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88-2022 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pdf

  • DB35T 88-2022 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9-24
  • 发 布 人: wqh6085061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 1. 3林分状况调查

    包括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具体内 容参照附录B中表B.1的基本状况调查部分

    伐区外靠近界线的树木,应刮皮或划线为记,每间隔一定距离要确定定位树。伐区界线转折点没有 明显地物标志的应做标记,可选择界外最近的三株树作为定位树,进行编号、划胸高线,并记载定位权 的编号、树种、胸径、转折点号以及定位树与转折点的相对位置。界外10m内没有树木的地段应采取埋 设木桩等方式做标记。

    给排水工艺、技术DB35/T 882022

    5.3.1基本情况调查

    行政位置、经营管理单位、林班号、小班号、小班面积、森林经营类型、林种、生态区位直接引 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成果。采伐面积根据4.4要求调查,林地林木权属、起源、可及度 B/T26424一2010或最新的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开展调查

    5.3.2立地情况调查

    地貌、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立地类型、立地质量等级等按照GB/T26424一2010或最新的福 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开展调查

    5.3.3林分状况调查

    5.3.4.1调查方法

    积量调查根据树种、胸径、树高、株数等小班因子调查结果进行测算,调查方法有:全林分调 标准带调查法、方形标准地调查法、角规控制检尺调查法、圆形标准地调查法(样圆调查法) 二 调查方法详见表1。

    DB35/T882022

    表2林分特征与选用断面积系数参照表

    5. 3. 4. 2 技术要求

    5.3.4.2.1伐区界内所有活立木以及树干通直、木材可用的其他树木,起测胸径5cm,以2cm径阶 上限排外法计测株数。 5.3.4.2.2判别树种或树种组,根据树种蓄积量比例确定树种组成。 5.3.4.2.3量测胸径应严格控制在树干1.3m部位量测,树干1.3m处有节结或其他生长异常情形的, 在其上下正常部位等距处量测直径取平均值。检尺时围径尺应保持与树干中轴垂直,并紧贴树干,待拉 紧后读数。凡在胸高位置以下分叉的树木,应分别检尺。胸高位置以上分叉的按1株检尺。割脂松木 1.3m有割口的,要加上树皮厚度。 5.3.4.2.4每株应测林木胸径都要量测两次以上,两次差值不应大于0.2cm,合格的以第一次量测为 准,两次单株木胸径之差大于0.2cm的,还要再次量测,以其中差值不大于0.2cm的前一次量测为准。 5.3.4.2.5树高测量根据树种组成、径阶分布序列、林层状况,分别林层对优势树种(组)的每一个 径阶各选择1~2株林木实测,中间径阶选择23株林木实测。 5.3.4.2.6绘制树高曲线或建立树高方程的样木,要实测胸径和树高,胸径精确到0.1cm,树高精确 到0.5m。 5.3.4.2.7择、渐伐伐区要根据采伐强度和树未生长状况确定采伐未和保留木,采伐未应在1.3m处 打叉作记,并现场计算蓄积量和采伐强度,采伐强度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范围,应重新进行采伐木的标 记和计算,直至合理为止。 5.3.4.2.8伐区蓄积量调查误差应小于10%

    5.3.4.2.8伐区蓄积量调查误差应小于10%

    5.3.5.1全林分调查法

    现场调查记录表参照附录A中的表A.2,根据实测的树种、胸径、树高,绘制树高曲线或建立曲线方 程,据此求得各树种各径阶中值的树高,使用DB35/T1823或二元立木材积公式计算单株材积后,求算 小班林分蓄积。

    5.3.5.2标准带、方形标准地调查法

    现场调查记录表参照附录A中的表A.2, 树高,绘制树高曲线或建立曲线方程,据此求得各树种各径阶中值的树高,使用DB35/T182 立木材积公式计算单株材积后,先测算单位面积蓄积量再求算小班林分蓄积。

    5.3.5.3角规控制检尺调查法

    根据选定的断面积系数,用围尺测出树干胸高直径, 用皮尺测出树干中心到角规点的水平距离 据水平距离与该树木的样圆半径大小确定计数木株数,统计各个径阶计数值,采用一元材积表测

    DB35/T 882022

    M 每公顷林分蓄积,单位为立方米(m"); Fg 角规断面积系数; 角规控制检尺点的数量; 第i个角规控制检尺点; 径阶数量; 一 一第个径阶; Zij 第i个角规点第个径阶的角规计数木的数量; fi 第个角规点第径阶的形高。

    5.3.5.4圆形标准地调查法(样圆调查法)

    现场调查记录表参照附录A中的表A.3,通过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测算单株材积后,通过单位面积 蓄积量测算小班林分蓄积。

    6. 1伐区设计主要内容

    在伐区调查基础上,根据采伐目的、林分状况、已有采集运条件对伐区进行作业设计,主要设计内 容包括采伐对象、类型、方式和强度,主伐年龄,材种出材量,伐区更新造林等。 现有采伐类型分为主伐、更新采伐、抚育采伐、低产(效)林改造采伐和其他采伐。不同的采伐类 型有相应的采伐方式,如皆伐、渐伐和择伐。根据林分不同状况设计的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参考附录( 中的表C.1,详细要求见《福建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

    6.2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设计

    6. 2. 1. 1天然

    天然起源的小班不应开展商业性采伐,只准许进行抚育、更新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性质的采

    旺不应开展商业性采伐,只准许进行抚育、更新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性质的采伐。

    6. 2. 1. 2人工

    据情况可选择四种采伐

    6. 2. 2. 1 幼、中龄林

    采伐、低产(效)林改违

    6. 2. 2. 2近熟林

    满足一定条件可进行抚育采伐和低产(效)林改造采伐

    6.2.2.3成、过熟林

    应进行主伐、更新采伐!

    6. 2. 3. 2 生态公益林

    DB35/T882022

    防护林、特用林等生态公益林可进行更新采伐、抚育采伐、低效林改造采伐、其他采伐。

    6.3.1采伐年龄的确定

    根据森林生长和经营目的确定不同树种、不同林种、不同采伐类型的采伐年龄

    6.3.2用材林主伐年龄

    用材林主伐年龄设计有以下情形: a)用材林的主伐年龄,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目的,视培育目的材种、立地类型、林分生长状 况等因素,分别按树种、起源确定; b 依法依规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且单独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的森林经营单位,其用材林主伐 年龄根据方案中经营类型成熟年龄确定; C 尚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单位,实行主伐的成熟林分,其主伐年龄见《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 法》中的《用材林主要树种主伐年龄表》; d 林种为短轮伐期用材林的森林和自留山人工用材林,主伐年龄按有关规定由经营者自主确定。

    6.3.3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年龄

    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年龄,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按LY/T1646的规定确定;省级生态公益林根据 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小班区划调查技术规定》中《生态公益林龄级龄组划分标准表》成熟林 下限确定。

    6.3.4其它采伐类型采伐年龄

    6.3.4.1受采伐年龄限制情形

    抚育采伐、低产(效)林改造采伐和其他采伐等采伐类型的采伐年龄根据相应的采伐类型和采伐方 式设计的年龄作为采伐年龄的依据,

    6.3.4.2不受采伐年龄限制情形

    不受采伐年龄限制情形包括:

    DB35/T 882022

    能源林、经济林、散生木和四旁树; 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占用使用林地、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天然毛竹林中人工种植的 散生杉松,森林火灾受害木清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台风等自然灾害或特殊情况需要 采伐的林木。

    6.4.1材种出材量规格

    根据国民经济对各材种的要求,按照国家木材标准和林木材质情况,把蓄积量区分为不同规格和用 的各个部分,并测定每个部分的材积。各个部分的材种的材积就是材种出材量, 材种按规格分为: 规格材:指小头去皮直径14cm(含14cm)以上,长度2m以上: 一小径材:指小头去皮直径6cm~14cm(不含14cm),长度2m以上; 短小材:指小头去皮直径14cm(含14cm)以上,长度不足2m或小头去皮直径4cm以上 长度1m以上。

    6.4.2材种出材率确定

    各树种树干规格材、小径材、短小材出材率,按照DB35/T1876的规定进行测算,出材率表与实 较大时也可采用经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或审批的经验出材率, 各树种不计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枝極条的小径材、短小材出材率,暂由各地自定。 规格材中原木、等外材出材率比例,应分别人工林、天然林,根据当地历年木材生产情况确定,

    6.4.3.1全林分调查和方形标准地、标准带调

    径阶为基础计算材种出杠

    以径阶为基础计算材种出材量。

    6.4.3.2圆形标准地调查法和角规控制检尺调查法

    以点位为基础计算材种出材量。

    6.4.3.3非规格材出材量

    蓄积量的枝極条的非规格材出材量,以伐区为单

    6. 4. 3.4 出材量计算方法

    出材量等于蓄积量乘以出材率。应分别树种,计算基础单位(点位或径阶)的出材量,综合或折算 为伐区材种出材量。

    6.5伐区更新造林设计

    主要设计依据如下: a)县级森林经营规划; b)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书

    c)有关定向培育和专项基地设计说明书; d)造林技术按照DB35/T84—2020的规定执行; e)伐区调查和伐前更新调查结果。

    6. 5. 2 设计内容

    DB35/T882022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a) 确定更新方式; b) 确定天然更新技术措施; c)确定人工造林技术措施; d)对采伐后保留林分提出经营保护措施。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a) 确定更新方式; b) 确定天然更新技术措施; 确定人工造林技术措施: d)对采伐后保留林分提出经营保护措施。

    5.5.3.1森林采伐后有需要开展更新造林的伐区,应同步进行森林更新的初步设计。更新造林方式的 角定应因地制宜,结合伐区的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采取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 合的方法。更新调查记录表参照附录A中的表A.5,更新设计填写参照附录B中的表B.1的更新造林设 十部分。 6.5.3.2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资源质量,走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道路。 6.5.3.3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合理规划林种,并制定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做到适地适树,细致整 也、良种壮苗、合理密度、精心栽植、适时抚育。

    5.3.1森林采伐后有需要开展更新造林的伐区,应同步进行森林更新的初步设计。更新造林方 定应因地制宜,结合伐区的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采取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 的方法。更新调查记录表参照附录A中的表A.5,更新设计填写参照附录B中的表B.1的更新造

    5.3.2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资源质量,走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道路。 5.3.3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合理规划林种,并制定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做到适地适树,细 、良种壮苗、合理密度、精心栽植、适时抚育

    6.6伐区生产工艺和工程设计

    包括采伐作业设计、生产组织设计、楞场设计、集材道设计等,设计方法和要求应按照LY/T 规定执行。

    7.1毛竹采伐伐区调绘

    按照4. 3、4. 4执行

    7.2毛价采伐伐区调香

    毛竹伐区调查可采用全林每检尺、标准带、标准地调查法。调查方法参照5.3,现场调查记 照附录A中的表A.6。伐区内,分别采伐竹、保留竹计测各度株数和胸径。伐区内采伐的毛竹应用红 笔或记号笔等作标记。

    度计测,测定方法采用观察竹秆皮色法和号竹法

    DB35/T 882022

    表3毛竹年龄测定方法

    毛竹为异龄林,采伐一般宜采用择伐,遵循“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的原则。毛竹林采 伐后每公顷应保留的健壮母竹,不应少于2000株。

    毛竹林一般3度以下留养,4度抽砍,5度填空(长在密的地方砍,长在稀的地方留),7度以上的 应保留。

    8特殊情况伐区调查设计

    8. 2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特殊情况伐区调查设计主要是简化了调查设计文本编写内容,外业同样需要进行面积测量 调查,详见附录D中的表D.1。根据不同的林分情况选用适宜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见5.3。

    8. 2. 2调查内容

    8.2.2.1伐区调绘及确定伐区周界

    伐区调绘见4.3,伐区周界应作标志,标志要求明显、具体。伐区周界恰好为明显的地形地物,如 山脊线、水沟的合水线、道路、河流等,经注明后可不另作标记

    8. 2. 2. 2确定采伐木及采伐蓄积

    DB35/T882022

    调查确定采伐地点、采伐面积、采伐树种、采伐类型、采伐方式、小班总蓄积、采伐蓄积及出材量 等。蒸积量调查误差应小于10%。

    9伐区调查设计成果及质量评价

    9.1伐区调查设计成果资料

    伐区调查设计材料主要包括设计书、调查记录表(全林分每木检尺调查、标准地或标准带调查 或角规调查、竹林伐区调查)、附图(树高曲线图、伐区实测图)等。

    9.2伐区调查设计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具体项目有:内外业资料是否齐全;采伐作业区、小班区划是否合理,标志界限是否清 确、符合规定;林分因子调查方法和精度是否符合规定;设计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 科学合理,设计内容是否全面,设计思路、程序和成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评价项目详见附 表E.1。

    技术档案包括设计文件、图表和检查验收单等。伐区调查设计有关资料应以乡(镇)为单位,按伐 区调查设计号顺序,归县(市、区)伐区调查设计主管部门存档。伐区调查设计技术档案要指定专人负 责,并推行伐区调查设计信息化管理。技术档案一般宜保存10年。

    DB35/T88—2022附录A(资料性)伐区调查记录表和计算表伐区调查不同方法的现场记录表及计算表见表A.1~表A.6。表A.1导线(标准地)测量记录表测量类型:视距常数:单位:度、米标准地测站方位角倾斜角斜距水平距累计标准地测站方位角倾斜角斜距(带)号水平距累计(带)号1. 4. 闭闭合合差差2.5.闭闭合合差差3.6.闭闭合合差差测量者:记录者:年月日12

    调查方法:全林分检尺/标准地/标准带样号: 面积: 成数!

    DB35/T882022

    4.2每木检尺调查记录考

    表A.3圆形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表A.3圆形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DB35/T 882022

    表A.4角规控制检尺调查计算表

    表A.4中的“单株材积”根据径阶查相应树种一元材积表,“角规计数株数”按角规计数规则并根 据量测的胸径按径阶归组,对于临界或无法准确判断的要实测角规点到树木中心距离进行判断,“断面 积”根据径阶测算,计算方法见式(A.1):

    9i一一第i径阶树木的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d一一第i径阶树木的径阶值,单位为厘米(cm) “形高”计算方法见式(A.2)

    式中: fi一一第i径阶树木的形高 V一一第i径阶树木的单株材积,单位为立方米(m) 9i一一第i径阶树木的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胸高总断面积”计算方法见式(A.3):

    G一一第i径阶树木的胸高总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F一一角规系数; Zi一一第i径阶角规记数株数。 “每公顷蓄积量”计算方法见式(A.4): M; = Gi fi . 式中: M一一第i径阶每公蓄积量,单位为立方米(m"); fi一一第径阶树木的形高:

    G一一第i径阶树木的胸高总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F一一角规系数; Z一一第i径阶角规记数株数。 “每公顷蓄积量”计算方法见式(A.4):

    DB35/T882022

    表A.5森林更新调查记录表

    表A.6竹林伐区调查记录表

    A.6竹林伐区调查记录表

    DB35/T88—2022附录B(资料性)伐区调查设计书伐区调查的设计书样式见表B.1。表B.1伐区调查设计书采伐乡场规划查询流水号伐调设计号林班号小班号林权林林权大班林权小班班小班面积采伐面积经营类型林种林分起源可及度土名基本情况调查方调查样点数法林地所有者林木所有者权属四至是否生生态区位:态区位是否疫区地貌类型坡向坡位坡度立地条件调查海拔高立地类型立地质量等级立木密度平均胸径平均高枝下高蓄积量毛竹株数项目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株/亩)(cm)(m)(m)(m /亩)(株/亩)林分状况伐前调查采伐木伐后类型采伐采伐强度蓄积采伐胸径最大方式株数最小小班蕃积量(m)采伐出材量(m)采伐其中:树种保留株数保留薪炭采伐作业总蓄积量株数采伐蓄积出材量规格材非规格材(株)(株)蓄积设计小径材短小材材合计毛竹采伐株数:株。其中原竹:株:松竹:株:竹梢:枝。更新状况幼树主要树种高度(m)公项株数频度调查母树主要树种公顷株数结实情况更新造林更新方式更新面积更新株数更新树种设计更新期限更新单位造林方式森林经营类型调查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签字检查单位检查人员调查设计资格证号人员调查时间检查时间设计单位意见负责人(签章)备注:16

    安全标准根据林分不同状况设计的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见表C.1。

    DR35/T 882022

    表C.1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设计

    DB35/T 882022

    附录D (资料性) 特殊情况伐区调查设计表

    特殊情况伐区调查设计表参考格式见表D.1。

    表D.1特殊情况伐区调查设计表

    水利软件、计算DB35/T882022

    ....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