4.1(f)的规定

    3.4.4调节阀调整灵活,作用良好

    .4.7接点组应符合下列要

    a)动、静接点安装牢固,接点片不企斜,无伤痕;动接点在静接点 片内接触深度不小于4mm,用手扳动动接点,其摆动量不大于2mm;动 接点打入静接点时,与静接点座应保持3mm以上间隙;接点接触压力不 小于4.ON;启动片落下前,动接点在静接点内窜动时,应保证接点接触 深度不小于2mm。 b)当滚轮在动作板上滚动时,启动片尖与速动片的间隙为0.3~ l.3mm, 见图 3.4.7 (a) c)启动片不得与动作板或动作板上的盖板相磨卡。当转辙机转换 终了,启动片尖离开速动片时,应快速切断动作接点。 d)滚轮在动作板上应滚动灵活,落下时滚轮与动作板底部不受力 并与动作板斜面有0.5mm以上间隙,见图3.4.7(b)。 e)在动作杆、表示杆、锁团杆正常伸出或拉入对程中,拉簧弹力适 当,作用良好,保证动接点迅速转接并带动锁团柱、检查柱上升和下落。 f)当锁团(检香)柱因敌落在锁团(表示)杆上平面时,动接点 环的断电距离不应小于2.5mm,与另一侧接点距离不小于2.0mm

    3.4.8ZY(J)6型电液转辙机挤岔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3.4.8ZY(J)6型电液转辙机挤岔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接点组调整好时,使挤岔板上的 袭轮与挤岔组斜面接触后再移进8mm,速 动几必须快速进入挤岔板下方。挤岔组在 上述条件下再退出5mm(此时速动应支 住挤岔板),接点必须断开2.5mm以上。 b)当滚轮在挤岔组上滚动时,挤岔板 下平面与挤岔组上平面的间隙应为0.3~

    c)道岔在任一极限位置,挤岔组斜面与挤岔板上滚轮的间隙应为 2~4mm,见图 3. 4. 8。 3.4.9两锁闭杆(表示杆)平顺、无张口。 3.4.10锁闭柱与锁闭杆缺口两侧的间隙:外锁闭为2mm土0.5mm 内锁闭为1.5mm土0.5mm;检查柱与表示杆检查块缺口为4mm± 1.5mm。 3.4.11遮断器的常闭接点应接触良好,在插入手摇把时,常闭接点应 能可靠断开。手摇把取出后,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常闭接点。 3.4.12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 3.4.12 的要求。

    3.4.11遮断器的常闭接点应接触良好,在插人手摇把时,常闭接点应 能可靠断开。手摇把取出后,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常闭接点。 3.4.12首流电动机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3.4.12的要求

    3.4.13交流电动机转子转动应自如,无磨卡;动作时无过大异常杂 音。交流电动机的电气参数应符合表3.4.13的要求。

    3.4.13交流电动机转子转动应自如,无磨卡;动作时无过大天异常

    表 3. 4. 13

    3.4.15转辙机内缸套与底壳之间,锁闭铁、锁块、推板之间,动

    锁闭杆、表示杆出人口处,滚轮、检查柱、锁闭柱等滑 足环境要求的润滑油脂

    3.4.16SH5、SH6 型转换锁闭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液压系统、接点系统及机械传动系统均参照上述有关规定执行; b)挤脱器挤脱力应调整至27~30kN之间,并铅封, c)当道岔被挤时,接点应可靠断开。挤岔后应整机更换,现场不 导随意调整。

    得随息狗整 3.4.17电液系列转辙机(含SH转换锁闭器)动作杆与圆孔套、表示 (锁闭)杆与方孔套的间隙不应大于1mm。

    外墙标准规范范本3.4.17电液系列转辙机(含SH转换锁闭器)动作杆与圆孔套、表

    3.5S700K型电动转辙机

    3.5.1转辙机的电源开关锁,其通、断电源性能应良好。通电时,摇 把挡板能有效阻挡摇把插入摇把齿轮;当切断开关时,摇把能顺利插入 摇把齿轮。电源一旦被切断,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摇把齿轮的 轴用挡圈无脱落现象

    3.5.2正常转换道岔时,滚珠丝杠动作平稳无噪声,摩擦联结器作用 良好。

    3.5.2正常转换道岔时,滚珠丝杠动作平稳无噪声,摩擦联结器作月

    叉形连接头销孔的磨损旷量不大于0.5mm

    3.5.5转辙机动作电流,单线电阻542时不大于2A

    上作电流不大于3A。 3.5.6转辙机内滚珠丝杠、动作杆、检测杆、齿轮组、锁闭块、操级 板等均应保持润滑航空标准,润滑材料应采用规定的油脂, 3.5.7转辙机检测杆缺口调整为指示标对准检测杆缺口中央,距两侧 各 2. 0 mm±0. 5 mm。 3.5.8电动转辙机的主要技术特性应符合表3.5.8的要求

    L作电流不天于3A。

    ....
  • 铁路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