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045-202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1.6.1重要江河源头、干流两岸,湖库周围第一层山脊内的森林; 5.1.6.2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的森林; 5.1.6.3临溪、临田山脚等高线以上5m内的森林,
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林分,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选择11年~20年的林分,立地条件好且生长 势较好的林分可延长至25年;阔叶林选择15年~25年的林分,立地条件好且生长势较好的林分可延 长至30年。近5年内开展过间伐抚育,且满足下列要求: a) 林分立木各龄级密度要求见附录A; b) 林分郁闭度≥0.6; C) 林分自然整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60%; d) 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 e 实生苗造林或依靠种子天然更新林分; f) 进行过轻度以下采脂的松树林分; g)无严重病虫害、无严重机械损伤的林分
肉制品标准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落叶松、华山松以及阔叶树等树种立地条件见附录B
DB43/T20452021
作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设计依据、林分选择与布局、小班调查、小班设计、百 、保障措施和相关表格及图纸等。作业设计具体参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典型设计(见附录 关工程作业设计要求。
5.5.1清除病死木、断稍木、伏倒木、丛生木、胸径5cm以下的被压木、藤蔓、有害生物及保留木2m 以内影响树木生长的林木,但需保留一定数量的坚果、浆果类植物。 5.5.2针叶林下根据实际植被情况均匀保留(间隔2m以上)黄檀、青檀、朴树、樟树、红豆类、青 冈类、栎类、褚烤类、榆树等高价值的珍贵阔叶树的幼树幼苗。 5.5.3清理剩余物应移出林地或原地成堆堆放
伐方式有单株木择伐法、群团状疏伐法和带状疏伐法。间伐后各类林分保留密度见附录D。 类以外其它林分按照《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一2015)的要求执行。间伐抚育后,林木 平均树高均应大于间伐抚育前
5.7.1作为材脂兼用的松类林分,间伐作业可进行松脂采集,采用下降式或上升式采脂法。 5.7.2间伐木可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前2年~3年内进行强度采脂,暂时保留的非目标树(马尾 松胸径≥16cm、湿地松胸径≥14cm)可在10年内采集二次松脂,每次采集期为2年~3年,间隔期为3 年~4年,但采脂割面负荷率应小于60、每年割面长度为20cm~25cm。 5.7.3采脂后将强度采脂间伐松树全部伐除,目标树不得进行采脂作业。 5.7.4其它相关规定按LY/T1694一2007执行
5.8.1修枝对象为目标树(每公顷120株~180株)以及其它保留术,要求进行修枝的树为单梢树、 活力强、树干通直、无病虫害、无木材缺陷等。原则上每公顷修枝株数不超过450株。 5.8.2修枝要求主林层目的树种修枝高度为树干的1/3~1/2。 5.8.3林下补植的珍贵树种侧枝较多时也需要修枝,修枝高度应该控制在树干的1/3以下并修掉树干 上的霸王枝,
5.9.1补植树种立地选择
按照树种的特性,山顶、山腰、山洼、山沟、山脚等微立地条件和土壤肥力、经营或生态服务
5. 9. 2树种选择
和常绿与落叶混交的原则,合理选择与配置 。针叶林下只能补植乡土珍贵阔叶树 下可补植红豆杉、金钱松等珍贵针叶树种,也可
DB43/T2045—2021
补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非景区不得补植枫香、擦木等强阳性先锋树种和经济价值不高、服务功能不强 的树种。
5. 9. 3 多树种混交
需光性树种须补植在较大林窗下,每小班必须补植3种以上树种,最后林分构成树种达5种(含主 林层树种)以上。补植的主要树种生态功能、适宜环境条件见附录E。
穴状整地开口应不小于40cm、深度不小于30cm。
11年~20年林龄的林分林下补植株数每亩不超过25株,21年~25年林龄的林分林下补植株 页不超过450株。
5. 9. 6 耐荫性要求
5. 9. 7种源要求
选择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或优良单株种子培育的壮苗以及优良材料无性繁殖培育的苗木,严禁 林分种子培育的苗木。
补植常绿阔叶树应采用0.8m高以上容器大苗,补植落叶阔叶树应采用1.5m2.5m高的富 土球大苗,并采用生根粉、修枝、扶杆等先进成熟技术。
5. 9. 9补植时间
补植时间应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进行。
林分内补植和保留的幼树幼苗需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抚育时间为每年的6月、9月为宜。抚 育时以植株为中心,清除1m范围内的杂灌杂草,培苑除萌,杂草覆盖保摘,并清除后期天然更新过多 的幼树幼苗。
5.1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物理方法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科学防治法。运用间伐抚育改造、营造混交林、培育复层林等措施 优化森林结构,增强御灾能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5.12附属设施等建设
进行必要的林道、作业道、集材道、蓄水池、临时楞场、临时工棚、标示标牌等建设,不宜使 昆凝土等与自然不协调的材料
DB43/T20452021
按技术要求设置标准地,定期进行监测调查,掌握林分的生长规律,总结不同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方式、技术措施的成效与经验。 按森林类型每作业小班保留3亩5亩作为对照样地可不实施质量精准提升作业,以便于成效比较 评价。
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a)实施前后的对比照片; b) 作业设计的说明书、图件、表册及批复文件等; C) 调查设计卡片; d) 小班施工卡片; e) 检查验收调查卡片及报告; f)财务概算、结算报表; g)其他相关文件、记录及技术资料
6. 2. 2 管理体系
6.2.2.1经营单位档案管理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经营单位,应该建立专项技术档案,落实专人管理。以小班为基本单 类型包括纸质和电子档案两种,并纳入信息化管理
6.2.2.2主管部门档案管理
林业主管部门也应建立专项技术档案,县级档案以经营单位为基本单位建档,市、省级以县为基 立建档,落实专人管理。林业主管部门宜侧重于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主要管理技术设计文件、 各项总结报告。
DB43/T2045—2021
附录A (资料性) 各龄级林分密度参考表
DB43/T20452021
附录B (规范性) 各树种立地条件表
附录B (规范性) 各树种立地条件表
附录B (规范性) 各树种立地条件表
DB43/T2045—2021
(资料性)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典型设计参考表
综合管廊标准规范范本DB43/T2045202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典型设计参考表(续)
DB43/T2045—2021
附录D (规范性) 间伐后各龄级林分密度控制表
DB43/T20452021
附录E (资料性) 推荐树种目录表
DB43/T2045—2021
城镇建设标准推荐树种目录表(续)
....- 质量标准
- 相关专题: 森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