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968-2022 中央厨房布局设置与管理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3.1食品处理区工作台面的光照强度不应低于2201ux,其他场所的光照强度不宜低于1101ux。 5.3.2食品处理区的排水管下垂至地面后应直接接入地下的排水管道,接入口应为密闭硬连接。排水 管道不应暴露于地面, 5.3.3食品处理区(冷藏库、冷冻库除外)应设置通风设施。应避免空气从清洁程度要求低的操作区 流向清洁程度要求高的操作区。不同功能区之间如设置门应能立即自动关闭。 5.3.4冷却间、包装间和易腐食品的加工间(热加工除外)应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温控设施及温度指 示装置。清洁操区内的温控设施应独立。 5.3.5二次更衣室应设置洗手、消毒、更衣等设施。清洁操作区洗手设施的水龙头应采用非手动式, 其他操作区洗手设施的水龙头宜采用非手动式。 5.3.6冷却间应配备能满足冷却要求的制冷设备。包装间内至少设有一个清洗水池。 5.3.7食品处理区相应的加工场所应配备X光异物监控设备或金属检测设备设施。 5.3.8食品处理区入口处应设置风淋室及工作鞋(靴)底清洁消毒等设施。 5.3.9更衣室应设置充足的更衣、换鞋等设施。 5.3.10卫生间应设置冲水式便池、通风设施、清洁设施及洗手消毒设施。与外界相通的门应能自动 关闭。宜将洗手消毒设施与卫生间门开启进行联动。 5.3.11检验室应采用独立通风设施,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以及标准物质。微生物检验室应设有空气 消毒设施。
6.1应符合GB31654的相关规定。 6.2建立供应商评价和退出机制,对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文件、供应食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和质量标准等 进行评价,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供应商评价表参见附录D。 6.3宜从固定供应商或供货基地采购原材料。宜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优质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及生产基 地。 6.4应及时入库贮存冷链食品,减少温度变化。应定期检查或实时监控贮存场所的温度,当温度超 出设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6.5应采用信息化平台管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原料来源和原料所涉及产品的去向。 6.6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在存放及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洁。包装材料在 高温等特定使用条件下应不影响食品的安全,并应能在正常贮存、运输中充分保护食品免受污染,
6.1应符合GB31654的相关规定。 6.2建立供应商评价和退出机制,对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文件、供应食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和质量标准等 进行评价,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供应商评价表参见附录D。 6.3宜从固定供应商或供货基地采购原材料。宜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优质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及生产基 也。 6.4应及时入库贮存冷链食品,减少温度变化。应定期检查或实时监控贮存场所的温度,当温度超 出设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6.5应采用信息化平台管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原料来源和原料所涉及产品的去向。 5.6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在存放及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洁。包装材料在 高温等特定使用条件下应不影响食品的安全园林造价,并应能在正常贮存、运输中充分保护食品免受污染
DB11/T19682022
7.1.1应符合GB31654的相关规定,并按照GB14881中食品污染风险控制的要求对生物、化学、物 理污染进行控制。 7.1.2应根据配方和工艺要求,对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监控,并有监控记录。 7.1.3应在食品处理区的关键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实现加工制作过程可视化。视频监控发现的问题, 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7.1.4应对清洁操作区的微生物进行监控,监控对象包含环境空气、食品接触面(与食品直接接触的 台面、表面、管道、罐体、传送带等)及食品加工人员手部,监控指标包含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 7.1.5在加工及贮存过程中应做好食品及食品接触面的防护,使其远离冷凝水、污垢、化学品和其他 污染物。 7.1.6食品处理区不应存放与加工无关的设备,不符合使用要求或闲置的设备应明显标识并及时处置
7.2初加工、切配、调理
7.2.1所有原料进入加工场所前应除去外包装或采取外包装清洁措施。盛放拆包后原料的容器应保持 清洁、准确标识、做好防护,宜标注开封日期及预包装食品原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7.2.2冷冻食品原料应按食品的特性、品种、数量采取适宜的解冻方法,常见的解冻方法见附录E。 依据解冻方式、解冻温度、原料体积、质量等确定解冻的具体时长和解冻终结时原料的中心温度 (最高不应超过4℃)。 7.2.3食品原料自解冻开始,应在72h内加工使用。采用5℃以下解冻方法的,在72h内未完全 解冻的可继续解冻,完全解冻后应及时加工使用。 7.2.4不同类型食品原料应分区分池清洗,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应分池清洗。清洗后应在初加工场所沥 干,沥干容器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 7.2.5易腐食品的初加工、腌制、调理、包装过程应控制环境温度,初加工、调理、包装的环境温度 不宜超过12℃,腌制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4℃。 7.2.6应建立和保存加工辅料的领用、配制记录,配制后应根据企业内部追溯要求进行标识。在初加 工、切配、调理过程中,按照加工顺序投入使用。 7.2.7半成品应根据性质、贮存条件分类存放,与原料分开。若不能及时形成终产品,应设置标识且 妥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36h。
3.1应根据食品的品种、特性及加工 之确定食品热用工的用心心温度热时目 3.2热加工后的食品应与原料、生制半成品分开存放,熟制的食品与未熟制的食品分开存放。 3.3应控制油温,以减缓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发生劣变。废弃的食用油应全部更换,不应以添 的方式延长使用期限
7.4.1热加工后需要冷藏(冻)的易腐食品,应使用专用冷却设备设施及时进行冷却,冷却后立即进 行冷藏(冻)。 7.4.2无需再加热即可食用的食品,冷却过程中,应确保中心温度在2h内从60℃降至21℃,再 经2h或更短时间降至8℃。冷却开始和结束时,应测量食品的中心温度并做好记录。
热加工后需要冷藏(冻)的易腐食品,应使用专用冷却设备设施及时进行冷却,冷却后立即进 冻)。 无需再加热即可食用的食品,冷却过程中,应确保中心温度在2h内从60℃降至21℃,再 更短时间降至8℃。冷却开始和结束时,应测量食品的中心温度并做好记录。
DB11/T 19682022
7.5.1食品应进行包装或使用清洁的密闭容器盛放。宜使用一次性塑封密闭材料,采用真空或充氮等 方式进行包装, 7.5.2外包装或食品容器上应标注中央厨房名称、加工时间、保存条件、保存期限等。 7.5.3最小使用包装或容器上应标注食品名称、加工时间、保存期限等,
8.1.1根据食品特点选择适宜的配送工具(包括配送车辆、工具和盛装容器),配送工具应防雨、防 尘。运送对温度有要求的食品时,配备冷藏(冻)或保温等设施。 8.1.2配送前应对配送工具(一次性容器除外)进行检查和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 8.1.3冷藏(冻)运输车辆装货前应对厢体进行预冷。配送过程的温度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进行 监控,宜实时连续监控。 8.1.4配送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应使用容器或独立包装进行分隔。不应将食品与有毒有害 物品混装。 8.1.5配送工具应采取安全措施,宜采取签封或加锁等方式
8.2.1应对每批次的易腐食品进行留样。
8.2.1应对每批次的易腐食品进行留样。
.1.1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培训考核制度,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控制、贮存配送、食品留 洋、食品检验制度,设备管理、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与召回、质量投诉 处理、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等保证食品安全的制度。合理制定产品的保存期限,并制定食品安全突发 事件处置方案。 9.1.2原料控制应建立供应商管理、采购、进货查验和记录等制度,加工制作过程控制应建立关键环 节操作要求、食品添加剂管理、化学品使用等制度, 9.1.3记录和文件管理应符合GB31654的相关规定。
9.2.1从业人员健康与卫生管理应符合DB11/T1791的相关要求, 9.2.2应配备具有食品相关专业或2年以上食品安全工作经历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 员,掌握餐饮服务有关的质量安全知识,并通过专业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9.2.3各岗位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应根据各岗位 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年度培训计划并考核,做好记录。 9.2.4食品处理区的从业人员不应化妆。 9.2.5从业人员应将个人物品集中存放,位置应不影响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的饮水及进食应在指定位
DB11/T19682022
置,其位置应不影响食品安全。 9.2.6应根据加工品种和岗位的需要配备专用工作服(如衣、裤、鞋靴、帽等)以及口罩、发网、围 裙、套袖、手套等。 9.2.7工作服的选材、设计和制作应适应不同加工场所的要求,不宜选择有纽扣、装饰物、外置口袋 的工作服。清洁操作区的工作服应在外观上与其他操作区的工作服有明显的区分。 9.2.8从业人员离开食品处理区时(如就餐、休息、如厕等),应及时更换掉工作服。 9.2.9合理安排员工工作,临时调整岗位时宜在清洁程度要求相同的区域内进行,低清洁区人员未经 清洁和防护不应进入高清洁区。 9.2.10非从业人员进入食品加工场所,应遵守和从业人员同样的卫生要求,并做好人员健康登记。 进入食品处理区的外来人员需由专人陪同
9.3.1环境及设备设施管理
9.3.1.1应合理设置并及时清洁存放场所和设施,在存放过程中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包装材料 不应出现交叉污染。 9.3.1.2应保持环境及各项设备设施的卫生清洁。设备设施的食品接触面在使用后或不同产品换产时 应彻底清洁,必要时消毒。 9.3.1.3设备设施维修时应防止造成食品污染。维修后应对维修区域进行清洗消毒。 9.3.1.4加工制作和盛放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容器应分开使用,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 毒。
9. 3.2 餐用具管理
9.3.2.1餐用具清洗消毒应符合GB31654的相关规定。 9.3.2.2宜首选物理消毒方式,使用热风消毒库等消毒设施将清洗干净后的餐用具进行消毒。 9.3.2.3采用化学消毒方式的,应按顺序将餐用具依次进行清洗、冲洗、消毒、二次冲洗。消毒水池 容量应能保证餐用具完全浸没。各类水池应有显著标识。 9.3.2.4宜使用自动化设备对餐用具进行清洗消毒,操作过程符合设备的使用说明。 9.3.2.5未清洗消毒的餐用具不应存放在餐用具保洁间
9.3. 4 有害生物防治
3.4.1应符合GB31654的相关规定。 3.4.2应准确绘制虫害控制平面图,标明捕鼠器、粘鼠板、灭蝇灯、室外诱饵站等装置的放置 3.4.3宜选用有资质的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或操作人员进行有害生物防治,
DB11/T 19682022
9.3.4.4通向外环境的管线孔洞、缝隙应封堵,对外的通风口应设置金属网罩,其缝隙或网眼不超过 5mm。 9.3.4.5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风口、换气窗外部,应加装不小于16目的防虫筛网。 9.3.4.6食品处理区的下水道出水口应设置金属栏栅,其缝隙不超过10mm。 9.3.4.7食品库房(冷藏库、冷冻库除外)门口应设置挡鼠板,高度不低于0.6m。
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宜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 CCP)进行食品安全控制。 2应制定制止餐饮浪费的措施,宜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食品质量和保鲜水平,在 加工、贮存、配送等环节控制食材的损耗。 3宜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对热加工易腐食品、直接入口食品的食品安全指标进行检验 4宜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
A.1食品加工制作及配送全流程
食品加工制作及配送全流程见图A.1
DB11/T19682022
附录A (资料性) 食品加工制作及配送流程
注:虚线箭头表示原料不需食品加工的流程
图A.1食品加工制作及配送全流程示意图
原料进入流程见图A.2。
A.3.1非热加工食品(不含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
非热加工食品(不含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见
图A.2原料进入流程示意图
注:虚线箭头表示初加工后不需要切配、混合、调理及切配后不需要混合、调理的流程。
加工食品(不含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见图A.4.
非热加工食品(不含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示意
DB11/T 19682022
注:虚线箭头表示初加工后不需要切配、调理的流利
A.3.3主食类食品加工制作流程
A.3.3.1不含馅料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
含馅料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见图A.5
图A.4热加工食品(不含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示意图
虚线箭头表示成型后直接包装、成型后不经醒发直接热
A.3.3.2含馅料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
含馅料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见图A.6。
图A.5不含馅料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示意图
注:虚线箭头表示成型后直接包装、成型后不经醒发直接热加工的流 图A.6含馅料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示意图
注:虚线箭头表示成型后直接包装、成型后不经醒发直接热加工的流程。
图A.6含馅料主食类加工制作流程示意图
B.1食品处理区各功能间布局示意图
B. 1. 1 初加工间
B.1.1.1分别设置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初加工间的布局示意图见图B.1
B.1.1.1分别设置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初加工间的布局示意图见图B.1。
DB11/T19682022
附录B (资料性) 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
图B.1初加工间布局示意图
DB11/T 19682022
B. 1. 2 切配间
动物性食品切配间布局示意图见图B.3。
图B.2初加工间布局示意图
注:虚线表示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分离
图B.3切配间布局示意图
B. 1. 3 热加工间
热加工间布局示意图见图B.4。
DB11/T19682022
B.1.4 冷却间、包装间
包装间布局示意图见图
图B.4热加工间布局示意图
DB11/T 19682022
B. 1. 5 清洗消毒间
图B.5冷却间、包装间布局示意图
图B.6采用物理消毒方式的清洗消毒间布局示意图
DB11/T19682022
注:虚框表示可根据清洁操作需要设置沥干台,单独设置保洁区的可不设置保
无热加工工艺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
无热加工工艺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见图B.8。
图B.7采用化学消毒方式的清洗消毒间布局示意
注:虚线表示分区(也可根据需要单独设间)
图B.8无热加工工艺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 B.3有热加工工艺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
DB11/T 19682022
1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见图B
注:虚线表示分区(也可根据需要单独设间)
图B.9有热加工工艺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 B.4冷、热加工工艺均包含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
B.4冷、热加工工艺均包含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
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局示意图见图
注:虚线表示分区(也可根据需要单独设间)
工艺均包含的食品处理区(及部分辅助区)布
主要设备设施的配置指引见表C.1。
DB11/T19682022
附录C (资料性) 主要设备设施的配置指引
建筑技术交底表C.1主要设备设施的配置指引
DB11/T 19682022
表D.1供应商评价表
附录E (资料性) 常用的解冻方法指引
DB11/T19682022
附录E (资料性) 常用的解冻方法指引
表E.1常用的解冻方法指引
DB11/T 19682022
路桥施工组织设计 [1]GB895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卫生规范 [2]GB/T273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 [3]GB/T27770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 [4]GB3160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 [5]GB31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航空食品卫生规范 [6]GB3164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食品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 [7]HJ554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8】DB11/T1789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布局设置规范 [9]DB11/T1797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指南 [10]DB31/200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央厨房卫生规范 [11]DBS44/00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冷冻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1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1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2018第12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14】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15】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试行) 产过程危害控制指南(试行)
....- 相关专题: